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富氧煤粉燃烧锅炉回收烟气在多级压缩和冷凝过程,其热物性参数的变化较为复杂,分析不同压力条件下烟气与冷却器对流受热面间的换热特性,对烟气冷却器的设计和运行优化有重要的意义。以某300 MW机组富氧煤粉燃烧锅炉烟气冷却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力计算分析不同压力条件下烟气水蒸汽摩尔份额和烟气温度变化对对流受热面换热特性的影响,该过程充分考虑烟气的辐射放热计算。结果表明:当烟气的压力增大时,烟气的对流放热系数、辐射放热系数和凝结放热系数明显增大,总的放热系数增大,烟气冷却器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能力增强;水蒸汽摩尔份额越少,烟气的对流放热系数、辐射放热系数和凝结放热系数越小,总的放热系数越小,烟气冷却器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能力明显减弱;入口烟气温度升高使烟气的辐射放热系数增大。但是烟气的凝结放热系数明显减小,是使烟气总的放热系数减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电池温度变化热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锂离子电池热模型对环境温度,热交换系数,电池大小以及电池荷电状态对电池温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越高,电池热交换系数越小,电池越大,荷电状态越高,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温度越低,概率越大。同时还模拟了绝热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能源利用浪费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套脉动热管型相变蓄放热装置,搭建了实验台,考察了冷却水初始温度、冷却水流量和抽真空充液对脉动热管放热过程的影响,并计算了不同工况下脉动热管蓄热装置的热回收率。结果表明:冷却水初始温度越高,装置放热时间越长,水槽内冷却水最终温度也越高;冷却水流量越大,放热时间越短,但当冷却水流量增大至一定值时,总放热时间几乎不再变化;脉动热管是否抽真空充液对装置的放热性能影响不大;装置的热回收率随着冷却水初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冷却水流量的增大仅有小幅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一维差分计算,研究不同换热计算方法对汽轮机轴封处放热系数及其对转子温度场的影响,推荐了一套考虑蒸汽热物性随蒸汽参数变化的计算公式,导出了内部节点和边界节点处的追赶系数。对K-300-240型汽轮机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放热系数足够大时,汽轮机转子轴封处传热的主要热阻取决于转子内部的导热热阻,为电厂热疲劳计算使用放热系数的简化公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有限元素法在热传导和应力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文中对时间域的离散、材料非线性特性、位移边界条件处理及大型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并指出汽轮机转子暂态温度场和弹塑性应力场的求解特点和有限元程序编制的主要步骤。文中对200MW机组中压转子前轴封弹性槽的热应力集中系数和弹塑性应变集中系数进行了计算,并归纳出弹塑性应变集中系数与热应力集中系数、公称等价应力和材料性能参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热重-质谱联用仪上松木在5种不同氧量气氛下(0%、5%、10%、15%、21%)的热解实验研究考察了热解气氛中氧气浓度对热解特性的影响,通过差式扫描量热分析曲线讨论了氧量对反应热效应的影响,并对热解过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气对松木热解2个阶段都有重要影响,氧气加速了热解反应;所求解的动力学参数能较好的描述反应过程,有氧热解过程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氧浓度的增大减小了反应放热温度范围,增大了放热峰峰值;除H2外的其他气体随着氧浓度的增大,析出温度范围变窄,析出峰峰值增大。  相似文献   

7.
一、在热交换器中用计算图表估算烟气侧放热系数对锅炉省煤器、过热器和空气予热器,管子内侧放热系数和管子金属热阻对传热的热阻不起支配作用。因此,总热传导系数U 极近似地等于管子烟气侧的对流放热系数h_g,利用这一事实,就可能对传热系数作出快速估算。当我们用增加受热面来提高锅炉出力时,这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8.
300MW汽轮机空气快冷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轮机的空气快速冷却以加热后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具有低的放热系数,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可减少对汽轮机金属部件的热冲击,连接系统简单,操作简便,缩短检修工期以减少对外限电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廊道出口段温度荷载对拱坝工作性态的影响,首先根据热传导理论,建立廊道出口段温度、应力场稳态分析简化模型;然后根据夏、冬两季不利工况设计均匀试验,由敏感性分析筛选并确定敏感性因素,并针对敏感性可控因素提出工程建议;最后以西南某特高拱坝工程为例,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运行初期廊道出口段温度荷载对拱坝工作性态的综合影响。研究表明:廊道出口段温度荷载对拱坝工作性态影响明显,拱坝温度、应力场分布在孔口局部发生显著变化。入洞空气流速和保温层等效放热系数属敏感性可控因素,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可有效削弱廊道出口段温度荷载对拱坝工作性态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二次再热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的三系数线性分析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由于采用二次再热和过热度跨级利用措施,当热力系统发生局部调整和变化时,二次再热超临界机组的锅炉吸热量、汽轮机功率及凝汽器放热量均会发生相应的复杂变化。为了简化二次再热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的节能分析,通过严格的数学分析,用吸热系数、作功系数及放热系数3个基本的加热器系统参数概括了纯热量吸入时锅炉吸热量、汽轮机功率及凝汽器放热量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次再热超临界机组节能分析的通用线性法则。运用该法则不但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计算出热力系统发生局部调整和变化时锅炉吸热量、汽轮机功率及凝汽器放热量的变化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此时机组汽耗率、煤耗率及循环热效率的相应变化,大大简化了二次再热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的节能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11.
因电气设备电接触不良而导致设备局部放热,是导致电网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霍姆电接触理论,利用ANSYS软件建立更为直观的球面导体接触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电气设备连接处实际接触散热情况,利用有限元法对接头进行电热耦合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在同种材料和不同材料接触时,最高温度均发生在接触斑点处;但当不同材料接触时,上下接头的温度场分布不一样,接头最终温度受材料的电阻系数、导热系数等因素影响,电阻系数越大,导热系数越小,最终接头的温度越高,如果电流过大,一般这种材料先发生软化或熔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测定变压器油氧化放热峰的起始温度,并考察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抗氧剂(T501)后,它对变压器油氧化起始温度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最后的实验结果证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是一种快速评价变压器油抗氧化性能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林裕旺  王惜慧  郭剑成  庞秋杏 《电源技术》2021,45(7):881-884,940
有机类相变材料导热系数普遍低,制约了其在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与高导热率的材料复合能有效改善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为明晰复合相变材料的材料属性对电池包温度分布、温升速率、温度一致性等温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单体电池产热模型和相变材料相变模型,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物性参数.以此为基础模拟电池组在环境温度40℃...  相似文献   

14.
新型平板热管相变蓄热器蓄放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作为蓄热换热介质,将新型平板热管作为换热元件以强化换热,并在平板热管两侧平面添加纵向翅片,设计了一套热管式相变储热换热器实验装置,对相变蓄热换热器的蓄、放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石蜡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改变充、放热流体工况,分析了不同流量和流体温度对蓄放热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新型平板微热管阵列在相变蓄热器的蓄放热过程很好地发挥了强化传热元件的作用,蓄热过程中,传热流体温度越高,相变材料的熔化速率也越大;放热过程中,相同的流体温度下,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大,蓄热器的放热速率逐渐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平板热管蓄热器蓄放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75MW机组汽轮机转子弹塑性应力及寿命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75MW机纽汽轮机转子裂纹,结合其断口,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法进行热应力集中系数计算,并对典型升降温过程的热应力及寿命消耗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裂纹产生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6.
根据汽液两相流动阻力的计算式,推导出了流量敏感系数,出口焓值敏感系数的表达式。对直流锅炉内螺纹管、螺旋管圈水冷壁的热敏感系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热敏感性的影响,并对两种水冷壁管屏在热负荷不均时的温度偏差、焓值偏差进行了讨论,对直流锅炉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钢闸门面板在进入弹塑性阶段后,仍有很大的强度储备,规范中采用给容许应力乘以弹塑性调整系数来体现,但该值未准确反映面板长宽比和主(次)梁整体弯曲应力的影响.本文以规范中"将面板强度的容许应力提高到钢材的屈服极限"为极限状态,考虑面板长宽比及梁整体弯曲应力对弹塑性调整系数的影响,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弹塑性调整系数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长宽比对弹塑性调整系数的影响最大可提高32%;梁整体弯曲应力对其影响很显著,梁整体弯曲应力越大,弹塑性调整系数越小;现行规范中采用固定不变的弹塑性调整系数,在梁整体弯曲应力较小时,是偏于保守的;在梁整体弯曲应力较大时,是偏于危险的.进一步分析了基于现行规范屈服极限状态的面板长边的超容许应力范围,评价了规范屈服极限状态的合理性.最后提出了基于此弹塑性调整系数的面板设计新方法,避免了繁琐的试算及偏差,对规范修订及钢闸门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满电态层状锰酸锂材料、全放电态碳材料及电解液的热性质分析和拟合,建立了层状锰酸锂/碳电化学体系的热模拟模型,并对该体系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研究该电池从缓慢自放热到热失控的整个过程发现,满电态的层状锰酸锂材料和全放电态碳材料都有两个放热反应过程;负极碳材料在120℃左右的放热峰是造成电池自加热的初始原因,而层状锰酸锂和碳材料300℃左右的放热峰是造成该电池体系热失控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对层状锰酸锂/碳电池体系的安全设计与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钴炉机组的起动,元件在热变形和变化的机械力的影响下,其应力会产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汽鼓内的附加应力将会达到危险的境地。现代钴炉经常发生汽鼓壁的受热在升火初期不够均匀。汽鼓上部与下部温差超过50℃,由于蒸汽凝结时的放热系数比水的放热系数大2—3倍。汽鼓上部金属受热大  相似文献   

20.
根据汽液两相流动阻力的计算式,推导出了流量敏感系数、出口焓值敏感系数的表达式.对直流锅炉内螺纹管、螺旋管圈水冷壁的热敏感系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热敏感性的影响,并对两种水冷壁管屏在热负荷不均时的温度偏差、焓值偏差进行了讨论,对直流锅炉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