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神经外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00例颅脑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200例颅脑手术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81例、99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0.50%,例次发病率为49.50%;感染部位居前5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颅内、血液、肠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15分、术中出血量≥800 mL、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胃管、脑室引流、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使用H2受体阻滞剂是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GCS评分<15分、入住ICU、使用H2受体阻滞剂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了解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助于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8 53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使用软件MATLAB7.1、SPSS17.0和SA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内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出院患者8 530例,感染476例、65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5.58%、例次感染率为7.7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疾病、院外感染、原发疾病、手术时长、麻醉方式、手术方式、中心静脉插管、泌尿插管、呼吸机、使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胃管鼻饲、感染前ICU天数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基础疾病、院外感染、脑积水、手术时长>3h、泌尿道插管、呼吸机、气管切开、胃管鼻饲、开颅手术、内镜手术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其医院感染监测,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 对2010年3-9月神经外科接受颅脑手术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种类、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465例颅脑手术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6例,感染率为12.0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颅内感染居多,分别占46.15%、43.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ICU住院天数及术前住院天数.结论 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医院感染率较高,应重视颅脑手术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 49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2 496例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21例,447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6.87%,例次率为17.91%;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手术部位(42.06%,188例),其次是下呼吸道(33.56%,150例)和泌尿道(10.51%,47例)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原发疾病、手术持续时间、气管插管/切开、输血、术后二次手术、术前高血糖7项因素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OR 95% CI:1.19~2.06)、手术时间≥3 h(OR 95% CI:1.61~2.87)、气管插管/切开(OR 95% CI:2.90~5.50)、输血(OR 95% CI:1.58~2.63)及术前高血糖(OR 95% CI:1.52~2.79)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重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监测2013年4月—2014年12月入住某院神经外科并择期进行手术的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1 218例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163例、193例次,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3.38%、例次发病率为15.85%。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颅内(125例,占64.77%),其次为下呼吸道(55例,占28.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等级、幕下手术是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及95%CI分别为4.352(1.878~10.080)、1.812(1.280~2.564)。结论手术等级高和实施幕下手术的神经外科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应针对此类患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清洁开颅术后引起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2016年神经外科全部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术后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清洁开颅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6年神经外科行清洁开颅手术患者1 146例,发生医院感染323例,医院感染率为28.18%。三年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留置鼻胃管、2次以上入住ICU、留置导尿管时间、留置脑室引流、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清洁开颅术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较高,通过控制医院感染独立影响因素,采取行之有效地控制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医院感染相关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死亡患者的基本资料,探讨医院感染对死亡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某地区住院患者中感染死亡病历进行调查,并利用北京市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因感染死亡共7855例,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死亡病例5192例,占66.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手术、入住ICU、泌尿道插管、应用人工呼吸机为医院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60岁患者、手术、入住ICU、有泌尿道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是医院感染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研究,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神经外科的820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20例颅脑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28例,感染率为15.61%,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66.41%;糖尿病史、吸烟史、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与颅脑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其感染率分别为24.48%、23.81%、21.43%、26.34%;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存在糖尿病史、吸烟史,手术及住院时间的延长、手术存在侵入性操作是颅脑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糖尿病史、吸烟史,手术及住院时间的延长、手术存在侵入性操作有密切相关性,是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上述可干预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风险模型。方法对2012年10月—2015年9月入住ICU>48 h的8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构建医院感染logistic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拟和优度检验、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结果3年入住ICU>48 h的患者共836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4.23%(119例)。15个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自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时间(OR=2.493;95%CI:1.816~3.494)、基础疾病种类(OR=1.536; 95%CI:1.243~1.898)、低蛋白血症(OR=87.211;95%CI:36.165~210.304)、呼吸机插管日数(OR=1.723;95%CI=1.399~2.121)、发热(OR=20.639;95%CI:3.462~123.043)、原发肺部感染(OR=0.295;95%CI:0.133~0.664)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评价模型效果:灵敏度95%,特异度87.9%,模型ROC的AUC为0.973。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对ICU患者医院感染预测风险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该儿童专科医院所有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共调查住院患儿22 458例,其中男性患儿14 494例(64.54%),女性患儿7 964例(35.46%);发生医院感染294例,医院感染率为1.31%(男性患儿1.16%,女性患儿1.58%);医院感染率较高,居前3位的基础疾病是白血病(5.78%)、其他恶性肿瘤(4.01%)和泌尿系统疾病(3.40%);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33.22%)、胃肠道(24.67%)和下呼吸道 (23.03%)为主。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住院时间>7 d、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抢救,以及使用抗菌药物是男女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7 d、春冬季节患病、有过抢救,以及使用过抗菌药物是男患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3岁、住院时间>7 d、接受过手术/侵入性操作,以及使用过抗菌药物是女患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某儿童专科医院全年医院感染率较低,且存在性别差异,今后可根据患儿不同临床特征建立分级医院感染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某院维吾尔族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查阅新疆喀什地区某医院心胸外科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维吾尔族患者病历,记录相关临床资料,调查其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779例维吾尔族患者资料,术后发生医院感染53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80%。不同感染部位感染发病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下呼吸道(2.44%),消化道(1.28%)、泌尿道(1.16%)、上呼吸道(1.03%)和手术部位(0.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 身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手术时间≥160 min和侵入性操作是维吾尔族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该院维吾尔族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主要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史、BMI高、手术时间长和侵入性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1—12月某院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 573例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14例,感染率为5.9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54.67%)为主,其次为泌尿道(25.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糖尿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抑酸剂、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发生医院感染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高龄、侵入性操作、患COPD和糖尿病是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引起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合理干预,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制定有效的策略,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某院2013年1—12月507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医院感染现状,病原菌构成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07例肝硬化患者中,4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9.47%,感染部位主要以腹腔(31.25%)为主;细菌培养送检标本48份,送检率100.00%;共检出病原菌43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25株(58.14%)、革兰阳性(G+)菌10株(23.26%)、真菌8株(18.60%)。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清蛋白水平、肝功能分级、有无侵入性操作、有无并发症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引起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烧伤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5年1—12月烧伤科收治的480例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80例烧伤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8例、44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7.92%,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9.17%。感染部位以手术部位(19例,占43.18%)、血液(8例,占18.18%)和下呼吸道(5例,占11.36%)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机、手术持续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日数、使用有创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持续时间≥3 h(OR=4.455,P0.001)、住院日数30 d(OR=4.417,P0.001)和留置导尿管(OR=4.215,P0.001)是烧伤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缩短手术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以及缩短患者住院日数,有助于减少烧伤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康复中心2018年1—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种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治住院患者4 118例,发生医院感染88例,95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14%,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31%。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为5.41%,例次发病率为6.21%。医院感染部位位于前3位的为泌尿道、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分别占49.47%、27.37%、15.79%。95例次医院感染病例共分离出76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G-)菌56株(占73.68%),革兰阳性(G+)菌15株(占19.74%)。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男性、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是康复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男性患者、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及低蛋白血症是康复中心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其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2年入住某院儿科的828例急性白血病(AL)化疗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病例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828例AL患儿,发生医院感染184例,196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2.22%,例次率为23.6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居多,占52.56%。196例次感染中检出病原菌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58.33%,革兰阳性菌28株,占29.17%。单因素分析显示处于白血病诱导化疗期、住院时间≥30 d、外周白细胞计数≤3×109/L、粒细胞计数≤0.5×109/L、类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NL)是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30 d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L患儿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发病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化疗诱导期、住院时间长、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数量低及急性髓性白血病等因素是儿童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某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对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2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9例,106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8.8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47例次,占44.34%),其次为腹腔(34例次,占32.08%)。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53.95%),革兰阳性菌33株(43.42%),真菌2株(2.63%)。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日数≥30 d、 合并并发症、侵袭性操作、血清清蛋白<35 g/L、白细胞<4×109/L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以呼吸道及腹腔感染为主,年龄较大、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低蛋白血症及血白细胞低均是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