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高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2010年6月1日为1例80岁的原发性肝癌男性患者施行肝癌切除术,术后常规服用保肝及抗肿瘤药物,随访至今。结果该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均较为顺利,治愈至今无复发。结论对于老年人早期肝癌及小肝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治疗配合术后的综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c)的并存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2006年12月间行1c的70岁以上高龄患者256例临床资料。结果256例中伴1种以上合并症者175例,完成1c250例,中转6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19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高龄患者胆囊疾病在术前重视并存疾病的治疗、术中及术后监测的基础上1c更能显示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越性,是高龄患者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龄高危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6年3月高龄高危LC病人112例临床资料。结果112例病人中,术前伴并存病87例,完成LC手术105例,中转手术8例,术后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死亡1例。结论重视高龄高危病人LC手术的围手术期及合并症的规范化处理,注意术中技巧,LC对高龄高危病人仍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方法:研究56例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方法。结果:围手术期处理是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关键。结论:合理选择适应症,高龄患者可以安全的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体会。方法总结2008~2010年内高龄患者(70—85岁)LC手术60例,除去中转开腹8例后,余52例均采用静一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分析麻醉诱导前,静注诱导药后1min,插管后1min,气腹前,充气后15rain和放气后5min时的血压、心率和气道压。结果诱导后出现血压下降〉30%的均为伴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充气后的血压均较气腹前升高。对于血压升高者均先调高潮气量(VD达10ml/kg,调整后如果气道压超过25cmH2O者调低潮气量、调高呼吸频率(F),如果仍不能纠正,则适当加深麻醉,或使用降压药。气腹后有43例患者心率有所下降,其中有3例下降到50次/min以下(采用静注阿托品0.2、0.5mg),所有患者最高心率都未超过120次/min。气腹后调节呼吸参数后气道压平均上升在4mmHg左右,都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术中充气后15min测血糖,血糖最高升到13.2mmol/L。结论高龄患者可以进行LC手术。但是高龄患者大多并存一到两种系统疾病,从而增加老年人LC手术的麻醉风险。麻醉前、中、后的各个环节管理都非常重要,尤其要重视伴有心肺疾患的患者的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6.
80岁以上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80岁以上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4例80岁以上高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31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3 d,术前准备时间平均为5.76 d。结论通过加强围术期处理,大多数高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陈英昌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17-321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48例高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48例高龄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89.58%,中途转开腹手术5例,占10.42%;平均手术时间(34.5±7.5)min;所有患者均在术后4 d~9 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5±1.9)d;43例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对高龄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的特点及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6年3月间行70岁以上高龄LC老年病人94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0~69岁老年病人进行比较.结果 70岁以上高龄老年病人组共94例,合并症(74.5%)、中转手术率(16%)及手术后并发症(9.8%)均明显高于老年组(8.4%).结论 应十分重视高龄老年病人的围手术期特点并进行充分的处理,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熟练手术操作,LC对高龄老年病人仍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孙旭日  李新丰 《河北医学》2007,13(5):625-628
自从1991年Reich首先报道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以来,随着腹腔镜肝脏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操作技巧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腹腔镜专用器械、设备的出现,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并显示良好的疗效.本文就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在病例选择、手术操作要点及断肝技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安全性及可行性和发展优势等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经临床筛选的第Ⅱ、Ⅲ、Ⅵ段或边缘型的原发性肝癌6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应用手助器、超声刀、切割器等特殊器械进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包括肝Ⅱ、Ⅲ段切除,Ⅵ段切除及非规则性肝段切除术,手术时间80~130min,术后住院6~9d,手术出血150~700ml,无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15个月,2例分别于手术后3和4个月肝内复发,其余4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在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中,手助腹腔镜下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53-5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5月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为(4.9±0.5)分,低于对照组的(8.7±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效果显著,大大改善了患者症状,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 组)和实验组(U 组),每组30 例。U 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 万u,然后以10 万u/h 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射至患者离室,C 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测定患者手术前1 天(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后第1 天(T2)和手术后第3 天(T3)血浆IL-6、TNF-α 和S100β 的浓度,并在T0、T2 和T3 时点完成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记录POCD 发生率。结果 两组T1 时点IL-6、TNF-α 和S100β 水平高于其他时点(P <0.05),C 组T2 时点IL-6 和TNF-α 水平高于T0 和T3 时点(P <0.05);U 组T1 时点IL-6、TNF-α 和S100β 水平低于C组(P <0.05),T2 时点IL-6 和TNF-α 水平低于C 组(P <0.05)。C 组术后T2 时点MMSE 评分低于T0 和T3 时点(P <0.05),U 组T2 时点MMSE 评分高于C 组(P <0.05),U 组POCD 发生率低于C 组(P <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IL-6、TNF-α 和S100β 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损伤,减少POCD 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71-73+78
目的对比分析肝细胞癌患者应用开腹肝癌切除术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4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低于对照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外周血CD3+、CD4+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治疗中,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锋  黄顺荣 《华夏医学》2007,20(6):1202-120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协会(ASA)~级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20例(组),并选取同期ASA~级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20例(组)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中各时段测定有创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并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HR于气腹后120 min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快(P<0.05)。气腹后120 min MAP与气腹前和对照组同一时点相比明显升高(P<0.01),但放气后30min两组MAP比较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气腹后30min,60min,120min CVP明显高于组内气腹前,与对照组各相应时点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加强术中循环功能的监测和管理,可在术后短时间内恢复近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肝癌切除术中的抗炎效应。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Ⅰ~Ⅱ级行肝癌切除术的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20例。实施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乌司他丁组以乌司他丁10 000 U.kg-1溶于20 mL生理盐水中,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切皮即刻20 min内经外周静脉持续恒速泵入。分别于术前(T1)、术后(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抽取中心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组间比较显示,2组T1时IL-6、IL-8、IL-10及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同一时间的IL-8、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乌司他丁组的IL-6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IL-10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显示,2组各时点之间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的IL-6、IL-8、IL-10水平均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IL-6、IL-8水平均随时间推移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T3、T4时点之间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中存在炎症反应,乌司他丁可抑制血清促炎因子的生成,同时可促进抗炎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c反应蛋白、IL-6、皮质醇三项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IL-6、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腹腔镜组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人体应激反应明显低于开腹组,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1991年,Reich开展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此后,多位学者应用并逐步完善了腹腔镜肝切除术,如Wayand(1993)、Ferzli(1995)、Cherqui(2002)、Oescottes(2003)等。1994年,周伟平率先报道了国内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2004年,腹腔镜肝切除术经过10年的发展,已逐步成熟,并展开了国际范围内的交流。到2006年,国内外的学者逐渐统一并制定了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为国内外腹腔镜肝切除术进入推广应用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07年至今,腹腔镜肝切除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术虽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有赖于腹腔镜超声的完善,肝脏的切割闭合器技术的改良,以及实质脏器切割、电凝设备的发展,体外模拟设备的进步等,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罗建强  赫军  梁中骁 《广西医学》2001,23(4):726-728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肝癌二期切除的必要性及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自1990年至2000年收治不参切除肝癌229例,经各种综合预治疗后有22例获二期切除,其中行肝左叶切除3例,不规上叶切除12例,肝右后叶切除+门脉癌栓清除4例,肝右后叶切除+部分膈肌切 中下肺切除1例,肝右叶切除+部分膈肌切除2例,二期切除距末次治疗时间20天-4个月,中位时间2.3个月。结果:22例二期切除标本均残瘤细胞,术后近期死亡例,1、3、5年生存率为72.73%、45.45%、18.18%,结论不能切除肝的二期切除是提高中晚肝癌切除率,延长生存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腹腔镜肝叶切除和常规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肝叶切除,对照组给予常规肝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较少。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隔下积液、切口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含量都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与术前对比差异明显,不过术后治疗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6%,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1.8%,治疗组的预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对于机体肝功能的影响相对比较少,从而降低预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