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背景在学习人体免疫学课程之后,我们明白了抗体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能对一些特殊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由此使我们产生了寻找和研究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如增加人体抗体产生)、抵抗疾病发生、使人类健康长寿的物质的念头。中药是我国的医学瑰宝,可以治疗许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和肿瘤等,并以副作用小而著称。中药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许多中药的生物学特性已通过化学的、生物的、免疫学的和药理学方法被鉴定,如白花蛇舌草糖蛋白物质的抗肿瘤活性是与增强免疫功能有关等。但有些中药的一些活性还尚未开发出来。桂…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心脏起搏器是近年来电子技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根据心肌受到一定量的外加电刺激能够产生除极的原理工作的。心脏起搏器的出现,使临床上许多用药物难以治疗的病症,如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永久性窦房结功能衰竭、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以及严重的心动过缓和心律紊乱等等及其合并症得到了有成效的治疗效果,从而使该类心脏病的死亡率大大地降低。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MSP430的可充电脑起搏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起搏器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理想方法,但是目前只有美国Medtronic公司研制并生产脑起搏器,其价格非常昂贵,电池只能用几年,而且电池用完之后还需要通过手术更换内部刺激器。提出一种基于MSP430的可充电脑起搏器的设计方案,通过经皮充电方式解决了电池耗尽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浦肯野氏纤维在保证心室肌同步有序列的收缩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许多情况下被认为是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源头。为了探索性地研究浦肯野氏纤维的宽度对心室电传导系统的影响,建立了人的包含浦肯野氏纤维的心室电传导系统计算模型来模拟不同宽度下电兴奋在心室组织中的传导过程。仿真结果发现,当浦肯野氏纤维的宽度增加时,其传导电兴奋的驱动能力增大,进而引起心室肌组织中电兴奋的传导速率的增大。本模型对心律失常诱发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还可以用来更加深入地研究浦肯野氏纤维-心室肌耦合连接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体肠道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在人体的许多生理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如机体物质代谢、能量吸收、胃肠道功能的完善及免疫功能的调节等。人体的许多慢性疾病,比如肥胖症、与肥胖相关的炎症反应、炎症性肠病、抑郁症等都与胃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失衡有关。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对许多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保持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临床对埋藏起搏器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性能完善、可靠性高、安全、具有必要的保护环节、以及更换指示和便于体外监测,并在上述条件下使用寿命达到5—10年。由于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特别是高能锂电池的发明并应用于埋藏起搏器,以及在起搏器电路方面采用了饿电流放大器、互补型开关电路和CMOS集成电路等微功耗电子电路,使起搏器的空载功耗下降到5  相似文献   

7.
便携式糖尿病血液检测仪器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十分复杂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是一种慢性高血糖临床综合症 ,其基本病理生理是绝对性或相对性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从而导致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严重时可引起酸碱平衡失调,其特性为 :高血糖、尿糖、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烦渴、易饥、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 ,如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当 ,会出现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 ,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性功能障碍、脱发、四肢麻木、急…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研究人员最近研究发现,对于患有一种特殊心律失常的成年人来说,利用无线电波破坏心脏中的某一小部分能够大大降低他们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即使在患者尚未出现症状时,这种治疗也有作用.  相似文献   

9.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体内带有几百种合成物质,这些物质是通过我们周围的物体进入血液的,它们会引起许多严重疾病,包括癌症.  相似文献   

10.
磁性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可应用于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DNA等的富集和分离、药物的磁靶向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许多领域。由于磁性纳米粒子有着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已经成功的应用到磁控生物传感器、DNA传感器、蛋白质传感器、酶传感器以及其它类型的生物传感器中,并显著提高了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缩短了生化反应的时间和提高检测的通量,为生物传感器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一个猪场不可能控制市场行情,不可能左右猪产品的价格,但可以控制猪场的疾病,降低死亡率和淘汰率,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目前大部分疾病都是混合感染造成的,特别是在猪繁殖与呼吸疾病综合征和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发生以后,以前的疾病卷土重来,一些新的、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疾病也时常暴发,因此控制疾病的措施也只能是综合性的,包括疫苗接种、药物预防、猪舍结构改变和饲养管理改善等四项措施。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可以诱导不同年龄阶段的猪产生主动免疫。如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毒性疾病必须通过免疫接种来预…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事例的推理导论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当选择医生看病时,我们更愿意选择年长的,为什么呢?固然,刚毕业的医生有最新的诊断和治疗知识,而且比有经验的老医生有更多的前沿书本知识,但我们更愿意选择老医生,因为老医生已经见过和治疗过许多与我们有类似疾病的病人。从本质上说,我  相似文献   

13.
当您在Windows3.X/95下安装一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可能十分庞大,并且经常会在Windows目录中生成许多其义不详的文件和子目录;当您不想要这个应用程序时,由于对Windows不甚了解,又不敢冒然地删除,此应用程序安装在Windows下的文件也便成为垃圾,日积月累,就会严重地占用很多硬盘空间。更有甚者,安装时修改了Windows中的某些设置参数,在删除时又不能安全、彻底地恢复这些参数,严重可能会导致Windows不能启动,重新安装Windows又费时费力。要有个通用卸载方法就好啦! 微软倡议每个在Windows下安装的程序都提供自身的卸载程序(如:“南极星”的Remove等),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养殖行业规模越来越大,也将养猪行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养猪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这无疑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但也会引起大量猪的疾病,甚至发生混合感染,给疾病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寄生虫病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疾病,但是其对养猪业的危害非常严重。猪的消化道寄生虫病是猪寄生虫病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疾病,本文主要对猪场常见消化系统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控进行探索与研究,旨在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来控制感知觉、运动、学习、情绪等大脑功能,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精神分裂等都是由于神经递质紊乱导致信息传递紊乱所引起的,因此,对神经系统奥秘的探索也是当前生命科学界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其中,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困扰猪群健康最主要的是猪呼吸疾病综合征(PRDC),由此引发生长缓慢、死亡增加和药费升高等损失,严重的可使农场倒闭。许多农场采用早期隔离断奶(SEW)和多阶段饲养等技术。只可减缓发病,且最近几年,在PRDC发生过程中有大量新出现的和变化的病原体,从而不能有效控制PRDC。PRDC是多因子疾病综合征,在典型的病例中可检出多种病原,本文就猪支原体肺炎与PRDC发生的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分光光度分析是比较普及而简便的仪器分析方法,对于单组分已有许多成熟的测定方法,但是对于多组分分析,由于显色剂、反应条件、干扰情况和数据处理等因素,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的分光光度方法为数还不多。铜、镍、铁常常共存于许多试样之中,如电镀液、工业废水、合金等。对于这三元素的个别测定已有许多方法,但由于它们与同一显色剂生成的有色物质最大吸收峰往往接近或严重重叠,而引起相互间的干扰,为此过去常从化学处理角度考虑,采用预先分离或溶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世界》2008,(1):72-73
目前,许多金融机构使用的还是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如密码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种认证方式在使用中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客户密码被木马破解的案件报道频繁见于各大媒体,另外在银行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飞卡”现象,即营业员在进行大额交易时,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金融机构使用的还是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如密码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种认证方式在使用中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客户密码被木马破解的案件报道频繁见于各大媒体,另外在银行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飞卡”现象,即营业员在进行大额交易时,  相似文献   

20.
许多合成材料的印刷表面,如在 CD/DVD,陶瓷或有涂层的纸上印刷 UV 油墨时,印刷者都会遇到整版出现波纹的问题。为什么印刷大色块时使用四色油墨能印刷出完美的效果,而用两种基本色如青色和品红在同一材质上印刷就会出现印刷波纹呢?在使用PANTONE 专色在 CD 和 DVD 上印刷时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细微的波纹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