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简单实用的锻压机械测力装置362000福建泉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杨明琛随着建筑陶瓷业和制鞋业的发展,生产双盘摩擦式压砖机以及下料机等锻压机械的企业剧增。就本地区而言,这类机械大部分集中在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生产。打击力或公称力是衡量其设备性能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锻压机械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了众多的锻压机械新产品,集中展示了锻压机械技术的新进展,由此可以看出锻压机械的发展趋向,本文对此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指出了近期锻压机械在改进结构,提高性能,高速度,高效率,多功能,复合化等方面的新发展,最后对锻压机械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进展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了众多的锻压机械新产品,集中展示了锻压机械技术的新进展,由此可以看出锻压机械的发展趋向。本文对此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指出了近期锻压机械在改进结构、提高性能,高速度、高效率,多功能、复合化等方面的新发展。最后对锻压机械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进展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90年代初我国由于大量进口锻压机械而给国内锻压机械行业造成的极大的困境,同时在出口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机遇;介绍了近年国内锻压机械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其技术水平和性能特点;文中以较多的篇幅对国外90年代以来锻压机械技术的发展总趋势和各类锻压机械结构性能的改进细节作了介绍和评价;最后还对我国锻压机械行业的今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锻压机械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闵越 《锻压机械》1993,28(5):5-9,60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锻压机械能高效经济地生产小批量的产品,并保证稳定的质量,这种要求推动了锻压机械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其核心是柔性自动化。本文指出了锻压机械的柔性包括变更作业的柔性、生产程序的柔性和工艺过程的柔性,并列举典型例子说明了锻压机械控制技术、自动化和柔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90年代初我国由于大量进口锻压机械而给国内锻压机械行业造成的极大的困境,同时在出口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机遇;介绍了近年国内锻压机械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其技术水平和性能特点;文中以较多的篇幅对国外90年代以来锻压机械技术的发展总趋势和各类锻压机械结构性能的改进细节作了介绍和评价;最后还对我国锻压机械行业的今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初国内外锻压机械的发展概况(3)250022机械部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侍慕超3国外锻压机械的发展概况和趋势国外常规锻压机械的品种早已发展齐全,规格完备,结构成熟,辅机完整。在这些方面多少年来不见有多大变化。但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锻压机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发展背景下,世界锻压机械发展状况和我国锻压机械发展状况。结合当今世界锻压机械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锻压机械发展之路和实现智能锻压机械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锻压机械》2012,(2):106-106
青岛青锻锻压机械有限公司始建于1946年,是中国锻压协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锻压机械标委会锤与锻机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发展背景下,世界锻压机械发展状况和我国锻压机械发展状况,结合当今世界锻压机械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锻压机械发展之路和实现智能锻压机械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解决由机床三维空间误差引起的工件加工质量降低的问题,在研究多体系统理论误差建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离线补偿和嵌入式补偿两种补偿策略。离线补偿是基于数控加工程序的修正补偿,将机床三维空间误差映射到数控加工程序,通过修改加工程序实现对机床的三维空间误差补偿;嵌入式补偿是基于数控系统的在线补偿,将机床三维空间误差融合到数控系统中,通过修正数控系统中的数据流实现对机床的三维空间误差补偿。实验表明,在不影响机床可靠性的前提下,两种补偿策略均显著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2.
数控折弯机两种补偿机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数控折弯机液压补偿机构和机械补偿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比较。液压补偿机构作为一种已经在数控折弯机上应用了10多年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机械补偿机构是最近几年才应用在数控折弯机上的新型技术。后者在折弯机加工过程中能起到更好的补偿效果,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所青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外补偿法改善永磁体磁性能温度稳定性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近年来外补偿法的应用现状,以及外补偿法对Nd-Fe-B永磁体进行磁性能温度补偿的应用情况和研究状况,阐述了补偿设计中所需的关键材料磁温度补偿合金的合金成分和制备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通过外补偿法使Nd-Fe-B永磁体取代Sm-Co磁体的可能性,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磁温度补偿合金的热磁性能达不到要求,缺乏配套的高性能耐腐蚀的Nd-Fe-B永磁体,磁温度补偿合金与Nd-Fe-B永磁体之间的匹配问题,以及相应的磁路设计、组合磁体的表征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阐述了连线补偿与法向补偿的差异及适用情况,提出了基于单元法向的插值补偿方法,将其运用于S梁的回弹补偿。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插值补偿法将零件回弹偏差减小了73%,能有效修正板料冲压成形回弹偏差。  相似文献   

15.
折弯机变形补偿装置对制件精度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板料折弯时,由于模具已经作了加凸补偿,折弯卸载时,回弹产生新的纵向挠曲,二者的效应叠加后得到制件最终的挠曲度。文章分析了两类补偿装置对制件精度的影响后,比较了常用变形补偿装置的各自特点,指出上模加凸补偿更具优势,因此,研制新型能快速调控上模加凸量的补偿结构,是今后折弯机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陈焕  曹国强 《模具制造》2022,(2):77-80,85
利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进行产品尺寸精度控制是数控铣床上常见的尺寸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MasterCAM 2018软件中多种刀具半径补偿方式的对比研究,找出了MasterCAM刀具半径补偿补偿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对提高产品质量控制及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For measuring machines and machine tools, geometrical accuracy is a key performance criterion. While numerical compensation is well established for CMMs, it is increasingly used on machine tools in addition to mechanical accuracy. This paper is an update on the CIRP keynote paper by Sartori and Zhang from 1995 [Sartori S, Zhang GX (1995) Geometric error measurement and compensation of machines, Annals of the CIRP 44(2):599-609]. Since then, numerical error compensation has gained immense importance for precision machin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fundamentals of numerical error compensation and the available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geometrical errors of a machine. It discusses the uncertainties involved in different mapping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Furthermore, the challenges for the use of numerical compensation f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 specified. Based on technology and market development, this work aims at giving a perspective for the role of numer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凸轮轴磨削的误差补偿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凸轮轴磨削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当量磨削厚度误差补偿技术,对运动模型进行修正,以保证磨削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当量磨削厚度相等。首先由误差补偿模型得出叠加于砂轮架上的位移修正量,再将这一修正量通过砂轮架与头架的联动关系叠加到头架的角速度修正量,从而实现了恒金属去除率磨削,提高了凸轮轮廓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9.
沈全成  赵锦君 《机床与液压》2012,40(5):100-103,106
车载转塔是某型武器目标跟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确的三维摇摆控制是实现对目标的快速捕捉、稳定以及高精度跟踪的保证.综合控制理论、数据处理、信号处理等知识,提出按输入补偿、按扰动补偿和基于这两种补充的复合补偿策略,设计了按输入补偿和按扰动补偿的前馈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结合工程实际可知,在实际情况下采取按扰动补偿的控制策略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铝带卷生产中直流电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动态转矩补偿和空载转矩补偿 ,给出了动态转矩补偿方式。在实际应用中 ,按文中所述方法补偿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供同行设计、调试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