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光云 《考试周刊》2022,(42):125-128
《身边的历史》校本课程,是依托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既是对部编历史教材的补充和拓展,又增加了地方历史的新元素。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第四中学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体验式德育课程支撑"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早在2009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2020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4.
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出发,建构立德树人的物理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实现物理学科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5.
李玲  袁华 《中国德育》2017,(21):45-47
财经素养教育在为学生未来走入经济社会所需的理财技能打下基础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财富品质、道德之心、计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逐渐成为建构“三级课程体系”以来实践者的共识。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信息科技课程校本化实施已逐渐成为部分学校引领教育变革的重要抓手。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科技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背景与意义、内涵与目标、策略、实践成效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将信息科技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并分享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7.
《课程.教材.教法》2016,(7):108-115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唐山市教育管理部门注重整体规划,科学指导,分类实施,把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融入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之中,构建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对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文章首先对立德树人的内涵、目标以及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接着,又分析了江苏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而指出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开展的必要性;紧接着,又分析了志愿服务在高职院校开展的主要功能;然后,又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对增强立德树人的时效性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基于此,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相关工作,逐渐形成了系列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对工作经验和数据进行总结梳理,形成相应理论.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是十八大报告提出并沿用的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教育要如何培养人。核心素养作为目前教育发展的热点,进一步刻画了教育要培养的人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体部分,在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学科教育,学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更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素养渗透的重任,但目前还存在着学科"育识"和"育人"的分离。通过对立德树人理念下学科教育的深度解读,以及对核心素养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解析,进一步明确学科育人的根本价值和路径,以期引发对学科育人价值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加强和改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获取丰富知识、练就全面技能的重要保障。"三全育人"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推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实施"三全育人"理念与精神,实现了思政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覆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特征创新性开展了"干部年级责任制导向、党员班级责任制导向、教师课堂责任制导向"的"三导"实施策略,完成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三全三导"课程思政育人创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志愿者服务是志愿者基于自身意愿,选择将时间、精力等奉献给服务对象的一种自愿行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高校运用志愿服务作为载体介入当前以社区形式存在的社会群众组织,在其中既发挥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上的实践效用,又将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充分凸显。本文基于民族高校育人实际,对志愿者服务下的实践育人模式展开探索,通过科学规划、教学改革、专业化项目化建设、平台建设、品牌建设等多种手段,培育了超过800名优秀的学生志愿者,社区满意度达98%,形成社会组织12个,组织活动超过80次,为社区的志愿服务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78):142-143
核心素养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研究,并在教师理解、领悟其实质后开展有效行动并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为了让核心素养落地,除国家课程外,校本课程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但其开发、设计、实施因校而异,因此对于学校、教师而言开发一门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案例为载体,结合课程的实施,探索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节庆礼仪"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载体。我校"节庆礼仪"校本课程多在节日和庆典的氛围中开展,通过主题班会、情景模拟、实地考察、游戏竞赛等方法实施。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需注意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内容的选择要联系生活、课程实施时要注重仪式感、课堂要走向社会和家长的深度参与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也成为各个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目标。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以"微生物与食品发酵"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志愿服务活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学院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长效志愿服务平台,借助"筑梦乡村""关爱折翼天使""送爱进空巢"等品牌活动,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实案例进行研究,实施和总结一套农林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新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实现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转化国家课程生成校本课程,是农村高中开发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我们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目标,通过转化国家课程《经济生活》生成校本课程《经济学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从学校办学思想和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条件下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着重研究了株洲市二中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和框架结构,及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同时分析了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健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122-123
<正>一、大学生志愿服务释义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欧美国家的宗教性慈善服务。新中国的志愿服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到了上世纪93年代,铁道部团委在京广线首先打出了志愿者旗号。从此,志愿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广为传播,志愿组织迅猛发展,中国的志愿服务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进入2008年代,随着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中国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