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金来秋白2号、6号是莱州市金来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大白菜一代杂交种,金来秋白2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京16和自交不亲和系汉28-8组配而成,2004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金来秋白2号是由交不亲和系JL781235121和自交系JL福23581262组配而成,  相似文献   

2.
1选育过程 大白菜品种菜优5号母本97-5-1-4-5是利用浙江省农科院的早熟5号F2代分离植株,连续5年进行定向系统选择,将分离出的株系97-5-1花期自交进行不亲和性测定获得了自交不亲和株,S1、S2代用全轮配法测定株间不亲和性,S3、S4代采用混合花粉法测定系内亲和指数,按亲和指数低、性状优良为选育目标进行定向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  相似文献   

3.
王建国 《种子科技》2006,24(4):64-64
惠丰3号甘蓝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秋甘蓝新品种,是以从太原市小店区秋甘蓝种质资源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和从黑叶小平头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117—7为亲本配制的一代杂种。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4.
杜敏 《中国种业》2005,(2):39-39
蔬菜杂种优势的利用,其关键是要解决制种的技术问题,由于在去雄、授粉中所需劳力大,杂种F1的种子生产成本高,其应用一度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雄性不育系和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成功,其使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自交不亲和系的应用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5.
萝卜
  晋萝卜4号
  审定编号:晋审菜(认)2012024。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4-01A×03-37-1。母本4-01A 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源来自“晋丰”萝卜品种,采用“一母多父”的测交方法选育而成;父本03-37-1是外引品种“青光二号”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试验名称“丰润一代”。  相似文献   

6.
《山东蔬菜》2010,(3):41-41
一、品种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大白菜组.用亲本832172系(1983年开始采用多亲本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成),亲本84427(于1984年从山东地方品种中筛选而成),两亲本均为自交不亲和系,1989年试配成功。同年开始进行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7.
1莱白55莱白55是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秋早熟大白菜杂交种,双亲A-91-8和93-41-3均为自交不亲和系。2007年4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36号。  相似文献   

8.
黔白3号大白菜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针对贵州夏秋、秋冬大白菜基地生产及消费习惯,用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互为父母本杂交育成的中熟一代杂种.2006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菜2006002),2006年10月列为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该品种在贵阳市乌当区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丰产、抗病、优质、符合消费者口味等特点.其一代种的生产是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总结出其制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育种途径和育种技术。韩国育种手段较先进,大型种子公司基本上都将花粉培养、组织培养、自交不亲和、雄性不育、人工接种进行抗病性筛选等手段应用于育种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例如汉城种苗公司的研究所,利用花粉培育成大白菜、辣椒、青花菜等5个品种。他们的育种效果良好,大白菜主要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一代杂种,其杂交一代已占95%,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的杂种优势明显,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目前,普遍应用的大白菜杂交种制种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雄性不育系做母本的杂交制种;二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做母本的杂交制种。锦州地区是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大白菜杂交种最早地区之一,主要是利用温敏型雄性不育系生产大白菜杂交种,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锦州孙家湾新五号大白菜品种的成功选育,该项制种技术得以推广。孙家湾新五号大白菜的成功选育和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在生产中的利用,为锦州市大白菜新品种研究和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在,继孙家湾新五号大白菜之后,利用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又陆续选育出一系列大白菜新品种,并已大面积用于生产。通过本人多年工作经验和实践,现将锦州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露地越冬杂交制种技术山东省枣庄市种子管理站公茂洪目前,大白菜主要采用早春阳畦育苗,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制种产量低而不稳,籽粒饱满度差,粒重低。我站自1989年开始试验晚秋育苗、霜降定植、露地越冬进行大白菜杂交制种,获得成功。1994年通过了市...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抗源“8407”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高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抗源材料.1985年经国家专家组验收为国家大白菜抗源.1987年鉴定,“8407”对全国十个省市19个TuMV分离物中的17个表现免疫,两个有轻微症状,因此被确认为我国大白菜对TuMV垂直抗性最好的抗源材料.该材料是1978至1983年从青麻叶系统内蒙古长炮弹品种,经连续6代自交选育而成.在逐年自交的同时,进行了亲和指数和配合力的测定.1983年用“8407”抗源和另一自交系,育成高抗TuMV兼抗霜霉病和软腐病的多抗型“8361”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杂种的丰产制种技术赵大芹,王谋强(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550006)“八·五”期间我所选育的几个大白菜中早熟自交不亲和杂种“杂1号”、“杂2号”、“杂3号”(暂名“黔菜2号”)、“杂4号”(暂名“黔菜1号”)等新组合,在贵州中海拔地区制...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目前国内外甘蓝杂交种绝大多数均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而得,自交不亲和系留种十分困难,主要靠人工蕾期授粉,费工费时、成本高,且自交多代易导致生活力衰退、种子产量低、籽粒不饱满等,向来是制约甘蓝育种和大面积制种的问题。因此要提高甘蓝杂交种制种产量,必先进行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繁种技术研究。本课题组历经3年试验摸萦,以自育品种黔甘系列甘蓝自交不亲和系a2-13、g47-4、E4-2等为试材,通过进行不同处理对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效果试验、根外追肥对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结实效果试验、不同授粉方式对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种子产量和…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菜杂种优势显著,利用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简称“核不育系”)配制杂交种,不但可以克服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亲本繁殖困难、多代自交衰退、杂交率难以达到100%等缺点,而且还能有效防止亲本流失,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核不育系进行杂交制种主要包括亲本繁殖和杂交种生产。  相似文献   

16.
沈应会  冯元秀  赵大芹 《种子》2013,32(2):117-118
黔白6号大白菜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针对贵州春夏、夏秋大白菜生产基地需要及市场供应需求,用2个自交不亲和系互为父母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一代杂种。2010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遵义县乌江镇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丰产、抗病、商品性好、符合消费者口味等特点。黔白6号一代杂种的生产是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本文总结了黔白6号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传统育种方法受到资源数量所限,品种选育难度持续增大,四倍体大白菜因基因型丰富、剂量高、抗性强、资源范围广,利于新优品种选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原蔬菜花卉研究所)以四倍体材料新413为父本,翠绿5-3-2-2-1为母本进行杂交,培育出抗病、优质的四倍体大白菜杂交一代新品种“多维462”。生长期70~75d,株型中等,竖心,株高45cm,叶球重3kg。一般亩产6000kg,净菜率80%,适口性好、品质极佳。高抗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抗逆性强,全国各地均可栽培。适合作为礼品菜、特菜、超市用菜,是无公害蔬菜、出口商品菜和中国北方秋早熟大白菜种植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8.
根外喷施不同肥料对甘蓝制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甘蓝一代杂种多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获得,但自交不亲和系都是历经多代自交培育而成。自交代数越多越纯化,越易导致生活力衰退,以它们为亲本生产杂交一代种时,易引起制种产量低、籽粒不饱满等问题。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进磷、钾、钼、硼、锌肥进行根外喷施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以贵州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自育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a2-13-2(♀)、E4-2-f(♂)为试材配制杂交一代黔甘1号。试验设5个处理:①喷磷酸二氢钾(含量≥80%)300倍液+钼肥(含量≥90%)1500倍液;②磷酸二氢钾300倍液+硼砂(总含量95%)500倍液;③…  相似文献   

19.
民营山东省莱州市作物种苗研究所创出我国极早熟大白菜新纪录。“丰抗45”(代号93—5)大白菜新品种,以种植45天、公顷产76344公斤,公顷收入9万元的成果,创造我国极早熟大白菜新纪录。这一成果最近通过中国农科院和山东、河北等6省专家联合验收。 莱州市作物种苗研究所从1984年开始大白菜育种研究.他们聘请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山东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等20多名专家、教授为常年技术顾问,先后完成“大白菜早、中、晚熟抗病育种研究”等7项省市科研项目,他们选育的“丰抗70”大白菜新品种,以其高产性、适应性、抗病性等特点风行全国,1989年被山东省种子审定委员会定名为“鲁白8号”,同时这个品种还通过河南、陕西、浙江三省认定,并通过国家级审定,先后获得山东省科  相似文献   

20.
芸芥与芸薹属植物具有亲缘关系,也是芸薹属植物的重要育种资源。自交亲和性是芸芥的一种重要变异性状。为了探明芸芥自交亲和基因的表达器官,并分离与自交亲和性有关的cDNA片段,以芸芥的一对近等基因系,自交亲和系(SC)与自交不亲和系(SI)为试材,利用差异显示RT-PCR技术分别对开花前和开花后的叶片、花药和柱头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论开花前还是开花后,芸芥自交亲和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的叶片或花药间的扩增带型是一样的,但在近等基因系的柱头间得到了差异表达条带。这证明芸芥自交亲和基因不是组成型表达,而是组织特异性表达,柱头是其唯一的表达器官。在开花前的自交亲和系中共得到了2条cDNA片段,一条小于100 bp,另一条为750~1 000 bp,在开花后的自交亲和系中得到了1条300 bp的cDNA片段。据分析这3条cDNA片段可能与芸芥的自交亲和性密切相关。在开花前的自交不亲和系中共得到了2条cDNA片段,一条为500 bp,另一条为750 bp,同时在开花后的自交不亲和系中得到了1条500~600 bp的cDNA片段。这些cDNA片段可以用来区分芸芥的自交亲和系与自交不亲和系,还可用于克隆自交亲和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