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西医融合就是从中医理论基础与西医理论基础层面真正意义上的结合,使中医与西医相融合,产生一个新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的特色性医学学科,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体的科学,探求二者的结合之处。中医主讲望、闻、问、切,它是中医用语,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融合态靶思维”是在中医、西医理论基础上,将中医的宏观理论与西医的微观理论融合统一,变成一门新的科学,从病因、病机、辨证、诊断、治则治法、用药(中药)上进行有机融合。该文探讨在现代社会医学背景下重构中医诊疗体系,使“中西医融合态靶思维”形成一种新医学,对于提高诊治疾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中西医临床医学是我国在中医、西医并存的特殊条件下,整合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所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广阔。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祖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均有重大意义。为了充实中西医结合的人才队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2001年教育部在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贯彻“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卫生工作基本方针,将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互相交叉、渗透、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方针政策。在现实条件下,两种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医学体系既有相互矛盾斗争和不协调的一面,也有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一面。医学发展史和当代中医研究的情况都一再表明,运用多学科交叉和移植方法有助于深化传统课题的研究,开拓新视野。例如,用控制论研究五行理论.  相似文献   

9.
自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召开的全国医学辩证讲习会以来,就发展我国医药学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大力发展、长期共存的方针。为了大力发展祖国医学,中医现代化势在必行。通过自然科学多学科渗透,其中包括现代医学同中医药学互相渗透,从而使中西医结合成为创造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虽属不同医学体系 ,但其研究方向和服务对象完全一致。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中国医学存在中医和西医两个体系 ,实现中西医结合 ,创造我国统一的特有的新医学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正确道路。中西医结合在医疗上取得了成功。同样 ,中医名词术语翻译也可以提倡中西医结合。众所周知 ,西医英语语林中存在着一个丰富的完整的科学的西医术语系统。其术语具有语义学上单一、固定 ,结构上多半采用词干词缀的派生构词形式 ,专业性强 ,使用悠久 ,世界公认等特点。因此 ,中医名词术语翻译采用中西医结合是最现实、最有效的翻译法。所谓中医名词…  相似文献   

11.
为使中医学的表述符合现代的习惯,可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概括为"状态医学"。"状态"是中医对"证"的描述,"病因病理"是西医对"病"的描述。从状态与病因病理的关系、状态的诊断、状态的治疗3个方面阐述了状态医学理论与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各自特点。认为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中医现代化的要点是中医学的状态诊疗理论的确立和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全面引入;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是如何面对实际,接受状态的客观存在和相关理论,其难点是怎样用西药体现状态治疗。  相似文献   

12.
1 概述 当代科学已发展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其内部是各系统互相交错联结的整体;各系统的各学科又不断分化,不断综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学科分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中医药研究也是如此。现仅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1993~1994年检索项目作如下分析: 从1993年1月1日~1994年11月30日,本室共检索课题901项,其中94年500项、93年401项。 94年检索项目中,中草药为231项、中医163项、针灸、气功、推拿38项、中西医结合11项、西医12项、medline联机检索27项;93年检索项目中,中草药为163项、中医176项、针灸、气功、推拿34项、中西医结合4项、西医6项、medline联机3项。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深入探讨,精心研究。宏观推理己成为一套具有独特理论的中医药体系,在防病治病中取得了卓越成效。自30年代起,我国己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50年代己成为结合的高潮,疗效甚好。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道理,把中西医学基础理论通过相互取长补短,取其精华,互相渗透,归纳融合为一体,形成新的中西医学人体生理病理体系,再指导临床实践,将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的进步与发展。为早日取得中西医学基础理论的结合,将中医之气与西医循环系统的功能归纳简述,以求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吴孝雄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497-2499
以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分别论述了中医和西医的产生以及各自的发展前景,认为两种医学目前各自的发展方向均存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缺陷,并结合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状况,提出中西医结合的真正目标是产生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产生统一的新医学,进一步指出中西医结合的的途径及新医学的特征。认为在世界观、方法论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医的发展非常缓慢,一直没能突破《内经》的基本体系。1953年毛泽东高度评价中医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指出要把中西医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医学,贡献于全世界.中医的整体论方法是不自觉运用现代控制论的黑箱方法构建的。通过化学检验中酶所产生的化学电过程和基因检验中的生物芯片技术,有望能揭示中医经络学说和整体控制论的奥秘。对比中西医各自优缺点,许多病例通过检验介入证明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效果很好.检验技术融入中西医结合,统一的新医学将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并重,辨证论治和顶级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普及应用是中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工作的重点,西医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的中医院要引进中医博士及西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综合医院中医科要结合重点课题,有组织有重点地组织西医查房,中西医会诊。中西汇通、衷中参西录、医林改错,中医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路上自强不息,虽然近代没有出现像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但中医为有唐容川、张锡纯、王清任以及任应秋、邓铁涛等一批近代名医而骄傲。没有现代的纯中医,中医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优势:一、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医疗,特点是辨证论治。二、西医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合中西医两种医疗体系的学术借鉴及内涵。三、中西医并重,中药制剂,中西药合剂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优势。中西汇通,衷中参西录,中西医有机整合,中西医并重,说到底都是中医药现代化。叶公好龙述而不作,是中医药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但中医药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对中医药核心理论及临床医学的深入研究,必将为引领中医药现代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西两门医学的结合,不仅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使我国医学具有了新的特色,同时中西医结合也是发展中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中医、西医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等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学科,它们各有其自己的理论结构体系和独特的思维方法,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要避免用西医药的理论和知识去套中医理论。本文仅就中医临床思维干扰因素着墨于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临床医学存在着中医和西医两个不同的体系.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交流和互相促进早已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内容.早在三国时代乃至更早,我国即有名医外访,诊疗疾病,最迟至唐代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西医开始传入我国,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医学得了广泛地传播与发展,随着中西医学的交融,形成了中国医学史上独特的新的一个学术流派--中西医汇通学派.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医却受到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摧残.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医得到飞速发展,中医获得了新生和缓慢地发展.与此同时,在我国医学领域开展了"西学中""西研中",使中西医汇通学派的探索思维及结果得到了延伸和进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研究学科,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成我国独特的内科临床学科.……  相似文献   

19.
如何更有效地搞好中西医结合眼科研究,使其在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事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是国内眼科工作者愈来愈重视的课题。以下就主要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提出几点看法。1 相互渗透、扬长补短 中西医结合的过程应当是两种医学体系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20.
论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和西医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通过哲学与历史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用大科学而不是小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医和西医,加强学科间协作,多学科协作发展大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