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钳夹术(PLD)联合臭氧(O3)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价值.方法在DSA监视引导下,健侧卧位,经侧后方入路引入直径4.8 mm工作套管,多角度破环,摘除髓核,直至无明显髓核钳夹出,后于盘内及椎间孔附近各注入O2-O3 10 ml;对于L4~5及L5~S1均突出患者,主要椎间盘采取上述方法,另一次要椎间盘采取21G乙醇针经皮穿刺,于盘内及椎间孔附近各注入O2-O3 10 ml.结果穿刺及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显效63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90%.O2-O3注射于椎间盘  相似文献   

2.
费翔 《工业加热》1992,(1):20-22
笔者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34次PLD治疗。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3%,无严重的的并发症。PLD对腰椎间盘膨出及转度突出的总有效率达100%,而对腰椎间盘重度突出及脱垂的总有效率仅为60%,同时对MRI在PLD中的价值及PLD的进针路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远期疗效与生活质量,探讨影响PLD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查阅原始病案、信函、电话与走访相结合的随访方式,对2000年1月-2002年3月在我院接受PLD治疗的129例患者进行远期随访研究。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的患者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JOA腰痛疗效评定标准以及SF-36量表进行问卷评分,对未回信者通过电话或走访进行问卷评分,使用Wilcoxon’s rank sum test、Chi-square test等统计方法对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随访到108例患者(随访率83.7%),有效问卷104份;平均随访期为(6.6±0.7)年,远期ODI 均分为6.97分(总分45分),疗效优良率(ODI <20%)为71.2%;回信患者的JOA均分为(23.66±5.72)分(总分29分);所有患者的SF-36总均分为(75.88±25.57)分(总分100分),其中部分纬度的评分与ODI 评分具有相关性;随访期内共有9例(8.3%)患者因疗效差而接受外科手术,未见与PLD相关的并发症;年龄、病程、出院时疗效等可能是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结论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且稳定的特点,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受较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1、2、3年的疗效,分析疗效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为该方法筛选适应证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按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在我科行胶原酶溶解术的、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254例进行随访观察(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1、2、3年的疗效.结果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1年优良率为93.1%,2年优良率为90.3%,3年优良率为90.9%.结论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是胶原酶溶解术的绝对适应证,合并有其他影响因素的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钳夹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适应证及安全性.方法对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的径路作改良和髓核钳结构及摘除髓核操作方法进行改良;352例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共419节椎间盘进行经皮穿刺钳夹术治疗,经随访6~38个月,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疗效优45.5%、良45.4%、差9.1%;本组中有44例椎间盘脱出,其中40例成功取出脱垂入椎管内髓核并取得优良疗效;无椎间盘感染和腰肌血肿并发症,马尾损伤1例经处理后恢复,器械断裂4例.结论改良式钳夹术安全有效,不仅适应于"包容性"椎间盘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经皮腰椎间盘钳夹术(PLD)进行改良以提高疗效和扩大适应证.方法术前设计经皮穿刺腰椎间盘的径路,使其尽可能接近突出块,采用专用髓核钳夹取突出部髓核.655例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共750节椎间盘进行改良PLD术治疗,经随访6~54个月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疗效优40.2%、良46.6%、差13.3%;无椎间盘感染和腰肌血肿等并发症;合并马尾损伤1例,器械断裂4例.结论改良式钳夹术安全有效,不仅适应于"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而且适应于"非包容性"椎间盘脱出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旋切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6-酮前列腺素E1α(6?蛳 keto?蛳 PGE1α)和M-脑钠肽(M?蛳 ENK)含量的影响。方法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入组先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旋切术联合臭氧组(A组)、臭氧治疗组(B组)和旋切治疗组(C组),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中6?蛳 keto?蛳 PGE1α和M?蛳 ENK的含量。结果 3组患者血清中6?蛳 keto?蛳 PGE1α含量在治疗后均呈下降趋势,而M?蛳 ENK的含量较治疗前均升高,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前后变化更显著(P < 0.01);B、C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经皮旋切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中6?蛳 keto?蛳 PGE1α和M?蛳 ENK含量有良性调节作用。这可能是此法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范围.方法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35~45 mg/L医用臭氧6~15 ml,多椎间盘突出者可一次注射2个椎间盘.结果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3例,452个椎间盘,总有效率为77.7%.结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损伤更小.臭氧不仅能够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萎缩,同时臭氧的抗炎、镇痛作用能缓解症状,目前尚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对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26例.所有病例均在X线电视导向下进行.结果随访3个月~4年,无严重并发症.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术后3~6个月随访组,26例中优15例(57.7%),良7例(26.9%),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6%.7个月~1年随访组22例,优11例(50.0%),良6(27.2%),可3例,差2例,优良率77.2%.术后1年以上随访组14例,优7例(50.0%),良4例(2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用可转向钳夹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脱垂患者的可行性.方法体外试验:用2只猪8个腰椎间盘进行器械的切割实验.临床应用:选择12例(L4-510例、L5-S12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突出物较大,压迫硬膜囊均在40%左右并伴不同程度的脱垂,患者症状、体证与影像结果相符;采用转向钳夹系统进行突出髓核切除术;临床疗效评价采用MacNab标准.结果体外试验及临床应用均获得成功.临床应用结果:显效4例(33.3%)、有效5例(41.7%)、无效3例(25.0%);术后CT复查:显效、有效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其中单纯PLD组39例,联合IDET组48例,术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个月,两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有改善,联合组较单纯组明显(P<0.01)。治疗有效率(按Macnab标准):PLD+IDET组为87.5%,PLD组为76.9%,两组无明显差别(P>0.01)。结论PLD联合IDET与单纯PLD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疗效,联合组术后腰腿痛缓解较单纯组明显,两组术后长期功能恢复差异不显著。IDET有助于短期内减轻术后腰腿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模拟椎间盘损伤状态的脊柱稳定性研究,从生物力学角度来评价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方法采用新鲜人体脊柱腰骶段标本.按不同的正常脊柱标本和模拟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脊柱标本,分步进行加载,分别测定两坐标系间相对位移和转角.结果绘制载荷-转角位移曲线,计算平均柔度系数和标化的平均柔度系数,发现椎间盘损伤状态下脊柱的抗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是一种能较好保持脊柱稳定性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入路经腹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ALD)的穿刺技术和方法.方法尸体标本2具,解剖暴露L5/S1椎间盘前缘,用细针行多角度穿刺,探讨L5/S1椎间盘前路穿刺的进针方向.腰骶椎骨标本30套,摄片观察L5/S1椎间盘穿刺的影像标志.钡餐检查时,随机选取200例被检者,观测各骨性标志的显示率.TALD治疗L5/S1椎间盘脱出68例进行回顾.结果 TALD关键的步骤是穿刺针与腰骶间隙平行刺入椎间盘,必须确定皮肤进针点和椎间盘前缘进针点,椎间盘邻近的5个骨性标志对穿刺定位有重要帮助.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对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分成包容性和非包容性两组,采用相同的非血管介入技术并对其疗效进行对照。结果包容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1%和98.5%;非包容性组则分别为7.7%和38.5%。全部病例随访时间为3~73个月不等。结论 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单、安全、实用、有效,值得推广。但应强调适应证,只适用于单纯性包容性突出。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评价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 DSA导引下对23例急性肾动脉栓塞患者行肾动脉置管,用尿激酶微泵进行持续溶栓治疗,3 d后复查肾动脉DSA,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评估肾动脉溶栓效果。结果 术后DSA复查显示23例患者中肾动脉完全开通21例,部分开通2例,有效率为91.3%。术后疼痛、少尿、血尿、发热等症状完全缓解21例,减轻2例。术后尿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及肌酐(SCr)水平均较术前降低。结论 肾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肾动脉栓塞的效果显著,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DSA透视下行经皮经肝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11例接受125I粒子支架治疗,15例接受普通金属支架植入治疗(对照组),统计、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生化指标变化、支架通畅率及生存期。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降低(P < 0.05)。术后6个月、1年125I粒子支架通畅率明显优于普通支架(P < 0.05)。普通支架组患者中位生存期3.8个月,平均生存期4.3个月,粒子支架组中位生存期7.1个月,平均生存期9.1个月,粒子支架组优于普通支架组(P < 0.05)。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能明显提高支架通畅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髓核及侧隐窝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髓核及侧隐窝注射臭氧作为研究组,并以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仅作髓核注射臭氧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髓核及侧隐窝联合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症状缓解更快、临床疗效持续更长,随访6个月研究组临床疗效达84.1%;对照组为64.9%。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后1、2和6个月研究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 = 4.09,P = 0.043;χ2 = 4.62,P = 0.032;χ2 = 4.38,P = 0.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髓核内及侧隐窝联合注射臭氧比单一髓核内注射臭氧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入住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163例266节椎体采用PVP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原发癌肿主要为肺癌(42例),肝癌(19例),食管及胃肠癌(34例),肾癌(10例),乳腺癌(46例)等。PVP术后3 d CT复查观察骨水泥分布状况及有无渗漏。按PVP术后24 h,1周,1、3、6和1年以上定期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疼痛复发的原因及观察生存时间。结果 266节椎体PVP操作均成功,138节胸椎骨水泥平均注入量为(3.6 ± 1.5)ml,128节腰椎为(4.5 ± 1.7)ml。平均随访时间(12.0 ± 10.6)个月,术后24 h,1周,1、3、6和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7.7%(143/163)、92.6%(151/163)、91.4%(149/163)、84.5%(136/161)、78.3%(108/138)和77.2%(71/92)。术后12个月症状复发39例,复发率23.9%(39/163),包括骨水泥周围癌肿进展6例,其他椎体转移33例。平均生存时间(10.5 ± 10.5)个月,其中乳腺癌与前列腺癌椎体转移54例生存时间为(15.4 ± 11.7)个月,明显长于肺癌、肝癌、胃肠癌及肾癌等105例的生存时间[(8.5±8.1)个月](P < 0.05)。随访期间死亡136例,主要死亡原因为脊椎外原发肿瘤进展及全身多发转移衰竭。CT证实椎旁骨水泥渗漏58例,均无临床症状。结论 PVP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可迅速缓解疼痛且可保持较长时间稳定;疼痛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其他椎体新发转移;生存时间与椎体外原发癌肿类型和合并内脏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PTSMA术治疗的HOCM患者共68例,分为老年患者组(观察组,n=30)和非老年患者组(对照组,n=38)。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有创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PG)值(22.57±20.41) mmHg与术前(90.43±37.62) mmHg相比明显下降(P<0.001),对照组患者术后有创LVOTPG值(21.34±22.20) mmHg与术前(84.82±34.59) mmHg相比明显下降(P<0.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有创LVOTPG变化值(67.87±39.97) mmHg对63.47±31.62) mmHg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614)。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6.67%对 2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9),严重并发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发生率(13.33%对0%,P=0.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结论 PTSMA术治疗老年HOCM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