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我国农村水电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援越 《中国水利》2004,(14):48-50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水电发展迅速.截至2003年底,全国已建成农村水电站4万多座,总装机容量超过3000万kW、年发电量1000亿kWh,分别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1/3.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下,国务院先后部署开展了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通过开发当地丰富的水能资源,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用电水平,先后有653个县实现了初级电气化.  相似文献   

2.
一、加快开发小水电,对促进我国四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用电有了很大发展。建国初期,全国农村年用电量只有0.2亿度,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电用。现在我国农村年用电量已达到450亿度,约占全国发电量的14%。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生产队在排灌、脱粒、扬场、粮棉油加工、社队工业和生活照明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广大农民一直使用煤、柴、草、作物秸秆为主要生活燃料.农村能源消耗占全国森林资源消耗的40%.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实际年消耗薪柴1.71亿吨,约2.28亿立方米,成为目前森林资源消耗的主要方面.国务院批准的"十五"期间农民年烧柴限额为0.64亿立方米,而实际年消耗薪柴超过了限额2.6倍.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06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显示,继2005年全国电力装机突破5亿kW后,截至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亿kW,达到6.22亿kW,同比增长20.3%。其中,水电达到1.29亿kW(其中农村水电达到5000万kW),约占总容量20.67%,同比增长9.5%。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预计,2007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将达9500万kW左右(含新增水电1000万kW以上,其中农村水电新增600万kW),今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2亿kW。美国能源部信息管理局发布的《国际能源展望》预计,到2015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4.5万亿kW·h,[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前,我国农村基本上没有电用;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用电有了很大发展。现在我国农业年用电量已达450亿度,占全国总电量的14%左右。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民在粮食加工、生活照明、农业排灌、社队工业等方面用上了电。这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显著作用。但是,现在我国农村还有将近一半农民没有用上电,大多数集  相似文献   

6.
1、1988年全国农用电量175.3×10~9kWh(其中农村用电87.2×10~9kWh、县城用电88.1×10~9kWh)比1987年增长13.8%,超过全国发电量增长水平。全国乡通电面95%,村通电面85%。农户通电面77.1%,其中:农户通电面超过90%以上的有10省(市),小于60%的有河南、贵州、云南、新疆等省(区)。农用电量超过10×10_9  相似文献   

7.
个旧是一个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中国锡业基地.建国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以锡为主,有色金属、化工、机械、轻纺、建材、食品、加工工业等综合发展的重型工业城市.全市人口1988年为36万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58.5%;工业产值1988年8.23亿元(1980年不变价),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5.2%。非农业人口、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大,为全省各城市之冠。在市区内,中央、省、自治州、市属大、中、小型企业同时并存。1987年全年用电8.15亿 kWh,其中工业用电8.03亿 kWh,占总用电的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后,我国小水电发展很快。截至1983年止,全国小型水电站有9.3万余座,装机容量达850余万千瓦(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1/3),年发电量达200亿度(约占农村用电量的1/3)。近几年来,我国小水电装机容量每年新增100万千瓦左右。小水电发展较快的广东省,已装机141万千瓦,居全国首位。小水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我国农村水电空前发展.2005年新增装机突破500万kW,达到530万kW,一年投产超过“八五”期间五年投产总量.超过改革开放前30年投产总量。年发电量1380亿kWh.在建规模2000万kW。5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500亿元.新增装机1600万kW,发电量5600亿kWh.实现工业增加值2800亿元,解决了120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农村水电站建设中.增加水库库容66亿m^3,修建和改造农村公路6万多km。“十五”农村水电新增装机实现效益比“九五”翻了一番。农村水电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推动力.而且对满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布基纳法索人均用电量仅为35.5kW·h/a。为了给人民创造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国家规划了许多用于水力发电和灌溉的多目标大坝。大坝和水电站将为实现政府的宏伟目标———到2018年全国用电人口从12%增长到40%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晓田 《中国水利》2001,(Z1):40-41
"九五"是农村水电事业发展极为关键的历史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水利部门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一手抓农村水电开发与建设,一手抓配套电网建设与发展,开创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目前水电农村供电变电站的状况,论述了未来农村供电变电站根据其具体情况如何建设,以及农村变电站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中央旨在统一统筹城乡发展、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其正在深刻改变农电改革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必然要求创新农电发展方式。在服务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农电企业应有所作为,也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湖南省水利厅调研小组调研的5个县的电网结构和供区情况、电源情况、发供用电情况、电价情况、农网改造情况、财务情况作了说明,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射洪农村电网10 KV配网跳闸和0.4 KV及以下低压电网故障率高等问题,结合农网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力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加强农电工培训、保护电力设施、降低费用等多方面探讨解决问题和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电网是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供电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至关重要。1998年以来.西北五省(区)各级政府和电力企业积极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及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以下简称“两改一同价”)工作,农网供电能力明显增强,农村电价大幅下降,农民用电负担明显减轻。但在电网建设改造、投资机制、维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准确掌握农村电网供电现状,督促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电力供应问题,充分发挥电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行者作用,2008年底到2009年初,我们通过收集数据资料,实地走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农村供电单位座谈等形式开展了农村供电情况调研工作,召开各类座谈会30余次,走访村组100余个,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在研究分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本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高农村配电网建设水平,以《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纲要》和《新农村电气化标准体系》为依据,在充分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制、编写了新农村电气化村典型供电模式。根据经济水平将新农村电气化村划分为A,B,C等3类,电气化村的典型供电模式相应分为A,B,C等3类。另外,根据村的建筑布局,将村分为多层、联排和分散居住3类。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0种电气化村典型供电模式,其中:A类3种,B类3种,C类4种。研究成果已在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中广泛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农网线损的管理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管理工作。分析了造成农网严重电损的主要原因,提出应以民为本,以提高供电质量为主要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农网改造;采用三相接户线,提高农网降损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莫训华  侯艳乔 《红水河》2009,28(4):100-102
工程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设计主要通过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设计质量的控制影响工程造价.该文结合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从线路本体工程出发,浅析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