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解决缫丝机索绪温度波动大、人工难以控制、生丝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包括蒸汽压力调节回路和索绪温度调节回路的缫丝索绪温度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实施,实现了蚕茧缫丝索绪锅索绪温度自动控制。减轻了机头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丝产量和质量,降低了能源和原料茧的消耗.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蚕茧干燥理论认为:在头冲阶段必须充分排湿,否则会影响蚕茧质量。文根据本实验数据和蚕茧干燥的特性,提出了新的论点:即采用适当提高烘茧前阶段(俗称头冲)的热空气温湿度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烘茧效率,而且能够进一步保全茧质,改善蚕茧工艺性能,有利于缫丝。  相似文献   

3.
利用茧丝纤度曲线模拟生成、解舒丝长分布理论等有关研究成果 ,进行定纤缫丝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初步完成了定纤自动缫计算机模拟系统的开发 ,介绍系统的结构组成和主要实现技术 ;通过工厂实测比较 ,讨论了原料茧特性、缫丝工艺条件等因素对生丝纤度偏差的影响以及系统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茧丝纤度曲线模拟生成、解舒丝长分布理论等有关研究成果。进行定纤缫丝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初步完成了定纤自动缫计算机模拟系统的开发,介绍系统的结构组成和主要实现技术;通过工厂实测比较,讨论了原料茧特性、缫丝工艺条件等因素对生丝纤度念头的影响以及系统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常压过热蒸汽干燥与蚕茧品质关系的探讨,利用灰色控制系统理论,确定了常压过热蒸汽的干燥工艺路线和干燥工艺条件。以期为研制新型蚕茧干燥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蚕茧干燥特征曲线进行了定量分析,经验证表明:蚕茧在干燥过程中可分为等速、第一和第二减速三个阶段;并求得了在恒定工艺条件下,蚕茧干燥曲线和干燥速度曲线的拟合方程式。还探讨了干燥工艺对干燥曲线上第一和第二两个临界点的影响状况,为选择更合理的蚕茧干燥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本生丝出口自1859年开港以后开始增长。较之欧州生丝质优价廉的日本生丝迅速发展,到1909年跃居世界生丝出口第一位。生丝质量的改进是由于技术的进步,缫丝工艺的逐渐机械化以及产品出口诸因素,而提供低价蚕茧供应的蚕农经营支撑着低成本的生丝生产。日本出口导向的生丝生产由于与美国这一主要生丝进口国的战争而遭到全面打击。虽然战后工业有了新的发展,但生丝出口并未增加,而且面临其它生丝出口国的挑战。近来,日本蚕业明显衰落,那些支撑生丝生产的蚕农数目也减少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35组天蚕茧一粒缫试验数据,运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天蚕茧的制丝工艺特性。结果表明:天蚕茧的工艺特性参效的不均匀性很大;粒茧茧丝平均纤度服从正态分布;粒茧茧丝长的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着一定的正偏度;解舒丝长的分布呈指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模拟生成的茧丝纤度曲线作为原料,在假设落绪部位分布为二次曲线以确立解舒丝长的条件下,考虑失添、配茧等缫丝技术条件,建立添绪茧库模型,进行定粒缫丝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并编成了定粒缫丝模拟软件。然后利用模拟缫丝方法讨论了原料茧特性、缫丝工艺条件对生丝纤度偏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本生丝出口自1859年开港以后开始增长。较之欧洲生丝质优价廉的日本生丝迅速发展,到1909年跃居世界生丝出口第一位。生丝质量的改进是由于技术的,缫丝工艺的逐渐机械化以及产品出口诸因素,而提供低价蚕茧供应的蚕农经营支撑着低成本的生丝生产。日本出口导向的生丝生产由于与美国这一主要生丝进口国的战争而遭到全面打击。虽然战后工业有了新的发展,但生丝出口并未增加,而且面临着其它生丝出口国的挑战。近来,日本蚕业明显衰落,那些支撑生丝生产的蚕农数目也减少了。  相似文献   

11.
柞蚕厚茧层丝胶含量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重量法和紫外光谱法得到了柞蚕厚茧层和薄茧层丝胶含量的分布:中间层〈外层〈内层。厚茧层蚕茧各层的丝胶含量均低于薄茧层相对应各层的丝胶含量。为薄茧层的蚕茧易解舒,厚茧层的蚕茧难解舒理论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触蒸前处理对茧的解舒和生丝抱合力的影响作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触蒸可降低茧丝间的胶着力,有改善解舒的作用,但也易使茧丝弱环暴露,增加落绪的机会,由此,对解舒率的影响无一定的规律性。然而,蚕茧经适度触蒸前处理,可使茧丝胶着力变化趋于一致,缫丝时茧丝排列较整齐,生丝抱合力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茧丝长与解舒丝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于给定的茧丝长,研究由于落绪使茧丝切断而形成的所谓解舒丝段的长度的分布。将茧丝切断问题模型化为一种有序分拆问题,给出在茧丝上具有任意落绪部位分布的条件下下,各种解舒丝长的概率权数,概率分布及其平均值。并就这些理论结果在电子计算机模拟缫丝实验上的意义及其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定了常规热空气于燥蚕茧时,蚕蛹死亡时间及此时蛹体内的感温。并着重讨论了杀蛹前后鲜茧及鲜裸蛹干燥速度的变化情况。据此认为,蚕茧干燥预热阶段尽快升温,不仅有利于提高工效,而且也有利于改善茧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双宫茧与单茧的渗透吸水性能,认为双宫茧在渗透吸水时具有渗透容易、吸水较多、粒间渗透吸水差异大的特点,而在水中加入渗透剂渗透时,并不能改善双宫茧的渗透效果,建议在双宫丝缫丝时采用分开渗透煮熟双宫茧与单茧的工艺路线,以使煮茧工艺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定粒缫丝工程中采用配茧缫丝法缫丝时,一般将茧丝区分为内、中、外三个层次,按照落绪茧的落绪点所在的层次,选择同层次的落绪茧进行接绪;当发生蛹衬落绪时别选择新茧接绪。本文给出在此条件下茧丝周期丝长分布的数学建模及其解析的结果,讨论落绪部位分布的对其概率论结构的影响;通过电子计算机模拟试验对理论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并讨论其在燥丝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定粒配茧缫丝模型及各茧层茧粒数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茧丝周期丝长分布理论,对定粒缫丝中厚薄茧层茧粒数变化通过建立该动态过程的差分微分方程,获得定粒生丝的各茧层茧粒数分布和中心配茧率的解析结果。阐明了原料茧特性和缫丝工的技术水平与定粒中心配茧率之间的概率论关系。通过模拟实验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并讨论定粒缫丝工程管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定粒缫丝工程中采用配茧缫丝法缫丝时与生丝纤度波动状态密切相关的茧丝周期丝长进行理论解析。在假定茧丝上的落绪部位分布为任意形式的分布,落绪为稀少现象的条件下,给出茧丝周期丝长分布的解析结果,并证明当落绪部位分布为L型或型时,茧丝周期丝长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讨论了影响分布形态特性的因子。理论结果通过电子计算机模拟试验进行了误差分析并讨论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etting up of a comeuter automatic system for testing the dy-namic dissociating tension of cooked cocoon filament by means of microcomputer tech-niques.The dynamic dissociating tension of two kinds of row cocoons with differentreelability was tested and analysed under different cocoon cooking conditions.More relia-ble data have been obtained by quantitative tests.The conclusions reached by analysingthese data ar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erfecting the cocoon cooking theory,assessingcocoon quality,improving the cocoon cooking process,etc.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国内在蚕茧干燥设备的命名上存在的缺点。并对设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最后提出了蚕茧干燥设备命名规则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