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随着上世纪末对造血干细胞生物学特点的深入研究,造血干细胞诱导分化为非髓系/淋巴细胞系的各种细胞系已成为各国科学工作者近年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将造血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类存在骨髓内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功能及多向分化潜能.在一些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以向成骨系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系细胞、成软骨系细胞等方向分化,近年来已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而转基因技术是一项目前较为热门的生物科技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不同基因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 1,CDMP-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成骨生长肽(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OGP)等通过转染后对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胚胎干细胞在体外一定条件下能够分化为与原代培养肝细胞表型相似,并表达部分成熟肝细胞功能的类肝细胞.尽管目前在诱导条件的优化、分化过程的调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等方面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但研究胚胎干细胞向肝系的诱导分化及纯化,为终末期肝病的细胞移植治疗、生物人工肝及药物代谢和毒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革皮氏海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i)皂苷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损伤模型小鼠造血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革皮氏海参皂苷分别灌胃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损伤模型小鼠,采用实验血液学技术和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和网织红细胞(RET)数,骨髓有核细胞(BMNC),骨髓造血干细胞,粒单系祖细胞(CFU-GM),红系祖细胞(CFU-E)和巨核系祖细胞(CFU-Meg)数。结果革皮氏海参皂苷能提高小鼠外周血像中WBC、RBC、PLT、Hb和RET的数量,提高骨髓有核细胞数,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骨髓中CFU-GM、CFU-E/CFU-E和CFU-Meg的集落生成。结论革皮氏海参皂苷对骨髓损伤模型小鼠有促进造血的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诱导机体产生多种造血细胞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向粒单系、红系和巨核系祖细胞分化,恢复小鼠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有关造血干细胞分化的理论,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对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就造血干细胞概念的演变、生物表面标记物、临床应用以及发展现状等作一综述,并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造血干细胞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前,艾滋病(AIDS)的发病在世界各地呈持续的迅速上升趋势,为了达到重建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目的,人们寄巨大的希望于干细胞的功能重建和基因治疗。这里着重讨论了脐血造血干细胞淋巴系分化的体外诱导、成熟和基因修饰途径应用于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牛膝精(ABE)对辐照小鼠造血干细胞(以CFU-S表示)和早期红系造血祖细胞[以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表示]和晚期红系造血祖细胞[以晚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表示]的影响。方法采用脾集落形成和造血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了牛膝精对辐照小鼠脾重、造血干细胞、早期红系造血祖细胞和晚期红系造血祖细胞的影响。结果该药能使受照鼠脾重及脾集落数明显提高,但不能刺激早、晚期红系造血祖细胞的活性。结论牛膝精能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但对其向红系分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胚胎期红细胞生成始于造血干细胞,经过多能造血祖细胞分化产生红系祖细胞,进一步分化发育为红系前体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多个红系特异转录因子参与了上述过程:调控红系早期分化的转录因子有SCL和LMO2 ,调控红系祖细胞增殖的转录因子有GATA- 2、PU .1、c -myb ,调控红系终末分化的转录因子有GATA -1、FOG 1,调控珠蛋白转换的转录因子有EKLF、NF -E2等。该文分述这些转录因子在胚胎期红系生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能诱导种子细胞向软骨分化,是目前基因强化软骨组织工程首选的生长因子.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主要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TGF-β诱导种子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源性诱导,另一种是内源性诱导.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内源性诱导方法解决了外源性诱导的很多缺点,是目前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干细胞是指那些具有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幼稚细胞。干细胞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还含有另一类重要的干细胞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随着组织细胞工程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发展,利用MSC的多项分化潜能,在组织工程、细胞因子替代治疗、基因治疗中以及再生医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现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日前,艾滋病(AIDS)的发病在世界各地呈持续的迅速上升趋势,为了达到重建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目的,人们寄巨大的希望于干细胞的功能重建和基因治疗。这里着重讨论了脐血造血干细胞淋巴系分化的体外诱导、成熟和基因修饰途径应用于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NSCs的来源困难,并且存在伦理学争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干细胞移植应用的发展。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细胞因子、化学试剂、共培养、药物诱导下具有向神经元样细胞(Neural-Like Cells)分化的能力,因而成为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本文就近年B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方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成功后,分化后的肝细胞样细胞应用于肝病成为了研究热点。不仅未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能治疗肝病,其来源的分化后的肝细胞样细胞亦能有效治疗肝病。因此,有必要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前后的细胞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本文从诱导分化培养方案、鉴定指标及相关细胞生物学功能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4.
乌贼墨制品促进小鼠造血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乌贼墨制品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乌贼墨制品分别灌胃正常小鼠和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损伤模型小鼠,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和实验血液学技术,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造血干细胞数、粒单系祖细胞数和外周血WBC、RBC,PLT,Hb和网织红细胞。结果:乌贼墨制品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造血干细胞、粒单系祖细胞和外周血WBC数量;对环磷酰胺所致骨髓造血损伤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和促进其恢复;对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外周血RBC,PLT,Hb和网织红细胞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乌贼墨制品能够促进骨髓造血。其作用途径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粒单系祖细胞的增殖,并向粒系分化,促进小鼠的粒系造血。  相似文献   

15.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指将各种来源的正常造血干细胞包括骨髓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在患者接受超剂量化疗或放疗后,通过静脉输注植入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被摧毁或已衰竭的造血及免疫功能.HSCT的理论基础是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HSCT不仅重建了患者的造血功能,亦重建了患者的免疫功能[1].  相似文献   

16.
1.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意为"树"、"干"和"起源".类似于一棵树干可以长出树杈、树叶,并开花和结果等.通俗地讲,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它不仅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  相似文献   

17.
胚胎期红细胞生成始于造血干细胞,经过多能造血祖细胞分化产生红系祖细胞,进一步分化发育为红系前体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多个红系特异转录因子参与了上述过程:调控红系早期分化的转录因子有SCL和LMO2,调控红系祖细胞增殖的转录因子有GATA-2、PU.1、c-mlyb,调控红系终末分化的转录因子有GATA-1、FoG-1,调控珠蛋白转换的转录因子有EKLF、NF—E2等。该文分述这些转录因子在胚胎期红系生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肥胖患者不断增多,通过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探讨肥胖发生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认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及脂肪细胞决定和分化依赖因子1和类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ADD1/SREBP-1c)为前脂肪细胞系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其他的调节因子如糖皮质激素(G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生长激素(GH)等大多通过这些关键转录因子发挥诱导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要了解造血微环境,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造血。造血是指从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早期祖细胞,经大量增殖又逐渐分化成为晚期祖细胞,随后分化为骨髓中不同系列的"前体细胞",最后分化成为各类具有生理功能的血细胞的过程。之所以称"始祖细胞"为造血干细胞,是因为医学工作者在脑海中将造血的过程比作了一棵大树,造血干细胞相当于"树干",是造血过程的根本;"早期祖细胞"就相当于"枝干","晚期祖细胞"相当于枝条,"前体细胞"相当于"开花",最后分化形成的各种生理功能的血细胞则是造血"这棵大树"结下的"形形色色的果实"。  相似文献   

20.
造血是一个包括细胞新生、分化及成熟的极其复杂的过程 ,经历多能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成祖细胞 ,进一步分化成定向细胞系和进行终末分化成熟为成熟血细胞。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组织中能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又能自我更新的细胞 ,约占骨髓有核细胞中 0 0 5% ,99%以上处于静止期 (细胞周期G0期 )。干细胞进行增殖约一半保持干细胞特性 ,自我更新自我维持能力以维持干细胞库的恒定 ,另一半分化为早期祖细胞 ,其自我更新与自我维持能力下降 ,边增殖边分化 ,随分化成熟逐渐丧失自我更新和自我维持而成熟为各系血细胞。这种造血干 /祖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