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综述了近10多年来甘蓝型油菜各种遗传转化方法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遗传转化在甘蓝型油菜重要性状改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2.
陈光尧  王国槐  唐小彦 《作物研究》2006,20(Z1):442-445
转基因油菜是近年来转基因研究最为活跃的作物之一,遗传转化研究日趋成熟,用于转化的目的基因趋于多样化.就近几年油菜转基因在抗病、抗虫、抗除草剂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回顾,并对转基因油菜生产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组织培养及其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影响向日葵离体培养再生的主要因素,如基因型和外植体的种类,内外源激素等;同时,对向日葵的聚乙二醇(PEG)介导法、显微注射法、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根癌农杆菌介导和超声波法等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向日葵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向日葵基因工程研究热点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油菜黑胫病菌遗传转化技术体系,以携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pCH-sGFP 为载体,农杆菌LBA4404为介体,对油菜黑胫病菌的分生孢子进行转化。油菜黑胫病菌的最佳转化体系为:分生孢 子浓度106个/mL,农杆菌OD600值0.6,乙酰丁香酮浓度200 μmol/mL,pH 5.8,25℃,共培养4 d,获得120~161个转化 子。随机选取26个转化子连续培养5代能够稳定遗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表达的菌丝和孢子可见绿色荧光。 PCR鉴定发现T-DNA 已整合进油菜黑胫病菌基因组中,Southern blot鉴定发现T-DNA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黑胫病 菌中,转化子均能够稳定遗传。建立油菜黑胫病菌遗传转化体系为该病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和功能基因分析奠定了 基础。  相似文献   

5.
油菜转基因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油菜是近年来转基因研究最为活跃的作物之一,遗传转化研究日趋成熟,用于转化的目的基因趋于多样化。就近几年油菜转基因在抗病、抗虫、抗除草剂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回顾,并对转基因油菜生产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植物抗真菌病害目的基因克隆的策略,介绍了已获得的抗病基因种类及其在作物遗传转化中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植物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基因工程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转基因技术对玉米进行遗传改良,培育出具有不同特殊优良性状和不同用途的玉米品种,为解决目前玉米生产上的众多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并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和潜力。对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机理及其在玉米基因工程改良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点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黄籽油菜与黑籽相比,具有种皮薄、纤维素含量低、饼粕中蛋白质含量高、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油份高等优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黄籽性状遗传不稳定.为了深入了解黄籽性状,人们从黄、黑籽种皮发育进程、种皮的结构解剖、种皮色素化合物含量等方面进行研究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黄籽性状的遗传研究表明该性状可能受多对基因控制,一些与黄籽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发展,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黄籽油菜品种奠定了基础.为了解决黄籽性状遗传不稳定,人们利用突变和种间杂交等方法对黄籽种质的不断创新及遗传基础的拓宽,获得了一些遗传稳定的黄籽甘蓝型油菜,并选育出双低的黄籽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管伟萍  肖弥彰  王国槐 《作物研究》2006,20(Z1):453-455
针对我国石油资源有限,将长期依赖进口的国情,我国应立足于本国原料,大规模生产替代液体燃料-生物柴油.论述了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生物柴油的特点,认为生物柴油发展前景广阔;从油菜作为生物柴油的优势,认为油菜是生物柴油最理想的原料.国内外生物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显示了运用基因工程可以改良创制"能源油菜".并对我国目前发展油菜生物柴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基因工程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分析亟需建立高效大豆转化体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农杆菌因素、植物因素及培养条件等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农杆菌菌株、菌株生长状态、大豆基因型、外植体类型、防御酶、内源激素及侵染和共培养方法等,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及基因工程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Bt基因导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t基因导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同时对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叶片再生体系进行优化,探讨了影响植株再生频率和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确立了最佳植株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条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2.
甘蔗遗传背景复杂,采用常规育种方法进行甘蔗品种选育耗时较长,对亲本的要求也较高,杂交后代分离严重,且会携带一些不需要的基因。利用基因工程可定向导入特定性状的基因,从而培育具有高产量和高价值的作物。文章在系统描述各种遗传转化和转基因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法、电穿孔转化法和聚乙二醇(PEG)介导法,发现主要的使用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和基因枪转化法,电穿孔转化法和PEG介导法存在干扰因素较多,其主要问题是转化效率低、转基因株系鉴定结果不明确,还需进一步完善。基因编辑技术主要是RNAi沉默法和CRISPR编辑法,但甘蔗基因组研究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基因编辑仍以基因沉默法为主要手段,可供甘蔗育种中进行遗传转化和转基因技术应用时借鉴。  相似文献   

13.
花生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90年代以来,花生基因工程研究重点放在建立花生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上。随着花生遗传转化和再生技术的进步,美国已分别获得抗病和抗虫转基因花生植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是以花生幼苗嫩叶为外植体,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器官发生再生转化植株;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是以胚愈伤为转化材料,通过潮霉素筛选转化体胚,再生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的飞速发展,利用基因组数据大规模解析油菜遗传多样性,获得了一些重要结果。基于这些结果,本文对我国油菜品种发展历程及其遗传解析进行总结,重点概述了油菜品种生育期演化、系谱育种及杂交种系谱育种的遗传解析,加深人们对油菜起源、变异和进化的认识;并针对我国油菜生产现状,提出降低油菜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关建议,探讨了我国未来油菜品种改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在水稻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杆菌作为一种天然的遗传转化系统,在水稻基因工程中倍受重视。本文概述了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原理、影响因素、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银霞  宋晓华  李英慧  邱丽娟 《大豆科学》2006,25(3):309-313,328
植物基因工程是大豆遗传改良的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转基因植物与日俱增,转化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及其优缺点,分析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介绍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大豆研究成果.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大豆转基因中发展较为成熟的方法,但转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提高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选取低硫苷低芥酸含量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15号”和“Westar”,高硫苷高芥酸含量的甘蓝型油菜品系“GX-272”和“GX29”,利用农杆菌介导法,以pFGC5941为目标载体,分别对其进行遗传转化。以磷化麦黄酮(PPT)作为筛选剂,分别对4个油菜品种(系)的子叶柄分化率和转化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双低油菜“湘油15号”、“Westar”的子叶柄分化率高于高硫苷高芥酸油菜“GX-272”和“GX29”;而高硫苷高芥酸油菜“GX-272”和“GX29”的转化率则高于双低油菜“湘油15号”、“Westar”。初步认为种子中硫苷和芥酸含量对甘蓝型油菜子叶柄遗传转化的分化率和转化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利用甘蓝型油菜资源,以引进的124份和青海省20份甘蓝型油菜资源为材料,利用50K SNP芯片分析了这些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在春油菜环境下鉴定了开花期、茎秆强度、产量和品质等13个相关性状.结果表明:资源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4683,遗传距离大于等于0.5的资源对数占总对数的36.45%,表明这批资源...  相似文献   

19.
柑桔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桔基因工程育种因其具有周期短、效率高、可控性强等优点而成为柑桔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柑桔转基因研究的品种及外植体、柑桔转基因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导入柑桔的外源基因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柑桔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柑桔转基因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农杆菌介导是大豆遗传转化的主要手段.该文从受体基因型及外植体选择、菌株筛选及载体改造、标记基因选用和添加剂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对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方法所做的改进,分析了存在问题,展望了近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