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应用潘生丁试验——恒压式心导纳微分图的方法检查了40例冠心病人和20例正常人,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冠心病组:诊断按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 急性心肌梗塞10例,均为男性,年龄35~71岁(平均56.2岁),10例中梗塞部位两个以上者7例,单一部位3例,发病均在2周以内。  相似文献   

2.
1974年国外有人观察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121例,其中120例耳垂部有一深褶(耳褶征),提出45岁以上男性,有心前区疼痛发作,如无耳褶征则91%非冠心病,如有此征则90%系冠心病。国内天津市和平区第一、第二防治院对1,619名正常人及100例冠心病人进行观察,发现正常人耳褶征阳性率为5.9%,可疑阳性为4.9%;冠心病人耳褶征阳性率为62%,可疑阳性为14%,有非常显著差异。为进一步验证此项体征是否确有临床意义,我们对2,853名20岁以上正常人,170例冠  相似文献   

3.
我们和本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曾在广州钢铁厂及开平县某农业生产大队对40岁以上的成年人进行一次冠心病普查,测定普查对象的血清总胆固醇值,该普查结果已有报告[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山医学院基础部:广东地区1,093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调查(1972年参加全国冠心病学术会议资料)],现将该次普查除去显性、隐性、可疑冠心病人、高血压病人及其他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其余的作为正常人群血清总胆固醇值的统计资料,结果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哲人 《医学文选》2000,19(3):346-347
我院1991年1月至1999年10月诊治急性心肌梗塞(AMI)60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40~9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20例,冠心病16例,糖尿病8例。1.2 诊断依据 (1)病史:可有典型或不典型心梗症状;(2)心电图:Q波型心梗(QMI)有异常持久的Q波或QS波以及持续1天以上演进性损伤电流;而非Q波型心梗(NQMI)仅有持续1~2天,ST段和T波变化,QRS电压较前降低,但无异常Q波。(3)血清酶:有血清酶曲线变化。本组患者均符合上述两者以上。梗塞2次7例,梗塞3次1例。再梗距初梗时间:3年内6例,9年、10年各1…  相似文献   

5.
天得宁片是从药食两用植物山楂叶的提取物所制成的 ,我院近年来采用天得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76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天得宁片 (治疗组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76例(男 46例 ,女 30例 )。年龄 :45~ 75岁。全组病例均有心电图ST T波缺血型改变 ,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 :气虚血瘀型 2 1例 ;气滞血瘀型 45例 ;痰浊血瘀型 10例。复方丹参片 (对照组 )冠心病患者 40例 (男 2 7例 ,女 13例 )。年龄 :45~ 75岁。全组均有心电图ST T波缺血型改变。中医辨证分型 :气虚血瘀型 12例 ,气滞血…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简称WPW)患者约11~39%合并房颤,本文分析我院28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简称PE-Af)心电图如下: 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1~40岁,平均33.1岁,职业无特殊.心电图特征:(1)类型:按胸导联QRS主波方向划分:(A)型:V_(1-6)主波向上有21例,内有1例为用洋地黄治疗房颤时揭示潜在性预激综合征.(B)型:V_(1-3)主波向下有7例,内有成串快频率宽畸QRS波群间歇出现的间歇性PE-Af二例.(2)心室率:绝大多数心室率不规则,在130~214(180±3)次/min,其中16例A型室率≥180次/min(5.52%),内有9/21(42.8%)≥200次/min。7例B型室率均≥200次/min.(3)QRS波群:除1例洋地黄治疗房颤揭示WPW外,余27例中均见宽大畸形的QRS波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冠心病协作组自1975年以来用针刺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共621例,并对其中部份病人用心电示波超声心动图及脑血流图观察了针刺前后的动态变化,为研究针刺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机理提供了一些客观数据。方法:取主穴为膻中透鸠尾、内关、足三里,配穴按五心痛辨证分型取通里、曲池、神门、乳根、间使、郗门。结果:(1)621例冠心病人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9.2%显效率为47.8%。硝酸甘油停减率93 .6%,表明针刺对缓解冠心病人的临床症状及消除心绞痛是有效的。(2)对578例冠心病人针刺前后的心电图进行了观察对比,有效率为53.2%。在心电示波下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年男性非 Q波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病变与危险因素。方法 :将 40岁以下 (含 40岁 )经临床确诊的男性非 Q波心肌梗死 42例与 65岁以上已确诊的老年组男性非 Q波心肌梗死 40例 ,及 40岁以下非冠心病男性 38例进行对照研究 ,分析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危险因素。结果 :青年非 Q波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积分为 1 0 .32± 4.2 3分 ,显著低于老年组 ( 1 8.74± 6.71分 ) ,经统计学处理 ,t=5 .2 ,P<0 .0 1。多支病变为 35 .7% ,显著少于老年冠心病组 ( 77.5 % ) ,经统计学处理 ,χ2 =6.2 5 ,P<0 .0 5。两组间冠脉狭窄均以前降支受累多见 ,且冠脉狭窄程度相近。结论 :青年男性非 Q波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的支数及积分显著低于老年组 ,吸烟是引起青年男性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冠心病诊断水平虽然不断有所提高,但仍然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都医院100例冠心病临床与病理对照分析中,误诊率为31%,Johnson报告急性心肌梗塞误诊率为40%,慢性心肌梗塞误诊率为50%,老年人冠心病误诊率也很高。整理我校近年60岁以上冠心病人病理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者60岁,最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运动试验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方法,阳性标准、测量方法虽有规定,但在掌握和测量时仍存在不少问题。木文重点分析普查的835例心电图运动试验并对已定标准和测量方法提出商讨意见。方法标准一、资料来源:从40岁以上冠心病普查中选有心电图运动试验、透视、眼底、血清胆固醇、查体等资料完整者共835例。二、测量方法:S—T段测量方法除冠心病诊断标准规定外又作以下补充。(1) 缺血型S—T段改变θ角≥90度(R波顶点至基线所作的垂线与S—T段延长线的交角)。(2) 近似缺血型θ角界于80~89度之间。(3) j点下移θ角小于80度。  相似文献   

11.
例1 男,7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V3、V1导联示:窦性P-QRS-T规则,频率44次/分.P-R间期0.16 s,QRS间期0.10 S0V1呈rsr′型(r′>r),余导联S波粗挫.各导联QRS-T波群的T波中均隐藏有提前未下传的P′波,未见基本窦性周期(见图1).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持续性未下传的房性早搏二联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2.
左前分枝阻滞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传导阻滞类型之一,它被确认,是对室内传导阻滞认识的一个新进展。现将我院所集的74例完整资料分析讨论如下1诊断标准本组病例额面平均电轴一3O”—-goo之间,QRS波群均呈典型的左前分支阻滞图形:IavL,心室波呈。型,ⅡⅢavF导联心室波呈rS型,S1深度均大于同导联r波高度,SI>SI,BaVL>RI,QRS时间在0.08~0.11秋之间。2临床资料74例中,男性48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81岁,40岁以上61例,占82.4%,4O岁以上13例,占17.6%。其中冠心病39例,占52.7%;高血压心脏病9例,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 1例老年冠心病人 ,年龄平均75 .5± 6 .5岁。血管病变共计 2 8处 ,其狭窄程度均在 75 %以上。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管病变后 ,对其中 2 3处病变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结果 :2 3处病变共植入 2 5个支架均成功 ,术后 1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 ,1例出现少量心包积血 ;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 ,术前准备完善 ,术中操作熟练 ,该手术对老年冠心病人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内科二年来应用冠心冲剂治疗冠心病10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诊断和疗效标准:按73年11月全国冠心病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确诊和判定疗效。 2.一般资料:男性56例,女性44例。31~40岁7例,41~51岁53例,51~60岁32例,60岁以上7例,不详1例。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15.
肺心病和冠心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 ,两者常同时存在 ,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两病并存的正确诊断 ,无论对治疗、病情进展及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但在临床上对它的诊断较为困难 ,而心电图对其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科对近三年来以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住院治疗的 40例患者进行了心电图观察 ,现将其心电图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 ,男性 2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5 3岁 - 84岁 ,平均 6 7岁。既往均有 10年以上的肺气肿病史 ,心电图检查 :肺型P波者 30例 ,电轴重度顺钟向转位 18例 ,右心室肥大 12例 ,QRS低电压 16例 ,结合病史 ,40…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3例正常人和34例冠心病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电图μ波变化。运动试验引起μ波倒置有较高的特异性(97%)。在冠心病组10例μ波倒置中,8例左前降支近端或左主干有严重狭窄,提示运动引起的μ波变化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200例冠心病人24h DCG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资料和方法 一、观察对象 200例冠心病人中,男性148例,女性52例,年龄40—85岁。冠心病诊断按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心绞痛12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0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石河子地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合并症及其近期与远期预后情况,对我院1971~1985年15年间收治169例AMI 患者进行随访与分析,以提供防治AMI 的某些依据。一、一般资料(一)年龄:40岁以下7例,40~49岁25例,50~59岁49例,60~69岁67例,70~79岁19例,80岁以上2例,其中壮年(<45岁)17例(10%),老年前期(45~59岁)64例(38%),老年期60岁及以上者88例(52%),说明 AMI 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和老年前期。(二)性别:男144例,女25例,男女之比为5.8∶1。(三)梗阻部位:(表1)以前壁最多共101例(60%),其次前间壁共68例(40%),其中两个部位者47例(28%),三个部位者39例(23%),161例(95%)为穿壁性。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影响高龄冠心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刘小平,陈光永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为了解高龄冠心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跟踪随访观察了≥80岁的冠心病者123人。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表现:无症状型102例,有症状型21例。前者多述冠心病不影响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肺心病伴发冠心病(以下简称肺冠心),病情复杂,易漏诊、误诊,死亡率高。为此,我们收集1979年9月至1991年6月在省立医院住院治疗的肺冠心病人54例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根据翁氏诊断标准,共选择54例肺冠心病人,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40~91岁.平均66.5岁。死亡26例,死亡率4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