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龙虎交战针法的主治病症涉及神经系统疾病、骨伤科疾病、肌肉软组织疾病、妇科疾病、肿瘤科疾病等,以相关疾病的痛症为主。针法的施术部位,主要集中于肌肉较丰满的部位,多能承受该手法较强的刺激量。龙虎交战针法有镇痛和调气之功,其针刺作用的发挥与针刺时针具的捻转幅度与角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合董氏奇穴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动气针法配合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口服镇痛药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气针法合董氏奇穴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具有明显临床疗效,更易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并且可以增强肌肉的伸缩能力,以促进下肢微循环的改变,从而提高梨状肌部位的营养支持,促进炎症及病理产物的吸收,修复损伤组织。  相似文献   

3.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5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痛、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肩部肌肉萎缩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笔者用温针法治疗肩周炎58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痛、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肩部肌肉萎缩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笔者用温针法治疗肩周炎58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对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腰痛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与分析。[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将近十五年的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腰痛的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苍龟探穴针法由明初针灸学家徐凤首先提出,是"飞经走气"四法之一,因其独特的搜气、催气、行气手法,治疗腰痛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肌肉及软组织损伤所致腰痛。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苍龟探穴针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辅助手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诠释与创新。[结论]苍龟探穴针法具有作用面宽、刺激量强、引导经气直达病所、调整疾病虚实的特点,在临床上治疗腰痛具有起效快、操作方便、疗效确切等优势,但目前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腰痛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亦存在一些待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王宜平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187-187
风湿病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骼、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相似文献   

7.
<正>重症肌无力[1](myasthenia gravis,MG)是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传导障碍疾病的一种,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生活、工作、生存质量的疾病,临床表现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呈波动性肌无力,常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且有晨轻暮重等特点。笔者导师李平教授临床采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Gou LJ  Su JM  Zhao Y  Zhang FC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3):206-208
目的 了解肌肉结核的临床表现特点,分析肌肉结核的可能高危因素.方法 对象为2000至20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血源性肌肉结核19例,以及北京协和医院收治住院患者诊断肌肉结核1例.20例患者中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5岁.结果 20例患者均表现为局部包块,19例为单发性肌肉受累,1例为多发肌肉受累,其中病灶单发于腓肠肌9例.9例有结核病史或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结核.3例患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曾使用激素治疗.11例患者行结核菌素试验,其中1例为强阳性,余10例均为阴性.20例均经手术后进行肌肉组织病理确诊.20例均抗结核治疗.结论 肌肉结核以局限性痛性或无痛性肌肉包块为主要表现,多为单发肌肉受累,既往有结核病史、其他部位结核、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易发生肌肉结核,诊断主要依靠活检部位的病原学培养和病理检查,抗结核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魏翠洁  能晖 《北京医学》2018,(5):390-392
神经肌肉病即运动单位病,指运动单位通路上的各个部位发生的病变,包括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常于儿童期起病,多由遗传因素所致.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步态异常、关节挛缩、骨骼畸形、呼吸衰竭,根据受累部位还可伴随感觉异常、心脏受累. 既往确诊这类疾病,往往意味着无特效治疗,只能通过康复训练、家庭护理及少数非特异性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时间.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酶替代、基因治疗的发展,部分疾病的治疗获得了很大突破,以下将介绍3种常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0.
僵人综合征是一组以身体轴性部位肌肉僵硬并有疼痛为特征的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罕见疾病,表现为躯干、四肢、面颈部肌肉僵硬,活动、碰撞或噪音刺激后加重,睡眠后消失,发作期间神智始终清醒[1-2]。  相似文献   

11.
缪刺法是《黄帝内经》记载的一种针刺方法,有专门篇章论述,主要用于疼痛的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然后世医家对此少有阐发,作为针灸专业的学生,也很难从针灸教材掌握其内涵。现结合笔者临床跟师心得,从缪刺法概念、病因病位、适应症、中医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论述,归纳总结《内经》缪刺法治疗疾病范畴,并列举了吾师符文彬教授临床应用"缪刺"法的治病奇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对比用小针刀结合浮针治疗与传统推拿、针灸治疗菱形肌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50例菱形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结合浮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推拿、针灸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为8%,对照组为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结合浮针治疗菱形肌损伤,能显著改善疼痛症状,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巨刺法的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文献中均有较多记录。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很多变化。该文力图从巨刺法的适应证和手法的变化回顾入手分析,说明了巨刺法体现了经络的循行流注规律、经络的相互交会理论和经络整体的调节作用,而在现代研究中,也体现了一种环状的思维意识,通过"巨刺"针法促使大脑皮层内相应通路受到调节控制,从而使机体有利于控制病痛,直至完全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对中风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4组,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纽,巨刺法组,持续静力牵张组,传统针刺法。Ashworth和FMA评价4组方法对中风后高肌张力状态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4种方法均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高肌张力状态,其中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效果最好;巨刺法和持续静力牵张的效果相仿;传统针刺法效果最差。[结论]巨刺法和持续静力牵张均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的高肌张力状态,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巨刺法结合持续静力牵张有更好的降肌张力疗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针刺复式手法治病的探讨较多,临床常将“烧山火”针法结合相关腧穴配伍用于治疗虚证。基于此,文章通过析源溯流,结合现代研究,探讨“烧山火”针法补虚的理论和临床基础,以期为“烧山火”针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虚证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e patient is asked to lie in a lateral or prone position. A No. 28 filiform needle of 3 cun is inserted perpendicularly into the point Zhibian (BL 54),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needle tip varying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the diseases. The needle can be directed in three directions, the first along the sciatic nerve; the second pointing to the genitals; and the third pointing to the anus. The reinforcing,reducing, or even needling manipulation can be used,and the needling depth can be deep or superficial.The needling can also be appli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warm-needle, cupping, and point-injection.  相似文献   

17.
取3~4寸毫针一根,用舒张进针法,先垂直刺入皮肤、皮下组织,然后倾斜针体,以与腹壁成45°~60°角缓缓进针。当针尖通过腹壁各层进入耻骨后膀胱前间隙时,针下应该有一种落空感,如无落空感不可贸然深刺。落空感后继续缓缓进针,一般深达3寸左右时,针下可遇到比较明显的阻力。此为确定深刺深度的标准。手法一般使用缓慢、轻柔、小幅度的提插捻转法,禁止使用快速、粗暴、大幅度的提插手法。临床上,该法用于治男性病、妇科病、泌尿系疾病取得满意效果,尤其对阳痿、痛经、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筋恢刺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原发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把中医“开骨除痹”及“开阖枢”的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分析“分筋恢刺法”配合中药离子导人的优越性,为优化原发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增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予分筋恢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予分筋恢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筋恢刺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原发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银质针是上海伤科八大家之一——陆氏伤科的治伤工具,以“循经取穴”、“以痛为腧”和“功能运动中的痛点”为取穴原则,在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介绍银员针疗法的发展应用概况、银质针的规格和特点、银质针疗法的取穴原则和银质针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Double-hand manipulation is a needling technique, with which No. 30 filiform needles of various lengths are selected and inserted into the affected part of the body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ymmetrically upward-downward, rightward- leftward, anteriorly-posteriorly to the point, followed by needle twirling with both hands. When the two opposite needle tips are twirled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soreness, warm, numbness, and distending needling sensation tends be connected in a line, forming a rather strong needling sensation. After such manipulation for some time, the needles are retained for 30 min., during which the needle manipulation is given 3-5 times at intervals. This needling treatment is given once daily.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has adopted this manipulation method i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with quite satisfactory results. Some of the sample cases are listed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