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玫  刘华 《医疗装备》2005,18(8):59-60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得以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尿毒症患者们均在不同档次、不同水平的血液透析中心接受着赖以生存的维持性透析治疗,但该治疗方法成本较高,因此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在国际上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在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包括经济发达的美国也在广泛应用,其优点如下:(1)降低首次使用综合征发生率;(2)改善生物相容性;(3)降低透析费用;  相似文献   

2.
透析器重复使用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透析器重复使用对患者的治疗费用、潜在风险及复用成本的影响。方法将178例血液透析患者按透析器使用次数分为单次使用组(n=94)和复用组(n=84),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费用、不良事件及透析器复用所需成本。结果单次使用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8750例次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653例次,费用分别为(565.46±4.82)元/次和(809.12±10.39)元/次,透析器复用组接受LFHD3840例次和HFHD4660例次,费用为(475.74±3.61)元/次和(529.57±10.55)元/次,两组均未见热原反应、透析器破膜和灭菌剂残余反应发生,未发现新增感染肝炎病例。采用全自动和半自动复用方式进行透析器复用,其复用时间和灭菌剂成本分别为(9.03±0.67)、(23.97±1.18)分钟/支和(9.20±0.14)、(2.01±0.23)元/支。结论复用组HFHD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单次使用组LFHD;而按规范进行透析器复用可有效避免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透析器重复使用的不良反应,保证透析效果与复用的安全。方法将2008年4月~2009年4月期间复用透析器3066次及改进复用方法与之前比较。结果发热反应(凡透析1h左右患者出现畏寒发热现象)2次,发生率0.065%,与2007年4月~2008年4月相比,减少24%,破膜4次,发生率0.13%,减少66%。结论只要复用过程的每个步骤、处理方法一丝不苟地控制好,复用的不良反应是可避免的。复用对一般患者是安全的,既减轻经济负担,又达到了一定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节省透析费用、避免首次使用综合征,透析器在很多医院被多次使用。随之而来的是透析器有效使用面积的下降、本身的物质清除率降低、热原物质的积累等。那么,透析器是否应该被复用?可复用多少次?风险如何管理?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6.
血透患者透析器及导管重复使用医院感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血液透析患者一次性使用的透析器及导管(血管路),通过清洁和2%甲醛及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取出用生理盐水冲尽残余的甲醛。但是透析器及导管消毒后重复使用,是直接与患者血液循环系统相连接,易导致血液循环发生热原反应或医院感染。本组,空心纤维透析器复用1247例次,其中抽样调查543例次,经统计学处理,医院感染8例,感染例次发生率为1.48%,与文献报告相近。  相似文献   

7.
强氧化离子水进行复用透析器消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98年8月起,我院率先在国内将强氧化离子水(简称酸化水)广泛应用于血透室,在透析器的复用消毒、血透机及水处理系统的消毒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酸化水消毒效果好,易冲洗,无毒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可用于透析器及水处理系统的消毒,但不宜用于透析机的消毒。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观察对象: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在我院血透室进行血透的患者14例,共计1008次。大部分使用德国Fresenius-F6透析器,小部分使用JMS-1280透析器,美国COBE-FEⅢ型…  相似文献   

8.
复用透析器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规范复用透析器的清洗消毒管理工作,可防止因复用透析器所造成的医院感染.方法 制定和完善血液净化中心复用透析器管理的操作规范,加大对复用透析器相关消毒设施的投入,同时加强复用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规范清洗消毒工作流程.结果 清洗消毒后的复用透析器的使用合格率达到100.0%,从而提高了透析器的消毒质量和使用安全.结论 复用透析器清洗消毒的规范管理是其使用合格达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曲哲  林国庆 《医疗装备》2000,13(9):55-55
透析器重复使用问题目前在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本文介绍了透析器重复使用的利与弊,旨在为透析机的使用者提供一点参考意见,在保证透析病人透析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透析费用,以使我国肾病患者尽可能多的接受这项治疗。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过氧乙酸进行复用透析器消毒的临床护理观察解放军总医院周美华周静卢英杰张婉玲吴明歌(北京100853)透析器复用可节省费用,减少首次使用综合征及改善透毒剂,但其有致癌性,对皮肤及眼睛有较强的刺激性,而且长期接触引起免疫性溶血。我院从1995年6月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现状,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江门市蓬江区、江海区70所开展静脉注射和/或口腔诊疗的基层医疗机构。2016年4—9月,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方法,对70所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基线调查。2016年2—12月,对70所基层医疗机构和11所市级医疗机构的重点科室进行消毒效果监测。采用头脑风暴法、专家评议法进行风险评估,采用风险评估矩阵法得出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水平。结果 70所基层医疗机构分别包括7所县级医院、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所乡镇卫生院/卫生站和37所个体诊所。70所基层医疗机构中仅17.14%(12/70)的医疗机构有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或流程。手卫生设施配备不足,仅55.71%(39/70)的机构使用快速手消毒剂。84.29%(59/70)的机构规范安装紫外线灯,但仅17.14%(12/70)的机构能定期监测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仅有12.86%(9/70)的医疗机构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具备医疗污水和消毒效果自检能力的机构分别占2.86%(2/70)、11.43%(8/70)。70所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共采样816份,总合格率为96.20%(785/816)。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剂、医疗器材和透析用水的合格率均达到100%;合格率最低的是医疗污水(61.54%)。基层医疗机构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低于市级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评估结果提示,灭菌器和透析用水是极高风险项目,手卫生、环境消毒和医疗器械是高风险项目。结论江门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存在多个薄弱环节,风险评估方法可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的风险管理重点,提升监测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重症监护室(ICU)改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原医院感染管理及多重耐药菌(MDRO)防控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法对某院ICU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干预,收集干预前、中、后3个不同阶段物体表面采样数据,以及患者医院感染和MDRO检出情况等资料。结果干预前、中、后总体采样合格率分别为58.24%、76.74%、88.71%,呈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P=0.009);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72%、2.42%、1.78%,呈降低趋势(χ2=6.03,P=0.039),医院感染例次率分别为4.36%、2.75%、2.37%,呈降低趋势(χ2=7.24,P=0.046);MDRO检出率分别为34.03%、27.45%、14.05%,呈降低趋势(χ2=33.84,P=0.007),患者医院内检出MDRO比例及MDRO医院感染患者比例均呈降低趋势(χ2值分别为6.14和6.02,均P0.05)。结论采用PDCA法可有效改善ICU物体表面消毒效果,减少医院MDRO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暖箱日常清洁消毒方法的效果,并提出可行的改进办法。方法选择某院 2013年12月-2014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30台使用中暖箱,随机分为基线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台。基线组和对照组使用常规消毒法处理,即清水和含氯消毒剂分别擦拭暖箱内外壁,试验组在日常消毒法的基础上加用强化消毒法(乙醇擦拭暖箱内壁)1次,比较各组消毒效果。结果基线组于试验第4天首次检出不合格暖箱,至第7天所有暖箱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合格标本检出率为31.43%(88/280)。对照组首次检出不合格暖箱的时间中位数为第5天,试验组首次检出不合格暖箱的中位数为第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P<0.05);试验组标本不合格率为15.36%(43/280),低于对照组的32.86%(92/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3,P<0.05)。结论在常规消毒法的基础上,加用乙醇强化消毒能够有效提高暖箱表面消毒效果,加之其方便实用、经济安全的特点,可以作为暖箱日常消毒方法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对骨科手术铅衣消毒采取的干预措施效果。方法调查某骨专科医院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手术室铅衣清洁消毒效果和铅衣的使用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干预三个月后以及干预半年后分别调查铅衣手术488、499、487例,铅衣使用次数分别为1 840、1 901、1 801次。干预前及干预三个月后,发现有可见血渍的铅衣百分率分别为12.55%和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99,P=0.00);干预实施半年后有可见血渍的铅衣百分率为0.11%,与干预三个月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1.13,P=0.29)。干预前及干预三个月后,铅衣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分别为72.34%和8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24,P=0.00);干预实施半年后铅衣表面菌落数合格率为90.62%,与干预三个月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14,P=0.14)。干预前及干预三个月后,铅衣的重复使用率分别为19.29%和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8,P=0.00);干预实施半年后铅衣的重复使用率为6.22%,与干预三个月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1,P=0.00)。结论针对骨科手术铅衣消毒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铅衣的清洁度,并且干预措施的持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好血液透析机的关键是建立起完备的参数质控程序。本文以贝朗Dialog血液透析机为例,介绍了对各项技术参数的检测和定标校正:包括电导度、温度、超率量、血流量及肝素注入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收治单位的消毒隔离措施及效果。方法2015年5月28日某院ICU负压病房收治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患者,医院制定和落实一系列消毒隔离措施,以治疗和预防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 CoV)感染。结果2015年5月28日2:30该院收治1例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国家CDC确诊的MERS患者:患者咽拭子、血液样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检测均为MERS CoV阳性。患者入院后第3天咽拭子即转阴,入院后第8天血转阴,入院2周后粪便转阴,6月21日痰转阴,出院前连续2次咽拭子、痰、血、粪便检测均为阴性,连续10 d无发热,临床症状好转, 6月26日康复出院。采集所有参与人员的鼻拭子、咽拭子、血标本,检测均为MERS CoV阴性;从患者6月26日出院至7月10日对所有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均未出现不适,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入院后第7天、第13天,以及终末消毒后采集环境和物体表面标本,检测均为MERS CoV阴性。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可有效切断MERS的传播途径,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改进手术室地面洁具清洗方法,规范地面清洁工作,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管理质量。方法将手术室一体式拖把更换为可拆卸式,并应用全自动洗衣机实施地巾机械清洗与消毒(机械清洗组),比较机械清洗组与手工清洗组(手工清洗地巾)的消毒效果及用时。结果机械清洗组在地面及地巾的消毒效果监测中合格率均达96.67%(29/30),而手工清洗组地面及地巾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3.33%(25/30)、66.67%(20/30);机械清洗组完成手术间清洁消毒及批量清洁地巾的时间分别为(1.91±0.37) min和(35.00±2.47)min,手工清洗组完成手术间清洁消毒及批量清洁地巾的时间分别为(4.53±1.56 )min和(41.00±5.33) min;上述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机械清洗地巾能有效提高地面清洁质量,缩短清洁时间。  相似文献   

18.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服的选择和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防护服是医务人员抗击传染病疫情中非常重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在应对传播途径未知的新发传染病,以及传播风险很高的传染病中。防护服可以阻止各类可能携带病原体的分泌物、喷溅物、颗粒物等接触人体,保护医务人员健康,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防护用品。由于本次疫情播散范围大、感染人数较多,对于防护服的需求巨大,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防护服供不应求,一些符合国外标准的防护服也逐渐被使用。作者查阅和比较各国防护服的应用范围和评价指标,以期为医务人员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白蛋白涂布透析器行无肝素透析治疗伴有出血的肾功能衰竭患者.方法:用白蛋白25ml~50ml涂布透析器,保留10~15分钟,透析过程每隔30分钟夹住A端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及透析器.结果:管路及透析器无凝血,血液透析顺利.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对伴有出血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透析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解《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简称《消规》)的落实现状,发现消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11月1— 20日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法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医院消毒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及修订、消毒产品管理、消毒工作督导、消毒工作相关培训、清洗与消毒流程等情况。结果 共计调查256所医疗机构,《消规》颁布后94.14%(241所)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了消毒工作管理制度;93.75%(240所)的医疗机构对使用的消毒产品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备份存档;91.41%(234所)的医疗机构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督导,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93.75%(240所)的医疗机构开展了消毒工作相关培训,88.67%(227所)的医疗机构诊疗器械等常规复用流程正确。结论 《消规》的颁布规范了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医疗机构复用器械器具消毒流程已基本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清洗消毒流程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医院,是今后消毒管理工作推进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