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静脉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是国内近期开展的一种新术式。自1978年以来,我们共施行脾腔静脉吻合术17例,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特此报告,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以下简称腔-肺吻合术)应用于肺缺血性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可获得姑息性治疗作用。作者等报告其临床经验,以期有助于确定该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腔肺分流是指上腔静脉和右肺动脉吻合,是把腔静脉血直接引入肺动脉的手术。1950年意大利的CARLON首先做动物实验成功。作者于1959年对一些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此手术也获得很好效果,但70年代中期后又放弃这类手术。近年来,腔肺分流术又重新提出来,作者报告28、27、26年前做的三个病例,作简要介绍。例一,男41岁,技术员,三尖瓣闭锁,D型大血管转位伴严重肺动脉狭窄,12岁时施  相似文献   

4.
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宏伟  张供 《山东医药》2006,46(33):74-75
双向上腔静脉吻合术(BCPA),又称双向格林手术,是将上腔静脉和(或)左上腔静脉的体静脉回流血分流到两肺的一种手术。其主要步骤是将上腔静脉在近右心房交界处上方离断近心端缝闭远心端与右肺动脉端侧蜘合(如是左上腔静脉,则与左肺动脉吻合)。这种分流手术使上半身约相当1/3的体循环静脉血在低压下,直接进入肺动脉进行氧合,使原来右向左分流的血液量减少,通过提高有效肺血流量而增加体循环动脉血氧饱和度,同时改善肺血管发育,碱轻功能单心室的负荷,改善心室的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5.
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的重新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十年代国外、国内相继应用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治疗肺血减少的青紫型先心病。此后,随着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发展,四联症根治术得到推广,目前此项手术已很少施行。我院自1983年12月以来,曾由于各种原因作此吻合术7例。本文介绍我们采用的手术方法,分析临床病例,并探讨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32例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是一种增加肺血而不增加心脏负荷有效纠正复杂心内畸形的常用姑息手术。本介绍的是我科自1997~2002年8月所做的32例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术前给予吸氧以改善缺氧症状;加强营养以增强抵抗力和对疾病的耐受力;做好病人和家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及其家人能积极配合;做好宣教工作,术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术后给予严密监测和密切病情观察,加强专科护理和生活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使病人顺利渡过危险期,恢复出院。  相似文献   

7.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通过减轻心脏容量负荷改善慢性缺氧,使三尖瓣闭锁、右心室发育不良、功能性单心室等不能经心室矫治的复杂先心病得到有效治疗。2007年9月-2009年1月,我们共为2例患者行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5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43例,除1例小儿为肝外型门脉高压症外,余均为肝炎后肝硬化。肝功按Child分类属甲级40例,乙级12例。轻度腹水7例,有出血病史23例,急性大出血行分流手术者3例。手术效果:本组有45例在脾腔静脉吻合前后行大网膜静脉测门静脉压,吻合后压力下降者39例,未变者3例,上升者3例。吻合前平均压力为3.52kPa(358.8mmH_2O),吻合后平均压力为2.67kPa(271.7mmH_2O),平均降压为0.85kPa(87.1mmH_2O),吻合口大小与降压的平均值呈正相关。但也有3例吻合口直径为1.5~2.5cm者没有降压。随访:有45例随访1~6.5年,绝大部分已恢复轻工作。术前后曾做钡餐检查40例,  相似文献   

9.
采用脾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治疗1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远期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王瑞秀  董欣 《山东医药》1997,37(12):31-31
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54例体会沂水中心医院(276400)沂水胸科医院王瑞秀董欣马金泽自1981年以来,我院对54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脾腔静脉分流术,术后观察和随诊发现该手术方法降压效果确切,术后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临...  相似文献   

11.
小儿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处理(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双向Glenn术)是近年来提出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疗效较佳的一种半生理矫治术,这类患儿的围术期处理具有特殊性,本文报告12例小儿复杂先心病双向Glenn术病例,重点探讨围术期治疗。1临床资料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BCPA)治疗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经验.方法:2004-01至2007-12,对49例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患者行BCPA手术.28例于体外循环下手术,21例于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手术方式:单侧BCPA 37例,双侧BCPA 10例,半房坦(Fontan)术2例.同期合并手术包括:房室瓣修复术6例,肺动脉重建术1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1例.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并发症:乳糜胸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0.89±0.03.无中晚期并发症.全组患者随访2~48个月,平均(13.07±9.85)个月.最后1次随访结果:活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NYHA)Ⅰ~Ⅱ级.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腔静肺动脉吻合口血流通.2例分别于术后第2年、第3年改行全腔静肺动脉吻合术.结论:BCPA术治疗难以解刨根治或Ⅰ期生理矫治的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能明显改善紫绀,缓解症状,但有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2例心房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院对2例单心室、三尖瓣闭锁、右室发育不良患儿成功实施心房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作者等在回顾了各种常用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分流术后,认为由于全部或近全部的门脉血不再灌注肝脏可能导致各种严重的代谢异常,提出在具有细小脾静脉的小儿门脉高压症时,应用选择性直接脾-腔静脉分流术可达到对胃食管静脉曲张的选择性经脾减压,而又基本上不改变门脉的血流状态。本文报道应用此手术治疗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10例的经验。手术的主要方法是:在横结肠系膜根部作横切口,将十二指肠空肠段向右移,从而在胰腺下缘显露脾静脉,并进而显露下腔静脉。将下腔静脉横断,远端缝闭,将其近心端以端对侧吻合于脾静脉,而脾静脉在吻合口近肝侧结扎,同时结扎位于胃小弯的侧枝及胃左血管,并切断胃结肠、脾结肠及肝胃韧带,而保留胃短血管(见附图)。由于吻合为端对侧,吻合口在脾静脉直径小于1cm时也可大到1.72±0.45cm。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总结婴儿发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行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2006年3月至2013年12月,36例单心室、肺动脉闭锁等复杂先心病畸形患者均接受了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其中体外循环下8例,非体外循环下28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0.66±0.21)岁,体表面积(0.16±0.05)m2,经皮血氧饱和度(73±9)%,术前肺动脉压(12.19±3.68)mm Hg(1mm Hg=0.133k Pa)。结果:手术死亡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胸腔积液4例,乳糜胸1例)。术后肺动脉压(17.74±3.62)mm Hg,经皮血氧饱和度(84±16)%,手术时间(173.55±42.16)分钟。结论: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发绀型复杂先心病患儿,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手术方式。对于难以解剖根治或I期Fontan手术的发绀类肺血少复杂先心病患儿,此手术可缓解患儿的缺氧状况以及改善肺血管发育,为以后手术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辅助下,完成双心室解剖矫治术的右心室容积最低限度值,观察血流动力学特点,为右心室发育不良的先天性心脏病双心室矫治术,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数据。方法:游离右上腔静脉,奇静脉结扎、切断;近右心房部位横行切断右上腔静脉,其远心端与右肺动脉端侧吻合,近心端缝闭,建立犬的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模型(n=17);采用介入性治疗二尖瓣狭窄的球囊导管(容积30ml)作为材料,将球囊放置实验犬的右心室的心尖部,通过球囊体积的改变,形成右心室容积大小改变,建立右心室容积发育不良动物实验模型。结果: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建立之后,右心室容积为正常的25%以下时,主要血流动力学指标出现明显改变,如:血压、心率、心输出量等。结论:如果右心室容积是正常的25%以上,则可以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辅助下完成双心室解剖矫治术。  相似文献   

18.
输精管结扎后,少数人因特殊原因,需要将输精管重新吻合起来,近年来国内亦屡有报导。我们曾为12例已行输精管结扎者,施行了输精管吻合术,效果尚属满意。现将手术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6 0岁 ,因阵发心慌半年 ,一过性意识不清 5小时于 1999年 10月 30日入院。心电图示Ⅲ°房室传导阻滞 ,拟行VVI起搏治疗。术中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 ,进导引钢丝 ,透视下多次试入右心室 ,于上腔静脉入房口上遇阻力 ,导丝偶能入右心室。遂退出导丝 ,注射造影剂 ,发现上腔静脉入房口上方有造影剂滞留现象 ,呈细线状流入右心房。考虑病人无上腔静脉阻塞征 ,遂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 ,注射造影剂 ,发现造影剂自冠状窦注入右心房。确认病人为双上腔静脉后于左侧送入起搏电极 ,因电极过短 (5 8cm) ,于右室瓣下固定电极 ,测量起搏参数良好…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 ,6 0岁。因阵发性心慌半年 ,一过性意识不清5h于 1999年 10月 30日入院。心电图示Ⅲ度房室阻滞 ,拟行VVI起搏治疗。术中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 ,进导引钢丝 ,透视下多次试入右室 ,于上腔入房口上遇阻力 ,偶然导丝能入右室。遂退出导丝 ,注射造影剂 ,发现上腔入房口上有造影剂滞留现象 ,呈细线流入右房 (见附图 )。术中考虑病人并   附图 双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狭窄  1狭窄上端局部扩张 ;2狭窄处呈细线连接 ;3监护导线 ;4左上腔内起搏电极无上腔静脉阻塞征 ,遂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 ,注射造影剂发现自冠状窦注入右心房。确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