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综合医院2008-2011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特征,为临床及医院传染病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2011年传染病网络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某综合医院共报告22种法定传染病8 443例,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3 144例、丙类5 299例。主要报告病种为手足口病、乙肝、梅毒、感染性腹泻、肺结核。按传播途径分析,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其次是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结论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为某综合医院报告儿童常见病,性传播疾病和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综合医院2013—2018年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更好的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该院2013—2018年报告的全部网络直报传染病资料,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8年该院共报告各类传染病18种2 922例,其中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分别报告1 764例、666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报告492例;报告病种前五位依次为梅毒、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水痘,占总报告数的84.22%;按传播途径分析,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结论要重点做好医务人员培训,避免传染病漏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2007年枞阳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枞阳县辖区内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为提高和规范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6月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1月-6月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平均漏报率为24.79%,传染病漏报率最高的传染病分别是风疹(30.77%),其次是肺结核(28.83%),不同医疗机构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县级医院漏报率低于乡镇卫生院。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县级医院及时率高于乡镇级。填卡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县级医院填卡准确性低于乡镇级。结论枞阳县在传染病漏报、报告及时性及准确性方面存在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2005-2009年综合医院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临床及医院传染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某二级甲等综合型医院2005-2009年网络报告传染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北京市海淀区2005-2009年某综合医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2 209例,2005-2009年检出率分别为21.88/万、31.88/万、25.16/万、16.25/万和20.28/万。5年间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2.61%、20.85%和16.51%。结论 2005-2009年北京市海淀医院法定传染病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符金鹏  项东  张绍文  高雯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23-1624
目的了解遵化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规律和趋势,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遵化市2011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遵化市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0种2 373例,发病率为318.8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感染性腹泻(37.25%)、病毒性肝炎(18.71%)、手足口病(16.94%)、肺结核(12.05%)、猩红热(4.09%)发病率居前5位。结论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儿童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综合医院儿童传染病的分诊、转诊,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院2013—2017年报告的儿童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连续5年共报告儿童传染病1 170例,年平均报告率为5.81‰,其中男性670例,占57.26%;女性500例,占42.74%。人群分布以学生(503例,占42.99%)和散居儿童(433例,占37.01%)为主。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其中居前3位的分别是水痘(423例,占36.15%)、手足口病(332例,占28.38%)、流行性腮腺炎(199例,占17.01%)。结论 儿童传染病是三级综合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应重点加强手足口病、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的上报,以及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禄劝县2007~2011年甲、乙、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收集禄劝县2007~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禄劝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5698例,年发病率为207.47/10万~306.60/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48.64/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1.39%;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2.57%;肠道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25.41%;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发病较低,占发病总数的0.63%。报告的主要疾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手足口病、风疹等。[结论]禄劝县法定传染病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呼吸道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同时必须加强对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5岁以下婴幼儿手足口病等的防控与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回顾分析某生殖专科医院2005-2007年3年的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调查其报告质量。3年共检测65 482例患者,发现法定传染病3 133例; 2005-2007年分别报告642例、835例、1 656例,不合格(迟报、错报、表格填写不完善)率分别为1.56%、0.60%、0.12%,各年份不合格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7.48,P<0.01)。该生殖专科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准确性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栾川县2007—2017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该县的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栾川县2007—2017年传染病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7年栾川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共22种14 213例,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6种7 369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6 844例,年均发病率为381.47/10万;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发病以肠道传染病居首位,共报告6 014例(占42.31%),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4 023例(占28.31%)、血源及性传播疾病3 790例(占26.67%)、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其他传染病386例(占2.72%)。11年间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乙肝(3 033例,占21.34%)、手足口病(2 748例,占19.33%)、其他感染性腹泻(2 591例,占18.23%)、肺结核(2 526例,占17.77%)、流行性腮腺炎(1 165例,占8.20%)。结论 栾川县法定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态势,乙肝、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肺结核是今后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根据不同病种特点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11年来甲、乙、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1997-2007年11年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7年广西报告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在245.35/10万~448.51/10万,呈2个峰型的流行态势,年平均发病率为317.83/10万。11年间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总甲、乙类发病数的40.95%,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甲、乙类总发病数的38.31%。主要传染病以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淋病为主。艾滋病自1998年起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有逐年快速上升趋势。结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应是要加大对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1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方法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1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四川省21个市(州)、181个县(区、市)、2个高新区、1个科学城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国家甲乙丙法定管理传染病34种,报告发病总数288412例(居全国第7位),报告死亡总数1427人;年报告发病率358.64/10万(居全国第26位),死亡率1.77/10万,病死率0.49%。结论丙类传染病对2011年传染病总体疫情的影响较大;对重点疾病、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干预,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疫情动态,进而加强管理,防止传染病漏报。方法对某综合性医院2009-01-01/2012-12-31接诊的5 104例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20种5 104例传染病,其中乙类传染病2 618例(51.29%),丙类传染病1 666例(32.64%),其他传染病820例(16.07%),无死亡病例。根据传染病传播途径进行分类,呼吸道传染病1 791例(35.09%),肠道传染病1 691(33.13%),血源及性传播疾病798例(15.63%),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4例(0.08%),其他传染病820例(16.07%)。所有报告病例以门诊患者为主,共4153例,占81.37%。结论某医院2009-2012年报告的传染病分布在全院各科室,且以门诊患者为主,因此及时发现诊断和报告传染病疫情、加强临床医生的传染病报告意识、按照医院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和个人职业防护指导在院内对医护人员进行宣传,对实际工作中的预防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近5年襄阳市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女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8--2012年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襄州区共报告女性法定传染病23种6498例,年均发病率为237.96/10万。2008--2012年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143.25/10万、163.01/10万、165.05/10万、423.12/10万和385.85/10万;死亡16例,年均死亡率为0.59/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16种2617例,丙类7种3881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3669例)占56.46%,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1518例)占23.36%,第3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1140例)占17.54%;发病前5位的疾病为手足口病(116.93/10万)、肺结核(37.35/10万)、病毒性肝炎(37.02/10万)、腮腺炎(12.16/10万)和梅毒(8.64/10万)。发病季节性明显、以0~6岁学龄前散居儿童为主。结论襄阳市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腮腺炎和梅毒是主要传染病,保护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是该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7-2011年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对2007-2011年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该院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发病例数基本呈持续上升趋势。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痢疾,共占所有法定传染病的86.51%(22 884/26 453),其中手足口病占所有法定传染病的34.48%(9 122/26 453)。总死亡数为21例,病死率为0.794‰。5年来,不同传染病发病数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仍要加强对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加强传染病的检测力度,做好传染病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汶川县法定乙类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0-2007年汶川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07年汶川县共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22种,共计9987例,死亡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2.26/10万,死亡率为11.30/10万,病死率为0.12%。发病率居前6位的是细菌性痢疾、甲肝、乙肝、肺结核、淋病、麻疹,分别为227.01/10万、91.46/10万、69.50/10万、64.27/10万、33.73/10万和15.22/10万。肠道传染病的年均发病率为323.85/10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血源及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04.80/10万,居第2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4.09/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58/10万,居第4位;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为0.94/10万,居第5位。结论1990-2007年汶川县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排第2~5位的分别为血源及性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和新生儿破伤风。  相似文献   

16.
沧县2006-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瑞霞  宋志平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669-1671
目的了解和掌握沧县各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更好地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沧县2006-2007年各类传染病疫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沧县2006--2007年无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4932例,平均年发病率为370.61/10万。死亡11例,死亡率1.65/10万,病死率0.22%。发病前5位的疾病是肝炎、肺结核、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4.44%、17.78%、7.34%、7.34%、5.54%;前5位合计占发病总数的92.44%。沧县19个乡都有病例发生,2006年发病最多是杜林228例,占9.47%;2007年发病最多的是风化店乡,219例占8.68%。年龄分布:主要是11~30和50岁以上年龄组最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7.92%和24.49%,性别分布:男性多于女性,分别占61.29%和38.71%。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占80.70%。传播途径:以血源和性传播性疾病最多,占54.97%;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29.16%。结论沧县应加强控制法定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肝炎和肺结核的控制管理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态势,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兴安县法定传染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兴安县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12 245例,发病率2008年最低为246.23/10万,2012年最高为1 460.09/10万;死亡34例,年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691.07/10万、1.92/10万、0.3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4 720例,占发病总数的38.55%,年均发病率259.90/10万;丙类传染病6种7 525例,占发病总数的61.45%,年均发病率431.17/10万。分类以肠道传染病(59.76%)为主,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22.96%)、呼吸道传染病(15.08%),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梅毒。结论 2008-2012年兴安县法定传染病流行态势呈逐年上升趋势,手足口病病例数最多,从传播途径看,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是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三明市三元区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三明市三元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4 451例,年均发病率为461.41/10万;乙类传染病共报告2 976例,年均发病率为308.5 l/10万.其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最高(49.99%),其次是肠道传染病(30.76%)和呼吸道传染病(16.74%).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154.87/10万)、手足口病(92.88/10万)、梅毒(57.43/10万)、淋病(50.38/10万)和肺结核病(35.97/10万).结论 三明市三元区法定传染病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呼吸道传染病占主导地位,今后应加强相关传染病的防控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 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四川省184个县(区、市)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国家甲乙丙法定管理传染病32种,报告发病总数301 975例(居全国第7位),报告死亡总数1 209人;年报告发病率368.94/10万(居全国第26位),死亡率1.48/10万,病死率0.40%.结论 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发病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丙类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是近年影响法定传染病总体疫情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对丙类传染病的重视程度,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