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玉龙  韩伟实 《汽轮机技术》2004,46(1):35-36,39
采用有限元法对汽轮机喷嘴阀箱结构强度进行了计算,同时根据结构强度计算结果来验证汽轮机进汽阀箱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某出口660MW超临界汽轮机机组高压进汽阀门启动、运行过程的热应力分布情况。通过有限元计算与分析,得到了机组启动过程中主汽阀最大应力出现的时刻和位置,据此提出了优化运行过程中阀门热应力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首先针对六高调门汽轮机调门局部进汽模式下的配汽不平衡汽流力进行理论分析,在典型六高调门配置汽轮机调门开关试验的基础上,得到六高调门配置汽轮机进汽模式对轴系稳定性的基本影响规律:喷嘴配汽采用上缸进汽和下缸进汽时,后面开启的3个高调门存在一个最优开启顺序;极端情况下,还可采用两阀联合调节进汽模式;然而,对角进汽模式对轴系稳定性的影响仍为最小。这对在国内占一定比例的六高调门配置大功率汽轮机安全高效运行优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怡军  杜占波  张荻  孙弼 《汽轮机技术》2000,42(5):287-290,310
概要介绍了船用汽轮机进汽阀箱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系统的构成及其应用,通过分析表明,该分析系统可以定性、定量地分析船用汽轮机进汽阀箱的气动性能,并为提高进汽阀箱气动性能的模拟试验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汽轮机调节汽阀晃动与转速不稳是汽轮机调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直接影响着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针对汽轮机联动试车中出现的调节汽阀波动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广大维护运行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一台50MW汽轮机中用的高压卸载阀的计算实例,提出在原有0.8MPa压力油控制系统不变的情况下,仍可用现有的油动机提起调节汽阀,说明高压卸载阀在大功率机组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汽轮机主调阀流场非稳态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商用Fluent软件,对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主调阀系统(主汽阀和调节汽阀组成的进汽系统)正常运行时的蒸汽稳态流场和快速关闭时的非稳态流场进行了全三维数值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稳定工作状态下,阀门全开时的阀组总压损失约为进口总压的1.23%,其中调节汽阀损失占总损失的57.52%;主汽阀、调节汽阀都为快开特性的阀,它们的相对升程大于30%时流量基本不可调.采用Fluent中的动网格技术,计算分析了调节汽阀从全开到快速关闭的非稳态过程中蒸汽的流动特性,并给出了调节汽阀快速关闭时的行程、流量及阀后压力与关闭时间的动态曲线.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厂矿企业投建的小型自备热电站项目不断增多,热电联产项目为企业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季节性产能的变化、车间用汽量的变化及锅炉运行事故、设备维修或检修等情况的出现,相比较大、中型热电站项目,小型自备热电站的启、停频率要高许多,这使得进汽轮机前、主蒸汽管道上的主汽阀(常为电动闸阀)开、关次数增多。通常在主汽阀开启前,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600 MW汽轮机高压联合进汽阀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分析.通过求解全三维N-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得到了阀门内部的流场特性.在3种不同负荷下对主汽阀全开、调节阀阀门不同开启顺序时的流场进行模拟,并分析了流动损失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调节阀B的流量比调节阀A大,流动状态比调节阀A好;先开启调节阀B后开启调节阀A时,各截面的压损小,各阀门的流动状态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600 MW汽轮机高压联合进汽阀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分析.通过求解全三维N-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得到了阀门内部的流场特性.在3种不同负荷下对主汽阀全开、调节阀阀门不同开启顺序时的流场进行模拟,并分析了流动损失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调节阀B的流量比调节阀A大,流动状态比调节阀A好;先开启调节阀B后开启调节阀A时,各截面的压损小,各阀门的流动状态好.  相似文献   

11.
对某核电机组水压试验泵汽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不成功进行了分析与处理。由于限流器单向密封圈老化,导致2LLS003VV阀门开启时间与2LLS001VV阀门开启时间不匹配,从而导致小汽机瞬时进汽量过大,启动过程中跳机。根据原因分析制定处理措施,解决了小汽机启动试验不成功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参与调峰的汽轮发电机组在低负荷下喷嘴组局部进汽弧度更小,其喷嘴配汽模式的选择更加重要.理论上,局部进汽方式下的对角进汽模式是最优选择.实际上,由于机组制造和安装等因素的影响,汽轮机轴系自身的稳定性差异很大,其对喷嘴进汽模式的敏感性是不同的.给出了典型四调节阀汽轮机局部进汽条件下的对角进汽和连续进汽的组合种类,进行...  相似文献   

13.
旷仲和 《热力透平》2007,36(4):212-215,260
论述了采用高压缸启动方式的带高压一级旁路的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不设高排逆止门的依据及其防止汽轮机甩负荷超速、高缸超温与进水的方法:一是在高压导汽管上加装通风阀,二是在冷再管上加装通往凝汽器的排汽管,三是在冷再管的低位加装能显示水位、自动报警及自动疏水的疏水罐。这种设计布置是带有高排逆止门原设计的改进。根据改进结果,可以得出具有防止汽机甩负荷超速、防止空转时汽机高压部件过热、防止汽机进水的完善功能,达到系统简单、安全适用、减少投资目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二次再热是火电机组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国内首台二次再热机组的成功投运,为今后火电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选项。文章介绍了东方二次再热汽轮机启动系统的配置、启动参数的选择以及机组的启动和调试中需注意的事项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同类机组的投运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补汽调节阀技术在百万千瓦全周进汽汽轮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彭泽瑛  顾德明 《热力透平》2004,33(4):223-227
全周进汽的运行模式可提高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经济性及安全可靠性。环保及节燃料消耗要求进一步提高所有运行工况的效率。本文介绍一种补汽阀技术,即在原两个主调节阀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附加的补汽调节阀,可提高额定负荷工况的进汽压力,并使机组在没有节流损失条件下具备快速的调频能力。补汽阀是一项提高机组调频灵活性、提高效率和可靠性的成熟技术。本文还详细介绍了补汽阀的特点,提供了补汽阀的经济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6.
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燃气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排烟温度不同,使得整个燃气轮机联合循环 机组启动过程主蒸汽温度波动频繁,从而引起汽轮机启动过程中各金属部件温差增大,热应力和热变形也随 着增加。GE公司的6503燃气轮机的温度匹配功能和汽轮机热应力计算监控模块相结合,可以通过实时控 制主蒸汽温度实现对汽轮机转子热应力的有效监视和控制,减少设备损坏。  相似文献   

17.
王玉庆  王鹏飞  刘峰 《节能》2011,(10):12-14
针对汽轮机在启停以及变负荷运行等非稳定工况时,主要部件温度梯度较大,导致机组寿命损耗.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对汽轮机调节级温度场进行仿真,为其他各级进行建模仿真以及整个汽轮机转子的温度分布和热应力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机组的启动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50MW汽轮机油系统油压降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晓堂  詹浩  殷文  杨军 《汽轮机技术》2001,43(2):104-105
针对50MW汽轮机启动油泵与主油泵切换时油系统油压降低问题,对油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及在今后的油系统设计时应当注意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采用DEH的启动顺控子组SGC来控制上海汽轮机厂1000MW汽轮机在不同温度下的启动流程和模式,分析了蒸汽参数的X、Z准则和温度裕量要求,以管控高中压缸体、转子和各阀门的热应力.结果表明,为了避免换热部件产生过大的温差和热应力,汽轮机启动时需采用微高压微过热的蒸汽.主、再热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均需控制在最佳范围内,以确保汽轮机安全快速启动,减少机组寿命损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