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择期手术术前禁食水是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预防术中反流误吸的重要措施,我国一直沿用1946年Mendelson提出的禁食标准,即成人术前禁食12h、禁水4h。但在实际工作中,病人禁食、禁水时间普遍偏长。许多研究发现并证实术前禁食禁水时间过长会引起机体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口渴、饥饿、焦虑、低血糖、低血压等。因此近10年来,挪威、瑞典、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家,修正了术前禁食规定,缩短了术前禁食、禁水时间。1999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重新修订了术前禁食指南,要求缩短禁食、禁水时间,规定成人术前禁食6h,禁水2h。为了调查术前禁食、禁水的实际时间及对机体造成的影响,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107例择期行膝关节镜检术的病人进行了护理观察,旨在分析我院骨科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食、禁水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食禁饮不良反应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调查117例行妇科手术病人的实际禁食禁饮时间、病人术前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人术前实际的禁食禁饮时间长于10h;多数病人术前存在饥饿、口渴和焦虑等不适,无低血糖、脱水发生;这些现象来自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健康宣教、病人的自身状况和认知程度以及客观条件限制等多种因素。[结论]过长时间的禁食禁饮导致病人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故需采取统一医护人员认识、合理放宽禁食禁饮时间、加强护理宣教等措施,减少术前禁食禁饮引发的不适,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到术前禁食时间延长,并发症增高,并通过两种不同的禁食方法分组进行观察统计,证实了禁食时间过长并发症发生率远远大于禁食2-3小时,提出了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术前禁食时间不宜过长,应于手术当日早餐给予病人半流食,量为平日进食量的70-80%,以防止或减少禁食引起的血容量不足、低血糖反应、病人情绪紧张、焦虑以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等。对于老年人更要掌握术前禁食时间,保证进食够量,以防因调节功能差而致不可逆并发症的发生。要积极鼓励病人进食,以满足消化道的生理特性和人体的正常需要。  相似文献   

4.
QC小组活动在提高术前健康教育效果中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为提高术前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通过QC小组活动,用5M选题法,确定“加强术前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研究课题,并运用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检验效果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结果 病人掌握术前健康教育内容从80%上升为9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从88%上升为97.1%;病人主动参与术后的康复训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术前12 h禁食、禁饮.试验组进行循证护理,术前禁食6 h,禁水2 h.结果:两组病人禁食禁饮前脉搏、血压、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禁食禁饮后血糖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术中无1例发生误吸;两组病人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口渴、饥饿、寒冷及焦虑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当缩短病人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病人进行个体化术前饮食指导,可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病人术前舒适度,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禁食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到术前禁食时间延长,并发症增高,并通过两种不同的禁食方法分组进行观察统计,应于手术当日早餐给予病人半流食,量为平日进食量的70 ̄80%,以防止或减少禁食引起的血容量不足、低血糖反应应,病人情绪紧张,焦虑以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等。对于老年人更要掌握术前禁食时间,保证进食够量,以防因调节功能差而致不可逆并发症的发生,要积  相似文献   

7.
PTCA病人的术前教育和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笔者回顾性分析了33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病人的观察护理,认为术前运用健康教育程序,对PTCA病人实施健康教育,通过评估,收集资料,分析病人情况,确定个体化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因人施教。接受教育后大多数病人能愉快的接受手术和积极配合。术后严密监测心电图和血压的动态变化.加强抗凝治疗和急性血管闭塞的护理,预防伤口出血、感染和拔管综合症,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前馈控制管理理论方法,对婴幼儿术前禁食禁饮护理安全盲点控制,使实际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与标准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方法以分析2005年9月-2006年9月择期手术治疗的婴幼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普遍过长原因为基础,制订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将124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66例与对照组58例,分别实行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和传统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比较2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结果2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标准时间。结论实行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可消除部分护理安全盲点,使婴幼儿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标准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同期住院食管癌病人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遵循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具体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前食管准备、术前不常规肠道准备及禁食、基础麻醉下放置鼻胃管等。结果:两组病人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体质下降情况、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术前准备中的应用,可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手术前的健康教育是术前准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全面细致地进行病人的术前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密切配合手术,减少病人在手术中的紧张情绪,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一般健康教育,特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传统术前禁食原则对病人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目的: 探讨传统术前禁食水对病人造成的不良作用以及发生的原因.方法:临床病例访谈.结果:仅有32%的病人明白禁食对于手术的意义;95.5%的病人实际禁食水时间超过10h;诉说口渴、饥饿和焦虑程度在5分以上的病人分别占47%、41%和52%;术中无病人呕吐.结论:长时间的禁食水不利于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和康复,应加强医护合作和术前教育,根据病人手术的具体时间给予适当的食物和液体.  相似文献   

12.
全麻术后首次进入ICU的病人,在机械通气期间因口中插管失去了语言交流能力而体验的一段痛苦经历。通过对实验组(25例)患者在术前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出患者正性感觉和正性行为的百分比提高,表明术前教育有利于改变患者行为,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弱患者身心痛苦,从而能较成功地完成对病人的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术(MECT)术前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6例行MECT治疗术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执行有效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术前禁食禁饮执行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MECT治疗术患者实施术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术前准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外科手术术前禁食利弊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多年来,外科手术术前禁食已成为一种传统方法用来消除麻醉过程中病人可能出现的窒息和术后恶心、呕吐等不适,虽然术前禁食的优点已广为接受,但病人的耐受能力有赖于病人个体差异和手术的时程。通常情况下,预约外科手术的病人从前一天晚上午夜开始禁食或下午做手术的病人早晨只能吃清淡饮食。这种传统的术前禁食方法已被广泛证实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改良术前准备在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58例和改良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干预;改良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改良术前准备。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主观舒适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改良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改良组禁食、禁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改良组术前30 min口渴、饥饿、恶心、疲乏无力、腹部不适方面主观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改良组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健康教育及舒适度方面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术前护理中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改良术前准备,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增强患者主观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全麻术后带气管插管入ICU病人术前教育的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全麻术后首次进入ICU的病人,在机械通气期间因口中插管失去了语言交流能力而体验的一段痛苦经历。通过对实验组(25例)患者在术前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出患者正性感觉和正性行为的百分比提高,表明术前教育有利于改变患者行为,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弱患者身心痛苦,从而能较成功地完成对病人的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术前学习班在髋关节置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和实用性,为进一步提高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髋关节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采用术前学习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后比较两种教育方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对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及病人对护理的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病人中开办术前学习班,能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1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术前护理,总结入院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前馈控制管理理论方法,对婴幼儿术前禁食禁饮护理安全盲点控制,使实际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与标准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方法 以分析2005年9月-2006年9月择期手术治疗的婴幼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普遍过长原因为基础,制订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将124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66例与对照组58例,分别实行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和传统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比较2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结果 2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标准时间. 结论 实行前馈控制后的术前禁食禁饮护理流程,可消除部分护理安全盲点,使婴幼儿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接近标准时间.  相似文献   

20.
刘辉  王丽姿 《护理学报》2008,15(10):36-38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术前禁食禁水的情况,为医生和护士共同制定科学的术前禁食禁水方案作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用自设调查表,以访谈形式对12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调查禁食禁水的意义、指导禁食禁水时间、实际禁食禁水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术中有无恶心呕吐及误吸。结果(1)病人实际禁食禁水时间远远超过医生护士指导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指导禁食时间与常规规定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重新修订的术前禁食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导禁水时间与常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实际禁食时间与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际禁水时间与常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人员必须明确术前禁食禁水的意义并向病人详细解释;禁食禁水要区别对待;重视术前禁食禁水的医嘱,确保正确执行;医护人员需要不断了解国内外专业动态,掌握新信息,学习新知识,改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