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中药房买药,有些药物是另外包开,写着“先煎”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介壳类 “介壳”就是坚硬的“甲”、“外壳”。介壳类药材由于质地非常坚硬,所以它们的有效成份不容易溶解出来,需要在高温的环境煎煮一个小时或更久,成份才能慢慢释放到药液中。例子有:海蛤壳、瓦楞子、牡蛎、鱼古、龟板等等。  相似文献   

2.
动物胶类药材是指以动物的皮、鳞甲及骨等用熬胶的方式入药使用的一类中药,如阿胶、黄明胶、龟甲胶等。由于各种胶类动物药来源及用药部位不同,故生物活性、临床应用亦各有特点。为进一步开发本类药物药用价值,现将胶类动物药的临床与现代研究等方面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热处理过程中α-Fe_2O_3还原、Fe_3O_4氧化机理,考察了还原、氧化条件对γ-Fe_2O_3微观结构及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和还原气空速是影响还原程度的重要参数。当还原温度为380℃、空速为1200h~(-1)时,所获磁粉矫顽力最高。Fe_3O_4烧结为表面扩散控制。Fe_3O_4向γ-Fe_2O_3的相变过程能加速粒子烧结。同时发现,当Fe_3O_4氧化不充分时,立方γ-Fe_2O_3中存在四方γ-Fe_2O_3杂相。  相似文献   

4.
动脉栓塞用磁性流体材料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于动物实验动脉栓塞的磁性流体材料 Fe_3O_4制备方法。方法:观察比较不同制备条件,如碱比 n、Fe~(2+)/Fe~(3+)比、反应温度、分散剂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在反应温度36℃~40℃,Fe~(2+):Fe~(3+):OH~-=1:2:n(n>10),及分散剂存在下制出了粒径0.2~0.8μm、强磁性的 Fe_3O_4材料。结论:控制反应条件是制备合乎要求 Fe_3O_4材料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煎药方法疗效优劣,不仅与辨证用药有关,且与煎药方法亦有一定关系。一般用草木、子类、胶类及矿石类,应煎的时间稍长些,才能充分煎出药物的有效成份,服之才能达到予期的效果。具体煎法是:先将药物加水400~500毫升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大火煎至水游后,再小火煎1小时左右,煎至250毫升左右为止。对人参类应单独煎,时间应更长些。胶类多烊化。粉类多冲服。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对矿产类及贝类质地坚硬药材进行详细观擦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化学验证,提出以矿产类中药入煎剂时不需采用先煎的方法,对矿产类中药入煎时采用先煎方法实有不妥观点,在今后书集编纂中应去掉先煎的要求。以生石膏为列;生石膏入药多为汤剂,对现代出版教科书中及炮制规范、中药学、方剂学《中国药典一部》中均载生石膏先煎,对此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验证及相关理论,认为生石膏入药不必先煎,述术如下,供同道商讨。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对矿产类及贝类质地坚硬药材进行详细观擦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化学验证,提出以矿产类中药入煎剂时不需采用先煎的方法,对矿产类中药入煎时采用先煎方法实有不妥观点,在今后书集编纂中应去掉先煎的要求。以生石膏为列;生石膏入药多为汤剂,对现代出版教科书中及炮制规范、中药学、方剂学《中国药典一部》中均载生石膏先煎,对此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验证及相关理论,认为生石膏入药不必先煎,述术如下,供同道商讨。  相似文献   

8.
<正> 石膏为一种含水硫酸钙的矿石,此外尚含有少量硅酸、氢氧化铝、硫化物、有机物及微量的铁镁等。煅石膏主要成份为脱水硫酸钙。石膏的溶点是40℃,溶解度为2%,微溶于水。 现今的各类中药学,在石膏用法一栏中,都注明要打碎先煎,并有凡介石之类药物、质地重坚硬者均应先煎的传统说法。但从古代本草和近代一些药物研究来看,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9.
煎药的方法是否恰当 ,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现就汤剂先煎的方法及种类谈以下体会。1 先煎的方法  笔者认为 :应把先煎的药物及同煎的药物分别加水浸泡 ,待先煎的药物煎到规定程度时 ,再将同煎的药物连同水一起加入 ,这样既达到先煎的目的 ,又不影响其它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2 先煎的种类  传统观念认为 :矿物类药物质地坚硬 ,需先煎才有效。目前临床上常用于先煎的矿物药有铁类化合物 ,钙类化合物等。其实这类药物无细胞结构 ,无需象植物药那样要经过浸润、渗透、解吸 ,溶解阶段 ,其有效成分可直接溶解成分散悬浮于溶媒中 ,故本人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磁性/荧光量子点双功能纳米粒子双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探讨标记效率和可行性.方法 分离、纯化及培养大鼠BMSC.制备二氧化硅(SiO_2)同时包裹四氧化三铁(Fe_3O_4)和碲化镉(CdTe)荧光量子点的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粒子Fe_3O_4@CdTe@SiO_2:,利用铁浓度为25μg/ml的Fe_3O_4@CdTe@SiO_2标记BMSC,未标记的BMSC作为对照组.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纳米粒子的荧光表达情况.双标记后的BMSC分成8个不同数量级(3×10~6~1×10~3个),应用1.5 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T_1 WI、T_2 WI和T_2~* WI 3个序列成像.分光光度计测量细胞铁含量,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铁.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双标记组细胞内Fe_3O_4@CdTe@SiO_2:纳米粒子显示为红色荧光,细胞标记率达到90%以上.磁共振成像可见3×10~6~5×10~4双标记组细胞较对照组T_2 WI、T_2~* WI信号减低,两组之间的信号差异随数量级减小而相应减小,T_2~* WI信号变化最明显,T_2WI次之.细胞铁含量为(14.05±4.15)pg/细胞,普鲁士蓝染色可见双标记细胞胞质内蓝染的含铁颗粒.结论 Fe_3O_4@CdTe@SiO_2,纳米粒子可同时对大鼠BMSC进行磁性和荧光双标记,有望成为磁共振和光学成像活体示踪移植后BMSC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药煎煮方法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有效成份的溶出。从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看,笔者认为中药汤剂煎法,必须做到以下“八项”:1禁用开水泡:煎药之前用冷水浸泡一小时左右可以提高煎出率。若不浸泡或浸泡时间太短则药效成份煎出率大大下降。以茵陈蒿汤为例,泡一小时煎出物为21.31%,不浸泡则仅16.25%。若开水浸泡则有两大弊端,一是使药材中的蛋白质凝固于细胞内,影响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增加了部分气味芳香类药材中挥发油成份的散发,造成消费。2加水不能太少:浸泡中药时加水量如何牢握?最简便的方法是以淹没药物为度。中国中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药材粉碎度、受热时间两方面探讨了影响雷公藤水浸膏片疗效的因素。实验证明,药材粗粉提取物中有效成份含量高于块段1倍,提取物受热时间过久,有效成份将受到严重破坏。适度地粉碎药材,尽量减少受热时间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2):101-104
目的对磁性纳米粒进行表面改性,观察其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方法通过高热分解法和共沉淀法分别合成以油酸及枸橼酸为表面活性剂的磁性纳米粒(Fe_3O_4NPs),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分析手段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在常用的极性及非极性溶剂中考察其分散性。结果油酸和枸橼酸做表面活性剂得到的Fe_3O_4NPs粒径分别为8 nm和20 nm;油酸做表面活性剂得到的Fe_3O_4NPs可在正己烷等常用溶剂中稳定分散,而枸橼酸做表面活性剂得到的Fe_3O_4NPs可在水等极性溶剂中分散。结论得到了非极性溶剂中分散良好的油酸纳米粒和在极性溶剂中易于分散的枸橼酸纳米粒。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褐煤离子交换处理前后的加氢液化性能,探讨了不同形态铁催化剂和不同溶剂对褐煤加氢液化的影响。发现在液化反应条件下,离子交换煤中的(RCOO)_3Fe分解为Fe_3O_4,后者在有较高供氢性能的溶剂中和有硫存在的条件下进一步转化为Fe_(1-x)S,其催化活性高于Fe_3O_4。此外,在液化残渣的Mossbauer谱中发现有γ-Fe,它可能是由Fe_(1-x)S还原而成,其催化活性比Fe_(1-x)S更高。  相似文献   

15.
生物蛋白胶甲氨蝶呤缓释药粒在兔的体外和体内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抗肿瘤药物载体的不同浓度纤维蛋白胶对抗肿瘤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1)配制抗肿瘤药物与不同浓度纤维蛋白胶混合制剂.(2)纤维蛋白胶缓释药粒体外试验.(3)动物实验:把纤维蛋白胶甲氨蝶呤缓释药粒植入兔胫骨上端进行体内释放实验,并与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甲氨蝶呤进行比较.结果:(1)纤维蛋白胶MTX缓释剂的药物释放与纤维蛋白浓度有关.体内外试验表明在释放初始时低及高纤维蛋白浓度组均有较高药物释放,后期药物释放量与纤维蛋白浓度呈负相关.(2)三组低、中、高不同浓度纤维蛋白胶缓释药粒,可使MTX在局部骨组织中维持有效含量达3周,中浓度组在第4周仍有较高有效含量.且骨组织中最高含量是静脉注射相同剂量时骨含量300倍以上,但血浆峰值浓度仅为静脉组血浆峰值七分之一以下.结论:(1)纤维蛋白胶体浓度变化不仅影响胶体密度,而且影响所含药物浓度.药物释放量与两者相互作用有关.(2)三种低、中、高不同浓度纤维蛋白胶体与MTX制成的缓释药粒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该缓释药粒MTX的1次局部用量可超过静脉注射1次用量的7倍以上,能较好的满足骨肿瘤局部化疗用药量大,维持时间较长,血浆药物浓度低,全身反应小的用药要求.(3)维持骨肿瘤局部较高的药物含量,及较长的时间宜选取用中等浓度的纤维蛋白胶体.  相似文献   

16.
降香为我国常用中药 ,其主要化学成份为挥发油类及黄酮类。因降香药材化学成份复杂 ,品种复杂 ,质量差异较大。从降香药理作用 ,化学成份的分离与鉴定 ,性状、显微、理化鉴别 ,含量测定几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动物胶和蛇类中药属贵重药材 ,经煎煮浓缩而成的胶均为部分水解的胶质蛋白 ,难以用传统的方法加以区分。我们采用凝胶电泳系列技术对下列动物药进行鉴别研究。1 实验材料1乌梢蛇 Zaocys dhumnacles(cantor) ;2蕲蛇Agkistrodoun acutus Guenther为蝰科动物五步蛇 ;3水赤链游蛇 Natrix annulari;4龟胶 ;5鹿角胶 ;6猪皮胶 (自制 ) ;7伪品胶 ;8鲜王浆 A(湖北扬子江蜂业公司 ) ;9鲜王浆 B(湖北崇阳 ,1 999.1 1 ) ;1鲜王浆 C(华中农大永春蜂产品技术部 ,1 999.1 1 .2 3 ) ;1 1金钱白花蛇为眼镜蛇科 Bungarusmulticinctus Blyth的干燥幼蛇 ;1 …  相似文献   

18.
对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录的药材和饮片数量、药材与饮片基原物种数与入药部位、成方制剂和单方制剂的数量及组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载入网站(http://itcm.hzau.edu.cn/yd/zgyd.htm)供参考查询。分析显示:(1)《中国药典》(一部)共收录616种药材与饮片以及47种植物油脂与提取物。616种药材和饮片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质类、微生物类、人工合成或配置原料类、人源制品、兼具动物与植物来源类等。47种植物油脂与提取物中,46种为以植物来源制成的药材,剩余1种为动物来源,即水牛角浓缩粉。(2)616种药材和饮片中,有421种(占比73.60%)药材源于单一的基原物种,96种(占比16.78%)药材具有2种基原,40种(占比6.99%)药材具有3种基原,11种(占比1.92%)药材具有4种基原,2种(占比0.35%)药材具有5种基原,2种(占比0.35%)药材具有6种基原。47种植物油脂与提取物中,有34种具有单一基原,基原数为2和3的植物油脂与提取物各有5种。(3)《中国药典》(一部)共收录1 605种成方和单方制...  相似文献   

19.
炮制对常用苷类中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有苷类成分的中药很多,这些药物除含苷以外,通常同时含有一种相应的专一分解此种苷的分解酶,此种酶能使苷水解.但含苷类的药物通过炒、蒸等方法炮制以后,可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故若制方法不得当,将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临床疗效.现将炮制对临床常用含苷类中药的影响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未,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回归自然的热潮。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中医药受到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我省也成立了有关领导机构,制订了今后十年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各项规划。笔者收集整理了部分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有关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规定,供大家参考。1 中药新药的分类 第一类:1.中药材的人工制成品;2.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3.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4.复方中提取的有效成份。 第二类:1.中药注射剂;2.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3.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