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滑膜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血管疾病,好发于膝关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往往延误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预防关节软骨损伤,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就滑膜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势、限度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滑膜肉瘤为比较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但偶尔可发生在胸膜和肺.近年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原发性胸膜-肺滑膜肉瘤的发生乃系染色体易位所致.就原发性胸膜-肺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影像学所见以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滑膜肉瘤为比较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但偶尔可发生在胸膜和肺。近年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原发性胸膜-肺滑膜肉瘤的发生乃系染色体易位所致。就原发性胸膜-肺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影像学所见以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滑膜血管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滑膜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男9例,女7例)滑膜血管瘤患者资料,其中膝关节14例,肘关节1例,髋关节1例.X线平片检查13例,CT平扫1例,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5例,血管造影1例.结果 X线平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静脉石、软组织肿块表现.CT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侵蚀.血管造影见毛细血管期及静脉期对比剂滞留.MRI显示肿块T1 WI呈等低信号,T2WI呈"葡萄串"样高信号或不均匀等低信号,其内见条索状或网格状低信号分隔.MRI表现各异由病理组织成分不同所决定.结论 X线平片、CT、血管造影对滑膜血管瘤定性诊断价值有限,MRI 对滑膜血管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滑膜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血管疾病,起源于滑膜下层的间充质,最常发生于膝关节.1856年由Bouchut首次报道,至今报道约250例,且多为个例报道[1-4].因对其认识不足,多被延误诊断数年至十几年.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可有效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近年来随着MRI的广泛应用,滑膜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分析我院23例滑膜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表现,简要讨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1例成人右心室心脏血管瘤,提高对心脏血管瘤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总结1例50岁右心室包块的男性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分析和归纳心脏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影像学资料、病理和治疗。结果患者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右心室包块切除、三尖瓣成形并腱索转移治疗。患者手术成功,术后6个月随访良好。结论心脏血管瘤是一种预后较好的心脏占位病变,只要诊断明确、把握手术时机及适应症、选择正确手术方式,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肺硬化性血管瘤(附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结果该病的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轻微,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单发性、周围性结节影;病理表现有4种类型:乳头型、实体型、硬化型和血管瘤样型,镜下主要有2种细胞成分:立方状细胞和多角形细胞;免疫组化标记立方状细胞表达SP-B、LCK、CEA和EMA,多角形细胞表达Vim和CgA,其中部分尚表达NSE和EMA。部分患者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少见,容易发生误诊,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188Re-硫化铼放射性滑膜切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88Re-硫化铼关节滑膜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患者分为血友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2组,关节腔内注入222-444MBq^188Re-硫化铼,行放射滑膜切除。术后3-6个月根据影像学检查(MRI)及临床表现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MRI及临床表现结果示,^188Re-硫化铼滑膜切除能使增厚的滑膜变薄,炎性细胞减少,血友病患者关节腔出血次数减少。结论:^188Re-硫化铼能有效切除炎性滑膜,能减轻血友病关节炎关节症状和减少关节腔内出血次数。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空气造影后CT扫描诊断滑膜病变:附2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报告了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膝关节空气造影后CT扫描诊断的滑膜病变,其中血管瘤1例、滑膜结核2例、滑膜皱襞综合征4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例、滑膜炎症8例、关节内游离体10例。结果表明,膝关节空气造影后CT扫描在发现滑膜病变,特别对于滑膜血管瘤、滑膜结核的早期改变和关节内游离体位置的显示上要优于单纯膝关节空气造影。其诊断敏感性为92.8%;特异性为93.2%;准确性为96.4%。  相似文献   

10.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迪炎  赵枫  袁伟  杨春济 《人民军医》2002,45(10):610-612
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为先天性错构瘤 ,其发生率约占全身血管瘤的 6 0 %。尽管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 ,但各自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便于同行掌握各法治疗的优缺点 ,以便扬长避短发挥最佳疗效 ,分别就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 临床分类与治疗原则血管瘤多年来一直按临床表现 ,特别是病损的形态进行分类 ,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三种。 1982年 ,Mulliken根据各类型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归纳为两类 :一类为真性血管瘤 ,另一类为血管畸形。真性血管瘤起源于残余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