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早期发现肝硬变病程中肝细胞癌 (HCC)的发生 ,我们连续 3年联合应用甲胎蛋白 (AFP)、B超和 CT以动态监测 75例肝硬变病人 ,结果发现其中有 2 4例发展为 HCC。本文旨在评价肝硬变病程与 HCC高发人群中 AFP、B超和 CT动态监测的价值 ,重点讨论联合应用三种检查方法以早期发现 HCC的临床意义。1 材料方法对 1993- 0 6~ 1996 - 0 6反复住院 2~ 4次的 75例肝炎后肝硬变应用 AFP、B超和 CT动态监测 ,其中男 6 9例 ,女 6例 ,男女之比 8.7∶ 1,年龄 16~ 75岁 ,其中 30~ 5 9岁 6 7例 (89.3% )。全部病人均有明确慢性病毒性肝炎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细胞癌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布加综合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管造影确诊;肝细胞癌5例由肝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12例由彩色多普勒超声、CT或MRI及甲胎蛋白(AFP)进行综合诊断.所有患者均施行下腔静脉成形术及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随访采用肝脏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肝功能、AFP及下腔静脉通畅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介入治疗前后压力变化.结果 17例患者共进行了39次介入治疗,均成功,无并发症.下腔静脉成形术后:患者随访2~90个月,1例下腔静脉再闭塞,经第2次血管成形术开通.TACE术后:2个月时随访,所有患者均生存;15例随访6个月,13例生存;12例随访12个月,10例生存;8例随访24个月,5例生存.介入治疗后,下腔静脉-右心房压力差由术学的(20.5±2.1)cm H2O(1cm H2O=0.098 kPa)降至(3.6±1.0)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2,P<0.05).结论 布加综合征合并肝细胞癌的介入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迄今,肝癌是恶性肿瘤中对人体造成威胁较大的疾病之一,但在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血清学指标中,仍主要依赖甲胎蛋白(AFP)含量的测定。然而并非所有肝癌患者的肝细胞都分泌AFP。这使临床对PHC的早期诊断提供较可靠依据,我们对90例肝病患者进行了α—L—岩藻糖苷酶(AFU)、特异性肝癌蛋白(SHCSP)以及AFP的联检,并对其早期诊断PHC的价值进行了探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5名体检合格者,无肝功及肝脏的任何病变为正常对照组。PHC组47例,男性37例,女性10例,年龄41~72岁,并通过病理学、影象学及其它检测手段明确诊断者;肝硬化组36例,男性31例,女性5例,年龄42~79岁;肝脏良性病变组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0~60岁。  相似文献   

4.
正摘要目的比较双顶径(BPD)和前 3 个月获得的胎儿脑MRI,评价一种预测孕龄的深度学习模型。方法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了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 184 个胎儿(平均胎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与L-02肝细胞形态学及增殖分化特征的异同,初步评价其用于移植的可行性,探讨介入性肝细胞移植术的理想供体来源。方法 分离培养14~24周的引产胎儿肝细胞,放射免疫法测定上清液中甲胎蛋白(AFP)与白蛋白(ALB)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同法检测传代培养L-02肝细胞的蛋白表达。结果人胎肝细胞分离活率达95%,在体外存活最长达3周,可同时检测到AFP、ALB及CK—19表达,其中ALB分泌峰值42.06μg/ml;L-02肝细胞增殖迅速,AFP与CK-19表达阴性,ALB表达在10μg/ml水平,部分细胞多次传代后发生形态变异,ALB表达缺失。结论人胎肝细胞具有潜在的双向分化能力,是肝细胞移植较为合适的供体来源;L-02肝细胞不适用于移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B型超声测量胎儿肝脏,探讨超声测量胎儿肝脏大小对预测胎儿宫内发育状况、胎儿体重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测量395例胎儿肝脏长度(FLL)、FLL与股骨皮下组织厚度(FSTT)的比值(FLL/FSTT)、胎儿肝脏面积(FLA)。结果:①375例正常胎儿FLL与孕周密切相关(r=0.901),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增长。孕28周以前每周平均增加1.51mm,孕28周后平均每周增加2.87mm。8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前后肝脏长度每周分别平均增加1.09mm和1.27mm,明显低于正常胎儿(P<0.05);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胎儿肝脏长度每周平均增加2.13 mm,与正常胎儿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例母儿血型不合患者的胎儿肝脏长度每周平均增加1.97mm,与正常胎儿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FLL/FSTT比值与胎儿体重密切相关(r=0.901),回归方程Y=634X-257,P<0.01。FLL/FSTT预测胎儿体重,2500-4000g,敏感性88%、特异性90%;胎儿体重>4000g,敏感性89%、特异性92%;胎儿体重<2500g,敏感性86%、特异性88%;③FLA与胎儿体重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806,回归方程Y=1.1X 63.57,预测胎儿体重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9%和95.42%。结论:超声检查测量胎儿肝脏的FLL、FLL/FSTT比值、FLA能够较好的预测胎儿宫内营养发育情况;预测胎儿体重,对产科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为较常见的一种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患,但合并乳头状癌则少见。近年来国内陆续报告了几例,本文就我们最近遇到的1例和文献记载的5例复习讨论如下: 一、临床资料:6例均为女性。年龄:22~49岁,平均32.3岁。发病时间:6例均以“颈部肿块”之主诉就诊,肿块生长时间为1~3个月4例,4~6个月1例,7~9个月1例。6例中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肝脏血管内皮瘤的产前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5例孕妇,孕龄22~ 37周.产前常规行超声(US)检查后24 ~ 48h内行MR检查,采用二维快速平衡稳态采集(2D FIESTA)序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以及快速翻转恢复运动抑制(FIRM)序列,行胎儿颅脑胸腹部常规及肝脏重点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将产前MRI、US表现与出生后影像表现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例肝脏血管内皮瘤均表现为肝脏内边界清晰的单个肿块,其中1例合并皮下多发血管瘤.在FIESTA、SSFSE序列上表现为不均匀稍高信号,在FIRM序列上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所有病例FIESTA序列肝脏横断面可见包块周边扩张的肝血管和远端腹主动脉变细.结论:产前MRI能提供诊断胎儿肝脏血管内皮瘤的有用信息,能提供产前US以外的补充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陈涵  张建仁 《人民军医》2008,51(12):814-815
1肿瘤标志物的基本特征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本身存在或分泌的特异性物质,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备以下特征:(1)由肿瘤细胞产生,并可在血液、组织液、分泌液或肿瘤组织中检测出;(2)在正常机体和良性疾病组织中不能检测出;(3)某一肿瘤的肿瘤标志物能在该肿瘤大多数病例中检测出;(4)在临床尚无明确肿瘤证据之前能被检测出;(5)肿瘤标志物的量值能反映肿瘤大小;(6)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估计疗效、预测肿瘤复发和转移等。但在现行检测的肿瘤标志物中,绝大多数不但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2常见肿瘤标志物2·1甲胎蛋白(AFP)AFP在胚胎期是功能蛋白,合成于卵黄囊、肝和小肠,出生后AFP的合成很快受到抑制。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1],但并无绝对特异性。原发性肝癌70%以上的患者AFP>400μg/L,且逐渐增高,但也有不高于400μg/L,甚至在正常水平的病例。AFP升高还可见于急(慢)性肝炎、妊娠期、睾丸卵巢肿瘤、部分消化道肿瘤伴肝转移者等。2·2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胚胎期合成于小肠、肝脏和胰腺。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2]。目前主要用于肠癌、胃癌...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59岁, 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 间断痰中带血5个月余, 自觉症状加重半个月"就诊。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部CT平扫示双肺多发最大径在5.0 cm以内的软组织结节及肿块。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1 000.0(正常参考值范围:0~7.0) μg/L。既往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20年。临床疑诊肝癌肺转移, 行CT引导下左肺占位穿刺活组织检查, 病理结果为腺癌(图1), 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考虑为肝细胞肝癌肺转移。后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 结果示双肺病灶18F-FDG摄取明显增高, 其余部位未见异常代谢增高区(图2)。外院肝脏增强CT检查未见异常。经多学科会诊后, 临床诊断为肺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HAC), 随访患者生存期为6个月。HAC是1种罕见的原发于肝外、同时具备肝样分化征象和腺癌成分的特殊类型癌, 其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上有着类似于肝细胞肝癌的组分。患者无肝脏病变时, 明确诊断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结果, 血清AFP升高具有重要的诊断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胎儿期诊断方法如超声检查,血清、羊水胎甲球(AFP)测定等的引用,使在妊娠早期诊断胎儿某些缺陷成为可能。曾有过异常儿如神经管缺陷的妇女很可能再孕异常儿(5%)。这可利用羊水AFP 值来预测。但没有生过异常儿的妇女亦可能孕有异常儿,也可测母血清AFP 值来筛选。除神经管异常外,前腹壁联合异常、高位肠梗阻、先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CM)末端至骶尾部最后一个骨化中心的距离段(CS)内包含完整椎体个数的大致规律.方法:采用二维超声成像及表面三维成像计数19~37孕周胎儿CS段内包含完整椎体的个数,然后采用3D容积存储系统存图、4D View软件离线分析,用Kappa检验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在计数CS段内完整椎体个数的结果的一致性.结果:546例中253例二维超声成像与三维表面成像计数的完整椎体个数分布一致性极好(k=1.0).20孕周后CS段内包含完整椎体≥6个,27孕周后均≥7个,34孕周后均≥8个.结论:本研究初步获得了19~37周胎儿各孕周CS段内包含完整椎体个数的参考值范围.三维表面成像可与二维超声相结合来辅助判断胎儿CM位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TACE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78例不宜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使用Seldinger技术,分别行多次(19次)TACE治疗。根据术前术后CT或MRI表现、DSA表现、血清AFP值及生存期来评估TACE术后的疗效。结果:78例术中造影均表现为肝脏肿瘤血管丰富及巨大肿瘤染色灶,术后肝功能均于4周内基本恢复至术前或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54例AFP值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缩小达10%9次)TACE治疗。根据术前术后CT或MRI表现、DSA表现、血清AFP值及生存期来评估TACE术后的疗效。结果:78例术中造影均表现为肝脏肿瘤血管丰富及巨大肿瘤染色灶,术后肝功能均于4周内基本恢复至术前或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54例AFP值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缩小达10%50%者38例(48.7%),其中3例行2期外科手术切除术;肿瘤体积无明显进展者34例(43.6%);5例病灶持续进展。总体TACE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4.2%、71.6%、47.3%、25.7%。结论:TACE治疗能有效控制肝癌病灶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对中晚期巨块型肝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胎儿窘迫是一种症状 ,系因胎儿宫内低氧及酸中毒所致。常见胎儿窘迫的原因可分为 :母体血液中含氧量不足 ;胎盘脐带输氧功能障碍 ;胎儿异常以及难产等。本文旨在探讨高海拔地区用B超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我院地处海拔 2 2 60m的地区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月 ,对产前 645例进行B超检查 ,其中单胎、年龄 2 1岁~ 3 6岁 ,孕周3 7周~ 42周 ,有临产征兆 ,诊断胎儿窘迫者1 3 4例。2 方法 应用德国西门子“小狮王”B超进行监测 ,探头频率为 3 .5mHz,胎儿窘迫诊断标准(临床及B超相同 )胎心 1 60次 分或 1 2…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25例声象图发现的胎儿畸形进行了MRI评价。胎龄为12~40周,其中6例为4~6个月,19例为7~9个月。MR采用场强0.5T的超导系统,获取横断、冠状和矢状面,层厚10mm,300~500/20(TR/TE)成象,偶用2000/80场-回波成象,2例采用了倾斜体位观察。MRI与实时声象图和生后的胎儿行回顾性对照。作者见到,25例胎儿畸形中MRI辨认出22例(88%),包括18/19例胎龄7~9个月者,4/6例胎龄4~6个月者(67%)。7例羊水过多和1例羊水过少均准确显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腺瘤(HA)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肝细胞腺瘤(HA),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1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2月~2006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腺瘤(HA)4例,均为男性,年龄33~52岁,平均42.5岁。4例患者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和CA19-9(糖链抗原)均无增高表现。使用Siemens Sonata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采用体线圈。扫描序列:平扫横断位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序列,(FL2D)T1WI加脂肪抑制(FS)和单次激发半傅立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序列(HASTE)T2WI;冠状位采用真正稳态下的快…  相似文献   

17.
a_1-抗胰蛋白酶(a_1—antitrypsin,简称 a_1-AT)分子量54000,由肝脏合成,是一种具有蛋白酶抑制作用的急性时相蛋白。最初发现 a_1—AT 与肺气肿发病有关,继之发现原发性肝细胞癌(PLC)患者血清中a_1-AT 升高,并观察到甲脂蛋白(AFP)阴性的 PLC患者血清中 a_1-AT 仍然升高,故作为 PLC 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猪肝细胞低温保存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建立大规模猪肝细胞的低温保存方法以满足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需要。方法 用酶法从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肝脏分离出猪肝细胞 ;加入本实验室配制的含有 10 %二甲基亚砜 (dimethylsulfoxide,DMSO)的营养液中 ;分别采用两种降温方法使 (12 )× 10 10 猪肝细胞保存在 - 196℃液氮中 ;1个月后复温 ,观察在同一条件下培养不同时间后猪肝细胞形态、存活率和白蛋白、尿素、葡萄糖合成功能及对利多卡因的转化功能。结果 用两种降温方法保存的肝细胞 ,复温后细胞的存活率均较高 (梯度降温组和程控降温组存活率分别较冻存前降低了 4 7%和 8 6 %) ,其中前者肝细胞的尿素、葡萄糖合成功能较后者高。结论 所建立的冻存方法简单易行 ,可保存大量的猪肝细胞。  相似文献   

19.
胎儿脐带绕颈 (UCAN)较为常见 ,占分娩总数的 2 0 %~2 5 % ,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常见原因之一 ,其发生率 2 5 .5 %~ 48.8% ,围产儿死亡率较高 ,临产前确诊较为困难[1] 。本研究应用同幅B型并行M型超声对胎儿脐带绕颈产前诊断及胎儿缺氧程度的测定进行了研究。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4例 ,占我院近 3年来妇产科分娩总数的 2 4.7% (134/5 42 ) ,年龄 2 0~ 32岁 ,平均 2 4岁。B超检查时距分娩时间 10~ 1天。具体孕周分布如下 :<34周孕者 6例 ;≥34~ <40周孕者 92例 ;40~ 42周孕者 31例 ;>42周孕者 5例。1.2 仪器 日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探讨了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及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对大鼠胎肝干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胎龄 13d的SD大鼠胎肝细胞 ,分别接种于Ⅰ、Ⅱ、Ⅲ、Ⅳ组细胞培养瓶中进行体外培养。Ⅰ组 :培养液中含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Ⅱ组 :培养液中含aFGF ;Ⅲ组 :培养液中含HGF ;Ⅳ组培养液中无细胞因子 ,此组作为对照组。检测在相同培养时间 (第 3、5、7、9、11天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甲胎蛋白(AFP)和白蛋白 (ALB)的含量 ;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在无细胞因子干预培养 3d后 ,胎肝干细胞对细胞角质素 19(CK 19)的表达。结果 Ⅰ组、Ⅱ组及Ⅲ组分别与Ⅳ组比较 ,在相同培养时间的培养上清液中AFP的含量均较少 ,而ALB的含量均较多 ,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AFP :t=6 2 6 4 ,3 2 2 1,2 5 91,P <0 0 5 ;ALB :t=6 32 4 ,2 14 5 ,2 95 4 ,P <0 0 5 ) ;Ⅱ组和Ⅲ组相同培养时间的培养上清液中AFP及ALB的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AFP :t =0 5 0 1,P >0 0 5 ;ALB :t =0 6 16 ,P >0 0 5 ) ;而Ⅳ组分别与Ⅱ组和Ⅲ组比较 ,在相同培养时间的培养上清液中ALB的含量均较少 ,而AFP的含量均较多 ,差异也均有显著性意义 (AFP :t =3 2 2 1,2 5 91,P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