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伯胺N_(1923)从硫酸溶液中萃取Ce(Ⅳ)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伯胺N_(1923)从硫酸溶液中萃取Ce(Ⅳ)的平衡规律。通过MW,IR测定和斜率法等研究,提出了N_(1923)萃取Ce(Ⅳ)的机理。考察了不同性质的溶剂和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计算了萃取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HPMBP与伯胺N_(1923)的二甲苯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协同萃取希土(Ⅲ)的机理。用斜率法、恒摩尔法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RNH_3Ln(PMBP)_4。求得关于Pr(Ⅲ)协萃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协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分别为:logK_(12)=-1.95;logβ_(12)=3.94。实验发现,协萃系数(R)随希土元素的原子序数(Z)递变而呈现“双峰效应”。还研究了协萃配合物的IR,NMR谱。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膦酸的正庚烷溶液在硫酸介质中萃取抗(Ⅲ)和硫酸诉平衡规律。通过IR、NMR测定和饱和法研究,提出了不同硫酸浓度下钪(Ⅲ)和硫酸的萃取机理。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并分别计算了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TRPO萃取剂对Fe(Ⅲ)的萃取性能,测定了在该实验条件下Fe(Ⅲ)的萃取随萃取平衡时间、水相中HNO_3的浓度、Fe~(3 )离子浓度、温度的变化。计算了TRPO萃取Fe(Ⅲ)的反应焓变ΔH°,熵变ΔS°及表观平衡常数K。结果表明,30%TRPO-煤油萃取体系萃取高放废液的模拟料液时,三相的产生是与水溶液中Fe~(3 )离子的浓度紧密相关的。当水溶液中[H~ ]=1.5mol/L,[Fe~(3 )]_(初始)>8.0g/L时,30%TRPO-煤油的萃取体系即出现三相。同时测定了分相后,轻、重两个有机相的体积比和Fe含量比随水相Fe~(3 )离子初始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TRPO萃取剂对Fe(Ⅲ)的萃取性能,测定了在该实验条件下Fe(Ⅲ)的萃取随萃取平衡时间、水相中HNO_3的浓度、Fe~(3-)离子浓度、温度的变化。计算了TRPO萃取Fe(Ⅲ)的反应焓变ΔH,熵变ΔS及表观平衡常数K。结果表明,30%TRPO-煤油萃取体系萃取高放废液的模拟料液时,三相的产生是与水溶液中Fe~(3 )离子的浓度紧密相关的。当水溶液中[H~ ]=1.5 mol/L,[Fe~(3 )]_初始>8.0g/L时,30%TRPO-煤油的萃取体系即出现三相。同时测定了分相后,轻、重两个有机相的体积比和Fe含量比随水相Fe~(3 )离子初始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D_2EHPA做萃取剂,以尿素做Pu(Ⅲ)的稳定剂,建立了硝酸介质中Pu(Ⅲ)和Pu(Ⅳ)的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尿素与硝酸混合后放置时间影响Pu(Ⅳ)的定量萃取和Pu(Ⅲ)的稳定。选择适当条件,可实现硝酸介质中Pu(Ⅲ)和Pu(Ⅳ)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胺类萃取剂高效分离Hf(Ⅳ)与W(Ⅵ)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些环境样品中182Hf的加速器质谱(AMS)分析,以N1923和TOA为萃取剂,研究了不同无机酸、酸浓度、络合剂浓度、萃取剂浓度、稀释剂类型等因素对Hf(Ⅳ)与W(Ⅵ)萃取行为的影响,建立了胺类萃取体系分离Hf(Ⅳ)与W(Ⅵ)的方法。该法对Hf(Ⅳ)的回收率大于90%,对毫克量级W(Ⅵ)的去污因子为4.4×107。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HCl]>3M介质条件下RuCl_6~(2-)的稳定性,它能被>5%TNA-煤油液溶定量萃取。用斜率法求得萃合物组成为[(R_3NH)_2RuCl_6]。同时研究了[TNA N_(1923)]、(TNA DNA)、(TNA ALQ)或(TNA MIBK)对RuCl_6~(2-)的协萃效应并着重研究了(TNA DNA)的协萃机理。在[HCl]>3M条件下,用等摩尔系列法求可能的萃合物为[(R_3NH)(R_2NH_2)_3Ru_2Cl_(12)]。协萃系数S=1.4。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3-苯基-4-苯酰-5-异(口恶)唑酮(HPBI)氯仿溶液中萃取La(Ⅲ)、Ce(Ⅲ)、Eu(Ⅲ)、Th(Ⅳ)和U(Ⅵ)的性能。提出了萃取机理并鉴别了萃取的物质形态。计算了每种体系的萃取常数.此体系已用于从U(Ⅵ)、La(Ⅲ)、Ce(Ⅲ)和Eu(Ⅲ)中分离出Th(Ⅳ)。与1-苯基-3-甲基-4-苯酰-5-吡唑啉酮(HPMBP)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体系所得的萃取常数的比较结果说明,用HPBI萃取这类金属物质比用HPMBP和HTTA好.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自1956年Blake等发现协萃现象后,国内外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总结了协同萃取规律。到80年代初王文清等发现了三元协萃现象,并研究了其反应机理。与此同时,协同萃取已被应用于科研和生产,特别是锕系和镧系的提取及分离。我们用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从硝酸底液里萃取U(Ⅵ)的实验中发现TTA和N,N-(1-甲庚基)乙酰胺(N_(503))的协萃效应相当明显,协萃系数高达672,且N_(503)是一种便宜的试剂。本文探讨其协萃机理。  相似文献   

11.
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高压倍加器和北京大学4.5MV静电加速器分别获得能量为10-12,14和18MeV的中子,了^176Hf(n,2n)和^185Re(n,2n)的反应堆面,并与现有的实验数据作了比较,初步搞清了分歧的主要原因和激发函数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章佩群  赵见高 《核技术》1993,16(1):11-14
用穆斯堡尔效应和磁测量方法对非晶态薄带(Fe_(1-x)Y_x)_(84)B_(16)(0≤x≤0.21)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实在所研究的样品中存在短程有序相互作用和由于钇替代而产生的不均匀区域。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活化法的基本原理和相对测量方法,测量得到13.5~14.8MeV的D-T中子作用下的89Y(n,2n)88Y反应截面。89Y(n,2n)88Y反应截面为629~1053mb,相对不确定度为1.7%。并与采用大液闪测量的实验结果和ENDF/B-6库的截面数据进行了比较,当中子能量为14.1MeV处ENDF/B-6数据与实验值的比值为0.99。  相似文献   

15.
用13.4MeV的氘束轰击天然银迭靶,银箔前后用铝箔作捕集减能膜。实验确定了~(107)Ag(d,2n)~(107)Cd和~(109)Ag(d,2n)~(109)Cd反应的激发函数,同时作了理论计算。由结果可见,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方法,测量了80—422K温度范围内~(111)Cd在In_(0.95)Ag_(0.043)Ga_(0.005)合金中的四极相互作用随温度的变化,进而导出晶格电场梯度的温度变化。在In_(0.95)Ag_(0.043)Ga_(0.005)合金中,晶格电场梯度的温度变化遵从T~(3/2)定律:V_(zz)(T)=V_(zz)(0)(1—BT~(3/2)),斜率B=7.48(47)·10~(-5)K~(-3/2)。在80、298和422K的电场梯度分布宽分别为0.1147(259)、0.0924(340)和1.344(175)。表明在液氮温度和室温时,合金的晶格结构特性较好,温度升高,晶格结构特性变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用碘代芳烷基溴与游离胍缩合,合成了肾上腺髓质显像剂——间位碘代苄胍硫酸盐(MIBG sulfate);同时介绍了放射性碘标记MIBG的快速标记方法——热液熔融法;探讨了标记的最佳条件,确定标记反应温度为170—180℃、反应时间为1h、溶液体积为20—25μl,标记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8.
A detailed kinetic study of ligand-exchange reaction between 99mTc-GH and EC was carried out. The rate constants (k) of ligand-exchange reaction at different EC concentrations and different pH values were calculated. The k values (L · mol-1 · min-1) were 3.7 × 103, 4.1 × 103, 3.9 × 103 and 3.9 ×88 103 at EC concentrations (μmol · L-1) of 559.7, 279.9, 186.6 and 55.97, respectively, while k values were 3.7×103, 3.4×103, 1.9×103 and 3.1×88 102 when pH values were 10, 9, 8 and 7, respectively, and k had an increase of the order of magnitude from pH 7 to pH 8. It demonstrated that k of the ligand exchange reaction was pH dependent and pH value of the reaction solution must be equal to or little higher than 8 in order to make the labeling yield of 99mTc-EC higher than 90%.  相似文献   

19.
史志强  钞曦旭 《核技术》1995,18(2):73-75
室温测量了(Bi2-xPbx)Ca2.5Nd0.5Cu2O8+y超导体的正电子寿命与Pb含量的关系。在2212相发现随着Pd含量的增加正电子体寿命相应地减小,分析表明,这是由于Pb替换了Bi,使电子从Cu-O面或其它晶位迁移到Bi-O层,并导致Bi-O层电子密度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20.
用活化法测量相对于~(93)Nb(n,2n)~(92)Nb~m反应的~(179)Hf(n,2n)~(178)Hf~(m2)的反应截面和相对于~(27)Al(n,2n)~(24)Na反应的~(209)Bi(n,2n)~(208)Bi的反应截面。在中子能量为14.4 MeV处~(179)Hf(n,2n)~(178)Hf~(m2)反应的测量截面为(6.04±0.32)×10~(-31)m~2。在中子能量为14.6 MeV处~(209)Bi(n,2n)~(208)Bi反应的测量截面为(2279±173)×10~(31)m~2。在这些测量中,中子能量是用~(90)Zr(n,2n)~(89)Zr~(m+8)反应和~(93)Nb(n,2n)~(92)Nb~m反应的截面比法测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