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行日调节时水电站下游水位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水电站水头是水电站运行的重要参数.当电站承担变动负荷时,水电站引用流量的变化将导致上、下游水位波动,形成水电站日运行过程中水头的变动.对于高水头水电站,波动幅度占水头的比例一般不大;而对于中低水头的水电站,波动幅度可以占到水头的25~3O%’“.通常,在负荷波动幅度一定的条件下,水电站水头愈低,则流量波动幅度愈大,水头波动的幅度也愈大.某些低水头电站在高峰负荷时由于引用流量过大,水头会急剧变小,甚至会出现容量受阻的情况.显然,在进行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和电力系统日负荷分配计算时,水电站水头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对有汛限水位大型水电站,由于汛期长期处于低水头情况,在工程设计中,往往确定的额定水头偏低,带来机组不匹配以及高水头的稳定运行问题,本文通过对三峡等工程的具体分析,提出在工程设计中选择额定水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实际观测资料,分析阿海水电站水文气象预报精度及开展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可行性,研究阿海水电站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启动条件和水位动态控制范围。通过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发电水头、降低机组出力受限影响、有效减少闸门启闭频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增加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4.
大朝山水库上游梯级为具有年调节能力的小湾水库,本次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仅针对小湾水库蓄水运行前。为了在小湾水电站投产前,合理利用大朝山水库调节库容,科学利用洪水资源,以不影响水库自身及上下游防洪安全、不增加水库淹没为前提,结合完善、可靠的水情测报系统,进行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从水库泥沙淤积、水库淹没、能量指标、上下游防洪安全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拟定大朝山水电站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方案,通过抬高水库汛期运行水位,以减少电站受阻容量,增加电站汛期出力,缓解云南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5.
大朝山水库上游梯级为具有年调节能力的小湾水库,本次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仅针对小湾水库蓄水运行前。为了在小湾水电站投产前,合理利用大朝山水库调节库容,科学利用洪水资源,在不影响水库自身及上下游防洪安全、不增加水库淹没的前提下,进行大朝山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从水库泥沙淤积、水库淹没、能量指标、上下游防洪安全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拟定大朝山水电站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方案;通过抬高水库汛期运行水位,以减少电站受阻容量,达到增加电站汛期出力,缓解云南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万安水电站位于赣江中游,肩负有上下游防洪任务,下游防洪控制点为吉安、石上两站.电站正常运行后,正常蓄水位和防洪高水位均为100.00m,防洪限制水位和死水位均为90.00m.受移民条件限制,初期运行上述特征水位均降低,主汛期4~6月库水位控制在85.00m,发电水头比正常运行降低5m,机组出力受阻达40%以上,致使电站效益不能充分发挥,而4~6月恰为用电高峰期,电网缺电十分严重.为解决主汛期发电和防洪的矛盾,提出了汛期采用预泄办法提高运行水位的方法,即在水文气象预报的有效预见期(18~24h)内,按8800m3/s控制下泄,使库水位从8800m或90.00m泄至85.00m,可满足万安水电站防洪的两个约束条件,即回水对赣州市的影响既不超过0.3m,也不会加重下游的防洪负担.经过1993年6月的实际运行,证明此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提高万安水电站的运行水位,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运行水头,改善了机组工况.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水电站长期运行过程中频繁的无规律动作对于水头高、库容小、调节性能差的水电站造成的损害,最大限度利用水头优势增发电量,提高水电站运行的效益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机理与数据混合驱动的水位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优化耦合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水量平衡模型,其中,数据驱动模型提供基准值,水量平衡机理模型修正水位趋势的合理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沙坪二级水电站的水位预测,对比分析水量平衡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耦合模型预测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耦合模型有效避免了机理模型的累积误差和数据驱动的反常性;相对于水量平衡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该耦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拟合优度R2分别为0.001 3和0.97,预测幅度更贴近真实水位。研究成果可为水电站面对短期的水位变化提前做出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低水头日周调节水电站设置汛限水位的目的通常是为了降低库区回水高程,减少库区淹没损失,国内对该类电站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甚少。因此,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推求一套适合低水头日周调节电站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方法,研究成果对类似低水头日周调节电站具有借鉴与参考意义。本研究提出在保证满足电站库区防护对象防洪安全、工程本身安全和不增加下游防洪负担的前提下,根据水情预报信息,通过分析研究库区防护对象、机组发电、大坝防洪和下游防洪等因素对坝前水位的要求,综合推求出日周调节水电站按流量动态控制汛限水位成果,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研究成果的应用效果,最后对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低水头电站的水头小,淹没大,技术经济指标往往不好。白石窑水电站通过优化梯级布置,洪水时降低水位运用,采用库区防护,优化设计等措施,大大地减少库区淹没,技术经济指标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0.
总结三峡电站的水位及水头信息实时测量系统,分析三峡电站水位及水头信息的特性及对电站运行的影响,总结出合理完善的水头信号处理逻辑流程,对水电站水位及水头实时测量处理系统设计、运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五强溪水电站是沅水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骨干电厂,但由于其坝址来水年内分配不均匀,水资源利用率低、低水头下电站出力容易受阻等问题,水电站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就五强溪水电站目前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施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的有利条件,结合现有汛期运行方式,提出了五强溪水电站运行水位动态控制运用原则和方式,并基于典型调度情景实施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实践。  相似文献   

12.
洪江电厂建成时采用国内单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的灯泡贯流式机组,适应水头变化范围8.4~27.3 m,水库设计为周调节.通过分析洪江周调节方式的贯流式水电站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过程,拟定了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提高水能利用率,确保防洪度汛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乌江沙沱水电站是乌江干流的第九个梯级,也是贵州境内最后一个梯级,其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防洪及其他,是一座综合利用水电工程.沙沱水库库区有思南县城和塘头粮食产区等重要敏感淹没对象,上游有正在建设的思林水电站.为此,对沙沱水库淹没范围与特征水位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特征水位的论证思路.  相似文献   

14.
彭强 《水电站设计》1997,13(2):41-44,66
介绍了湖南省已建和在建的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的特点,如厂房的平面布置,消通工,通航建筑物,库区淹没损失和泄洪孔口的尺寸等。  相似文献   

15.
水电站坝、厂址水位流量关系不仅关系着工程的安全,同时也是确定工程装机容量、计算电站发电效益的基础,对低水头大流量电站尤为重要。根据QZK水电站坝址断面处资料条件,分别采用本断面高水外延法、相关关系法、曼宁公式法、HEC-RAS水文模型法多种方法推求坝址水位流量关系。结果表明:由于资料条件较好,各种方法推求的QZK水电站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成果较为接近。同时通过对比发现,在无实测水尺观测资料、仅有本断面纵横剖面的情况下,只要比降、糙率两参数选取合适,采用传统曼宁公式推求的水位流量关系成果亦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低水头电站设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水头电站水头小,流量大,航运要求高,库区淹没问题突出,为减少库区淹没,应采取如下措施:泄水建筑物规模控宣泄10~20年一遇洪水时坝前水位室高不超过0.3m设计;汛期降低库水位运行;在库区修建防护工程.低水头电站设计中,应选择具有宽阔河床的坝址,以利于枢纽布置、施工导流和施工通航;枢纽布置方案应综合考虑泄水、发电建筑物和通航建筑物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枢纽布置方案;应采用适当的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可简化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设施和土坝地基处理等,以改善低水头电站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黄木顺 《小水电》2006,(4):40-42
对水电站梯级开发中水位衔接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指出确定水电开发水位应注意的其它一些问题。表2个。  相似文献   

18.
赵璧奎  邱静  黄本胜  谭超  刘达 《水利学报》2023,54(5):530-540
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是促进雨洪资源利用、缓解水库防洪与兴利之间矛盾、提高水电站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长洲水利枢纽为例,针对低水头大型水利枢纽调度过程中面临库区上游淹没制约、下游尾水顶托、机组出力受限等多约束问题,构建了适用于此类工程的防洪与发电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淹没临界控制线的调洪演算方法和发电流量逐次分配优化求解方法。通过长系列模拟演算和多方案对比分析发现,与常规方案相比,采用运行水位动态控制方案可以使枢纽汛期平均发电水头提升6.88%、平均发电量增加8.75%,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方法对低水头大型水利枢纽防洪与发电联合优化调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育喜 《陕西水利》2011,(2):21-22,28
石泉水文站基本断面下游约46km处的喜河水电站于2006年6月蓄水发电,该电站设计水位362.30m,正常高水位362.00m,石泉水文站观测断面最低河床高程为358.01m。喜河水库运行后,石泉水文站测验断面受到不同程度回水淹没和顶托影响,特别是非汛期和汛期的平水期,当库水位蓄至361.00m以上时,测验断面淹没,成为死水,流速为零,水位失去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水电站厂,坝区泄水渠段,往往是原天然河道。水电站兴建后该河段的水流则不再是天然河道的水流状态了,水位与其对应通过的流量就不是天然情况下的某一确定关系。且从运行多年的水电站观测资料看两者相差很多,有的几乎无定性关系。因此,如何在厂,坝区消能段末端确定一个稳定流断面,建立该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线,采用动量守恒原理,计算泄水建筑物射流效果,即射流增差,从而确定厂,坝区的水位流量关系线,则可以改变用天然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