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旱灾明显的国度,特别是干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旱情重等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该文以2011—2013年孝感市旱情为例,用孝感市境内水文站历年实测降水、径流资料,对孝感旱情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来宾县农业干旱成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导致来宾发生区域干旱的原因有四种:季风气候,岩溶环境,生态恶化,灌溉系统功能低下.前两种属先天自然环境不良,后两种与人类活动不当有关.四种原因迭加的结果使来宾县成为广西区干旱特别严重的县份.其中最根本的地域性因素是岩溶环境.来宾干旱属典型的岩溶干旱.来宾县位于桂中平原;大江大河(红水河)水资源丰富,是优先开发对象,同时应考虑岩溶特点,建立综合治旱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数据,通过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 TVDI),详细分析了滇中高原2001—2020年农业干旱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研究区TVDI年均值呈上升趋势,农业旱情整体呈显著增强趋势;每年4月份的农业旱情最为严重,10月份旱情最轻;TVDI年均值在0.46~0.56之间,中旱和重旱覆盖面积呈扩大趋势;昆明和曲靖主要以轻旱为主,玉溪以中旱为主,楚雄轻旱和中旱相间分布;西部地区旱情整体上有增强趋势;昆明北部及玉溪西部部分高海拔地区、元江河谷及金沙江河谷部分地区,农业干旱变化不稳定,其他地区农业旱情变化逐渐趋于稳定;研究区农业干旱重心先向南移动后再向西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4.
农业干旱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利用帕尔默旱度模式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徐州市自然旱度评估方程,与此同时,建立了模拟农业干旱的数学模型,模型依据农作物的缺水率来分级判定旱情程度、模拟农业旱情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在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徐州市的具体情况定量估算旱灾范围、灾情损失及灌溉效益,客观地评估农业旱情和抗旱措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西水、旱、蝗灾害及其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区近380年来水、旱、蝗三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这些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季风气候异常是导致旱、涝灾害的主导因素;地形、地貌的差异是造成区域性旱、涝灾害的重要因子;生态环境恶化及河流水位暴涨暴落是引起旱、涝灾害的直接原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久失修促使农田旱涝调节能力减弱。论证了旱、涝灾害与蝗灾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在东亚飞蝗未彻底根治之前,旱、涝灾害与自然地理环境等生态因素的相互作用和互相配合,是造成飞蝗大发生的重要根源.提出以下综合治理对策:(1)加快河流治理.消除旱、涝灾害;(2)积极造林绿化,维护生态平衡;(3)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上述三项措施后,我区水、旱、蝗三大自然灾害可得到彻底根治。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7,(9):1412-1417
采用MODIS温度成品数据和植被指数数据构建Ts-EVI特征空间,对四川省2007年7—10月的旱情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Ts-EVI特征空间在旱情监测上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准确监测四川省2007年7—10月的旱情变化;当年四川省境内旱情严重,中旱和重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0%以上,川东旱情较川西高原严重,且不同区域的旱情发展态势不同;对比ECMWF土壤水体积数据,两者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韦朝强 《广东科技》2012,21(5):84-85
详细介绍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工程田间工程的规划设计,以期在日后工作中对同类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模拟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图片处理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无旱、轻旱、中旱、重旱4种旱情级别下的坡面土壤裂缝特征以及前期干旱影响下的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裂缝长度密度、面积密度、宽度、裂缝交点数、土壤裂缝弯曲度从小到大依次为轻旱、中旱、重旱;土壤裂缝条数从轻旱到中旱略有下降,到重旱后土壤裂缝数量激增,土壤裂缝网络的连通性从轻旱到中旱急剧增大,中旱到重旱基本一致。轻旱、中旱、重旱下土壤产流开始时间比无旱土壤分别增加1.83、2.43、3.87min,产流截止时间比无旱土壤分别减少0.97、1.23、1.40min;无旱、轻旱、中旱、重旱土壤产流稳定前各时段产流量依次减小,稳定后无明显差异,总产流量随旱情等级加大而减小。土壤平均产沙浓度从无旱、轻旱、中旱依次增加,中旱到重旱有所减小,稳定前土壤产沙速率从轻旱到重旱依次减小,无旱土壤最小,从无旱到重旱总侵蚀产沙先增大后减小,轻旱、中旱、重旱土壤侵蚀量分别是无旱的3.92、3.85、2.50倍。  相似文献   

9.
从气象干旱出发,考虑前期干旱指数衰减累积效应,在前期降水指数(API)和标准化前期降水指数(SAPI)的基础上,结合时间序列标准化统计学方法,对SAPI算法进行了简化,定义为SAPI*.通过对SAPI*在贵州省的适用性分析,得到以下结论:SAPI*有效刻画出贵州省2009—2010跨年干旱和2011年的夏秋连旱过程的干旱累积效应,客观反映干旱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过程,没有出现"不合理旱情加剧"的问题;SAPI*旱日频率在各季节的主要发生时段是夏季和春季,且贵州省降水较少的季节或者地区,较易发生一般性干旱,而在贵州省降水较多的季节或者地区较易发生重型干旱.SAPI*对无雨日数和降水量的敏感性分析,发现无雨日较少、降水较稳定开阳站SAPI*对旱日的敏感较高、对降水的敏感性也较高,即旱情发展较快、缓解也较快,所以一般性干旱出现的概率较大;相反在无雨日较多、降水较集中的兴义站对旱日的敏感性较低、对降水的敏感性也较低,即旱情发展略慢、旱情缓解也较慢,所以重性干旱出现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近年来广东省干旱情况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8天250 m分辨率的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计算了2003—2017年广东省植被状态指数(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 VCI),并以VCI为干旱指标,采用趋势分析、频率分析和MK检验等方法,对全省干旱的时空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2003—2017年间的VCI整体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80.3%以上区域的VCI变化趋势倾向率为正值,表示全省大部分地区旱情逐年减轻;全省大部分区域发生干旱的频率在0.2~0.6之间,以中旱为主(发生频率:0.2~0.4),重旱较少出现(发生频率:0~0.2);广东省总体干旱面积占比逐年降低,中旱和重旱面积占比也呈现下降的趋势;2017年与2003年相比,总体干旱面积占比减少了39.5%;总体上看,广东省近年来干旱严重程度在逐年减轻,干旱面积也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1.
在评析我国西南地区旱灾突发事件重复发生而当地组织却无力应对,组织失败等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组织自发演进和规避突发事件的内在机制,指出西南地区应对突发旱灾事件组织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方涛动指数与广西春秋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影响广西春秋降雨的天气系统的关系的分析。找出了7月及头年8月南方涛动指数分别与秋季和次年春季降雨的关系较为密切。并且,这两个月的南方涛动指数对影响春、秋降雨的天气系统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用这两个月的SOI值制作的春秋干旱的GM(1,2)模型,其效果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与其抗旱性呈极显著正相关;IAPAR9有中等发达程度的根系;干旱使根系内导管面积及数目大幅降低,但严重干旱(40%田间持水量)时,IAPAR9仍能维持一定生长量,因为IAPAR9根内导管面积较大,这是其抗旱性较好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1960-2009) of China and associated regional socio-economic data,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of drought in China was assessed by apply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disaster system theory, which used the hazard and vulnerability as two variables to define the risk of drought. Sichuan province suffered from the severe risk of drought, while Guangxi, Yunnan, Guizhou provinces, and Chongqing city could be classified as the moderate drought risk area of China. Additionally, Tibet plateau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had the lowest risk of drought. The integrated data from this result provided the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cope with the drought in respect of optimization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t the regional scale.  相似文献   

15.
搜集了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7省15个地区的竹节草野生居群,研究了它们的水分生理以及干旱胁迫下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变化,然后对经过权重分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以广西大新野生株系的抗旱性最好,广东丰顺野生株系的抗旱性最差;结果也表明竹节草不同居群的抗旱性差异较大,说明我国亚热带地区竹节草野生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旱性鉴定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与玉米自交系幼苗质膜损伤程度有关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维生素C和电导率为指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选择的6项指标,按隶属函数计算加权平均值的方法对参试自交系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随机模拟和模糊聚类的水文干旱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进一步探讨严重水文干旱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确定黄河上中游地区连续枯水段的发生概率和重现期 ,采用多站季节性随机径流模型生成长序列人工径流 ,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人工径流序列中的枯水年份进行了识别 ,最后以黄河中游测站为例 ,通过对径流序列中不同长度连续枯水段出现情况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几种条件下严重水文干旱的发生概率和重现期。多站季节性模型和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进行水文干旱特性分析 ,丰富了现有的研究方法 ,所得研究结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和干旱年份的水资源调度和风险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