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姑息性胃切除治疗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 6 0例晚期胃癌行姑息性胃切除术(palliativegasevectomy ,PG)患者资料,与同期随机选择的1 6 0例晚期胃癌行非切除术(unresectableop eration ,UO)者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 .0 5 )。PG组术后1 ,2 ,3a生存率分别为5 9.2 %,2 9.3%,1 2 .6 %,UO组1 ,2 ,3a生存率分别为34.4 %,1 0 .2 %和0 ,2组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或0 .0 5 )。结论 对于有腹膜播散、远处淋巴结转移、周围脏器侵犯、H1 和H2 肝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姑息性胃切除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胃癌术中术后局部化疗对癌细胞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术中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术后腹腔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性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A组58例,B组54例,观察术后2组患者癌组织病理变化、生存率、复发及病死率等。结果A组58例中有53例出现组织学变化,有效率达91%。A组术后2,3 a生存率为83%,67%,明显高于B组的59%,37%,而复发及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另外A组1 a复发及病死率21%,明显低于B组的3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中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术后腹腔灌注化疗能明显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术中放疗对贲门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0年12月间74例贲门癌根治手术患者,其中38例行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放疗,36例仅行手术切除。比较2组间的3 a生存率和5 a生存率,观察术中放疗安全性。结果术中放疗组3 a生存率和5 a生存率分别为47%和30%;手术切除组3 a生存率和5 a生存率分别为31%和10%,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中放疗后可有一过性血淀粉酶轻度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贲门癌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放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提高贲门癌根治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60例残胃癌患者中,50例实施手术切除,切除率83%,其中根治性切除38例,包括残胃全切除12例,术后生存3 a 8例,5 a 4例;16例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生存均为3 a;5例行左上腹部胰体尾和脾脏联合切除患者术后生存期均为3 a。10例姑息性切除者术后生存2 a 4例,1.5 a 6例。5例患者行输出襻短路吻合术加空肠造瘘术,3例术后生存10个月,2例生存1 a。结论残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对胃切除术患者应加强随访,定期行胃镜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一经确诊应积极争取根治性手术治疗,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参芪养胃汤在老年胃癌晚期姑息性手术患者治疗中对患者生存时间、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胃癌晚期姑息性手术治疗患者,将入选患者平均分配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参芪养胃汤治疗; 6个化疗周期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随访1年,统计2组患者无病情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体水平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2组血清肿瘤标志物较术前改善(P 0. 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PFS、OS均长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参芪养胃汤应用于老年胃癌姑息治疗中可促进患者姑息性手术术后恢复,降低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延长患者无病情生存时间与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手术方式将80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分为支架置入组56例与常规姑息术组24例,常规姑息术组根据病情采取姑息性手术,支架置入术组行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常规姑息术组均手术顺利,支架置入组手术成功率为96%;2组ALT、AST、TBil、ALP、GGT水平术后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5),支架置入组较常规姑息术组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支架置入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姑息组(P均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姑息组(P0.05);支架置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常规姑息术组为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组病死率78%,生存时间(7.52±1.38)个月;常规姑息术组病死率86%,生存时间(7.14±1.56)个月,2组生存时间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下置入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相对于传统姑息性手术更具有微创性,利于术后肝功能异常的快速改善,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S-1、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28例单用S-1、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48%和36%(P>0.05),,KPS评分改善率分别是65%和46%(P<0.01),1 a生存率分别是57%和46%(P>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99、CA242及CA724平均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S-1、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较单用S-1、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疗效好,患者生存期延长,不良反应较轻,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穿孔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处理原则。方法总结28例胃癌合并穿孔的诊断及手术方式。结果单纯穿孔修补术10例,穿孔修补加胃空肠吻合术5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4例,Ⅰ期根治术8例,穿孔修补术后4周内行Ⅱ期根治术1例。生存期为6~74个月,存活0.5 a 2例,1 a 4例,2 a 9例,3 a 3例,4 a 6例,5 a 2例,余2例近期手术患者尚在随访中。穿孔修补加2~3周后的癌根治术,姑息性胃大部切除和胃癌根治术患者生存期分别为(87.21±8.62)个月(、10.18±4.12)个月(、24.11±5.31)个月。结论早期诊断,术中常规取标本活检可避免胃癌漏诊;积极手术治疗,选择正确的术式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疗效、长期生存率及化疗和手术的相互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32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A组16例和B组16例,A组患者确诊后接受2个周期的全身化疗,然后手术;B组患者确诊后直接手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长期生存率,评价术后化疗的毒性反应及对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A组与B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4%和88%,无显著性差异;A组总有效率56%,B组总有效率3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生存率比较,1 a存活、3 a存活无显著性差异(P>0.05),5 a存活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提高Ⅲ期NSCLC患者的手术疗效及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创伤与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病灶切除术的100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73例予以根治切除术,对照组27例予以姑息性切除,评价两组术后创伤,同时跟踪随访1~3年,对比两组术后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并无死亡;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切除范围的增加,观察组根治切除术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输血量也增加(P0.05);对两组进行1~3年的随访,观察组术后1年、2年、3年的生存率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姑息治疗比较,胃癌根治手术不仅不会增加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创伤,反而会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需要注意随着切除范围的增加,根治术患者创伤程度也会随之增加,必须要严格扩大根治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180例AEG患者随机分为经胸组、经腹组和胸腹联合组,经胸组选取左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入路;经腹组选取上腹正中切口入路;联合组先行开腹,明确病变部位后切口上延至胸部。比较3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不同上切缘长度阳性率及术后1,3,5a生存率。结秉3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切除长度和手术成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手术切口缘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未行器官联合切除患者的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经腹组5a生存率明显高于经胸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器官联合切除生存率与无器官联合切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3种临床路径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适应证、临床疗效及生存率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手术路径选择时需要结合患者病灶实际情况以及患者体质合理选择,以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大Braun和Roux-en-Y法重建消化道效果。方法选取胃腺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65例,按照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大Braun组35例和Roux-en-Y组30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重建消化道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1 a后比较2组的进餐次数、每日进餐量、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和白蛋白变化。结果大Braun组的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Roux-en-Y组明显缩短(P均<0.01),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大Braun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Roux-en-Y组(P<0.05)。随访1 a大Braun组的进餐次数、每日进餐量和体质量变化均较Roux-en-Y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而2组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运用大Braun法重建消化道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和分析残胃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12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残胃癌病人。结果:本组残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27例,切除率为79.41%,根治性切除27例中患者5、3、1年生存率分别为11.76%,23.50%,52.94%;姑息性切除5例,切除率为14.70%。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晚期病例应该争取行姑息性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两种方法在胃上部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惠东县安墩卫生院2011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0例胃上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部分切除组(36例)与全切除组(34例),分别开展近端胃切除手术和全胃切除手术,对其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长期生存率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2年生存率及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在胃上部癌治疗中均有显著疗效,考虑到生存率,更倾向于全胃切除手术,治疗时还应结合病情做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结合放疗治疗鼻咽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鼻咽鳞癌患者随机分成基因治疗+放疗(GTRT)组24例和单纯放疗(RT)组26例。2组放疗剂量和方法相同。rAd-p53注射液用法:每周1次,每次1×1012VP(病毒颗粒),共9~10次。常规放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每次2Gy,每周5次,共7周。观察肿瘤变化和不良反应,并以CT评价疗效。结果 8周后GTRT组完全缓解(CR)9例(38%),部分缓解(PR)13例(54%),稳定(SD)2例(8%),有效率92%;RT组CR 3例(12%),PR 13例(50%),SD 7例(27%),PD 3例(12%),有效率62%;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T组1 a生存17例(71%),2 a生存16例(67%),3 a生存13例(54%);GTRT组1 a生存20例(91%),2 a生存19例(86%),3 a生存17例(77%);2组生存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GTRT组除了6例出现一时性发热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rAd-p53结合放疗治疗鼻咽鳞癌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直肠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观察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直肠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行直肠癌根治术者5年生存率高于姑息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直肠癌根治术T1者5年生存率高于姑息手术T1者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直肠癌根治术T2者5年生存率高于姑息手术T2者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直肠癌根治术者5年复发率低于姑息手术患者的5年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直肠癌根治术T1者5年复发率低于姑息手术T1者5年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直肠癌根治术T2者5年复发率低于姑息手术T2者5年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直肠癌行根治切除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食管记忆镍钛合金支架置入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支架组30例接受支架置入术及放、化疗;对照组29例仅接受放、化疗。采用SAS 9.0统计软件分析2组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射治疗结束时,支架组进食梗阻缓解率90%,对照组为6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支架组与对照组的1 a、3 a、5 a生存率分别为67%,27%,17%和38%,21%,10%,2组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不良反应均可以耐受。结论支架置入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DOX)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尿嘧啶(DCF)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3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2组,其中DOX组33例,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d1,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d1,卡培他滨1 g/m2,每日2次,d1-14,休息7 d;每3周为1个周期;DCF组30例,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d1-3,5-Fu 750 mg/(m2.d),持续静脉输注120 h,每3周为1个周期。结果 DOX组总有效率为54%,无进展中位生存期为8.9个月,1 a、2 a生存率分别为53%和16%。DCF组总有效率为50%,无进展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1 a、2 a生存率分别为49%和15%。2组间的有效率、无进展中位生存期和1 a、2 a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D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P均<0.05),而DCF组恶心呕吐、肾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P均<0.05),2组间贫血、粒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脱发、腹泻和肝功能损害等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与DCF方案近期疗效相当,毒副反应可耐受,且用药方便、安全,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GEA)组和全麻(GA)组,每组20例,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2 h、术毕、术后1 d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内皮素、C2反应蛋白、皮质醇的水平。结果GEA组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和血清皮质醇术中、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G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组血浆肾上腺素术中、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血清C2反应蛋白术中、术后均显著升高(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腔阻滞可以减轻上腹部手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邱东文 《光明中医》2014,29(1):139-14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痊愈率64.0%,治疗组痊愈率94.3%;对照组平均治疗天数17天,治疗组平均治疗天数10天;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