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C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浓度的变化在哮喘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利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的UniCAP全自动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监测 5 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CP浓度的变化。并与肺功能监测的结果 (最大呼气风速PEFR)相比较。结果 急性发作期重度哮喘患儿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 (P <0 .0 1) ,中度患儿ECP水平高于轻度 (P <0 .0 5 ) ;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ECP浓度明显高于治疗缓解期 (P <0 .0 1)。此与PEFR变化呈负相关 (发作期r=-0 .62 ,P <0 .0 1;缓解期r =-0 .5 4,P <0 .0 1)。结论 血清ECP浓度能准确地反映出哮喘患儿气道过敏性炎症的轻重程度 ,故ECP的监测对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分度、评价抗炎治疗的效果、预测哮喘发作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在儿童哮喘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实验共对80名哮喘患儿及20名健康儿童血清ECP及IgE进行测定,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结果: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缓解期及健康儿童,三者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患儿发作期IgE水平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稳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P和IgE都可体现哮喘患儿的发病情况,但相比于IgE,ECP能更好地反映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状态和气道炎症的发病情况。因此哮喘患儿血清ECP水平可作为诊断哮喘、判断病情发展状况及指导炎症治疗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onic protein,EC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e E,T-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phils,EOS)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3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ECP、T-IgE水平及EOS按常规法计绝对数.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中ECP 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正常组,ECP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哮喘组血清T-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无显著差异.而3组的EOS计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CP是EOS活化后脱颗粒释放的主要炎性介质,是反映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清ECP含量的变化与哮喘患儿疾病的状态有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免疫球蛋白IgE在哮喘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患儿和20例健康儿血清进行了ECP及IgE检测。结果哮喘发作期EC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IgE发作期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儿,但缓解期与稳定期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哮喘患儿血清ECP、IgE间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ECP水平能更准确反映嗜酸粒细胞活化状态和气道炎症变化,是诊断、判断病情及指导抗炎治疗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酶免疫荧光技术(FEIA)测定了20名正常健康者、25例发作期哮喘患者的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并同时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细胞计数;在此基础上临床追踪观察了其中16例患者治疗前后ECP和EOS的波动情况。结果显示:①患者组血清ECP、EOS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经治疗,二指标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显著(分别P<0.01、P<0.05);②发作期血清ECP浓度和EOS数正相关(r=0.48,P<0.05),治疗后二者下降的幅度显著相关(r=0.65,P<0.01)。结论:嗜酸性细胞及其毒性蛋白颗粒—ECP是造成气道上皮损伤,促进哮喘炎症形成的重要介质。血清ECP检测目前已成为临床监测哮喘气道炎症活动情况、判断抗炎药物疗效以及预后的极佳指标。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哮喘患者血清ECP水平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血清ECP水平在婴幼儿哮喘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分别测定75例婴幼儿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ECP值及Eos,同时测定40例正常婴幼儿血清ECP值及Eos。结果哮喘发作组病人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及正常组,而哮喘缓解组病人与正常组ECP水平差异不显著,E os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由此提示婴幼儿哮喘患者血清ECP水平的监测对判断气道炎症程度,哮喘发作预测及评价药物疗效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对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必要时加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其中观察组再予舌下粉尘螨滴剂含服,观察期为1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哮喘症状评分、激素用量、峰流速(PEF)、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第15、21周时两组患儿哮喘症状评分、吸入激素量、PEF和FEV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第35周和51周,两组患儿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能明显改善哮喘患儿的症状及肺功能,减少激素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正常健康儿童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含量。方法采用固相双位点酶放大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5例正常健康儿童与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不同温度(25℃和37℃)下收集的血清和血浆标本(EDTA-K2做抗凝剂)进行ECP水平测定。结果不同温度的血清组血清ECP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组10.66±5.21μg/L(x-±s)和17.61±11.60μg/L,哮喘组36.51±21.90μg/L和62.72±32.59μg/L,不同温度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37℃凝集的血清ECP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25℃;在不同温度的血浆组血浆ECP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组4.69±2.09μg/L(x-±s)和5.96±2.40μg/L,哮喘组为7.40±2.35μg/L和8.05±2.23μg/L,不同温度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同一温度下,血清标本ECP水平显著高于用EDTA-K2做抗凝剂的血浆标本(P<0.01)。结论温度和抗凝剂对血ECP水平有显著影响,37℃凝集为ECP水平测定的最适温度,日常工作中应制定相应温度下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生理状态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OS)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ic protein, ECP)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前瞻性地测定8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EOS和ECP,其中24h内有哮喘发作59例(A组),哮喘持续状态22例(B组),另有2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窦炎患儿作为对照(C组),3组患儿分别于入院即时、72h以及7d采集痰液。结果 A组和B组患儿入院时痰液EOS和ECP的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患儿入院时痰液EOS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患儿入院时痰液ECP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B组患儿第7d的痰液EOS和ECP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患儿痰液EOS与ECP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726,P<0.05)。结论 联合动态检测痰液EOS和ECP水平可判断小儿支气管哮喘程度,ECP可更敏感预测小儿支气管哮喘转归。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嗜酸粒细胞;儿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哮喘性细胞阳离子蛋白(FC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以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对30例哮和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诱导痰中ECP和TNFα水平进行同步检测。结果:喘发作期血清ECP和TNFα水平高于缓解期血清。尤其诱导痰液中ECP水平的增高更明显(P<0.01);而且发作期ECP与TNFα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两者均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儿童哮喘大多是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惟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辅相成,最终达到治愈过敏性疾病的目的。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是近年来提倡的针对过敏性哮喘的新疗法。SLIT确切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国内外研究证实SLIT对儿童哮喘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依从性较好,能预防新的过敏症发生。SLIT可能提供机制填补目前过敏症实验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与哮喘不同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就诊的哮喘患儿82例,分为控制组(29例)、部分控制组(31例)、未控制组(22例),并同期设立对照组(27例),测定其诱导痰中MMP-9和ECP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诱导痰中MMP-9和ECP水平随哮喘控制水平的不足而逐渐升高,且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未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控制组患儿诱导痰中MMP-9、ECP水平呈正相关(r=0.62,P<0.05)。[结论]哮喘患儿诱导痰中MMP-9和ECP可反映哮喘不同控制水平,可能在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儿童支气管哮喘96例血清IL-13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IL-13水平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3、总IgE水平,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哮喘组患儿血IL-1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哮喘组血IL-13水平与ECP、总IgE及EOS计数均呈正相关。结论:血IL-13水平与儿童哮喘发病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程靖  林文盛  吴小海 《循证医学》2009,9(3):158-160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通过各种中文全文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符合选择标准要求的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提示,儿童变应性鼻炎、哮喘患儿组较对照组升高0.87ug/L(95%可信区间0.63~1.11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儿童急性发作组较缓解组升高8.02ug/L(95%可信区间7.62~8.42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成人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组较对照组升高1.14ug/L(95%可信区间0.81~1.48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成人急性发作组较缓解组升高9.06ug/L(95%可信区间8.48~9.64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特别是急性发作期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16.
姜钰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65-66
目的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浓度,探讨其与CVA患儿气道炎症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对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2例),典型支气管哮喘患儿(30例),健康儿童(35例)。采用瑞典Pharmacia公司的UniCAP变应原检测系统荧光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ECP值。CVA组中20例患儿坚持系统治疗3个月,病情缓解后再次测定ECP值。结果CVA患儿的ECP值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5),明显低于典型哮喘患儿发作期的ECP值(P〈0.05);CVA患儿治疗后ECP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ECP水平与CVA患儿气道炎症严重程度呈密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总IgE及ECP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血清总免疫球蛋白 E(T- Ig E)、变应原特异性 Ig E抗体 (S- Ig E)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将和田部分地区 2 12例 18~ 72岁维吾尔族人分为对照组、哮喘间歇发作组及轻度、中度、重度哮喘组 ,分别定量测定 5组患者的血清 ECP(S- ECP)、T- Ig E水平 ,同时对吸入性变应原的特异性 Ig E抗体水平进行定性测定。结果:哮喘各组之间 S- EC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1) ,重度哮喘患者组 S- ECP水平最高 ,且 S- EC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r=0 .6 3,P <0 .0 1)。变态反应的出现与 S- ECP水平增高有关 ,T- Ig E与 S- ECP呈正相关关系 (r =0 .6 1,P <0 .0 1)。S- ECP水平与哮喘发作的自觉症状和通过检查所得的客观体征具有高度相关性 ,ECP与最大峰流速 (PEF)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r =- 0 .6 7,P <0 .0 5 )。结论:血清 S- ECP和 T- Ig E二者的水平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取决于嗜酸粒细胞激活程度和分泌蛋白的能力 ,它们能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活动情况 ,并可预示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的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亦是免疫功能异常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治疗方法干预患者病理性的免疫应答,使患者对变应原产生免疫耐受,从而治疗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是过敏性疾病的病因治疗,对于重症?变应原不明确的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受到限制,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弥补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