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是多种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与某些口腔疾病亦有一定关系。本文从阐述幽门螺杆菌(Hp)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口腔中Hp检测、口腔Hp与胃内Hp关系、口腔Hp与口腔疾病,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揭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腔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口腔幽门螺杆菌进行检验,分析口腔幽门螺杆菌传染与老人慢性牙周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依据添加标准与排除标准,依据是否患有慢性牙周炎与消化系统疾病,选取60岁以上的老人,采用气管螺杆菌检查卡检查口腔幽门螺杆菌并且测量各组数据。结果老年牙周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老年牙周健康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低于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结论老年慢性牙周炎和口腔幽门螺杆菌传染有关,消化疾病和口腔幽门螺杆菌传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3例及同期行胃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75例。对两组人群口腔及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比较。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COPD治疗,并给予其牙周疾病相关治疗。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口腔及胃黏膜幽门螺杆菌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患者口腔及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自身入院时(P<0.05)。结论:COPD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通过口腔专科治疗可以降低COPD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经过深入而广泛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疾病及胃肠外疾病如血液病、心脑血管病、肝胆疾病、皮肤病等多种疾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检测石蜡切片中幽门螺杆菌的PCR方法,明确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方法:利用幽门螺杆菌保守的16SrRNA基因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理石蜡切片中的幽门螺杆菌,其中实验组复发性口腔溃疡者病理标本50例,对照组口腔外科手术标本20例。结果: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理标本幽门螺杆菌DNA阳性率为42%(21/50),对照组标本阳性率为5%(1/20)。结论:PCR方法能敏感检测口腔石蜡病理切片中的幽门螺杆菌。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中存在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6.
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法(HPS)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唾液螺杆菌抗原检测法(HPS)在口腔和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法HPS,对2008年6月~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6个单位共288例进行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第1组129例,为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经根除治疗后4周以上,接受13C或14CUBT复查者;第28组126例,为初诊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同时,进行WS银染、RUT或14CUBT检查;第3组33例,为无消化道症状的对照组,均接受14C-UBT检查。结果288例中HPS阳性217例,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5.97%、73.02%和81.82%。288例中13C和14CUBT、RUT、WS银染阳性共118例,其中93例HPS阳性,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8.64%、70.15%和100%。结论唾液中存在高幽门螺杆菌检出现象,口腔可能为幽门螺杆菌除胃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定植地,口腔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内幽门螺杆菌炎症密切相关。口腔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所致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系溃疡的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在我院抽取100例复发性口腔溃肠以及100例非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患,通过检测对比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和非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胃粘膜、口腔中幽门螺杆菌出现的数量对比,将不同患者检测出的结果整理统计。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患和非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患从口腔中检测的幽门螺旋杆菌率,两组检测得出的幽门螺旋杆菌存在显著差异,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患检测得出的幽门螺旋杆菌率更加高。结论:幽门螺杆菌可以在口腔以及肠胃当中转移,但复发性口腔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否引发消化道溃疡感染还有待探究。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三年内复发率高达80%以上,原因是存在着口腔螺杆菌源。碳14呼气法对诊断胃幽门螺杆菌诊断精确度很高,但对口腔、食道等部位诊断存在盲点。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敏亨  刘福建 《医学综述》2014,(7):1236-1238
自从幽门螺杆菌被发现和分离以来,其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首要致病因子。该文就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原因、感染特征以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综述,并进一步阐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牙周治疗对口腔幽门螺杆菌(Hp)。方法:采用尿素酶试验和石炭酸复红染色油镜下检查,对40例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牙菌斑内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结果:40例患者治疗前Hp均为阳性;治疗后2h,Hp阳性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复查,牙周病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6个牙位平均牙周袋<4mm的患者Hp阳性低于平均袋深≥4mm组的患者(P<0.01)。讨论:口腔幽门螺杆菌与患者的口腔状况有关,牙周治疗是控制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