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4,自引:6,他引:8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最大程度地控制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于 2 0 0 1年被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项目建立了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分析了 1992年至 2 0 0 1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 ,对 2 0 0 2年部分个案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在常见食物病原菌DNA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 ,PCR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建立了鸡蛋中沙门氏菌危险性评估模型 ,对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定量监测与危险性评估。建立了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该研究将有效地提高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检测系统对食物中毒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水平 ,为全国的系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为缩小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科学地监控食源性疾病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为政府及国际食品法典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疾病通常由食源性微生物、寄生虫、有害化学物质等物质通过食物传播的形式引起,对人体器官组织伤害较大,导致人体中毒,甚至死亡。中国作为一个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安全极为重要,我国暴发的食源性疾病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并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本文首先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现状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检测机构两个层面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技术进行阐述,介绍了我国食源性疾病报告的监测网络和监测报告系统,并具体综述了对有毒化学物质和食源性病原体的监测方法。本文有利于揭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并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本文阐述了国内外食品安全的现状以及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情况和危害,详细论述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并从公共卫生层面上论述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HACCP与食源性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丽萍 《食品科学》2006,27(12):878-881
近年来HACCP系统在大、中型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与之对应的是食源性疾病的案例在世界范围内也在快速的增加,这种食源性疾病的增加是否反映了HACCP系统的失败呢?本文从食源性疾病增加的因素、HACCP系统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潜在作用等方面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矛盾的结果来源于人们误解了HACCP系统的内容,它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以及影响HACCP系统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由食品污染而引起的疾病是当今世界最广泛的卫生问题之一.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存在的潜在有害因素层出不穷,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也在“与时俱进”.通过分析食源性疾病流行状况及危害,探讨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几点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基因芯片法与常规检测法在食源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4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新鲜粪便,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应用基因芯片法进行病原菌的检测,对照组则应用常规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的检测。,观察比较两组的病原菌检测阳性率和检测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在98例患者中,观察组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出病原菌58例(副溶血弧菌9例,痢疾杆菌32例,沙门菌10例,大肠埃希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病原菌检出率为58.2%。对照组采用常规培养法检测出病原菌32例(副溶血弧菌5例,痢疾杆菌19例,沙门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病原菌检出率为32.7%。基因芯片法和培养法对病原菌、痢疾杆菌的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基因芯片法用于食源性疾病患者的病原菌检测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能够快速检出食源性疾病病原菌,可以替代常规培养法对病原菌进行检测,在食源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渐入深秋,满地黄花,乍暖还寒,梧桐细雨,一年中此时节我最爱;淡出归雁,一片金穗,网鱼捕蟹,硕果残酒,四季里伏隐患我堪忧。又到十月金秋,一场秋雨一场凉,气温应是一路下降,但近年来气候异常,春秋二季渐短,时不时来一个长长的暖冬和酷夏。今年江南又来个百年难遇的“秋老虎”,或许下来又是一个暖冬,再给我们的气象专家预测来个难题,确也难知。不过全球气温变暖似乎是大趋势,大宇宙影响着微宇宙的变动,微生物随着地球温度上升异常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凡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的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都称之为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卫生问题,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兽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其中以食源性致病菌最为突出。食源性疾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轻则腹泻,重则导致人体中毒,甚至死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食品的消费水平持续增长,食品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抗生素有促生长作用,导致畜牧业中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严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抗生素滥用导致食源性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食品中的多重耐药致病菌传播到人体中的情况日益严重,应从各方面入手杜绝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2020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发病特征,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CFSA)中2020年1~12月的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27 397例,年均发病率0.24‰(27 397/115 210 000),住院率10.66%(2920/27 397),无死亡病例,其中珠三角地区的发病率为0.28‰(18 303/6 447万人),住院率为6.88%(1 259/18 303),粤东西北的发病率为0.18‰(9 094/5 074万人),住院率为18.26%(1 661/9 094)。病例的症状以腹泻为主,男女比例接近1∶1,各年龄层的病例数以31~59岁年龄段最多[31.51%(8 633/27 397)];职业人群中最多的是散居儿童占比16.86%(4 620/27 397),学生占比16.48%(4 515/27 397),病例报告高峰在8~12月。病例暴露食品主要为混合食物7 392例(占比27.08%,7 392/27 297)、肉及肉制品4 511例(占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分析了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并提出了食源性疾病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食源性寄生虫的种类及其所致疾病与人兽共患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关系,为食源性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省历年所发现的人体寄生虫种类资料,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广西境内发现人体寄生虫共56种,占我国人体寄生虫总数的23.43%(56/239),其中属于食源性寄生虫有47种,占83.93%(47/56);在47种食源性寄生虫中有85.11%(40/47)属人兽共患寄生虫;有74.47%(35/47)同属于食源性、人兽共患和自然疫源性寄生虫。广西目前仍然还有?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结论 该省属于我国人体寄生虫种类及食源性寄生虫种类较多的省份之一,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2.
13.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建立在层析技术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免疫检测技术。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疾病频繁爆发,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且适用于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在预防和诊断食源性疾病中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免疫层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及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的检测中。本文综述了6种免疫标记材料在检测不同种类病原菌方面的应用,并对其检测特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food-borne zoonoses)是指摄入被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随着饮食习惯以及畜牧业的发展,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对食品安全、人类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发起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近几年全球范围内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的传播,正是由人类的不良饮食习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识的缺乏、对公共卫生风险防控能力的不足所导致的。因此,了解目前对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的防治措施及防控检测手段,进一步开发拓展对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安全有效、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以细菌、病毒、寄生虫为代表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常用检测手段,为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食源性致病菌通常以食物为载体, 最终导致人体发生急性、慢性中毒, 给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本文简述了我国目前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及其来源与危害, 并对食品中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以期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监督和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干燥型荧光PCR试剂盒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单增李斯特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检测人工污染样品情况。方法目标菌和非目标菌接种至血平板, 36℃培养过夜,目标菌比浊至0.5 McF(麦氏单位), 10倍连续稀释后提取DNA,进行灵敏度研究;非目标菌直接提取DNA后检测,进行特异性研究;用高、中、低3个浓度目标菌液人工污染食品样品,按国标方法培养后用干燥型荧光PCR试剂盒检测。结果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40、380和7900 CFU/mL。3种目标菌人工污染食品样品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2 CFU/25 g、5.1CFU/25 g、10 CFU/25 g。每种试剂盒仅对目标菌株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非目标菌株均呈阴性。结论新型干燥型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特异性,适用于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 IMB)是一种均匀、具有超顺磁性及保护性壳的球形小粒子, 由载体微球和免疫配基结合而成。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munomagnetic beads separation techniques, IMBS)则是利用免疫磁珠上包被的特异性抗体与抗原发生亲和反应, 从复杂的样品中分离到目标抗原。再利用磁珠的磁响应性, 实现对目标抗原的富集。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面, 该技术通过与其他检测手段相结合而得到广泛应用, 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势。本文综述了免疫磁珠的结构特点、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原理, 着重阐述了该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 以期为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food ingredients, especially meat and dairy products, a high‐throughput, rapid and sensitive method to detect 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 is always on a high demand. In this work, a specific induction method to enrich and detect LM based on fluorescence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FICA) combined with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IMS) techniqu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immunomagnetic‐beads (IM) beads were obtained through functionalised magnetic microspheres and the conjugated reaction between the carboxyl on beads surface and amino groups of antibody. The prepared IM‐beads could be used for rapidly enriching pathogenic bacteria with fewer steps, resulting in a high specificity for four pathogenic serotypes and about a 40‐fold improvement of detection limit compared with FICA only. In addition,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LM detection in sausage, pork and milk samples with a potential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in rapid on‐site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相似文献   

19.
等温扩增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类核酸扩增技术。相比于PCR,该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简单、便捷及低成本的特点。目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基因多态性分析、疫情防治等方面已经有广泛应用,也有文献报道了其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检测方面的应用。食源性致病菌和环境中的病原体检测等领域中,等温扩增技术展现了广阔的应用潜力,有望发展成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重要方法。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环介导等温扩增、依赖解旋酶等温扩增、依赖核酸序列等温扩增、切刻内切酶核酸恒温扩增、交叉引物等温扩增、链置换等温扩增、SmartAmp技术等一系列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特性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从而为该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实际应用中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该技术与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PCR技术、免疫学技术联合使用后,可以更有效地分离各种标本中的病原体,提高实验室对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缩短检测时间,为病原体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