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29岁。阵发性头痛、心慌、多汗1年,加重2个月。1年前患者活动后出现头痛,心慌、多汗,每次发作持续20mm,自行缓解,4次/周,期间发现血压160/100mmHg(1mmHg=0.133kPa),未予重视。2个月前,发作频繁,每天1次,测血压最高达210/160mmHg,伴有胸腹颈压迫感和濒死感,持续20mm自行缓解,血压降至120/80mmHg。B超发现:左肾上腺增大,边界欠清。发病来无夜尿增多、双下肢无力、软瘫、抽搐等症状。无肾脏病史,无高血压家族史。体格检查:体温36.6℃,心率80次/mm,呼吸20次/mm,血压右上肢170/140mmHg,左上肢160/90mmHg,双下肢150/100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楚,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表浅淋巴结未及。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肝脾未及,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肾区叩击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68岁。因发作性胸骨后憋闷12h于2001年12月20日入院。高血压病25年,血压最高160/115mmHg。入院查体:血压135/9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叩诊正常,心率60次/min,律齐,第一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腹平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人群应用两种不同测量血压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血压值的差异。方法1800例患者分4组:正常血压组,高血压Ⅰ级组,高血压Ⅱ级组,高血压Ⅲ级组。把听诊器胸件分别放置于血压计袖带内和袖带外测量血压并记录。结果正常血压组:血压平均值袖带外122/76mmHg,袖带内115/71mmHg;高血压Ⅰ级组袖带外145/86mmHg,袖带内141/83mmHg;高血压Ⅱ级组袖带外160/97mmHg,袖带内150/92mmHg;高血压Ⅲ级组袖带外182/111mmHg,袖带内180/112mmHg。正常血压组、高血压Ⅰ级组、高血压Ⅱ级组、袖带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袖带内血压(P〈0.05),高血压Ⅲ级组袖带内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方法不同,对有无高血压病史及血压高低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方玉兰  陈云兵 《四川医学》2004,25(11):1250-1250
患者,男,18岁。于2003年10月15日18时18分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4h到我院急诊室就诊。腹痛发作时持续时间长短不等,疼痛放射右肩部,无腹泻。查体:病人一般状态好,血压13.3/9.3kPa(100/70mmHg),脉搏83次/min,体温正常,心、肺正常,上腹部剑突下偏右有压痛,无肌紧及反跳痛。以往有类似发作史。10min前在外院肌肉注射654~210mg,疼痛无减轻。  相似文献   

5.
肾动脉狭窄合并嗜铬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8):3454-3454
患者男,34岁,因发现血压高3年入院。患者3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血压180/140mmHg(1mmHg=0.133kPa),偶有头痛,无恶心,无视物模糊,无面色苍白和心慌等不适。外院给予多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持续波动在170-180/140-150mmHg,期间多次查肾功能均正常。1月前来我院查:双上肢血压均为180/135mmHg。双肾B超示:双肾大小正常。双肾动脉多普勒超声示:左肾动脉起始段狭窄大于60%。家族中父母亲均患高血压。入院查体:左上肢血压210/140mmHg,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7岁,因“突发持续性胸闷痛1天”于2008年7月6日入院。患者持续性胸闷痛伴胸部紧缩感,向背部放射,无撕裂样疼痛。体格检查:左上肢血压180/100mmHg(1mmHg=0.133kPa),右上肢血压186/102mmHg,下肢血压192/104mmHg,两侧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心率86次份,心律整齐,心音正常,心瓣膜区、锁骨下、肾动脉区均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8岁,以发作性头昏、耳鸣2年入院。2年前始反复出现发作性头昏、耳鸣,伴有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左上肢血压测不到,右上肢血压150/90mmHg,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辅助检查:CRP、血沉正常;颅脑CT及MRI、脑电图、视觉及听觉诱发电位、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颈椎片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2岁。约6年前体检时发现高血压,未注意。近1个月出现间断头部憋胀症状伴高血压,血压呈持续性增高、阵发性加剧,常于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发作,血压最高230/130mmHg(1mmHg=0.133kPa),伴心悸,持续10~12min可自行缓解,无头痛、头晕、恶心、视物模糊、大汗等,无小便时晕厥。平时血压(160~170)/110mmHg,先后口服“卡托普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及波依定”等,血压控制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0岁,因腹痛、恶心、呕吐10余天于2005年2月2日收入内科。患者十2005年1月20日生气后出现腹痛,持续性发作,夜间或进食后加重并呕吐,呕吐物为非喷射性胃内容物。病程中无发热,大小便正常。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70次/min,血压120/60mmHg。心肺15月性。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10.
王彪 《四川医学》2005,26(1):104-104
患者,男,67岁。因发作性头晕7d入院。入院前7d开始出现头晕,呈发作性,发作时视物有晃动,伴站立不稳,每次持续约10余分钟后可逐渐缓解。查体:左上肢血压112/71mmHg,右上肢血压133/9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双眼水平运动时有2次/s的持续性眼震;右手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较差,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已婚。间断性呼吸困难2年,伴咳嗽、咳痰,多于活动时发作,可在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半小时内缓解。无发作性胸痛,未系统诊治。入院前2d情绪激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尿少伴咳嗽咳痰、不能平卧。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血压最高150/100mmHg。间断口服“心痛定”10mg/次,血压波动在(120-150)/(80-90)mmHg。  相似文献   

12.
病例患者,女,71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23年,加重18小时入院。18小时前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疼痛的部位、范围、程度及缓解方式基本同前。有高血压病史16年,血压155/70mmHg,服用卡托普利片25mg,tid、寿比山2.5mg,qd后,血压维持在120/65mmHg;有脑梗死病史5年。入院查体:血压125/70mmHg,神志清,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王某,男,50岁,2000年起时有胸前区疼痛,多次检查心电图均正常。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及(或)吸氧症状缓解。2006年5月以来频繁发作。于当月1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查体:体温、脉搏正常,血压120/9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肺(--),心率86次/分,律齐,心界不大,无杂音。肝胁下2cm,质中,轻度触痛,墨菲征(+)。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8岁,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其它慢性伴性疾病史。以“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天,加重2小时”收住院。查体:神志清,轮椅推人病房,血压135mmHg/90mmHg,P60次/分,眼睑无明显浮肿,无贫血貌,毛发分布正常,甲状腺无肿大、无结节,全身皮肤未见皮疹,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叩诊心界无扩大、心率62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杂音,腹部检查无异常发现。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V2-3T点及ST段抬高,0.3mV,T波高尖直立,CK1950u/L,CK—MB95u/L。血、尿、便、血糖及肝肾功能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结合患者病史,ECG以及心肌酶升高等,入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给予卧床休息、吸氧、止痛、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70岁。因左眼突然视力下降1周,于2003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高血压10年。既往无心脏病等病史,无眼外伤及其它眼病史,无癫痫发作病史。全身检查:血压140/90mmHg,其余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矫正无提高,左眼视力0.05矫正无提高。右眼内外眼均未见异常,左眼前节正常,眼底检查:黄斑中心上方颞上血管行径有  相似文献   

16.
例1 患者男,72岁,半年来反复心前区闷痛,多与劳累和情绪有关。近3天以来于休息或夜间时有发作。体格检查:心界不大,心率82次/min,律齐,发作时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血压136/80mmHg(1mmHg=0.133kPa)。心电图示V2-6ST段下降1mm,T波双相。心肌酶正常。入院后按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危患者处理,给予抗血小板、抗凝及抗心肌缺血治疗。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 患女性,22岁。因反复发作抽搐伴头痛、视物闪光2年收住院。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双眼上翻,牙关紧闭,伴有意识丧失。持续约3分钟可自行缓解。每年发作一至两次。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原发性癫痫,予口服丙戊酸钠治疗,以后仍间断发作且伴头痛及视物时闪光。近1周受凉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发作抽搐持续约10分钟,共发作两次而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诊治。查体:体温正常,血压110/70mmHg。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7岁。头痛,头晕20天就诊入院。以往无明确脑血管疾病史。体检:右上肢血压90mmHg/50mmHg.左上肢血压120mmHg/70mmHg。右锁骨上窝闻及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9.
病人,男,61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5d,加重1d。查体:脉搏83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界无扩大,心率83次/min,律齐,心音弱,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肺、腹部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正常,V1-3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4mV,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25岁,因“头昏1月余”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发育正常,体型匀称,左上肢Bp200/120mmHg,右上肢Bp210/120mmHg,左下肢Bp160/90mmHg,右下肢Bp165/90mmHg,双桡动脉搏动有力,双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弱于桡动脉。全身血管未闻及杂音,双肺无罗音,HR100bpm,律齐,心界明显扩大,未闻及杂音。人院诊断考虑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已在院外行肾脏、肾上腺、肾血管超声、肾功能等检查均正常。结合患者上肢血压明显高于下肢血压,考虑主动脉缩窄可能性大,行腹主动脉MRI证实为腹主动脉缩窄(见图1箭头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