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面阵CCD测量不规则平面物体的面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文中介绍了利用面阵CCD测量不规则平面物体面积的原理和方法。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利用面阵CCD进行测量和利用线阵CCD进行测量的不同。通过实际测量,证明本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热泵空气侧换热量测量空气焓差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气焓差法进行热泵空气侧换热量测量时,通常采用测流量法测量风的流量和截面平均温度。这种方法受温度测量布点的限制,使精度很难进一步提高,本文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风量测量和风速测量对温度进行加权的方法,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未知自由曲面三坐标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坐标测量机(CMM)通常难于实现对未知自由曲面的自动测量,首先需要人工进行测量路径规划,手动控制CMM测量,这种方法不但耗时且测量精度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实时在线灰色预测模型用于控制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该方法分两个步骤进行:初始化数据测量和实时在线灰色预测自动测量。初始化数据测量主要完成预测用原始数据系列的定义,实时在线灰色预测自动测量则根据原始数据系列预测后续点来控制CMM进行测量。采用这种方法免去了对整个曲面进行测量路径规划,可快速准确地测量自由曲面上的数据而且明显减少测量时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采用相位式进行激光测距的实验原理,根据相位式激光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激光测距实验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方法的调整,同时实现了对光速的测量,并对距离测量和光速测量测量的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岩 《光学精密工程》2008,16(11):2235-2238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网络传输技术的船体变形测量系统设计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际应用验证。文章对船体变形测量系统进行了介绍,对分布处理式变形测量系统与集中处理式变形测量系统的特点进行了比对,指出了新型变形测量系统的技术优势,并对其时间性能特性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该系统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该变形测量系统对于16路测量传感器的实际一次采集处理时间少于15ms,能够满足船体变形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需求。  相似文献   

6.
简介运用"二维测量软件"测量机械零件尺寸的方法,并对运用微机型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测量的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和误差补偿。  相似文献   

7.
弯管非接触测量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和光敏二极管改进接触式弯管测量机的测量叉,实现对弯管的非接触测量。给出了测量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方法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与接触式方法进行了测量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速度与精度。  相似文献   

8.
分光计实验中最小偏向角测量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弼军 《光学仪器》2006,28(1):11-13
从分光计测量最小偏向角的老方法出发,根据老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得到测量最小偏向角的一种改进方法。应用改进的方法测量出某种三棱镜的最小偏向角,说明符合实验要求。使用新的测量最小偏向角的方法方便了实验操作,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以坐标测量机端面距离测量为例,全面分析测量全过程中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建立坐标测量机测量端面距离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仿真,得到被测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给出了完整的测量结果,提升了坐标测量机的应用价值。将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评定结果与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给出方法评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于评定复杂模型测量不确定度更方便、高效。  相似文献   

10.
在使用传统的方法磨削多档外圆时,往往会选取测量尺寸公差比较高的一档进行测量,其他的尺寸档采用定程磨削的方法。针对采用以上方法可能会造成尺寸精度下降的问题,在分析了实现测量各档不同轴颈的不同方法之后,设计了一套龙门测量架装置,进行了设计方案的比较。结果表明,新设计的龙门测量架装置与传统测量架相比,可实现实时自动测量工件的多档外径,在今后的磨床设计中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钢管螺旋推进漏磁探伤原理,对钢管螺旋推进运动进行了数学建模解析及极限点分析,通过ADAMS运动仿真分析获得了对辊轮驱动钢管运动的参数影响关系,并为其作了设计说明.这为钢管高速漏磁探伤中对辊轮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某型舰炮炮架采用了新型材料,为保证射击安全,需要对该托架进行强度校核.首先基于托架三维CAD模型,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了几何简化处理;然后,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托架的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加载惯性力模拟舰炮在海洋中的摆动情况,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分析,得到了托架在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化曲线,对其进行了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13.
为支持产品低碳设计,提出产品多粒度层次低碳绩效分析方法,构建了多粒度层次低碳绩效分析模型。建立了产品碳足迹量化模型,将环境化质量功能配置与TOPSIS相结合来分析产品效用,计算了产品层低碳绩效;基于功能结构映射进行模块单元碳足迹量化与分配,结合零部件配置模型分析模块单元效用,评估与分析模块单元层低碳绩效。探讨了低碳绩效分析在设计改进中的应用。最后,以电冰箱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轴转向车辆轮胎磨损严重的问题,对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的转向杆系进行优化分析,提出了基于ADAMS软件的多轴转向杆系的模块化建模和优化方法。以五轴车辆为例,进行了建模和优化分析,首先通过对14个优化变量的灵敏度分析,确定7个优化变量。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结果可知,各轴的转角误差降低了(24.5~37.5)%。最后通过对整车虚拟样机模型的仿真和实车的试验测试,分析验证了转向杆系的受力合理性,进一步表明优化后的转向杆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纳米定位控制系统信号的微弱性、多样性特点以及实现纳米级检测需求,文中设计了基于LVDT(Linear Variable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和SGS( Strain Gauge Sensor)传感器微定位嵌入式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LVDT和SGS两种传感器来检测微小位移并转化成模拟电压输出,采用16位AD对输出电压进行采集,并利用ARM7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通过LCD显示位移,以及通过16位DA输出与位移成正比的电压.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采样率和采样精度,使用方便灵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一种混合驱动机构实现给定轨迹的方法,确定了驱动电机的输入运动规律;以摄像机为核心构建了机构运动轨迹的视觉检测系统,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对混合驱动机构的运动轨迹进行检测;构建了混合驱动机构运动轨迹控制实验平台,提出了一种实现两原动件初始角位移动态同步的检测方法。实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给定轨迹的生成方法在机构运行速度较低时是可行有效的,基于视觉对混合驱动机构进行轨迹检测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较好地检测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饮料灌装输送线为对象,在分析产品及其设计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灌装输送线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集成平台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结合实际,开发了一个面向灌装输送线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集成平台,并介绍了企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等离子切割在不锈钢板材下料方面的应用讨论,通过对目前下料方式的优缺点分析,阐述了等离子切割在该领域应用的重大意义,设计出了一种等离子切割机的整体结构方案,详细说明了切割工艺过程。同时,对机器切割机构部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该机构的功能和运动分析、对各种实现方案的比较以及对关键部件的设计计算,提出了一种经济适用的结构方案。该切割机构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能较好地满足切割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机械产品装配设计参数与其约束判定函数的关联方法,研究了装配约束关系网中节点的数据结构,给出了装配约束关系网的构建方法,描述了装配约束关系网的禁忌表访问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装配约束关系网的装配设计缺陷的辨识模型与方法。从装配约束关系网中的设计缺陷节点出发,以约束路径的权值之和为目标函数,采用蚁群算法对装配设计缺陷的修正路径进行了优化。以膜片离合器的装配设计为实例进行了装配设计缺陷的辨识与修正,结果表明,提出的装配设计缺陷辨识模型与修正方法不仅能够快速辨识出装配设计缺陷,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配设计缺陷的修正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保健食品中11种西地那非类药物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拟研究和建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类药物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仪(LC/MS-MS),在Q1扫描模式下,通过对色谱条件、质谱条件的优化初步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非法添加化合物,对样品中存在的疑似目标化合物进行产物离子扫描,监测子离子。通过上述实验,与对照品的Q1、Q2质谱图比较,建立了高效、准确定性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类药物的方法。同时通过液相色谱定量测定,其方法检测限均在1μg/ml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