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将湿压缩方法用于 HAT循环 ,构造了湿压缩 HAT循环 ,对循环进行了整体优化 ,并分析了循环的性能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HAT循环和STIG循环是当前大力发展的先进热力循环,对其燃烧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解湿燃烧特点的重要方法,该文介绍了为研究HAT循环和STIG循环中湿燃烧而建立的大湿度燃烧室实验台,最后通过对实验对该实验台进行了热平衡校核。图8表4参3  相似文献   

3.
HAT循环仿真模型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文滨  苏明 《燃气轮机技术》2003,16(1):25-28,32
文中介绍了新型高效热力循环——HAT循环的概念、优点,以及国内外对HAT循环仿真模型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HAT循环动态仿真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以湿空气焓值为研究对象,按理想混合气体模型和实际混合气体模型分别对含湿量恒定条件下空气的焓值进行计算比较。结果表明:在接近饱和的状态下,实际混合气体效应不可忽略,在HAT循环饱和过程参数范围内两者的最大偏差接近7%。因此,HAT循环饱和器分析应按实际混合气体模型计算湿空气的焓值。图5参5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评价湿压缩过程完善性的热力学指标-湿压缩效率的定义,研究了压气机入口喷水湿压缩简单燃机循环的性能特点和规律,并与常规简单燃机循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湿压缩在提高燃机循环性能方面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环境温度对湿空气透平_HAT_循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HAT循环中各部件的变工况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HAT循环变工况性能,并同简单冷循环进行了比较。结果指出,HAT循环具有良好的变工况性能。  相似文献   

7.
新型加压填料饱和器及其关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揭示HAT循环的集成和运行的规律,促进HAT循环的商业化,搭建了100kW级的HAT循环示范系统。本文主要工作是研制HAT循环的关键部件加压饱和器及其内部气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气液两相测量装置等。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设计了分布性能好、压力损失小的双向环流式气体分布器。利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该气体分布器可以满足饱和器内气流分布均匀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湿度对燃烧特性的影响,采用湍流雷诺应力模型和层流小火焰模型,对湿空气透平(HAT)循环燃气轮机带有旋流器的燃烧室内甲烷扩散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在4种不同空气含湿量(0、100、200、300g/kg(DA))情况下的燃烧室内部温度场、速度场以及NO组分分布的情况,分析了湿度对HAT循环燃烧室扩散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湿降低了整个燃烧室的温度,并使其内部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加湿使燃烧室的NO浓度大大降低;加湿减小了回流区长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详细研究HAT循环关键部件湿化器的热力学性能,用[火用]分析的方法定义了湿化器的[火用]效率的概念,并结合实验得出了不同进口参数,如湿空气合湿量、水气比和进口水温(水气温差)对[火用]效率的影响规律,为提高湿化器性能和确定合理的运行工作状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有无后冷器的微燃气轮机HAT循环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某80kW微燃气轮机回热循环改造工作,比较了有后冷器和无后冷器的HAT(Humid Air Turbine)循环性能和需要增加的换热器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微燃气轮机,有、无后冷器的HAT循环系统折合效率和折合输出功相当,与有后冷器的HAT循环相比,无后冷器的HAT循环湿化器更高,体积更大,但是由于省掉了后冷器,其总换热面积(后冷器、湿化器、省煤器换热面积之和)更小,即意味着其投资更低,且无后冷器的HAT循环系统结构更简单,将使系统更加紧凑且控制更容易。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HAT循环中回热器的理论分析大多采用传热温差法和表征回热器特性的回热度分析的方法。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计算,比较分析了它们对HAT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热温差法更加适合于对HAT循环进行理论分析,但应当注意传热温差的选取。而回热度法更多应用于回热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HAT循环是一种先进的热力循环,具有高效率、高比功、低花费、低污染的良好性能,被誉为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动力循环。本文综述了HAT循环的关键部件饱和器的研究概况,指出了目前饱和器研究的一些成果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HAT循环研究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T循环是一种先进的热力循环,具有高效率、高比功、低花费、低污染的良好性能,被誉为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动力循环.介绍了HAT循环概念、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并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详细研究HAT循环关键部件湿化器的热力学性能,用分析的方法定义了湿化器的效率的概念,并结合实验得出了不同进口参数,如湿空气含湿量、水气比和进口水温(水气温差)对效率的影响规律,为提高湿化器性能和确定合理的运行工作状态提供了依据。图4参13  相似文献   

15.
湿空气透平_HAT_循环的系统优化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青  殷刚 《热能动力工程》2000,15(6):590-592,620
通过对HAT循环超结构流程的优化,给出了循环的最佳系统构成,并分析了循环的热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双工质并联型联合循环热电冷三联产总能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敬德  朱华  刘妮  严建华  岑可法 《动力工程》2002,22(3):1808-1811
该文将并联型联合循环和三联产技术相结合,提出了综合利用能源的新思路,并对HAT循环和STIG循环构成的热电冷三联产总能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得出了有关并联型联合循环热电冷三联产总能系统的一些有用的结论。图5参5  相似文献   

17.
10MW级HAT循环试验系统配置与热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HAT循环作为一种新型燃气轮机循环,具有低NO_x、高效率、灵活热电调节、启停快的特点。本文分析了以某10 MW级回热循环燃气轮机为基础,构建HAT循环热电联供特性试验系统的配置,给出了燃气轮机通流匹配、热电联供以及大范围热电比调节对燃烧室等部件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航改燃气轮机具有压比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和结构紧凑等特点,它将航空发动机先进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工业领域。以某型三轴航改燃气轮机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的HAT循环改型方案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饱和曲线和工作线的饱和器模型,该模型避免使用难以准确获得的传热传质系数,利用饱和器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饱和器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中出口空气温度最大误差小于0.8%,出口湿度最大误差小于1.9%。此外,设计并仿真了3种不同结构形式的HAT循环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原始的压气机和透平特性不适合于改型后的HAT循环,它限制了HAT循环的效率和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简称出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透平特性方案,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水蒸气的加入带来部件不匹配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个HAT方案设计点的性能,结果表明方案2即在简单循环基础上加入了饱和器、经济器、回热器和中冷器是最佳的改型方案。  相似文献   

19.
温化器是湿空气透平(HAT)循环的关键部件,其性能优劣对于循环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采用新型SiC泡沫陶瓷填料的湿化器在加压条件下的湿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水气比、进口水温、操作压力以及进口空气温度对湿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水气比或进口水温会使进出口空气温差、含湿量差相应增加,湿化器节点温差增大.操作压力...  相似文献   

20.
PEvGT循环是湿空气透平(HAT)循环和注蒸汽燃气轮机(STIG)循环的结合,既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又可对外提供蒸汽并实现灵活的热电比调节,具有在热电联供领域应用的潜力。对配置不同的两种PEvGT循环进行了参数优化,分析了其热力性能和热电联供特性。研究表明:纯发电时,两种PEvGT循环的效率最高点对应的分流比在0~20%之间。未加湿空气、加湿空气及蒸汽在回热器前混合(PEvGT-2),循环最佳压比与HAT循环最佳压比为10左右;最高效率为51.4%比HAT循环及STIG循环分别高出0.8和3个百分点。未加湿空气和蒸汽在回热器后与湿空气混合(PEvGT-1),循环最佳压比较高且最高效率与STIG循环相当。热电联供时,两种PEvGT循环具有与STIG循环相似的热电负荷灵活性,且在蒸汽输出比例相同时,PEvGT-1与PEvGT-2循环的发电效率分别比STIG循环高0.7~1.5和3.4~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