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核准制前后新股定价中会计信息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新股发行方式由以往的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始于2001年3月17日.其核心是强制性信息披露,根本特征是新股发行市场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取消发行指标和额度;(2)放开新股发行价格,发行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这意味着只要信息披露真实的公司都有可能上市,那么对于不同质量的上市公司其发行价格是否市场化了?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与非核准制下有什么差别?这就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引入后市流动性需求对中国询价制下IPO抑价现象进行分析,承销商和发行人为了创造后市交易,通过抑价发行吸引部分对股票价格估计较低的投资者,创造一定程度的股票抛售,提高股票的流动性。然后针对询价制下IPO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借助于换手率和有效流速等流动性指标,我们发现,新股流动性随着上市后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且后市短期流动性越大,IPO抑价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演进,分析了<证券法>实施以前的发行方式对股票市场的不利影响以及新的发行方式对这些影响的消除程度,认为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股折价现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靳云汇  杨文 《统计研究》2003,23(3):49-5
新股的折价发行现象是新股问题中研究得最早、且研究得最广泛的问题。在市场化的发行制度下 ,新股发行的定价过程是发行企业、承销商和投资者之间多次谈判的结果。一个有效的IPO市场是不应该存在超常收益率的。但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 ,在一些发行市场化的市场中 ,尽管承销商通过努力平衡对发行股票的供给和需求来得到最佳发行价格。但首日收益率 (即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相对于发行价的收益率 )仍然显著为正 ① ,即存在着显著的新股发行折价现象。如Loughhranetal.(1994 )发现 ,法国市场的首日收益率约为 4 2 % ,而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沪深A股市场上市的新股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结构对我国IPOs抑价率产生了显著影响,是询价制实施效果不佳的重要制度环境原因。文章指出,为了提高询价制的实施效果,应采取的用于改善制度环境的措施包括:改善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结构;加强散户投资者教育,疏导其乐观情绪。  相似文献   

6.
从新股发行价格对各类信息的反应效率角度研究核准制下新股发行的定价效率问题,针对影响新股发行定价的信息因素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建立了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能够较全面反映新股发行价格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然后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CSM)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核准制度下新股价格基本上反映了内在价值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具有一定的效率;而对发行因素反映的较少,信息效率比较低。总体而言,中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仍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完全情况下新股发行定价的选择及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锡铨  周侃 《统计研究》2000,17(11):34-38
 新股发行上市一直是我国证券市场建设和发展的主旋律。从开市到现在,上市公司已从1991年14家发展到目前近千家。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股上市,因而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成为广大投资者、上市公司、投资银行及证券监管机构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拟用博弈论的概念和框架分析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上市公司对新股发行价格的选择与效率,并试从信息的角度对我国新股发行定价作一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新股发行体制的重要改革 2013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此时距离2013年6月发布的“关于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稿”刚刚过去半年。这是政府部门逐步推进股票发行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重要步骤。通读《意见》全文,以下三个要点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2002年3月18日,各主要证券媒体刊登了“新股发行将按市值配售”的消息,称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因技术问题一度搁浅的向二级市场投资者按持股市值配售新股的发行方式,目前巳有新的解决方案,待相关技术准备完成后有望投入运行。根据2000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发行字[2000]5号),曾有34家公司在首次发行股票时向二级市场投资者进行了配售,但由于当时交易系统负载能力有限,新股市值配售均安排在非交易日进行,市场运作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深市暂停新股发行后,深市投资者无法参与市值配售,使得这种发行方式被搁置。针对这种情况,沪深证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购新股□苏勇认购通过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上网定价发行的新股,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申购前的准备。留意各大证券报章,了解何日有哪只股票在哪个交易所上网发行。主要注意三个数据。申购代号、发行价和发行数量。二、如何委托。在新股发行当天到证券营业...  相似文献   

11.
赵铁成  韩夷 《统计与决策》2006,(11):110-111
新股抑价是指股票的发行价格低于上市首日价格,从而产生正的初始回报的现象。新股抑价现象有悖于有效市场假说(EMH),因为在有效市场上,由于套利资本的存在,新股的发行价格应与上市首日的价格相一致。但各国研究表明,新股抑价普遍存在于各国股票市场,成熟股票市场的抑价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确定新股发行价格的基础主要依赖于发行公司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因此,审计机构所发表审计意见的可信赖程度与承销风险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密切.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发行规模等因素之后,我国承销风险与注册会计师声誉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陈静 《浙江统计》2000,(10):36-37
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之间一贯存在着较大的价格差距,一级市场的股票价格与二级市场相比明显偏低。因此,对股票二级市场来说,申购新股是一种风险较小而收益较高的重要投资手段。新股的上市价格将直接决定申购资金的收益率,同时它对于上市公司合理制定发行价格、证券主管机构有效监管证券市场,合理控制扩容速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投资者若能准确地预测出新股上市的价位,就可以理性地控制自己对上市新股的投资行为,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就券商和机构投资者而言,由于资金量巨大,要求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对新股上市…  相似文献   

14.
沈哲 《统计研究》2013,30(5):63-70
 我们采用1996年至2009年上市的899新股为样本检验了投资者参与程度与新股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和投资者参与程度的正相关,与基于Rock(1986)和Welch(1992)的理性参与模型、基于Ellul和Pagano(2006)的流动性参与假说、和基于Miller(1977)的价格泡沫假说都是一致的。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新股长期表现和新股首日收益率的负相关,这一结果只和价格泡沫假说是一致的。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新股上市首日观察到的高收益率的主要原因不太可能是发行公司有意的折价行为,而更有可能是过多的新股投资者导致新股短期均衡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这种价格的偏离在长期得到了纠正。  相似文献   

15.
增发新股将日渐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流方式。本文从实证角度探讨了增发新股的三种模式 ,在运用条件、面向对象、价格确定及融资目标四个方面将其与配股方式进行比较 ,并针对增发新股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品奇  蒋力 《统计与决策》2006,(11):118-120
一、样本描述、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样本描述与数据来源.IPO样本名录及样本基础数据均来自巨潮资讯网.本文选择1999年1月-2000年12月在沪市与深市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从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计发行新股259只(其中不包括1998年发行,2000年上市,但包括2000年发行,2001年度上市的公司),其中金融类公司2只(600000浦发银行,600016民生银行),由于金融类公司的特殊性,从样本中剔除.  相似文献   

17.
对换股并购中换股比率确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股并购是指并购公司通过增发新股以换取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一种并购方式,即由并购公司发行新股换取目标公司股东手中持有的目标公司股份:或重新设立一个公司,由这个新公司发行股票来交换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东手中持有的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股份.换股并购是企业实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扩大经营规模、改善经营管理、实现整合效应和协同效应的有效手段.换股并购已成为成熟资本市场最常用的并购手段,其优势越来越显著,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中换股比率确定存在的问题及其应采取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国有股减持的方式 (一)存量发行 存量发行是指对已经存在的国有股股权出售. 该方案优点主要有:①借助新股发行的机会直接实现国有股的上市流通,既将国有股减持压力化解到增发和首发之中,又避免了过低价格减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②减持所得上缴社保基金将来也可以入市,对股市的供求关系影响不大;③对上市公司较为有利,不影响总股本但能优化股本结构;④具有简单、明晰,易于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核准制框架下,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上投资者的投机性行为和发行方式,对中国IP0过高的首日收益率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一、研究方法设计(一)首日收益率衡量首日收益率计算公式:IRn=PP01-II01(1)IRn:新股IP0首日收益率;P0、P1:分别为新股发行价和上市首日收盘价;  相似文献   

20.
国外学者对一些成熟市场中增发新股(SEO)公司的长期表现进行了研究,论文选取了我国34家增发新股的公司为样本,对其长期超额收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SEO公司长期累计超额收益为负,论文对此与其他有关国家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