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垦东凸起上第三系油气分布与断层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发现油气藏纵、横分布规律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垦东凸起上第三系油气运聚与断层的关系 ,认为断层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通道 ,断层圈闭控制了上第三系油气的横向分布 ,断层的活动强度和活动时间控制了油气的纵向分布 ,指出垦东凸起油气勘探目标应以与断层有关的构造油藏为主 ,与断层有关的岩性油藏次之  相似文献   

2.
垦东凸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垦东凸起四周临近生烃凹陷,油气资源丰富。上第三系披覆沉积在中生界之上,在披覆构造背景下。发育了构造、岩性、岩性—构造等多种类型圈闭。垦东凸起可划分为3个油气运聚系统,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构造油藏为主。主要含油层系为馆陶组上亚段。断层发育程度、构造部位、储集层岩性是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运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上第三系储集层的空间展布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3.
垦东凸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东凸起四周临近生烃凹陷,油气资源丰富。上第三系披覆沉积在中生界之上,在被覆构造背景下,发育了构造、岩性、岩性-构造等多种类型圈闭。垦东凸起可划分为3个油气运聚系统,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构造油藏为主。主要含油层系为馆陶组上亚段。断层发育程度、构造部位、储集层岩性是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运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上第三系储集层的空间展布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形成与勘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裂谷盆地,其演化具有早第三纪断陷,晚第三幼坳陷的特点,烃源层位于下第三系,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受盖层控制,上第三系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黄骅,渤中和济阳坳陷),多数上第三系油藏位于凸起上和凹陷内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中,大量勘探实践表明,小规模的低凸起比大规模的高凸起更有利于油气富集,凹陷内聚烃条件差,则利于凸起上聚集油气,断层的运移条件决定了上第三系逆牵引构造油气富集程度,与主断层相交的次数断层晚期活动强,断层密度大且断至层位深,有利于油气运移至上第三系富集成藏,地层与断层的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海域内的低凸起及富生烃凹陷边缘大断层下降盘的逆牵引构造是上第三系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
新滩油田所在垦东凸起四面临近生烃凹陷,油气资源丰富,上第三系披覆沉积在中生界之上,馆上段为曲流河沉积,是主要含油层系,发育了构造,岩性及构造-岩性等多种油藏类型,断层发育程度,构造部位,储层岩性是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垦东凸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揭示垦东凸起构造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在明确构造格局及油气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垦东凸起由前古近系潜山与古近系一新近系超覆、披覆构造层组成,在古生界、中生界潜山的基础上,由构造变动与沉积作用控制形成了多级次东西相间、南北延伸,且被多条断层切割的鼻状构造格局。受构造控制,该区油气也具有东西分隔、南北成带的分布特征。构造格局控制的连通砂体及断层分布决定了油气的运移指向;圈闭类型及其发育位置、断层发育特征决定了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成藏期断层活动强度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形成与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裂谷盆地 ,其演化具有早第三纪断陷 ,晚第三纪拗陷的特点 ,烃源层位于下第三系 ,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受盖层控制 ,上第三系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 (黄骅、渤中和济阳坳陷 )。多数上第三系油藏位于凸起上和凹陷内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中。大量勘探实践表明 :小规模的低凸起比大规模的高凸起更有利于油气富集 ;凹陷内聚烃条件差 ,则利于凸起上聚集油气。断层的运移条件决定了上第三系逆牵引构造油气富集程度 ,与主断层相交的次级断层晚期活动强 ,断层密度大且断至层位深 ,有利于油气运移至上第三系富集成藏。地层与断层的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海域内的低凸起及富生烃凹陷边缘大断层下降盘的逆牵引构造是上第三系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试论走滑运动对垦东地区油气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垦东地区近邻郯庐断裂带,前期研究多认为郯庐断裂带新生代右旋走滑活动对本区成藏没有影响,主要是凸起古背景控制了新近系油气的分布。通过对区域应力场、古地貌和断裂空间展布等分析,认为垦东地区发育“隐伏型”走滑断裂。走滑断裂对垦东地区油气的聚集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是控制了古地貌的空间展布,另一方面在油气成藏中起到重要输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研究垦东地区的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规律,寻找有利的油气圈闭,讨论了垦东地区的构造演化史和垦东地区构造演化对沉积的控制作用.通过对本区地质、地球物理的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构造发展史表明,垦东凸起及北部斜坡带经历了裂谷期前、裂谷期和裂谷期后三大发育阶段,纵向上呈三层结构分布;垦东凸起及邻区的沉积受构造演化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构造作用与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从渤海湾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和断裂作用等方面入手 ,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特点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上第三系油气成藏具有源控、相控、断控、盖控等特点。下第三系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对上第三系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上第三系油气主要富集于坳陷东北部环渤海地区 ,主要原因是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造就了晚期成藏的优越条件。断层对油气纵向运移并形成上第三系馆陶组厚层砂岩体油气聚集发挥了重要作用。油气沿断裂的运移呈幕式 ,切入烃源岩的断裂类似于潜水泵 ,周期性地将油气输送到上覆层系 ,与横向连通砂体构成立体网状运移体系。凹陷中受断裂控制形成的低凸起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