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州市1964年通过红旗渠引浊漳河水,全市79%的居民饮用渠水,随着渠水水量减少和污染,80年代开始分批大规模改水改厕,为了检验改水降低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效果,进行了改水前后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与实验改水的关系。方法根据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把林州市不同类型水按污染程度分为实验改水组、非实验改水组,对两组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同时,将饮用水污染指数最高乡和最低乡,分别进行发病率、死亡率横向和纵向对比,使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改水组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低于非实验改水组,实验改水组改水前后纵向比较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29.00%、43.32%,下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非实验改水组改水前后纵向比较下降不显著。饮用水未被污染,微核污染指数<1.5的乡,其发病率、死亡率最低,与改水前纵向比较,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44.70%、57.74%,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饮用水重度污染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与改水前纵向比较,发病率、死亡率没有显著改变。结论改水显著降低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改水、消除污染源、保护水源是预防食管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浊漳河水及改水对林州市居民食管癌性别、年龄别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对林州市居民食管癌性别、年龄别发病率时间变化与浊漳河水(红旗渠水)水量变化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959年—2003年间,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随浊漳河水、红旗渠水的水量时多、时少而上升和下降。1959年—1963年红旗渠通水前食管癌的性别、年龄别发病率相对偏低。红旗渠通水6年后,即1969年—1970年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达到历史高峰期,随后,当红旗渠水量减少和恢复时,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随之显著下降和显著上升。1995年全县85%的居民改用地下水后,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结论林州市居民食管癌发病率时间变化与浊漳河水量变化相一致、并有时间先后关系,先浊漳河水量变化,5-10年发病率随之变化。预防措施应加强"氮循环"病因学说的宣传教育,要特别预防浊漳河水源的工农业污染,净化红旗渠水后再灌溉土地,同时加强饮用水管理和检测,改水、改厕、改善环境卫生、保护水源是预防食管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改水对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改水对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于1996-1998年调查了林州市10个乡344个村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调查村按照改水类型分为标准改水村犤深机井(井深≥100m)集中供水,改水≥6a犦、非标准改水村犤深机井(井深<100m)集中供水,改水<6a;或不包括山泉水的非机井水犦、未改水村(只饮用山泉水),并在调查村采集水样以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检测其致突变性。结果标准改水人群食管癌发病率(73.07/10万)和死亡率(58.86/10万)显著低于非标准改水人群(123.21/10万,110.57/10万)和未改水人群(150.93/10万,115.59/10万);各乡标准改水村人口百分比与各乡食管癌发病率(r=-0.9273,P<0.01)和死亡率(r=-0.9758,P<0.01)呈负相关;随着改水时间的延长,标准改水村人群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标准改水村饮用水所致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数显著低于未改水村(t=5.2098,P<0.01)和非标准改水村(t=2.6324,P<0.01)。结论改水后林州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上海某橡胶厂轮胎和胶鞋制造工人进行了23年(1973-1995)的随访调查,应用标化死亡率和病例-队列方法,旨在研究橡胶职业暴露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某些工种如成型、机修、胶鞋及炼胶等的食管癌相对危险度升高,并独立于与食管癌可能的非职业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认为,橡胶化合物中的溶剂、滑石和碳黑等的暴露可能与食管癌有关。虽然研究的病例数较少,未有统计学显著性,但所提示的两者间关系值得进一  相似文献   

6.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与食管癌关系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队列研究方法对40岁以上HBsAg阳性队列(550例)和HBsAg阴性队列(881例)的非恶性肿瘤人群随访6年,分别计算观察人年数、食管癌、肝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人年发病率、相对危险度(RR),并将两队列进行比较。结果6年内随访7740人年,HBsAg阳性队列2943.5人年,发现食管癌19例,人年发病率0.65%,HBsAg阴性队列4796.5人年,发现食管癌7例,人年发病率0.15%,两队列比较,P<0.01。RR4.42,95%可信区间1.62~12.06,归因危险度0.50%,归因危险度百分比77.36%,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51.3%。分层分析显示,性别及年龄均不是混杂因素。肝癌在HBsAg阳性队列中的人年发病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队列(0.44%和0.04%,P<0.01;RR=10.52,95%可信区间为2.21~29.60)。其他恶性肿瘤的人年发病率在两队列间差异无显著性(0.58%和0.52%,P>0.05;RR=1.12,95%可信区间0.51~2.21)。结论血清HBsAg阳性与食管癌发病显著相关,乙型肝炎病毒不仅是原发性肝癌的致癌病毒,还可能是食管癌致癌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上海某橡胶厂轮胎和胶鞋制造工人进行了23年(1973~1995)的随访调查,应用标化死亡率和病例-队列方法,旨在研究橡胶职业暴露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某些工种如成型、机修、胶鞋及炼胶等的食管癌相对危险度升高,并独立于与食管癌可能的非职业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认为,橡胶化合物中的溶剂、滑石和碳黑等的暴露可能与食管癌有关。虽然研究的病例数较少,未有统计学显著性,但所提示的两者间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林州市饮用水诱变效应与食管癌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林州市生活饮用水的诱变活性与食管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区饮用的山泉水、溪沟渠不中存在染色体畸变的物质这类物质在各种饮水类型的水样中所诱发的蚕 根法微核效应强弱与居民食管癌死亡经大小一致,提示:这些诱变的存在可能是导致食管癌高发的重要因素,从而为食管癌水土因素至病理论提供实验佐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饮用农田果园周边水源水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饮用农田周边水源水与饮用非农田周边水人群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生与饮用水水源的关系.结果 饮用农田果园周边水人群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标准化累积发病率(293.62/10万)高于非暴露人群(69.39/10万)(P<0.01).暴露组与对照组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农田果园周边水为饮用水是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与食管癌和肝癌死亡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食管癌与肝癌低发地区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食管癌高发地区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肝癌高发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等3个地区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探讨膳食营养状况与食管癌、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在3个地区各抽取1个自然村,选择年龄25~65岁,一般健康状况良好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食物频率法,实地入户进行膳食调查。结果3个地区居民营养素的摄入有较大差异。江苏淮安楚州区调查对象的胡萝卜素、硫胺素、维生素E以及硒元素摄入量均低于山东桓台县,广西扶绥县调查对象的蛋白质、脂肪、视黄醇、硫胺素、钙、磷、硒以及膳食纤维摄入量均低于山东桓台县;山东地区调查对象的膳食营养状况明显好于其他2个地区。结论膳食营养因素可能与食管癌、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人群现时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88-2004年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人群的生存水平及变化情况,评价当地食管癌二级预防及临床诊治工作的效果.方法 从林州市肿瘤登记处抽取1988-2004年全部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个案记录,剔除重复及仅有死亡证明书的病例,共获得有效分析的食管癌病例12 160例,男性6914例,女性5246例.计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1992、1997和2002年分性别和分年龄组的生存概率,与食管癌发病死亡数据连接.用现时生存分析方法和队列生存分析方法分别计算食管癌患者1990-1994年、1995-1999年、2000-2004年3个时期的5年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并进行Z检验.结果 林州市食管癌患者在3个时期的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28.24%、35.24%和40.76%,呈逐年上升趋势(Z值分别为3.94、3.07,P值均<0.05).男性食管癌患者3个时期的5年观察牛存率分别为13.67%、18.08%和22.46%,相对生存率分别为29.94%、36.96%和38.40%.女性食管癌患者3个时期的5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15.56%、19.29%和28.01%,相对生存率分别为26.78%、33.12%和43.70%.前两个时期男女食管癌患者的5年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生存率Z值分别为1.48、0.88,P值均>0.05;相对生存率Z值分别为1.27、1.50,P值均>0.05).而在第3个时期女性患者的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高于男性(观察生存率:Z=3.56,P<0.05;相对生存率:Z=2.09,P<0.05).1995-1999年和2000-2004年两个时期现时生存分析方法计算出的相对生存率(分别为35.24%、40.76%)高于同时期队列生存分析方法的结果(分别为28.77%、33.35%).结论 林州市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在不同时期呈逐渐升高趋势,反映出该地区食管癌的二级预防及临床诊疗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林州市食管癌家族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林州市食管癌家族聚集性及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调查了118例食管癌新发病例及168例对照的Ⅰ,Ⅱ级亲属食管癌患病情况,比较病例对照各级亲属食管癌发生率。用Falconer法计算遗传度。结果 病例及对照亲属食管癌患病率比较表明,血缘关系越近,亲属食管癌发生率越高。Ⅰ、Ⅱ级亲属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3.15(2.15 ̄4.61)和1.87(  相似文献   

13.
河南某市河水和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南省某市郊区河水及其淤泥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典型性抽样方法选择某市郊区农田灌溉取水河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分别采用石墨炉和火焰法对河水和淤泥中的重金属镉(Cd)、铜(Cu)与铅(Pb)进行了测定。将河水测定结果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比较,淤泥样品测定结果与全国土壤背景值进行对比。结果河水样品中铜、镉含量未超过标准,铅含量超标3~6倍。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河水中Cu、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0.2,为清洁水平,而Pb则达到6.84,提示河水中Pb污染严重。淤泥中Cu是土壤背景值的4倍多,Cd是土壤背景值的69倍多,Pb是土壤背景值的两倍多,单项污染指数显示淤泥中Pb的污染指数为2.5,属中度污染,淤泥中Cu和Cd的污染指数均大于3,为严重污染,尤以Cd污染突出,其单项污染指数达67.76。河水和淤泥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5.346与84.115,提示二者均属重污染水平,河水的主要污染源于Pb,淤泥的主要污染源于Cd,需要及早处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沈阳市食管癌发病、死亡现况及其变化,为食管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沈阳市2009-2013年食管癌发病与死亡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09-2013年沈阳市食管癌发病率 为7.65/10万(男性13.42/10万,女性2.07/10万),中标率为3.11/10万(男性5.35/10万,女性0.76/10万)。发病率从2009年的9.46/10万下降到2013年的7.47/10万,下降了21.04%(χ2趋势=10.807,P<0.001)。食管癌死亡率为 7.88/10万(男性13.73/10万,女性2.22/10万 ),中标率为2.91/10万(男性4.97/10万,女性0.73/10万)。2009-2013年沈阳市食管癌死亡率虽有所上升,但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5岁以后上升明显,并均在85 岁以上组达到高峰。45岁以上食管癌发病和死亡分别占发病、死亡总数的98.15%和99.10%。 结论 食管癌是威胁沈阳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应加强对食管癌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饮用不同饮用水居民的食管癌发病死亡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索不同类型生活饮用水对食管癌发病的影响,对林州市生活饮用水情况和居民食管癌发生、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饮用山泉水的居民食管癌发病率最高,为141.98/10万;其次为饮用库渠河水和手压井水的居民;饮用机井水的居民发病率最低为86.06/10万。饮用山泉水、手压井水的居民改用机进水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居民食管癌发病率显著下降,在饮用不同深度地下水的居民中,饮用小于50米和大于250米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水体污染日益加重,水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本研究探讨林州市2013-2017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提高生活用水卫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林州市16个乡镇以及4个街道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监测点,每个乡镇监测点≥10个,共纳入监测点185个,其中出厂水46个,末梢水139个。每次检测纳入1份出厂水和4份末梢水,共纳入4 625个样本,其中925份出厂水和3 700份末梢水。对每份水样进行19项常规指标监测。结果林州市2013-2017丰水期出厂水(χ~2=1.88,P=0.75)与枯水期(χ~2=1.98,P=0.75)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丰水期末梢水合格率2015年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3,P<0.001,而枯水期各年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2,P=0.21。2013-2017年林州市生活饮用水完全处理和仅消毒处理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呈上升趋势,沉淀过滤及未处理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呈下降趋势。林州市2013-2017年总菌数(χ~2=82.25,P<0.001)、大肠菌群(χ~2=52.23,P<0.001)和耐热大肠菌群(χ~2=55.71,P<0.001)合格率呈下降趋势,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林州市2013-2017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总体良好,且水处理达标率上升。  相似文献   

17.
林州食管癌发病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探讨林州居民食管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其特征。方法 在全市1995、1996两年新发生的食管癌病人中,选取352例现症病人;另选取同性别、同年龄(上下不超过3岁)的邻居为对照,进行1:1配对,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入户问卷调查,资料编码量化后录入微机,应用SAS软件,计算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比值比,对相对危险进行估计。结果 显示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差,住地周围环境污染,室内油烟污染,体质指数低,常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乡市部分地区土壤铅污染状况,初步进行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为土壤铅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20年,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新乡市新乡县和辉县采集160份农田土壤样本,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并基于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新乡市农田土壤铅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8年新乡县和辉县农田土壤混合样本铅含量均值均未超过河南省土壤背景值,2019-2020年则均超过河南省土壤背景值;2017年铅含量最大值未超过河南省土壤背景值,2018-2020年则均超过河南省土壤背景值。2017-2020年土壤铅污染指数<1,2017-2020年土壤铅危险商<1。结论 新乡市两县农田土壤铅污染指数为安全级别,但铅含量呈上升趋势,应持续关注农田土壤铅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