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性贫血是促进慢性肾衰竭(CRF)进展、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重要危险因素.铁缺乏是导致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约25% ~ 33%的CRF贫血患者合并铁缺乏.有研究发现,在纠正铁缺乏及改善红细胞的生成方面静脉铁剂优于口服铁剂,因此K/DOQI工作组建议采用静脉补充铁剂的方法治疗肾性贫血[1].本研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贫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静脉补铁,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蔗糖铁注射液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2个月)56例,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各28例,分别给予口服铁剂和蔗糖铁静脉推注,比较两组患者纠正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静脉组治疗4 w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治疗8 w时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 w时静脉组Hb、HCT、SF、TSAT的升高程度与口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铁剂比较可在更短时间内纠正肾性贫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提高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朱征西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400-5403
目的 比较静脉用蔗糖铁和口服铁剂富马酸亚铁分别与红细胞生成素( EPO)联合应用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30例老年MHD患者分为老年静脉组和老年口服组各15例,老年静脉组将蔗糖铁100 mg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于透析结束前30 min静滴,2次/w,直至完成总补铁量.老年口服组患者口服富马酸亚铁颗粒200 mg,3次/d(含铁量200 mg).另外取15例成人MHD患者为成年静脉组,使用蔗糖铁方法同老年静脉组.三组均联合EPO,用法:每周100~ 180 U/kg于血液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红蛋白上升情况调整用量.结果 治疗后三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老年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老年口服组(P<0.05),与成年静脉组比较无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老年静脉组高于老年口服组(P<0.05),与成年静脉组比较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老年静脉组低于老年口服组(P<0.05).老年组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1)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老年MHD患者肾性贫血,其疗效优于口服富马酸亚铁,与成年MHD患者一致,安全性好,可作为老年MHD肾性贫血患者长期补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森铁能)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2~3次/周。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每组各30例,观察期24周。口服组予多糖铁复合物150 mg/d;静脉组每次透析时静脉滴注蔗糖铁100mg,累计1 000 mg后每2周给予维持量100 mg。若患者的血红蛋白(Hb)达到110 g/L或红细胞压积(Hct)达到33%以上,则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减量以维持Hb及Hct水平。检测补铁前及补铁48、1、2、24周时患者Hb、Hct、血清铁蛋白(SF)以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静脉组Hb、Hct、SF、TSAT上升幅度均高于口服组(P〈0.05)。治疗后静脉组rHuEPO用量较治疗前及口服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静脉组血清C反应蛋白高于治疗前及口服组,但仍在正常范围内。静脉组不良反应2例,口服组8例。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可减少rHuEPO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和静脉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以及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用的影响。方法将30例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静脉组和口服组2组各15例,观察期6个月。口服组口服福乃得(含硫酸亚铁525mg)1片/天,静脉组静脉补充铁剂。先按公式在2周内给予负荷剂量,以后每2周给予维持量100mg。若患者的血红蛋白(Hb)达到目标值120g/l,则将EPO的剂量减少25%。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进行性升高,治疗后3个月时口服组和静脉组患者的Hb、Hct、SF和TSA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静脉组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透析患者的贫血得到纠正,EPO用量开始减少,同时SF和TSAT保持在较高水平。6个月时EPO用量开始明显减少,减少的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明显高于治疗前静脉组(P<0.01)。结论长期静脉补铁不仅能及时有效地补充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贫血所需的铁剂,使贫血状况改善,而且能减少EPO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性贫血治疗。方法100例肾性贫血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促红素(EPO)加铁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叶酸、维生素B12加雄性激素治疗。均用药3周。结果治疗组给药后症状改善,Hb、Ret、RBC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加铁剂是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静脉用铁剂蔗糖铁(森铁能)和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速力菲)与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根据公式计算总补铁量,治疗组将蔗糖铁10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00ml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滴注,30-60滴/min,2次/周,直至完成补铁总量。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100mg,3;A/d。两组均联合EPO,3000U/次,2次/周皮下注射,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b、HCT、RBC、SF、TSAT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HCT、RBC、SF、TSAT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补铁,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内科》2016,(2)
目的观察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以及EPO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Hct、SF、TSAT均明显增高(P0.05),EPO用量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Hct、SF、TSAT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EPO用量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静脉补充蔗糖铁治疗MHD肾性贫血患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对EPO的反应性、减少EPO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以86例行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老年患者为对象,均60岁≤年龄8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3)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试验组(n=43)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基础上予以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03%)相较于对照组(76.74%)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血清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水平较高,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各个项目的症状评分和总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为血压异常升高、恶心呕吐、发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88%)高于试验组(16.28%),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明显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并全面提高睡眠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温春福  张惠洁  覃学勇  杨俊生 《内科》2022,(1):83-85,98
目的 对比分析罗沙司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铁剂、罗沙司他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比...  相似文献   

11.
郝立志  刘栋梁 《山东医药》2011,51(52):112-113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组40例需长期血透并存在较严重肾性贫血患者采用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及EPO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蔗糖铁注射液及EPO治疗。结果治疗8周末时,实验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升高;实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亦高于对照组,但丙二醛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显著,且可缓解静脉铁剂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病人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研究人员从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选择符合入组以及排除标准的血液透析病人肾性贫血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予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比其观察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升高,但研究组明显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病人肾性贫血采取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缓解贫血症状,巩固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血宁片治疗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出现肾性贫血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两组均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研究组给予生血宁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总氮排出量蛋白相当量(n PNA)、肌酐(Scr)、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04%(6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9%(54/67)(P<0.05);两组治疗前后Scr和hs-CR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b、SF、TSAT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LB、n PN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生血宁片治疗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能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状态,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且对患者炎性反应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14.
曾洪 《内科》2008,3(5):709-710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8例,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疗程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记录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量少,治疗组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维持量,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副作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程世平 《山东医药》2011,51(5):74-75
目的观察金水宝对慢性肾衰竭(CRF)行血液透析(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90例CRF行HD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金水宝治疗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CRP、瘦素、白蛋白(ALB)、血清铁(SI)、Hb、RBC及红细胞压积,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微炎症状态及贫血均改善,以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CRP、瘦素与SI、Hb、ALB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CRF行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肾性贫血密切相关,金水宝改善其微炎症状态、肾性贫血及营养不良的作用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行持续性血液透析并伴有肾性贫血患者4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给予蔗糖铁治疗,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铁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AST),记录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b、HCT、SF、TAST和Epo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12周,治疗组Hb、HCT、SF和TAST均高于对照组,Epo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ALT、AST、碱性磷酸酶(ALP)及清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首选蔗糖铁,可有效改善贫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用基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时,补充铁剂很重要。要正确补充铁剂就必须首先了解机体铁状态,铁状态检验结果必须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rHuEPO使用剂量及治疗反应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制定补铁治疗方案。为此,本文将结合指南内容对下列问题做一讨论:评估机体铁状态的重要性、评估机体铁状态的检测指标及如何正确判读及应用铁状态检验结果来指导肾性贫血治疗。  相似文献   


18.
静脉补铁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铁缺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缺铁可使肾性贫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治疗反应性降低。本观察旨在探讨使用EPO、口服补铁剂后仍存在缺铁的血液透析患者 ,予以静脉补铁后铁的状况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11例稳定血透患者 ,铁蛋白 (SF)小于 6 0 0 μg/L ,转铁蛋白饱和度 (TSAT)小于 30 %,Kt/V均大于 1 2 ,EPO治疗 12周以上 ,近 6周用量无变化 ,口服元素铁 2 0 0mg/d 12周以上。铁剂过敏试验阴性。2 .方法 :(1)每次透析结束前 1h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5 0mg ,连续 12次 ,总量 6 0 0m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和蔗糖铁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在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蔗糖铁治疗,研究组在每次透析结束时给予左卡尼汀和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左卡尼汀和蔗糖铁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指标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贫血指标〔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贫血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患者贫血指标和氧化指标,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肾性贫血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并发症。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铁缺乏、铁代谢紊乱是肾 性贫血难以纠正的重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初治时都应该进行铁代谢评估,常用指标包括转铁蛋白饱和度和 铁蛋白,并且在启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前纠正铁缺乏。正确有效的补铁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促红细胞生成 素刺激剂使用剂量,且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补铁的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评估获益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