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为解决城市下垫面给风环境评估带来的困难,建立地形-建筑物耦合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研究某桥址区风环境变化规律;采用三参数Weibull分布对实际下垫面影响下气象数据进行拟合;结合拟合参数和试验风速比得到桥面行人舒适度超越阈值概率.结果表明:桥址区风速受山体的阻挡作用而减小,同时桥址区风速受城市建筑拖曳作用和街道风加速效应明显;结合三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得到的参数,桥面两端行人舒适度较高,同时桥面跨中位置处受街道风影响较大,易产生行人不舒适感.  相似文献   

2.
山区桥梁桥址风环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盘江特大桥位于地形特殊的山区.通过模拟桥址地形的风洞试验,确定桥梁设计基准风速和相关的风特性参数,使得到的风速真正反映桥址处风的实际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北盘江特大桥桥址处无明显风速放大效应;根据荷载等效原则,桥面设计基准高度可采用统一的等效桥面高度来描述;当横桥向来流,且与山谷走向一致时,桥面高处的水平方向和竖向脉动风功率谱密度在脉动风的振动频率的低频区域,可以分别近似采用Kaimal谱和Panofsky谱,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大熵可靠度理论,提出了润扬大桥悬索桥的桥址极值风速预测方法,从而为润扬大桥悬索桥的风效应可靠度评估提供实际的荷载概率模型.根据桥址实测短期风速风向数据,计算了反映桥址气候特征的日最大风速风向频度函数,并计算了统计的桥址风速风向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曲面.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熵法建立了桥址的风速风向联合概率模型,并对润扬大桥悬索桥50年和100年重现期内的极值风速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概率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润扬大桥悬索桥桥址的良态气候风场模式,并且桥址预测的极值风速小于设计风速,说明润扬悬索桥抗风设计时考虑了较大的安全度.  相似文献   

4.
依据某大跨径拱桥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风偏角下结构的横向风荷载响应。试验对模型的动力特性和静力刚度进行了测定,并采用紊流场模拟桥址处的风环境,进行了0°~90°风偏角下不同风速的试验。试验验证了该拱桥的气动安全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风向为正横桥向时,桥梁结构的风作用处于最不利状态,结构关键位置随风偏角的增大而增大;斜风向下桥梁实际风荷载效应比采用三角函数分解方法叠加得到结构风荷载效应更为不利。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区地形地表类别不易确定、风环境复杂的问题,结合山西省禹门口黄河斜拉桥的实际工程,利用自行开发的桥梁风场特性分析系统,对桥址处一年多实测风速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基于"数值风洞"模拟技术,采用Realizable和SST湍流模型,按有实桥结构和无实桥结构2种情况建模,模拟了7种工况下桥位及其周边的风场,得到了典型的西部山区峡谷风场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受峡谷风效应影响,桥位风速增加;气流攻角在-9°~8°范围内,比平原地区大;风剖面应通过实测风速数据拟合,不能直接套用规范;湍流度和阵风因子小于一般气象强风条件下的值。  相似文献   

6.
<正>1研究意义脉动风速的空间相干性一般通过相干函数(或称频域的相关系数)来表示,而相干函数是计算桥梁结构风致振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特性参数。对于跨海或跨江大桥,其桥址区地形通常是海平面或开阔的水面,地形平坦、风特性简单明确,参照相关规范、规定及已有的研究,可较相对合理地确定出沿桥轴向与桥塔方向的脉动风速相干函数及其它风特性参数。深切峡谷是山区大跨度桥梁桥址区最为典型的地形地貌特征,对于跨越深切峡谷区的大跨度桥梁,由于桥址区复杂的地形条件及其周边地形的绕流作用使桥址区的风特性变  相似文献   

7.
以某复杂深切峡谷大跨度悬索桥为工程背景,构建桥址区水库蓄水后的地形数值模型,对桥址区进行区域地形风场数值模拟研究.通过36个不同来流工况的对比分析,探讨水库蓄水后的主梁平均风速、风攻角、风剖面以及风速放大系数在不同来流风向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山区库区桥址风场特性分布比较复杂:主梁横桥向平均风速随来流风向变化较大,主梁出现较大负攻角效应;典型工况下横桥向风速沿主梁由北岸向南岸递减;多数工况下,桥址区风剖面分布复杂,远不同于常规指数律;桥位出现较明显的峡谷风效应,风速放大系数最高达1.06.研究结果为水库库区大跨度桥梁的抗风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花江北盘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地形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峡谷地区桥位处的参数特性,分析某峡谷地区不同风向来流时桥址处平均风剖面、紊流强度和脉动风功率谱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横桥向来流作用下,跨中位置测站风剖面呈指数规律,但桥塔位置处受周边地形影响较大,风剖面无明显规律,在另一侧横桥向来流作用下情况相似,说明来流发展受地形影响发育不均。整个山区风场的紊流度在空间分布上相关性不大,紊流度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特别是靠近边坡的位置,紊流度数值较大。脉动风功率谱的变化需要考虑周围山地的影响,顺河谷方向的来流在桥面高度处的功率谱与Kaimal谱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西部公路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越来越多的大跨度桥梁需要跨越山区河谷,而山区河谷的地貌复杂,地势陡峭,河流众多,其风环境极其复杂.文章以某山区大跨桥梁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桥址区地形的数值模型,考察了水坝建造前后对桥梁风环境的影响,可为类似工程案例的风参数确定及抗风初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山区风场近地层风速的脉动特性,利用安装在青草背长江大桥上的高频风速仪对桥址处风场进行为期8个月的全程监控.根据实测风速序列分析了在桥址处平均风速、风向、湍流强度、阵风因子和功率谱的统计特征,并针对山区风阵风因子随湍流强度变化关系以及不同计算时距条件下阵风因子的换算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受局部热力环流的影响,桥址风场具有明显周期性变化特征;高风速下顺风向湍流强度及竖向风速相对湍流强度大于桥梁抗风设计规范建议值,而横风向相对脉动强度则比桥梁抗风规范值小;阵风因子随阵风计算时距的变换规律可以用对数高斯函数加以描述;山区复杂地形、地貌导致风速中湍流成分发育更为充分,湍流高频能量相对较大,脉动风速谱在高频段比规范推荐风谱大,低频段比规范推荐谱小.  相似文献   

11.
对峡谷地貌上的大跨度桥梁而言,其桥址周围风场特性的确定可能非常困难.本文首先从Google Earth得到桥址附近大范围区域的地形图,然后借助Autocad获得区域内离散点的高程数据,再通过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拟合出桥址周围地形曲面.通过形成以该曲面为底面的计算域并实施网格划分,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和标准k...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山区地形高墩多塔斜拉桥沿桥轴向风特性变化情况,在桥面沿桥轴向安装两个三维风速仪和两个二维风速仪,利用小波法提取实测非平稳风时变平均风速,对沿桥轴向风样本进行平均风特性和紊流风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沿桥轴向4个测点平均风速、平均风向角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沿桥轴向湍流强度、阵风因子、积分尺度等紊流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顺风向湍流强度均值较规范推荐值偏高;沿桥轴向实测风样本顺风向功率谱密度在低频段较Simiu谱值偏低,在高频段顺风向功率谱密度与Simiu谱吻合较好;竖风向功率谱密度在低频段较Panofsky谱值偏低;在高频段竖风向功率谱密度与Panofsky谱吻合较差.  相似文献   

13.
Sutong Bridge, whose layout is [ (100 + 100 +300) + 1 088 + (300 + 100 + 100) ] m,marks the largest span of cable-stayed bridges in the world. The complex natural condition at the bridge site and the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resistance of wind and seismic action make it crucial to choose a favorable structural system to assure the function and safety of the bridge. The comparison among several optional structural systems for Sutong Bridge is illustrated. After detailed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or viscous damper and hydraulic buffer, super liquid viscous damper with additional displacement limitation is designed for the first application in bridge engineering. The parameters for the damper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and the dampers are installed successfully after quality tests.  相似文献   

14.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车桥耦合体系气动力特性和风压分布.首先选取了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分别建立了桥梁单体模型、车辆单体模型和车桥耦合体系模型.计算了3个模型在不同风向角下的气动力系数,并对各自的风压分布进行了比较.车桥耦合体系考虑了车辆和桥梁的耦合效应,在不同风向角工况下,车桥耦合体系的气动力系数,包括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倾覆力矩系数,都明显增大.计算结果表明,车桥耦合体系与桥梁和车辆各自单体相比较,气动力系数差异较大,故设计中应对此给予重视,以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斜拉桥模态参数识别时频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苏通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SHMS)记录的台风期间大桥加速度响应,分别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和小波变换(WT)方法对该桥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并将2种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模态阻尼比与桥址区实测平均风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HHT和WT方法识别出的模态频率值基本一致;模态阻尼比差距较大,基于HHT方法识别的阻尼比均值略大于基于WT方法的识别结果;基于HHT和WT方法识别的模态阻尼比随风速的变化趋势类似.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脉动风与列车荷载同时作用下斜拉桥的横向振动问题。首先建立了横风作用下并考虑了轨道不平顺和车辆蛇行的车桥系统动力分析模型,推导了体系平衡方程组,编制了有关的计算机程序;根据Darvenport风速功率谱模拟产生脉动风样本,并将其作为系统的随机激励,在计算机上模拟列车过桥的全过程,按不同车速计算了桥梁跨中和桥塔的横向位移、加速度以及桥上车辆的横向振动加速度响应。以一铁路斜拉桥为例,着重讨论了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当风速小于30m/s时的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