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介绍了低游离聚氨酯预聚体及制品的结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相对于常规聚氨酯预聚体,低游离聚氨酯预聚体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预聚体中未反应游离的二异氰酸酯单体含量少,操作加工环境对人体危害性小,更加安全;另一方面低游离预聚体显著改进了材料的成型工艺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更适合于高速、高负荷等工作场所的使用,在对材料动态性能要求高的场所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改性氰酸酯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共混改性。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共混物的结构,测定其力学性能、耐热性等。实验结果表明,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改性氰酸酯树脂可形成典型的海岛状共混结构;当面均粒径为2~3μm时,增韧效果最佳;当CTBN加入10份时,冲击强度提高150%,最大失重率所对应的温度只下降3.5℃。  相似文献   

3.
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二元醇、羟基硅油为主要原料,合成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剂预聚体。用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测定预聚体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聚氨酯密封剂预聚体受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影响小,存放时间长,因此提高了密封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压式毛细管流变仪对聚四氢呋喃醚二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TMG/MDI)系聚氨酯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该溶液体系为切力变稀型流体,随聚氨酯中硬段含量增加,切力变稀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环氧树脂固化导致严重脆弱,低韧性和恶劣的内冲击性缺点,在特定范围内限制适用的问题,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环氧树脂增韧的相关文献,研究了热塑性树脂的改性方法和改性后界面情况的进展,对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的共混体系从均相状态到高交联结构的固定相形态,这种转变极大程度提高了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配方设计并采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己内酯软段多元醇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硬段含量的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分别采用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等表征方式系统研究了弹性体材料的静态/动态性能、热稳定性及微相结构.研究表明:配方的改变对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性能以及材料的内生热产生很大的影响;提高硬段含量明显能够改进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但会导致材料更高的内生热;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软段多元醇赋予材料更好的弹性,但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己内酯多元醇的结晶使得分子链段运动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弹性体的内生热变大.相关的实验及其结果能够加深影响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分子机理的理解,为各种特殊性能的弹性体材料的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酯多元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适于超纤软质基布用的聚氨酯(SKD-04型)树脂,对合成产品进行了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差热扫描量热(DSC)分析及其相关性能和应用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SKD-04型树脂稳定且粘度和固含量等符合加工参数,与非织造布有良好的复合性,具备适当的凝胶速度、优良的成皮性、抗反卷性和较小的收缩率,其成膜柔软弹性好,干膜耐水解及耐碱优良;聚氨酯树脂基布拉伸负荷、撕裂负荷、剥离强度均达到了产品要求,且基布耐碱强力保留率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四溴双酚A生产废水中的氯苯在苯乙烯型大孔树脂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氯苯初始浓度、溶液pH值及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吸附氯苯的动力学过程,测定了氯苯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大于0.99;在温度283 K、pH值为1.0~2.0、氯苯溶液质量浓度为6 612 mg/L条件下,树脂饱和吸附量为267.8 mg/g.  相似文献   

9.
聚酯型水性聚氨酯预聚体黏度及其水分散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环境保护需求,从源头上解决涂料污染的问题,选用结构组成不同的二元醇和1,6-己二酸,制备了一组支化度不同的低聚物聚酯二醇.以自制的聚酯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进行预聚体合成反应;用乙二胺为扩链剂制备了一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二元醇的组成对聚酯二醇黏度的影响;聚酯二醇黏度对其预聚体黏度及其水分散性的影响;黏度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聚酯二醇支化度越大,黏度越小.把自制的具有低黏度特性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在500~1300,可以有效地控制IPDI型预聚体的黏度,并且预聚体易于水分散.涂膜性能测试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组成相同的新戊二醇酯二醇与IPDI合成得到的乳液膜,由于乳液黏度相差不大、-C00H量相同,所以,其流平性均较好、抗水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高吸水性水解(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H(MA-VAC)的制备及性能。并通过氢核磁共振(H-NMR)、裂解气相色谱(PGC)、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相位差显微镜(PCM)等探讨了该共聚物的结构及吸水机理.结果表明,H(MA-VAC)树脂具有“海岛”型微相分离结构,PVA 微晶结构起交联点作用,其吸水能力主要是 PAANa 贡献.H(MA-VAC)是一种新型的、吸水能力高、抗盐性较好的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11.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微晶高岭石进行有机化处理,得到有机微晶高岭石;以有机微晶高岭石、环氧E-51复合改性,制备了有机微晶高岭石/环氧树脂复合改性的水性聚氨酯(OMMT/E-51WPU)。研究了有机微晶高岭石、2,2-二羟甲基丙酸和环氧E-51的质量分数对乳液及涂膜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OMMT)=1.5%,w(DMPA)=4.0%,w(E-51)=4.0%,乳液及膜的物化性能较好,乳液呈透明蓝光,吸水率为5.9%,接触角98°,拉伸强度32MPa,断裂伸长率571%。  相似文献   

12.
提出前原位聚合聚酰亚胺齐聚物改性VE树脂的新方法.以与VE树脂发生反应且中、低温条件下惰性的单体为溶剂,就地合成了活性端基醚酰亚胺齐聚物,然后将VE树脂与含有活性端基醚酰亚胺的共聚单体共混、共聚,得到改性VE树脂(PEI/VE/RS)体系;研究了体系的反应性和固化物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并以扫描电镜为手段,对固化树脂的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化树脂宏观上呈透明状,微观上为均相结构,PEI作为增强相在接近分子水平上均匀分散在VE树脂中,正是由于这种相结构的存在,导致改性VE树脂(PEI/VE/RS)体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其弯曲强度为102.7 MPa,冲击强度为16.8 kJ/m.,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4℃,极限氧指数为25.7.PEI/RS/VE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为311.6 MPa,冲击强度为106.9 kJ/m.,极限氧指数为29.7.  相似文献   

13.
用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联用技术研究了软段为聚酯和聚醚的混合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化学组成,提出其化学组成为嵌段共聚高分子材料,而非共混型高分子材料,并用核磁共振和粘弹谱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双酚A型氰酸酯(BADCy)/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体系的共固化机理,通过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断面形态,并测试了材料的冲击强度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E-51的加入对BADCy/E-51体系固化反应有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改善材料的韧性和冲击性能。当E-51含量为30%(质量分数)时,材料的冲击强度可达14.38 kJ/m2,且复合材料仍能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三溴苯基缩水甘油醚对聚醚聚氨酯的阻燃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催化剂作用下,含有环氧基的阻燃剂三溴苯基缩水甘油醚(TBPGE)可以对聚醚聚氨酯进行阻燃和羟基化等功能化改性。产物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诸如n—C4H9Li等非亲核性强碱作为催化剂时,TBPGE在聚氨酯的氨基甲酸酯N—H基部位发生开环烷基化反应,产物中引入了阻燃结构单元,并产生了新生仲羟基,适用于多异氰酸酯硫化体系制造高性能阻燃PU材料。  相似文献   

16.
酚醛树脂/聚氨酯复合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端羟基封端和端羧基封端的聚氨酯(PU)预聚物分别与酚醛树脂(PF)固化,制备了两种体系的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该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两种不同的增韧机理进行讨论,冲击实验结果表明:两种PU预聚物均能提高PF的冲击强度,增韧效果与PU质量分数WPU有关,而端羧基PU能使冲击强度达到最大,显示了互聚网络增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步IPN法合成了一系列聚氨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互穿网络硬质泡沫,并通过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阻燃性能和泡孔结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聚氨酯的加入,泡沫塑料的表观密度降低,并有效提高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但在加入20%的聚氨酯之后,力学性能增加不明显,且泡沫塑料从高难燃材料、难燃材料,向易燃材料转变。  相似文献   

18.
Diglycidyl 4,5-epoxy tetrahydro phthalate/methyl tetrahydrophthalic anhydride (TDE-85/MeTHPA) epoxy resin modified by polyurethane (PU) was prepared with 1,4-butanediol (1,4-BDO), trimethylol propane (TMP) and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synthesized by polypropylene glycol and toluene diisocynate. Chemical reaction and curing mechanism of this system were discussed by incorporating the results of infra spectrum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poxy polymeric network I is obtained by the curing reaction between TDE-85 and MeTHPA, while the PU polymeric network II is obtained by the chain-extended and crosslinking reaction between 1,4-BDO, TMP and polyurethane prepolymer(PUP). The graft chemical bonds are formed between polymer networks I and II that therefore increase the degree of blend and compatibility between epoxy polymer and PU.  相似文献   

19.
对HFC-365m fc发泡剂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应用作了较为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FC-365m fc作为环保型的发泡剂其泡体的综合力学性能与HCFC-141b比较接近,泡体的力学性能达到了国家"喷涂聚氨酯泡体保温材料"标准(JC/T998-2006)标准,可作为HCFC-141b发泡剂的替代品用于市场。  相似文献   

20.
纳米CaCO3改性环氧胶粘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纳米CaCO3对环氧胶粘剂的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环氧胶粘剂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其力学性能、粘接性能、柔韧性能以及热性能均得到提高,能完全取代昂贵的白炭黑对环氧胶粘剂的补强作用,降低了成本。用异佛尔酮二胺(IPD)与酰胺基胺树脂作环氧胶粘剂的复合固化剂,可提高胶层的玻璃化温度,又可改善胶层的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