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研究赤霞珠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组织(果皮、果肉和种子)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及其与果实成熟的关系,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果肉以及种子中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生长素(indole acetic acid,IAA)、赤霉素(gibberellin A_3,GA_3)、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的含量。结果发现,在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葡萄果皮和果皮中ABA含量呈双S型变化,花后20 d左右,ABA含量较高,随着果实膨大开始下降,随后开始上升,至转色中期达到最大值,随着果实的成熟缓慢下降;果皮、果肉和种子中GA_3含量均是从果实膨大期开始上升,膨大后期下降,随后在转色初期又开始上升,随后下降;JA含量的变化与GA_3类似;果皮和果肉中IAA含量首先略微下降,在果实快速生长期迅速上升,并达到峰值,随着果实进入转色期,含量逐渐下降并保持稳定,果实膨大期之前,种子中IAA含量较高,随着果实膨大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SA含量的变化与IAA类似。结论:ABA、GA_3、JA含量与赤霞珠果实成熟有关,IAA、GA_3、SA、JA含量与赤霞珠果实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麦胚乳生物验定,在糖甜菜植株的根和地上部,发现了二种类赤霉素的化合物。一种具有类似于GA_3和GA_1的色层分离特性;另一种为高度非极性的,胚乳验定时较无活性的,可能是一种新的赤霉素。对幼令糖甜菜植株的根施用GA_3,则处理后不久便引起根中干物重明显增加,而额外形  相似文献   

3.
ABA和乙烯对冬枣果实成熟衰老的调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红卫  冯双庆 《食品科学》2003,24(2):147-150
研究了外源ABA和乙烯处理对青绿冬枣在-1℃贮藏过程中内源ABA(脱落酸)、IAA(吲哚乙酸)、GA(赤霉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和不同成熟度果实的内源ABA含量与品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ABA(50mg/L)处理显著刺激了果实内源ABA含量的增加,贮藏45d时出现最高峰值,含量为697.1ng/g,比对照(峰值为401.2ng/g)出峰时间提前达10d;外源乙烯利(100010-6)处理提高了贮藏前期果实内源ABA含量,促进了内源IAA和GA含量的下降。随着冬枣成熟度的增加,内源ABA含量和TSS含量逐渐增加,全红时达到最高值;内源IAA和GA含量及果实硬度、叶绿素和VC含量逐渐下降;果实硬度下降与内源ABA含量上升呈负相关(r=-0.8516);对果实衰老与ABA和乙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方法对烤烟内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本试验研究了喷施IAA、GA3、ABA、6-BA对烤烟体内烟碱含量及烟草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烟碱含量不同,外源喷施IAA和GA3可以降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而AM和6-BA可以增加烟碱的含量、在打顶和不打顶的烟株中,各激素含量均为叶中大于根中,且IAA > ABA > 6-BA > GA3。打顶以后烟碱含量迅速增加,IAA和GA3含量增加,ABA和6-BA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以玉金香甜瓜(Cucumis melo L. var Yujinxiang)为试材,研究壳聚糖(CTS)涂膜或1-MCP结合壳聚糖涂膜(1-MCP+CTS)处理对低温贮藏(10 ℃,70%~80%RH)甜瓜果实品质与内源植物激素乙烯、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R)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CTS与CTS处理延缓了贮藏期果实硬度下降;1-MCP+CTS涂膜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甜瓜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果实乙烯高峰的出现;CTS涂膜与1-MCP+CTS涂膜处理均显著抑制贮藏期甜瓜果实ABA含量的增加,将ABA含量的峰值推迟14 d;1-MCP+CTS涂膜处理对甜瓜贮藏期果实ZR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CTS涂膜处理显著降低了ZR含量;1-MCP+CTS与CTS涂膜处理降低了果实IAA含量,并使其保持了低水平的IAA含量;1-MCP+CTS涂膜处理抑制了果实贮藏期GA含量的增加,CTS涂膜处理对果实贮藏期GA的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1-MCP+CTS与CTS涂膜处理抑制果实贮藏期ABA含量的增加,并使果实保持了低水平的IAA含量,可能对延缓果实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浓度(0,2 mg·L-1,5 mg·L-1,10 mg·L-1,20 mg·L-1)吲哚乙酸(IAA)对小白菜进行处理,分析其对小白菜生长和硫代葡萄糖苷(硫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AA处理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加了小白菜地上部的鲜重,但增幅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IAA处理浓度为5~20 mg·L-1时,显著诱导了总脂肪族硫苷、总吲哚族硫苷和总硫苷含量的提高,而IAA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芳香族2-苯乙基硫苷的含量。对单个硫苷来说,在IAA处理浓度为5~20 mg·L-1时,5-甲基亚磺酰戊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含量得到显著提高;而4-戊烯基硫苷、吲哚-3-甲基硫苷和4-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苷在外源IAA处理下,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4-戊烯基硫苷在较低IAA处理浓度下(2 mg·L-1)即显著高于对照;另外,1-甲氧基吲哚-3-甲基硫苷随着IAA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此外,随IAA处理浓度的增加,总脂肪族硫苷相对百分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总吲哚族硫苷相对百分含量呈递减趋势,而芳香族硫苷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见,对于7种硫苷来说,不同IAA处理浓度下有不同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揭示葡萄枝条不同节位冬芽花芽分化和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9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在不同时期对1~7节位冬芽进行采样,通过徒手切片观察冬芽内部发育情况,计算出不同节位的花芽率;利用酶联免疫法对4种植物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ABA/GA3、CTK/GA3和(IAA+GA3+CTK)/ABA的比值。结果表明,在生理分化后期,第1节位花芽率为80%,第2~6节位冬芽花芽率均能达到100%;在整个生理分化时期,第1~3节位冬芽IAA、ABA、CTK含量整体较高,且第2、3节位GA3含量较低;在分化前期,第2、3节位冬芽的CTK/GA3、ABA/GA3比值整体较高,且第1~3节位(IAA+GA3+CTK)/ABA比值较低,说明第2、3节位冬芽的分化质量好且花芽率高。综上,在天津双街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冬剪建议保留3个冬芽,这也为‘阳光玫瑰’葡萄激素调控冬...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内源激素、烟碱、多酚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内源激素以及烟碱、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GA、IAA、2,4-D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内源GA、IAA含量,降低了内源ABA含量,其中外源GA、高浓度2,4-D处理效果较为明显;植物生长调节剂ABA较强地提高了内源ABA的含量,而降低了内源GA、IAA的含量,喷施高浓度ABA效果明显,在打顶后30d,内源ABA提高140%,而内源GA、内源IAA分别降低了61.9%、85.0%,内源GA在打顶后20d含量达到高峰,内源IAA、ABA在打顶后30d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9.
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K326为材料,研究了低温诱导下烟株顶芽发育及顶芽内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烤烟(K326)到第6片真叶时才对低温敏感,而低温诱导只有持续到7叶期才能维持低温诱导的结果。各处理的烟苗4~10叶期顶芽的组织解剖特征没有明显差异,都处于营养分生组织阶段。但低温诱导影响了顶芽内几种激素的变化,苗期烟草顶芽内ZRs含量极低;各处理的烟苗在低温诱导期间,顶芽内IAA含量低于对照,低温诱导结束后,IAA含量高于对照,对照和6叶期前低温处理的烟苗顶芽内IAA变化不大,低温诱导到6叶、7叶、8叶、9叶、10叶的各处理顶芽内IAA含量在7叶期出现高峰;对照和低温诱导到7叶期前的各处理顶芽内GA3含量在6叶期出现峰值,低温诱导到7叶及7叶以后的各处理在6~7叶出现峰值,且在8叶之前GA3含量高于对照;ABA的峰值出现在8叶期,低温诱导使顶芽内ABA升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红提葡萄为材料,分析了二氧化氯(ClO2)气体对葡萄贮藏过程中内源激素ABA、IAA、GA3含量的影响,探讨了ClO2对葡萄保鲜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20mg/L和40mg/L的ClO2处理使葡萄中利于保鲜的IAA、GA3的含量高于对照,促进衰老和脱落的ABA含量低于对照;IAA/ABA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甜菜主要性状遗传力及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点试验和分期测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从繁茂期始,甜菜经济性状的遗传力稳定且较高,其大小顺序为含糖率>根产量>产糖量;甜菜抗褐斑病性的遗传力较高,且病害发生级数与收获期含糖率及产糖量呈显著的基因型负相关;甜菜地上部分诸性状的遗传力较低,但繁茂前期长势、绿叶数、株高与收获期含糖率呈显著的基因型负相关;甜菜根颈长、根颈直径、根体直径以及根冠比的遗传力较高,且其繁茂前期与收获期根产量呈显著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正相关,根头长遗传力较低,根体长遗传力最低。  相似文献   

12.
经1991~1992年的比较试验,德国KWS公司和法国德普雷公司的耐丛根病甜菜品种在感染了丛根病毒土壤环境条件下种植,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耐丛根病性能,个别品种耐丛根病性能较强。但该类品种在无丛根病或轻度感染丛根病地种植,均表现不抗褐斑病,含糖分较低。  相似文献   

13.
甜菜新品种吉甜205是由SB-102、SC-203两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二倍体品种。该品种块根产量较高,含糖性状稳定,抗(耐)褐斑病能力强。在吉林省区域试验表现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范育一号提高10.2%,0.5度、13.5%,在吉林省生产示范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范育一号提高28.5%、0.5度、37.4%。是一个抗褐斑病能力较强、标准偏丰产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甜菜新品种双丰14号的选育过程。该品种是二倍体多粒型雄性不育杂交种,其母本为二倍体多粒型双丰5号雄性不育系,父本为二倍体多粒型品系双丰10—6—25和双丰10—6—84。双丰14号品种属于标准型(N)抗病品种,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抗褐斑病性强,适应性广泛。在1987~1989年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其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统一对照品种双丰8号(CK)提高9.8%、0.7度和15.3%;在1990~1992年的生产试验中,其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CK提高11.3%、0.66度和17.1%。在我国北方地区栽培条件下的种植密度为60000~75000株/公顷。  相似文献   

15.
宁甜303(N8423)是宁夏甜菜糖业研究所育成的一个适应性广泛、含糖高而稳定、根产量也较高、产出效益显著的多粒型普通多倍体新品种。两年区域试验,含糖比当地对照种苏垦8312高2.89度以上,产糖量高13.16%以上。含糖和产糖量各年各点均名列前矛,并表现耐根腐病和较耐丛根病。  相似文献   

16.
甜菜新品种吉甜302以多粒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四倍体品系为父本,采取3:1配比杂交育成。该品种经1990-1992年省内品种区域试验,1992-1993年生产示范,该品种表现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块根产量,产糖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甜菜传统的垄作(行距60—70cm,株距25—40cm)栽培方式对产量、质量及工时的影响。通过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南部进行三年的机械化及平作(行距45cm,株距25cm)栽培试验和生产示范,比较了垄作和平作的保苗株数、根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的差异,表明平作的效果优于垄作。同时对机械栽培及平作的各项技术措施进行了评述,对栽培方式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前茬作物对甜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耕作措施和施肥量等同的条件下,对甜菜前作小麦、大豆和玉米进行了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并进行了后茬甜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茬的土壤物理状况有利于甜菜块根的膨大和生长;小麦若遗留给土壤较多的磷和钾养分,大豆茬则是较多的氮素养分;前茬作物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小麦若上种植的甜菜,含糖率高于其它二者,大豆茬上种植的甜菜具有较高的根产量和产糖量。针对甜菜不同前作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不同,即其前作从土壤中吸取及遗留的养分不同的特点,分别进行了土壤养分调解。在甜菜前作为小麦、大豆和玉米的调解试验区中,分别增施N2.5P2K4公斤/亩,P4K7.5公斤/亩和N5P4K7.5公斤/亩,其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黑提高了,小麦区为9.4%、0.71和13.6%;玉米区为12.2%、0.39和14.6%;大豆区为1.8.%、0.29%和3.4%。  相似文献   

19.
引进国外单粒甜菜性不育系和国内多粒甜菜雄性可育系配制杂交组合,对杂交F1代主要经济性状试验结果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对性状的影响超过了极显著水准。主要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遗传方差(σg^2)>环境方差(σe^2),说明性状的变异主要受遗传型控制;加性方差(σgc^2)>非加性方差(σsc^2),说明在性状的遗传控制中,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在各性状中,一般配合  相似文献   

20.
甜研202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研202品种是二倍体雄性不育杂交品种。1973年开始其亲本的选育,1990年品种育成。该品种的母本为MS102多粒型二倍体雄性不育系,授粉系为二倍体多粒型自交系MP206和二倍体多粒型品系MP208。两年生产试验结果与当地主推品种比较,平均块根产量提高11.2%,含糖率提高0.6度,产糖量提高1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