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自拟益气降糖汤治疗B型糖尿病53例,取得相当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l一般资料I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本组病例均按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D型糖尿病。53例中男性25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7岁;病程最长27年,最短1周。2治疗方法益气降糖汤药物组成:人参6~10g,炙黄芪30~50g,炒白术、生地(或熟地)各15g,茯苓、川芍、炙甘草各109,怀山药、米仁各30g。加减:气虚兼痰湿困阻者,加苍术10g,川朴、山植各15g;气虚血瘀者,加桃仁、地龙各10g,槟榔、当归各15g;…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Ⅱ型糖尿病10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秀国  傅博 《中医药学刊》2001,19(2):153-153
  相似文献   

3.
降糖散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自拟复方中药降糖散治疗Ⅱ型糖尿病30例,结果表明,JTS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降血糖,降血脂及降血压作用,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血糖下降迅速,血清胰岛素水平上升,临床总有效率为86.7%。通过与黄连素治疗该病30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JTS优于BBR的降糖效果(P<0.01)。疗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2003年3月~2005年5月,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Ⅱ型糖尿病1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笔者运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糖尿病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63例,女性57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40岁;病程最长的22年,最短的1年。治疗前后全部?..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II型糖尿病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立军 《中国针灸》1996,16(7):56-56
  相似文献   

7.
王淑敏 《山西中医》2009,25(3):25-26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耳穴贴压治疗2型糖尿病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取胰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天枢、中脘、阴陵泉穴温针隔姜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28例,显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耳压配合穴位隔姜温针灸疗效肯定,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针药结合疗法与西药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46例DPN患者按随机1:1分为针药组与对照组。针药组针刺足三里、阳陵泉、血海、绝骨、委中、丘墟、侠溪为主,配以六藤蛇仙汤(自拟);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结果: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Ⅱ型糖尿病的病理改变是津液代谢失调,而脾胃功能失常是重要的致因素,肾气不足亦不可忽视,辨证分为胃肠实热、脾虚湿阻、肾气不足三型。主要治疗方法有清泻胃肠实热法、平调脾胃功能法、补益肾气、通调水道法等。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Ⅱ型糖尿病方法多样,电针、艾灸、针药结合等各种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同时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制及针灸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38岁。门诊号:149535。初诊:1987年11月。患者自13岁起即患有银屑病,经治疗2年后自愈。至20岁时皮疹复发,周身皮肤干燥,鳞屑脱落。至1987年6月时,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肥胖型Ⅱ型糖尿病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肥胖型Ⅱ型糖尿病(NIDDM)的疗效。方法:45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7型,采用体,耳针结合治疗,检测治疗前后F%、A%、BMI、FBG、FINS、TC、TG、HDL-C、LDL-C、IAI。结果:F%、A%、BM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FBS、INS、IAI、TC、TG、HDL-C、LDL-C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改变(P<0.001)。结论:针灸对肥胖型NIDDM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机能障碍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 《陕西中医》1997,18(4):176-176
采用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机能障碍41例,总有效率90.2%。提示本法有温阳、行气、利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拟益气降糖汤治疗Ⅱ型糖尿病20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顺安 《中医研究》2001,14(1):46-47
笔者近 10余年来运用自拟益气降糖汤治疗成年人Ⅱ型糖尿病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2 0 8例 ,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0 8例中 ,男性 12 6例 ,女性 82例 ,年龄最小 36岁 ,最大 76岁 ,平均年龄 56 3± 7.2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2 1年 ;空腹血糖最低 7 6mmol/L ,平均9 76± 2 .1mmol/L ;餐后 2小时血糖最低 11 86mmol/L ,平均 14 2 5± 2 .31mmol/L。治疗前服用西药治疗者 182例 ,占 87 5%。临床症状 :以乏力为主诉 10 6例 (50 96 % ) ,以口渴为主诉 32例 (15 38% ) ,以多食为主诉 2 0例 (9 6 2 % ) ,以…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呼永河  吴深涛  李静 《中国针灸》2003,23(5):259-26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予针刺太阳、阳白透鱼腰、攒竹等穴和服用中药“明目五子汤”;对照组40例予静脉滴注维脑路通及口服双密达莫、维生素E,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汤剂有较好疗效,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发病原因与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以血糖明显增高为其主要诊断标准,病人多表现为烦渴、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等症状,即“三多一少”症状。中医称本病为“消渴”,病理变化特点是“阴亏阳亢”,迁延日久导致肾阳虚,从而出现阴阳俱虚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7.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威 《光明中医》2009,24(4):697-698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造成神经受压症状和体征的颈椎疾患之一.约占颈椎病发病的50%~60%,该病系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临床表现的总称[1].笔者自2007年8月-2008年11月期间,采用针灸加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糖尿病396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科采用针灸治疗糖尿病39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针药结合治愈糖尿病动眼神经完全性麻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徐某某 ,女性 ,70岁。病案号 3172 39。既往糖尿病史6年 ,高血压病史 5年。因右上眼睑下垂 ,眼球干涩疼痛伴眩晕 4天 ,于 1998年 6月 18日入院。测空腹血糖 10 .2 1mmol/L,餐后 2 h血糖 13.2 1mmol/ L。头颅核磁示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舌质紫暗 ,苔白厚 ,脉沉弦 ,辨为肝肾不足 ,阴虚阳亢。拟滋补肝肾 ,养阴生津为法。投以天麻 10 g、钩藤 10 g、石决明30 g、栀子 10 g、黄芩 10 g、牛膝 10 g、葛根 15 g、生地 15 g、花粉10 g、丹参 10 g、菊花 15 g、泽泻 10 g。并服二甲双胍 0 .2 5 ,每日2次。服 6剂眩晕缓解 ,右眼病情无改善。眼科…  相似文献   

20.
针药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冰 《四川中医》2002,20(10):27-28
采用针药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60例,并与单纯用药物治疗的120例在临床症状、空腹血糖、血液流变度、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更显其优势(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