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骨质瓷通常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二次烧成工艺,其坯釉料组成和生产工艺存在复杂性,在制备过程中,常因坯釉的不适应而影响其性能和釉面质量。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骨质瓷坯釉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2.
就陶瓷坯釉配方对烧成操作及烧成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述,指出烧成操作应尽可能符合坯釉性能要求,才能提高烧成质量。  相似文献   

3.
徐延华  张力俊 《陶瓷》1999,(3):14-15
阐述了辊道窑快速烧成卫生陶瓷坯釉配方的研制过程,综合分析了适于快速烧成坯釉配方的工艺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黄深胜 《佛山陶瓷》1999,9(6):15-17
在二次烧成白坯高光泽釉面内墙砖的条件下,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通过调试釉料配方,对坯料配方稍作调整,生产出釉面外观质感好、性能达标的哑光釉面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坯、釉热膨胀-应力曲线的讨论,用新的数学模型说明了陶瓷烧成制度中若冷却速度不当会引釉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赵立上 《陶瓷》1995,(3):30-31
一、前言 底釉也称化妆土。一次烧成的彩釉砖常使用底釉。在我国,大多数生产彩釉砖的厂家,砖坯中含铁等着色氧化物量较高,这种含铁量较高的坯料,虽然给砖坯提供了良好的烧结性能,但同时也给砖釉面质量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这就需要施以底釉加以消除。底釉介于砖坯与面釉之间,其主要作用有:(1)遮盖坯体固有的红色;(2)阻止坯体表面有害杂质与面釉发生不良反应;(3)有利于坯釉中间层的形成,促进坯釉结合牢固;(4)提高砖釉面的平整度。笔者多年来在对坯釉料配方试验与研究中,同时也对彩釉砖底釉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钾长石、高岭土、石英、氧化锌、硼砂、方解石、玻璃粉为无铅基础釉原料,CuO、MnO2、TiO2、V2O5为着色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研制出一种无铅绿色金属光泽釉。主要考察了配方组成、工艺条件和烧成制度对绿金属光泽釉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釉面析出晶体的种类,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釉面的显微形貌,差热-失重分析(DTA-TG)研究了釉料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CuMn2O4尖晶石是在1100℃急冷后析出的,粒径为1~2μm,并与釉面平行排列,赋予釉面较好的绿色金属光泽效果;其烧成范围为1230~1270℃,总失重为6%、理论上适合快速烧成;最佳施釉厚度为0.4~0.8 mm。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高级成套日用细瓷采用高温还原焰素烧、低温氧化焰釉烧的二次烧成工艺中坯釉配方的选择及提高釉面质量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成型方法、烧成制度及匣钵造型等影响产品质量的某些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充分运用本省原料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颜色釉成套餐具,确定了最佳的坯釉配方组成及工艺参数,并采用“釉浴法”施釉,满足了颜色釉成套餐具批量生产的要求,使产品釉面质量满足了国际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10.
林志江 《佛山陶瓷》2008,18(9):23-24
釉面外墙砖要实现低温快速烧成的工艺,其坯体和釉面的相互结合极为重要。本文在生产釉面外墙砖时使用底釉,解决了坯体原料配方中因使用部份陶瓷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及过程原料沉淀池里的沉淀原料后,导致产品釉面产生针孔及吸污现象等问题,使用底釉不但改善了产品的表面质量,且在实现产品快速低温烧成、有效降低坯体配方成本及综合成本、实现节能增效目的方面起刮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施釉工艺方面探讨如何减少卫生瓷锆乳浊釉釉面针孔缺陷。通过扫描电镜图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施釉工艺对釉面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采用二次施釉工艺(底釉、面釉为组成相同但比重不同的釉浆)釉面针孔较一次施釉工艺明显减少,并且白度增加;采用化妆土做底釉的施釉工艺釉面效果较一次施釉工艺好,且化妆土的配方和比重都对釉面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火花塞瓷件95氧化铝瓷的特性要求,对黑釉的配方及上釉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满足火花塞技术要求前提下,瓷件上黑釉,可以改善火花塞整体外观质量。结果表明:火花塞瓷件伞棱表面釉层纯黑发亮,釉面商标采用特制花纸烧成,装配成的火花塞精致美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硼镁石研制出了釉面砖用SiO2-Al2O3-B2O3-K2O系乳浊生料釉,用这种生料釉代替现在普遍使用的硼锆熔块釉,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消耗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硼镁石研制釉面砖乳浊生料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硼镁石研制出釉面砖用SiO2-Al2O3-B2O3-K2O系乳浊生料釉,并对其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对其釉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用这种生科釉代替现在普遍使用的硼锆熔块釉,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釉面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赤泥制备琉璃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铝厂的工业废弃物——赤泥制备琉璃瓦,详细研究了琉璃瓦坯料及釉料的组成;通过一次烧成制得合格产品,为赤泥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磷乳浊釉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滕元成 《中国陶瓷》2002,38(1):20-23
本文对Na2 O -K2 O -CaO -MgO -Al2 O3 -SiO2 -P2 O5系统釉进行了较全面的正交试验研究 ,找到了影响该系统釉乳浊及釉面质量的主次因素 ,获得了性能良好的乳浊釉及其最佳乳浊釉配方。借助SEM分析 ,研究了该系统乳浊釉主要乳浊相。  相似文献   

17.
宋钧瓷上出现的色釉斑块不是瓷釉烧成技术上的"意外",而是将宋人的审美图式移植到瓷釉装饰中的产物。在宋代美学思潮中,无论是挥洒釉彩的陶者还是游艺于墨的文人画家,他们心灵相互感应、息息相通,共同把握着时代的审美精神,创造出中国传统美学意义上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18.
以实验为基础,采用正交设计法制定了以锦西青矸子和红矸子为主要原料的釉面砖坯料配方,并试制出低锆强乳浊釉.经检测,制品的各项技术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ZnO作为结晶体,TiO2和NiO作为着色剂,采用合理的烧成制度,制得一种茶叶末形结晶釉。探讨了釉料的配方、釉料制备、釉层厚度、烧成制度、对釉面质量的影响。制得产品不仅釉面品质比铁系茶叶末结晶釉滋润、亮艳。  相似文献   

20.
以煤气发生炉的煤渣为主要原料,辅以钠长石和黑滑石等其他原料,经低温素烧、高温釉烧的二次烧结工艺在辊道窑烧制成陶瓷釉面砖。测试其强度和吸水率,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煤渣陶瓷釉面砖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探讨了配方中钠长石和黑滑石含量对陶瓷坯体强度的影响,制备出的陶瓷釉面砖强度大于35Mpa,且煤渣利用量可达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