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职业受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12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的冠心病患者及相应对照,问卷调查心血管疾病影响因素及职业因素,归一化工作量法估算个体累积受照剂量。SAS软件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逐步回归法拟合条件Logistic模型。结果 超重(OR=2.679,P=0.0150)、体育锻炼(OR=0.421,P=0.0333)、糖尿病史(OR=7.823,P=0.0200)、高血压史(OR=6.172,P=0.0003)、冠心病家族史(OR=17.298,P=0.0001)、防护条件差(OR=3.992,P=0.0027)、累积剂量(OR=1.612,P=0.0454),最终保留在模型中。结论 高血压、超重、糖尿病及冠心病家族史是X射线工作者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为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较大剂量受照(>300mGy)可能与冠心病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北方汉族人群,包括无血缘关系的83名冠心病患者和95名健康对照者。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Hcy水平,应用微粒子酶免分析免疫法(MEIA)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同时测定total cholesterol(TC)、triglyeride(TG)、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apolipoproteinA—Ⅰ(ApoA—Ⅰ)、apolipoproteinB(ApoB)、lipoprotein(Lp(a))以及调查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结果冠心病组Hcy平均水平(中位数)(16.8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1.69μmol/L),(P〈0.01),冠心病组叶酸、维生素B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O.01)。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组的Hey与叶酸、维生素B1:、HDL-C、ApoA-Ⅰ、性别(男性=1,女性=0)及年龄(年龄≥60=1,〈60岁=0)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LDL—C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21、1.02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性别、年龄、HDL-C、ApoA—Ⅰ相关,是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我国肺结核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今后肺结核的防治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利用荟萃( Meta)分析的方法对2000~2012年国内外关于中国人群肺结核发病危险因素的25篇研究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肺结核接触史、吸烟、婚姻状况、人际交往、卡痕、卡介苗接种史、低体质量指数( BMI )、结核病家族史、工作暴露于粉尘环境和接触化学气雾的合并OR值(95%CI)分别为3.14(2.74~3.59),1.23(1.14~1.33),3.05(2.10~4.45),2.08(1.76~2.26),0.39(0.32~0.47),0.58(0.46~0.73),2.95(2.40~3.64),2.56(1.82~3.59),2.58(2.04~3.26),4.81(1.99~11.60)。结论肺结核接触史、吸烟、单身、人际交往频繁、低BMI、结核病家族史、工作暴露于粉尘环境和接触化学气雾是肺结核患病的危险因素,卡痕和卡介苗接种史是肺结核患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20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研究,采集人口学因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实验检测等临床资料。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高血压病史、TG、TC和纤维蛋白原的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868)、年龄(OR=2.307,OR=5.608)、BMI(OR=2.214)、高血压病史(OR=12.409)和TC(OR=2.542)是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高龄是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肥胖、高血压病史和高TC是导致出血性脑卒中的显著危险因素。良好的血压和血脂控制,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改善肥胖是预防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5.
张一鹏 《西南军医》2013,(2):138-140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OP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经骨密度测定确诊的OP患者298例(OP组)和健康体检者298例(非OP组)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O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年龄、BMI、钙营养摄入、动物蛋白摄入、饮用牛奶、居住地、工作环境、运动量、吸烟、饮酒、绝经年龄、糖尿病、骨折史与OP的发生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2.194,95%CI:1.358~3.544)、钙营养摄入(OR=0.524,95%CI:0.341~0.805)、运动量(OR=0.529,95%CI:0.294~0.951)、骨折史(OR=1.764,95%CI:1.053~2.955)、BMI(OR=0.575,95%CI:0.364~0.908)、动物蛋白摄入(OR=1.689,95%CI:1.159~2.461)、饮酒(OR=1.694,95%CI:1.097~2.618)与OP发生强相关。结论 OP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坚持锻炼是预防OP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创伤后MODS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后MODS演变的危险因素,以期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6年6月2152例中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因素与并发MODS的关系。结果2152例中合并MODS284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史(β=1.057,OR=2.881)、伤后休克时间(β=1.287,OR=3.499)、伤后并发感染(β=1.581,OR=3.471)、AIS—ISS评分(β=2.105,OR=4.269)、乳酸(β=1.187,OR=3.279)、碱缺失(β=1.626,OR=4.169)和血糖(β=1.087,OR=2.792)是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MOD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处理原发病的同时,重视慢性病史,缩短休克时间,加强抗感染,控制应激反应强度,控制血糖,监测乳酸和碱缺失,保护各器官功能是降低MODS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06至2013-03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及住院期间收治的青年(年龄≤40岁)疑似冠心病患者855例,其中确诊为青年冠心病455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400例(对照组)。详细采集病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在冠心病家族史、HDL-C、APOA1、血Hcy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家族史(OR=3.556,P=0.002)、Hcy(OR=1.380, P=0.001)是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Hcy水平和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生的关系,希望能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北方汉族人群,包括无血缘关系的对照组91名健康人、150名糖尿病患者和104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Hcy水平,应用微粒子酶免分析免疫法(MEIA)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同时测定各种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合并组)Hcy平均水平(中位数)(15.0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1.69μmol/L)和糖尿病组(11.32μmol/L),(P〈0.05),对照组与糖尿病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叶酸、维生素B1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P〈0.05),对照组与糖尿病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定义:Hcy大于15.0μmol/L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合并组患者104例中有49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占47.1%,而糖尿病组150例中有17例占11.3%。高同型半胱氨酸增加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比数比为6.970(X^2=40.89,P〈0.01,95%CI 3.614~13.15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ApoC3、年龄、Lp(a)、TC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859、1.438、1.154、1.058、1.030。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我国北方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胚胎停止发育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的某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胚胎停止发育的影响,为预防胚胎停止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06至2012-06诊断为胚胎停止发育患者60例为病例组,胚胎正常发育者60例为对照组,对以上两组孕妇予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基本情况、生活习惯、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各种因素等,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t检验、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既往流产史、每日使用辐射性电器的时间、睡眠不足6 h/d、饮酒、吸烟等十项因素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发生率相关(P<0.05),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一步分析,有流产史(OR=18.254)、使用辐射性电器的时间2~6 h/d(OR=43.067)和>6 h/d(OR =94.886)、经常睡眠不足6 h/d(OR =9.017)、经常饮酒(OR=7.602)、经常吸烟(OR=7.573)、进行适量体育锻炼(OR=0.151)、孕期心情抑郁(OR =46.025)、工作强度较大(OR=108.00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流产史、使用辐射性电器的时间>2 h/d、有经常睡眠<6 h/d、饮酒、吸烟的情况、孕期心情抑郁、工作强度较大等可能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危险因素,进行适量体育锻炼可能是预防胚胎停止发育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吴颖元  余艳红 《武警医学》2013,(11):942-944
目的调查发生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420例前置胎盘和1260例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建讧数据库,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办法分析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剖宫产次数(OR=2.656,95%CI:1.457~5.536)、双胎及多胎妊娠(OR=2.325,95%CI:1.643~5.673)、子宫内膜炎(OR=4.646,95%C1:1.642~6.534)、吸烟或被动吸烟(OR=3.453,95%CI:1.653—7.562)、流产次数(OR=2.267,95%CI:1.785~6.545)与引发前置胎盘密功相关,并且前置胎盘可以导致胎赢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出血、早产、死胎等。结论剖宫产次数、吸烟或被动吸烟、流产次数、双胎及多胎妊娠、子宫内膜炎是引发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study whether calcifications in breast arteries, as seen on mammograms, predict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s. METHODS: We studied 499 women, aged 49-70 years, participating in a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and investigated whether arterial calcifications in the breast (BAC) are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ial calcifications (CAC) after 9 years follow-up. Mammograms were reviewed for the presence of BAC. CAC was assessed by multi 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independent effect of various risk factors on BAC and CAC was measured. RESULTS: BAC was present in 58 of 499 women (12%) and CAC score>0 was present in 262 of 499 women (53%). BAC wa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CAC (OR 3.2, 95% CI 1.71-6.04) and this remained significant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at baseline and the duration of follow-up (OR 2.1, 95% CI 1.10-4.23). Most CV risk fact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CAC but not with BAC. Only parity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both increased CAC (OR 2.1, 95% CI 1.21-3.60) and increased BAC (OR 5.3, 95% CI 1.23-22.43). Breastfeeding was associated with BAC (OR 3.4, 95% CI 1.40-8.23) but not with CAC (OR 1.3, 95% CI 0.84-1.93). CONCLUSION: Breast arterial calcifications are predictive of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calcifications in the coronary arteri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钙化积分(CACS)对可疑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15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前瞻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320排动态容积CT扫描,分析CTCA以及CACS结果,分析并对照CTCA以及CACS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85例患者CTCA发现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管腔狭窄≤50%),38例患者发现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管腔狭窄>50%),27例患者冠状动脉未发现异常.54例患者钙化积分在0~10之间,47例患者钙化积分在11~400之间,49例患者钙化积分大于400.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的类型及钙化积分大小均为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OR=5.254,95% CI=2.095-13.176,P<0.001; OR=6.877,95%CI=1.372-14.033,P<0.001;OR=2.976,95%CI=1.437-6.614,P=0.003).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类型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OR=3.725,95%CI=1.379-10.062,P=0.007;OR=4.283,95%CI=1.992-12.254,P=0.002).结论 CTCA和CACS对可疑冠心病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CTCA对患者的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CAC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Ab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BVS)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BSCO、Scopus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动检索国内外相关心血管会议记录,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关于Absorb BVS与新一代DES治疗冠心病的≥2年随访的临床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Absorb BVS与新一代DES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最终纳入9个临床研究,其中7个为随机对照研究,共6 673例患者(Absorb BVS组3 766例,DES组2 907例)。Absorb BVS组与DES组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患者相关的复合终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sorb BVS组患者主要临床终点靶病变失败[比值比(OR)=1.38,95%可信区间(95%CI)为1.14~1.67,P<0.05]发生率显著高于DES组;Absorb BVS组患者次要临床终点所有心肌梗死(OR=1.63,95%CI为1.27~2.08,P<0.05),明确/极可能的支架内血栓(OR=3.06,95%CI为1.96~4.78,P<0.05),极晚期支架内血栓(OR=4.36,95%CI为1.72~11.07,P<0.05),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OR=1.41,95%CI为1.11~1.79,P<0.05)发生率显著高于DES组。结论 Absorb BVS治疗冠心病的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可能劣于新一代D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检测对比观察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变化的异同,探讨发生心、脑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3个组.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组、高血压无心脑并发症组,检测IMTc,肱动脉内皮依赖性(EDD)和非依赖性(EIDD)舒张功能。结果①高血压并发症组与对照组间在血管内皮非依赖性扩张方面均降低,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依赖性血管扩张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组IMTc测值均增高,与高血压无心脑并发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组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的基础上,并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者其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降低,提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高血压的共同影响因子。高血压并发症组与对照组间在IMTc和依赖性血管扩张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IMTc增厚,依赖性血管扩张降低是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但是不能作为单独预判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或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I-LOVE-IT 2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共同参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入选2 737例患者。本研究为I-LOVE-IT 2研究事后分析,按年龄将I-LOVE-IT 2研究人群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n=931)和非老年组(18岁<年龄<65岁,n=1 806),研究主要终点为12个月NACE(包括全因死亡、全部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及主要出血事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NACE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老年组患者中NACE复合终点发生率(10.3%)明显高于非老年组(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缺血性卒中、主要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的全部心肌梗死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龄、糖尿病、急诊PCI、基线Syntax评分为N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患者PCI术后NACE发生风险显著高于非老年组患者,包括老龄(年龄≥65岁)在内,合并糖尿病、急诊PCI或高基线SYNTAX评分的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发生NACE的风险均会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某高校退休职工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现状,分析骨质疏松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于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常规体检的785名该校离退休教职工,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XA)测腰椎(L1-4)、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区的骨密度,并进行标准的问卷调查及实验室常规检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 OP患病率为23.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压力、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饮牛奶、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病史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增龄、大WHR、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为OP可能危险因素,高文化程度、高BMI为OP保护因素。结论 退休教职工OP状况严峻,患病率较高,年龄增大、女性、向心性肥胖、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OP。  相似文献   

17.
陈雪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9):1627-1630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各种脑血管性疾病引起的认知障碍综合症,而皮层下缺血性痴呆是其主要亚型,灌注成像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AD的鉴别诊断及病情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灌注成像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风家族史对中风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武警部队35岁以上干部3 853名,通过问卷形式进行中风家族史及其他潜在危险因素的调查,中风的诊断依据CT征象、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中风家族史与中风的发生相关(P<0.01,OR=3.504,95%CI 1.960-6.264).控制年龄和性别两个主要混杂因素的影响后,中风家族史与中风的联系强度变化不大(OR=3.144,95%CI 1.634-6.049);Logistic回归分析也证实了中风家族史是中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29,95%CI 1.406-4.13).结论中风家族史在中风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旭  吕豪  万建平  刘清源  于显钊 《武警医学》2010,21(10):869-871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发病情况,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4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踝臂指数<0.9和≥0.9分为外周动脉疾病组和非外周动脉疾病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确定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PAD者为83例,总发病率为20.05%;PAD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高于非PAD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是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踝臂指数是筛查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简单易行的可靠指标,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是2型糖尿病踝臂指数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