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杞菊地黄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泪膜破裂时间(BUT)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泪膜破裂时间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韦保朝  代云燕 《河北中医》2010,32(9):1429-1431,1434
干眼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其临床特征主要有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瘙痒、畏光、视物模糊、视疲劳等不适。现代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发现,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空调及电脑的普及、空气污染加重、抗生素眼液的滥用、激光治疗近视及白内障超声乳化等手术开展,干眼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治疗干眼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中山市石岐苏华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119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前者给予聚乙二醇眼液治疗,后者采用玻璃酸钠眼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在泪膜破裂时间(BUT)、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FL)得分、泪河高度(TM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眼液滴眼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辨证为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杞菊地黄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记录2组用药前和用药后3周的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I)、泪膜破裂时间(BUT)、干眼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前后及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在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对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干眼症并发症患者应用明目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汕头市博德眼科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干眼症并发症患者1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明目方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干眼症并发症患者应用明目方治疗,可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改善干眼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爱丽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爱丽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chirmerⅠtest及BU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爱丽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较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SchirmerⅠtest及BUT。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究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应用普拉洛芬、人工泪液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于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抽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 200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100 例。对照组应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评分、Schirmer 试验评分、干眼症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7.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的 69.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评分、Schirmer 试验评分、 干眼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应用普拉洛芬、人工泪液联 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1):93-94
目的:探究明目羊肝丸联合自体血清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干眼症的84例患者(84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明目羊肝丸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自体血清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采用Schirmer I实验对两组患者泪液分泌量进行检测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以及干眼症评分;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角膜知觉,并根据患者干眼症评分确定患者治疗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治疗组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角膜荧光素染色计分和干眼症评分较对照组均处于更优水平。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角膜知觉较对照组恢复更优。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明目羊肝丸联合自体血清对于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有着良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泪液分泌量,明显改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9.
李平山 《环球中医药》2012,5(4):303-304
目的 观察右旋糖酐70滴眼液(倍然)滴眼联合辨证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河北省阳原县人民医院眼科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采用倍然滴眼,治疗组76例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肺阴不足型治以滋阴润肺、生津明目;脾胃湿热者治以清利湿热、宣畅气机;肝肾阴虚者治以补益肝肾、滋阴养目。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及泪膜破裂时间。结果 治疗组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8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然滴眼联合辨证论治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干眼(dryeye)是指由于泪液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它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眼表疾病。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日渐普及,术后干眼症的发生也逐渐增多。中药超声雾化治疗这类干眼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伤而导致的一组眼不适症状[1]。其常见的症状有眼红、干涩感、异物感、畏光、痒感、烧灼感、视力波动及视物模糊等,严重者视力减退,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临床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替代性治疗为主,应用人工泪液及眼部润滑剂[2]等,目的是减少泪液的挥发,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的效果。近年来,针刺治疗干眼症以其微创、促进及强化泪腺分泌泪液而备受学者关注[3]。笔者2013年2月~  相似文献   

12.
正干眼症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引起泪液量或质或动力学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总称[1]。干眼症是一种全球性疾病,目前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5.5%~33.7%不等,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较欧美发病率更高,约在21%~30%[2]。女性高于男性,男女发病比约为1∶9[3]。在临床上我们发现运用杞菊地黄汤治疗干眼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药物对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症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25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128例。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后1个月所有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UT、SIt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个月BUT、SIt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而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UT、SIt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较对照组也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玻璃酸钠滴眼液基础上结合普拉洛芬滴眼液诊治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能更好的改善视觉,增强泪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与合并糖尿病患者泪膜的影响。方法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患者67例(76只眼)分成两组。A组为单纯患老年性白内障组35例(40只眼);B组为合并患糖尿病组32例(36只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7、30、90天观察患者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下睑中央泪河高度。结果与术前相比,干眼症状在术后1、7天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在术后1、7、30天明显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在术后1、7天明显增高(P<0.05)。比较两组术后干眼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较差,术后恢复也缓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行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8月-2016年8月因白内障进入常熟市中医院眼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筛选120例术后出现干眼症症状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60例行聚乙烯醇眼液治疗,而研究组60例则加行中医辨证方案,对两组疗效进行客观对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44/60),研究组是95.00%(57/60),P<0.05;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为(6.00±0.41)s,研究组为(8.87±1.10)s(P<0.05);对照组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是(10.27±1.90)mm,研究组为(12.35±1.80)mm,P<0.05;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为(1.60±1.57)分,研究组为(0.85±0.27)分(P<0.05);对照组干眼症症状评分为(5.00±2.68)分,研究组为(3.57±2.53)分(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并发干眼症的患者在选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方案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同时能改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以及泪液分泌量等指标,提升临床疗效,可推广。  相似文献   

16.
沙恒  懒晓明  王盛盏 《新中医》2020,52(21):72-74
目的:观察复明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因白内障手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9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 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明胶囊口服。比较治疗前后2 组干眼临床表现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 情况,并统计2 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愈显率观察组为95.74%,对照组为72.3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眼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患者Schirmer I、BUT 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FL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复明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增加泪液分泌,更好地稳定泪膜,缓解干眼症状,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来罗定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88例实施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4例,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碘必殊眼药水滴眼,观察组给予自体血清滴眼液辅助治疗,检测两组术后的角膜知觉、干眼症状及泪膜破裂时间等。结果:两组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相比术后第1天没有开展干眼治疗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此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1个月时,观察组的角膜知觉检测结果相比对照组,而泪膜破裂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自体血清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其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8.
赵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4):2879-2880,290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与合并糖尿病患者泪膜的影响。方法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患者80例(80只眼)分成2组:A组为单纯患老年性白内障组42例(42只眼);B组为合并患糖尿病组38例(38只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7,30,60 d观察患者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下睑中央泪河高度。结果与术前相比,干眼症状在术后3,7 d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在术后3,7,30 d明显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在术后3,7 d明显增高(P均<0.05)。2组术后干眼发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较差,术后恢复也缓慢。  相似文献   

19.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临床上干眼症往往病程缠绵迁延,中药煎制的麻烦和口感的不适,使许多患者因不能坚持较长时间服用而前功尽弃,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用自拟润目饮泡服代茶辅助治疗干眼症9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90例对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干眼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炎症、细胞凋亡及性激素失调等有关。治疗干眼症的西医疗法有人工泪液、性激素治疗、抑制炎症疗法等,效果不甚理想。治疗干眼症的针刺方法有普通针刺、经验穴针刺(干眼穴、新吾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电针、放血等多种疗法,临床疗效甚佳。针刺治疗干眼症的方法众多,临床对照实验设计尚不够严谨,仍需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对照试验来得到更加有说服力的结果,找到治疗干眼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