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0×104 m3原油储罐用大线能量焊接用钢WH610D2钢板及焊接接头性能(包括焊条电弧焊、埋弧焊和气电立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板及焊接接头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原油储罐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将国产WH610D2钢板与日本SPV490Q钢板进行了对比,介绍了国产WH610D2钢板的性能、现场焊接工艺及热处理工艺,通过在中油黄岛燃料油中转库扩建工程10万m3储油罐中应用表明,国产WH610D2钢板在施工性能上与日本SPV490Q钢板已基本相同,甚至某些性能还较日本钢有更大的优越性,采用国产WH610D2钢板可节约总投资30%.  相似文献   

3.
燕山石油化工 (集团 )公司 10× 10 4m3浮顶油罐是国内首次采用国产高强度钢板 WH 6 10 D2建造的大型油罐。从国产高强度钢板的使用、罐壁强度计算、结构设计及制造安装技术条件等方面论述了该油罐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4.
燕山石油化工(集团)公司10×10^4m^3浮顶油罐是国内首次采用国产高强度钢板WH610D2建造的大型油罐。从国产高强度钢板的使用,罐壁强度计算,结构设计及制造安装技术条件等方面论述了该油罐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5.
B610E(08MnNiVR)是上海宝钢集团研发的大线能量焊接用低合金高强度钢板,主要用于建造大型石油储罐,替代进口钢板。对采用B610E钢板建造的15×104m3浮顶油罐采用静态电阻应变测量技术进行应力测试,获得了罐壁板与罐底板应力实测数据。采用组合圆柱壳法理论计算罐壁板应力和采用基于沉降差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罐底板应力,并将计算应力曲线与实测应力进行比较,发现计算值与实测值总体吻合较好,并初步分析了大角焊缝区域十一个测点峰值应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对实测应力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采用国产钢板B610E制作的15×104m3浮顶油罐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石油钻探技术》2004,32(4):49-49
莫10井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莫索湾凸起盆2井东北斜,设计井深4560m,实钻井深4600m,日产原油22m3、天然气10×104m3。滴西10井位于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滴西南凸起背斜,在石炭系获得高产气流,日产天然气19.5×104m3、原油3.2m3。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在上海白沙湾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建设中,采用国产08MnNiVR钢材建造15×104m3大型储罐的实践。国产高强钢板材在15×104m3原油储罐(第1~6节罐壁)工程焊接施工中尚属国内首次应用。如何保证新型钢材焊接施工的质量是关键问题,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管道储运分站,与参建各方一起,采取了严格的事前预控、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目标明确、措施到位等手段,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为国产钢材在建造大型储罐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大型储罐罐底板焊接防变形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储罐建造中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是控制罐底板的焊接变形。在10×10~4m~3大型原油储罐的罐底板施工中,采用CO~2气体保护自动焊打底、埋弧自动焊盖面的焊接工艺,既能有效防止焊接变形,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9.
2004年以前,国内建造的10×104 m3 及其以上大型浮顶油罐用高强度钢板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国家4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陆续启动,大型储罐用高强度钢板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国家石油储备办委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高强度钢板的国产化开发,并且在国家4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和其他储库得到了应用,最终形成了以国产高强度钢板取代进口钢板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型原油储罐用高强钢国产化的背景,概述了该钢板国产化的发展历程及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结合生产和工程应用实际,介绍了国产大型原油储罐用高强钢板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大型原油储罐用高强钢的生产应用及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武汉钢铁 (集团 )公司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共同承担的“十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国产化技术研究”项目于2 0 0 2年 1月 2 4日通过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十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国产化技术研究”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重大设备攻关项目之一 ,是历经四年艰苦获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攻关过程中解决了新材料研制 ,设计技术 ,焊接和焊后热处理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 ,进行了抗断裂疲劳特性等大量的试验研究 ,制定了相应的建造、检验和验收等技术标准。现在由中国石化工程建…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大型储罐设计、建造技术迅速发展,储罐大型化已经成为原油储运专业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国外大型储罐单罐容积已经达到20万m3,国内大庆油田在南三油库建成了规模最大的15万m3储罐群。20万m3储罐设计建造技术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储备技术;促进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技术发展;对大型油库建设的技术经济优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20万m3储罐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储罐整体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特大型双盘浮顶结构安全技术;储罐"象足"屈曲分析与安全评估;搅拌形式及效果数值分析;大线能量焊高强度钢板焊接;特大型储罐安全监测与诊断;特大型储罐组装与焊接变形控制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结合在国内钢厂10万m3大型原油储罐用高强度钢板监理期间的工作,从通用性方面对国内钢厂高强度钢板生产进行了分析,针对钢厂自主开发初期出现的问题,通过数据统计及实验探讨了高强度钢板出现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大型原油储罐用钢和管道用钢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油储罐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化,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发展趋势是大口径、高压高密度输送。本文从受力、破坏形式、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及焊接要求等方面对大型储罐用钢(12MnNiVR)和管道用钢(X70)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管道钢板(X70)机械性能高于储罐用钢板(12MnNiVR),但在制造焊接及轧制方面,管道用钢板无法代替大型储罐用钢板。  相似文献   

15.
大庆南三油库15×104m3储罐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及国家建设大型储备库的情况来看,我国油罐生产的大型化,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大庆南三油库建造的15×104m3储罐采用API650《钢制焊接石油储罐》标准进行设计。在考虑运输能力和施工机具能力的基础上,罐壁采用3m宽的钢板。对于15×104m3这样的大型储罐,其弯曲应力及剪力相当大,有可能超过焊缝及钢板的许用应力而造成破坏,所以还应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及评定。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建造液化石油气低温储罐所使用的钢材主要为ASTM A537与09MnNiDR。ASTM A537是进口钢板,价格较贵,而09MnNiDR是国产钢板,价格相对便宜。文中对这两种钢板进行了可焊性试验、焊接接头断裂性能试验、破坏试验,并作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A537钢在抗断裂性能、金相组织及无塑性转变温度等方面优于09MnNiDR钢;由于09MnNiDR钢板较厚,故焊接性较A537钢差;在抗破坏性方面09MnNiDR钢优势明显;考虑到板厚因素的影响,故09MnNiDR钢和A537钢的各项性能指标相差不大;国产09MnNiDR钢及配套焊接材料、工艺可替代进口A537钢用于液化石油气低温储罐的建造。  相似文献   

17.
06Ni9钢即国产9%Ni钢,广泛用于大型LNG储罐。本文结合1.6×105m3液化天然气储罐用06Ni9钢板预制的情况,对06Ni9钢板的切割、加工、卷弧、涂漆、包装、运输等工序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业内同行在06Ni9钢板预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部署在新疆阿克苏境内的乌参1井2 0 0 3年11月2 1日获日产原油173.32m3、天然气19.6 2 99×10 4 m3。地质部门研究证实,乌参1井钻遇的是超高压层状挥发性油藏,圈闭面积113km3,幅度30 0m ,预测石油地质储量为794 2 .7×10 4 t、天然气地质储量为10 0 1.6×10 8m3,是迄今国内发现的第1个亿吨级整装挥发性油藏。塔里木盆地发现亿吨级整装油藏@刘源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产高强度钢板已在10×10~4m~3及以上大型原油储罐的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打破了该型钢板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通过总结国产高强度钢板的开发历程,全面介绍大型原油储罐用国产高强度钢板的技术性能,包括其生产技术路线、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裂纹敏感性、再热裂纹敏感性指数、大线能量焊接特性等,并结合工程应用实践,提出大型储罐对高强度钢板的性能要求。根据工程建设技术进步的需求,总结国产高强度钢板的工程应用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对提高原油储罐用国产高强度钢板的性能指标以及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初,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是从解放后开始的.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油气勘探重点由山前转向地台区,先后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及西北缘油气聚集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引入了先进的勘探手段和理论,建立了西北缘大逆掩断裂带构造含油模式,又发现了准东油气富集区、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聚集带和陆梁白垩系油气富集带,总结并提出的"源外沿梁断控阶状运聚"成藏模式,有力地指导了油气勘探.在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油气开发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的大规模稠油热采,已成为油田产能的支柱之一,年产量达300×104t以上;创立了一整套合理开发砾岩油藏、中渗砂岩油藏、低渗裂缝性油藏、火山岩特殊油藏的理论和方法,使得油田得以实现22年持续增产;2002年新疆油田公司年产原油可达1 010×104t,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年产上千万吨的大油田.为了实现油田的持续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已制定了近、中、长期发展规划,即2002年生产原油1 000×104t,天然气20×108m3;"十五"末原油产量达1 200×104t,生产天然气30×108m3;2010年生产原油1 500×104t,生产天然气50×108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