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8年6月,2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0.5-3.0年,所有膝关节不稳症状消失,前抽屉试验阴性,膝关节屈伸0°-130°,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评分由术前58分增加到95分。结论关节镜下自体4股腘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告21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和X线表现。新鲜损伤18例,陈旧损伤3例。前交叉韧带断裂19例,后交叉韧带断裂2例,8例合并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扭伤是单纯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恢复关节功能的关键。简要讨论了本病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我院关节创伤外收治的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60例,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标准,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医师单纯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医师通过临床诊断,有48例患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41例部分断裂,7例全部断裂),12例患者正常。部分和全部断裂平均准确率为79.78%,假阴性率为23.5%。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患者,有53例患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45例部分断裂,8例全部断裂),7例患者正常。部分和全部断裂平均准确率为88.56%,假阴性率为13.7%。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医师单纯临床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前交叉断裂较单纯临床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仍存在漏诊的可能,需结合医师临床综合分析,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19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定期随访,手术前后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关节积液,给予局部穿刺加压包扎。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术前Lysholm评分为(53.6±6.8)分,术后Lysholm评分提高至(93.2±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一种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前内侧入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行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的4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的整体功能进行评估,通过体格检查了解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过1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年.5例残留前抽屉试验阳性,前移0.5 cm;2例Lachman试验阳性,前移0.5 cm左右;所有病例轴移试验阴性;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6例,良6例,优良率达100%.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日常工作,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 前交叉韧带断裂解剖重建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过顶位重建,经前内侧入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能准确地将股骨骨道置于前交叉韧带股骨侧的足迹内,具有更好的旋转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王辉  弋石泉  殷勇  卿泉  王家洪 《重庆医学》2008,37(9):1017-1017
交叉韧带1区断裂是指交叉韧带股骨附着点处断裂.临床上,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方法分修复与重建.本院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对11例交叉韧带1区断裂患者行Ⅰ期修复治疗,随访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后交叉韧带断裂长期误诊3例徐兆万(外科学教研室26104O王光斗,李汉秀,姜欣(潍坊市人民医院骨科)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较少见,常被误诊为前交叉韧带断裂。由于其治疗方法迥然不同,如术前不能明确诊断,可造成手术困难。自1987年至1992年,我们共收治...  相似文献   

8.
郑璐  邓姝  韩琳 《重庆医学》2008,37(19):2179-218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和康复重点.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科收治的1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针对关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治疗特点和要求,制订并临床实施预防术后并发症、防止发生交叉韧带再次断裂及循序渐进施行患肢功能锻炼的护要点和康复重点.结果 患者术后疗效优良率为i00%,所有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问题得到了解决.结论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快.正确的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手术效果至关重要.在术后早期给予康复锻炼和精心护理,使患者康复理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经临床及关节镜检查确诊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4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膝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KDC、Lyrshohn、Tengner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IKDC、Lyrshohn、Tengne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kt2000屈膝30度、90度134N下胫骨前后移动距离明显缩小;治疗组患者的kt2000屈膝30度、90度134N下胫骨前后移动距离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研究过程中未发现相关不良事件,提示膝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安全性较高。结论膝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前后交叉韧带是维系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断裂后必须行韧带重建术.近年来我院对11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肌腱同时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获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11例,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29岁(18~3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天至8个月、平均2.2个月;术前均经MRI检查明确前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其中新鲜损伤7例、陈旧损伤4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4例、内侧副韧带损伤6例.术前Lyshlom评分平均为(65.5±3.1)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egond骨折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Segond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1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断裂,2例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例单纯Segond骨折.根据不同的损伤予以处理.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无膝关节感染,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度为0~120°.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后随访1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复查MRI显示前交叉韧带张力良好;1例前交叉韧带以及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术后10个月出现直向不稳定,MRI检查显示前交叉韧带张力尚失、内侧副韧带张力良好.结论 Segond骨折强烈提示韧带及半月板损伤,根据损伤的情况可选择不同的外科处理方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人工韧带重建的术中配合经验。方法前交叉韧带断裂26例患者行关节镜下膝关节人工韧带重建术,手术护士与手术医师默契配合确保手术圆满成功。结果前交叉韧带断裂26例均顺利进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充分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正确使用仪器和器械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LARS人工韧带在膝后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于2004年8月~2005年1月对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运动系统常见损伤之一,伤后关节疼痛、稳定性差、自然修复困难,严重影响人的正常功能活动,是困扰创伤医学界的难题之一。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主要稳定因素。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不能直接缝合,需行肌腱或韧带重建术。与开放手术重建方法相比,采用关节镜  相似文献   

15.
张淑莲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2):1212-1213
2001~2005年,我院对8例膝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施行了经关节镜半腱肌、股薄肌自体移植韧带重建术,经系统规范的术后功能康复训练,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19~30岁。其中左膝3例,右膝5例,均为运动损伤。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l例,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受伤至接受手术2个月~3年。2护理2.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因怕疼和担心重建的韧带松动或断裂,而不愿早期功能锻炼,护士应耐心说服患者,使他们知道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防止股四头肌萎缩,避免因此肌萎缩而出现髌骨半脱位或脱…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PLC)损伤合并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50例PLC损伤合并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PLC合并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手术,其中,实施PLC结合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和后交叉韧带(PCL)断裂患者12例,PLC结合ACL患者17例,PLC结合PCL患者21例。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关于膝关节功能评分表(Lysholm)和膝关节评估表(IKDC)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患者在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膝关节IKDC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合并前后交叉韧带断裂进行早期重建手术后能明显提高患者关节功能,提示患者生活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5T磁共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临床及关节镜证实的前交叉韧带损伤MR图像,分析前交叉韧带撕裂MRI特征.结果30例共检出11处前交叉韧带挫伤,12例完全撕裂,7例部分撕裂.结论1.5T磁共振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病变及损伤程度诊断准确率高,能作为术前无创性检查手段,为选择是否手术治疗及手术方式提供最直接依据,但对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和部分断裂,存在一定的交叉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合并后外侧角(PLC)损伤以及其他相关损伤的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0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急性和亚急性ACL断裂患者核磁共振图像资料,确定并记录合并膝关节PLC、半月板、内侧副韧带及后交叉韧带损伤情况。结果 研究共纳入145例ACL断裂患者。ACL断裂合并PLC损伤发生率为22.07%,合并膝关节其他损伤发生率为24.82%。ACL断裂合并PLC损伤与患者性别、损伤的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内侧副韧带、后交叉韧带损伤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通过研究ACL断裂合并PLC损伤的发生率,有助于避免漏诊和及时处理PLC损伤,以及由此导致的ACL重建失败。  相似文献   

19.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由于ACL损伤后可引起膝关节不稳定,有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可能。由于其缺乏自我愈合的能力,故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重建为主。术后正确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3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各种原因导致的前交叉韧带断裂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是一项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骨隧道的定位、移植物的选择及固定方法、前交叉韧带断端的处理等又是影响重建韧带效果的重要因素.文中就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的进展做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