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长江干支流各主要水文控制站的多年径流量、输沙量、含沙量、中值粒径等水沙基本特征值的统计分析,表明在过去的近50年时间内,长江干支流的年径流量中心趋势不存在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变化,而输沙量、含沙量、中值粒径值均有明显的下降态势。以水库建设和水土保持为主的人类活动是长江干支流泥沙输移量减少趋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长江输沙量的减少主要是水库建设的影响,之后随着“长治”工程的展开则兼具了水库建设和水土保持的影响,未来水土保持工作对长江保水减沙的长期效益将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了解不同介质的营养盐分布可以全面掌握河流的环境现状。为了调查西苕溪干流的营养盐分布特征和水质现状,沿着干流采集了11个点位的水体、悬浮物和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水体、悬浮物和表层沉积物中的营养盐特征进行了分析,拟为苕溪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研究表明:整个西苕溪干流,水体和沉积物中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均存在丰水期明显高于枯水期的季节变化特征,水体中总氮的浓度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的标准,显示氮污染是西苕溪流域的特点。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悬浮物中的TN和有机质(OM)呈极显著性正相关(r=0.974,p0.01);水体中的TN和悬浮物的各营养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沉积物营养盐指标与水体的TN和TP相关性不明显,显示沉积物并不能很好反映流域水质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梯级水库对长江水沙过程影响初探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长江中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正在进行大规模水电开发,按目前的规划和建设步伐,在未来20~30年,这些河段将形成一系列梯级水库。根据近20年来水文观测和资料统计,初步分析了长江水沙变化情况和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一些已建大型水库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水库对泥沙输移规律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最后,提出减小梯级水库对长江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和建议。分析表明:长江的水沙过程已经发生变化,绝大多数河段输沙量明显减少;梯级水库的建设是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之一;梯级水库建设不仅使输沙量和径流量减少,而且显著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沙过程,给长江中下游及河口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为了减小梯级水库对河流自然属性的影响,必须转变长江治理的思路,由江河治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利用洪水冲沙和水库群的优化调度,尽量维持河流的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4.
长江宜昌水文站流量、含沙量和悬移质粒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宜昌水文观测站实测资料为基础,基于长江上游河道特点,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宜昌站流量、含沙量与悬移质泥沙粒度的复杂关系。通过对流量、含沙量多年年内变化的正相关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流量与含沙量之间相应的回归模型;通过对流量与悬移质粒度复杂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二者明显的双值关系以及水流挟沙力的控制性影响。对水文数据年际变化的研究表明由于短时间尺度内长江上游流量没有阶段性变化,流量与含沙量之间相关性不是很好,丰水年不一定是丰沙年;悬移质粒度与流量变化基本上不存在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MODIS的长江中游河段悬浮泥沙浓度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和预报悬浮泥沙浓度的沿程分布和时间变化,无论是对于河流水利工程还是河流生态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卫星遥感反演同步性好、速度快、周期短,可以实时和全面地观测大尺度悬浮泥沙分布。旨在建立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影像的长江中游河段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 并利用建立的模型反演2002~2009 年长江中游河段丰水期的悬浮泥沙浓度, 分析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研究揭示,MODIS Terra 影像红波段与悬浮泥沙浓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2=0877,n=125,RMSE=4057 mg/L),可以用于长江中游丰水期悬浮泥沙浓度的反演。长江三峡工程经历三次蓄水,坝下游宜昌至汉口段悬浮泥沙含量显著减少,荆江河段、洞庭湖及城陵矶至武汉江段下降最为显著。洞庭湖来水来沙是长江中游城陵矶以下江段主要的悬浮泥沙来源之一,从预测结果可知,洞庭湖来水在城陵矶汇入长江后与江水混合以至形成数十公里的混合带,至洪湖以下江段逐渐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6.
岷江中、上游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穿入第二阶梯,是中国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因而研究其下蚀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河流阶地与阶地形成年龄间的线性关系分别研究了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通过计算分别得出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和中游的几个河段的下蚀率作了对比,得出岷江上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40 mm/a)大于岷江中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08 mm/a)的结论,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水资源价值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使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缓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以水资源价值理论为基础,从黄河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以利用水资源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测算了黄河水资源的理论价值,为制定黄河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河流泥沙负荷是人类活动影响下侵蚀产沙的重要反映。选择人类活动对嘉陵江流域泥沙负荷变化影响较大的7个表征变量,通过应用SPSS150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抑制土壤侵蚀的各个因子作用大小依次为:新修塘库、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农村用电量、公路通车里程及旱地比例。对嘉陵江河流泥沙负荷减少的直接贡献由大至小分别为:新修塘库、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治理面积、农村用电量、旱地比例、公路通车里程及森林覆盖率。各影响因子的间接作用由大至小分别为:森林覆盖率、公路通车里程、农村用电量、累计治理面积、旱地比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新修塘库.  相似文献   

9.
岷江上游泥石流堵河可能性的经验公式判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石流堵塞主河,特别是堵断主河后发生重大灾害的实例屡见不鲜,对泥石流堵河的研究也方兴未艾。选取岷江上游具有代表性的堵河型泥石流沟4条、堵塞型泥石流沟及不堵河型泥石流沟各2条,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得到各泥石流沟的基本数据、泥石流堵河状况及入汇处主河特征的资料,对堵河型泥石流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与堵塞型、不堵河型泥石流沟进行比较,得出计算泥石流堵断主河可能性大小的经验公式,并对所选典型泥石流沟进行了计算。经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故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可用此式计算泥石流堵河可能性大小,并依此来判断泥石流对主河的堵塞程度,计算数值越大,堵塞程度就越高,一般堵河可能性〖WTBX〗R〖WTBZ〗在10以上为易于堵河,介于5~10可对主河造成较严重的堵塞,小于5则堵河的可能性很小,多产生轻微堵塞。〖  相似文献   

10.
近四十年来长江源区河流水沙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长江源区是指直门达水文站以上长江干支流的广大集水区域,是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通过统计分析直门达站1957-1999年的43a间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情况,得出几个基本结论:长江源区年径流的变化主要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年径流周期性变化较为明显,径流丰水年,偏丰水年出现最多的年份是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枯水年和偏枯年出现最多的年份是70和90年代,总体上看40年间节径流基本稳定,但90年代比80年代有趋向偏枯的现象;年输沙量与年径流量的变化基本同步,年输沙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年径流量的变化,年输沙量也呈弱周期性变化状态,并有趋向减少的势头,近10a直门达站年径流量呈递减的趋势导致了年输沙量呈相应的变化;长江源区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主要集中在5-10月,分别占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87.3%和99%;沱沱河由于径流以冰川补给为主,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