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一剪法治疗泪小点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表面麻醉,在裂隙灯下助手或患者本人用棉签压在内眦部下睑缘,暴露出下汨小点,用显微镊子夹注息肉根部,另一支手持显微剪子使剪子尖部与镊子根部呈90度角,一剪法剪除息肉。结果:本组585眼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2年,349眼溢泪消失,191眼溢泪明显减轻,8眼复发,37眼溢泪症状无缓解,总有效率迭92.3%。结论:一剪法是多年来我们总结的其中最简单最快捷的手术方法,该种术式安全、组织损伤轻微、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适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电解治疗仪治疗伴有溢泪症状的泪小点息肉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电解治疗仪及泪小点扩张器对30例(52眼)泪小点息肉患者进行泪小点扩张并成形。结果:术后1 d泪小管开口通畅无溢泪症状者47眼(90%),术后1 m复查泪小管开口通畅无溢泪症状者41眼(78%)。随访1年息肉无复发。结论:电解治疗仪是治疗泪小息肉,解除溢泪症状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泪小点外口狭窄和泪小点息肉应用显微剪手术的治疗和分析。方法在显微直视下行泪小管及泪小点息肉显微剪手术,2个泪小点行单纯息肉切除。结果26例患者中,15例双下泪小点狭窄,2例双上下泪小点狭窄,7例单侧下泪小点狭窄,2例泪小点息肉伴泪小点狭窄。患者术后1周复诊,伤口愈合。随访2~6个月,仅1例下泪小点狭窄的患者部分狭窄伴轻度流泪,余均无复发。结论泪小点外口狭窄或泪小点息肉而造成流泪,是常见眼科疾患,用泪道冲洗常规方法治疗而反复流泪,采用显微剪分步切开或成形术,手术方法简便易行而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上泪道阻塞是引起溢泪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泪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有外伤、炎症引起的上泪道狭窄或闭塞;泪小点或泪小管息肉以及泪小点附近新生物所致的泪小点狭窄等.上泪道阻塞的常见部位包括泪小点和泪小管,尤以下泪小点和下泪小管为主.手术主要针对下泪小点和下泪小管.我们采用泪小管切开术治疗上泪道阻塞,26例(34眼),临床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三剪法"联合泪小点扩张治疗泪小点开口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泪小点开口狭窄是引起溢泪症状的一个主要原因[1].目前对其治疗有3种方法:一种为单纯泪小点扩张,但多因扩张后泪小点开口再度狭窄而失败;另一种方法为硅胶管植入法,但硅胶管保留时间长,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2];最近泪道激光成为治疗泪道阻塞疾病的一种新方法,但因其价格昂贵不能够普及[3].我科在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采用"三剪法" 联合泪小点扩张治疗伴有溢泪症状的泪小点开口狭窄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恒健 《中外医疗》2009,28(6):40-40
目的评价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532激光联合硅条留置治疗伴有溢泪症状的泪小点膜闭的治疗。方法采用Nd:YAG激光、532激光及泪小点扩张器对24例(29眼)泪小点膜闭患者进行泪小点扩张并成形后,硅条留置1周拔除。结果拔管后3d泪小管引流通畅27眼(93%),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泪小管开口通畅无溢泪症状者24眼(83%)。结论激光联合硅条留置治疗泪小点膜闭,是治疗伴有溢泪症状的泪小点膜闭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海波  欧波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90-1691
目的观察穿刺术对复合小梁切除术后包裹性囊状滤泡及结膜下房水积存使泪小点堵塞而导致的溢泪症的疗效。方法对10例10眼复合性小梁切除术后近期形成的包裹性囊状滤泡及5例6眼复合性小梁切除术后形成的结膜下房水积存导致的溢泪症进行穿刺术。结果包裹性囊状滤泡:10例10眼穿刺次数1~4次,平均2次。自术前眼压平均(31.5±5.2)mmHg降至术后即刻眼压平均(11.5±3.3)mmHg。追踪观察期间可见滤泡扁平弥散,眼压稳定于21mmHg以下。结膜下房水积存导致的溢泪症:5例6眼中2眼穿刺2次,其余均只穿刺1次。穿刺处结膜下积液吸收或明显减少,结膜不再堵塞泪小点,溢泪症状消失。结论穿刺术是处理复合小梁切除术后包裹性囊状滤泡及结膜下房水积存导致的溢泪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青竹 《中外医疗》2013,32(26):161+163-161,163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点闭锁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0例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点闭锁,行经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进行科学和优质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总结护理体会,观察护理结果。结果所有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患者经泪道冲洗护理后均无溢脓、溢泪现象,且泪道保持通畅,10例患者均痊愈。在6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溢脓、溢泪症状。结论在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点闭锁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中,主要护理内容有术前心理辅导,术后对病情变化的严密观察,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精心、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小点闭锁患者的康复,并能提高术后恢复效果,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93—02~1996-10采用负压泪小管钻切术治疗非创伤性泪小管阻塞,疗效满意。现将随访观察时间超过2年的32例(35眼)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采用本方法治疗的32例(35眼)患者中,男性13例(14眼),女性19例(ZI眼)。年龄32~65岁。溢泪史l~8年,均否认创伤史。术前经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针探查证实泪小管阻塞,其中15例(16眼)经上泪小点冲洗泪道通畅。手术时,眼局部无活动性炎症。1.2手术方法采用l%ncain注入泪小管行表面麻醉。用泪点扩张器扩大下泪小点至lmrn,负压泪小管钻切:将自制的钻切针头与sml注射器相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自制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下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寻找到鼻侧泪小管断端,并在自制的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下,快速、顺利地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支撑物。术后进行消炎、消肿、预防感染,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睑外翻、泪小点豁裂或外翻及溢泪等情况,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在拔除支撑物后未出现溢泪,总治愈率为90.0%(36/40)。2例下泪小管断裂伴下睑严重裂伤患者术后出现下睑、泪小点外翻;1例患者术后3 d出现下泪小点豁裂;1例下泪小管断裂合并严重鼻骨骨折患者,因支撑物未能完全植入鼻泪管处,2周后支撑物脱出。上述4例患者后期均出现了溢泪。结论在自制的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下,可快速、顺利地将支撑物插入鼻泪管。硬膜外麻醉导管来源方便、价格便宜。将其作为泪道支撑物,既提高了手术效率,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贫困地区和基层医院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和术中切开泪囊时瘘口处理的经验。方法:选择鼻泪管堵塞、慢性泪囊炎(包括术后复发)患者90例、105眼,均行鼻内镜下处理。造瘘口采用EC耳脑胶粘合固定成形72眼,术中置硬膜外导管10眼,用银夹吻合泪囊后瓣与鼻黏膜瓣13眼,造瘘口用碘仿纱条填塞扩张成型5眼,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乳头将前后瓣撑开成型5眼。同期行鼻中隔高位偏曲矫正7眼,钩突肥大切除10眼,中鼻甲前端息肉样变切除9眼,鼻息肉6眼。结果:完全无溢泪92眼,好转8眼,无效5眼,有效率95.24%。结论:泪囊鼻腔造口术造瘘口的处理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及手术经验、设备条件及术中切开泪囊后泪囊鼻腔黏膜瓣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KTP激光泪点成形术联合硅胶管留置治疗泪小点膜闭和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0例(76眼)伴有溢泪症状的泪小点膜闭和狭窄的患者进行泪点扩张及激光泪点成形术后将硅胶管植入泪道,保留1个月后拔管,随访2~3个月.结果 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3~4个月,57例(58眼)治愈,8例(10眼)好转,5例(8眼)无效.手术成功率为89.5%.结论 KTP激光泪点成形术后植入硅胶管治疗泪小点膜闭和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随访便捷、手术成功率高及费用相对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38 例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手术无效的原因。方法对38例(3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观察术后泪道通畅程度,分析手术无效原因。结果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随诊6个月,治愈36例、36眼占94.7%,无效2例、2眼占5.3%。无效者1例为鼻息肉患者术后息肉复发,造口处反复有肉芽组织增生,经多次局部处理,终至闭锁,患者拒绝再次手术;1例为颌面部复合型骨折致慢性泪囊炎,术后溢泪,但无再溢脓。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方法简便、出血少、无面部瘢痕、手术视野清晰、术中损伤小、患者痛苦轻、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37例患者(共46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结果:本组37例(46眼)中,43眼治愈,3眼无效,总治愈率为93.5%。术后随访3~12个月,43眼均没有溢泪、按压泪囊区溢脓等症状,泪道冲洗通畅,3眼术后溢泪、溢脓等症状无缓解,冲洗泪道不通畅,泪囊鼻腔造口完全堵塞闭锁。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面部无瘢痕,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是慢性泪囊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用自制弯针快速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的方法,以顺利吻合泪小管.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用自制弯针根据裂伤的位置从上泪小点寻找鼻侧断端 ,然后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吻合泪小管断裂52眼, 术后2~3个月拔管,随访1年.结果 都很快、很顺利找到断端,治愈45眼,占86.5%;好转5眼,占9.6%;未愈2眼,占3.8%.结论 手术显微镜下用自制弯针从上泪小点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 ,时间短、成功率高,方便省时,是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一种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膜松弛性溢泪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例(36眼)结膜松弛引起的溢泪进行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治疗。随访观察6月一2年。结果:手术获得良好效果。5眼溢泪减轻而未完全治愈。术后无后遗症。结论:采用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治疗结膜松弛性溢泪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方法:对43例(46眼)因外伤致泪小管断裂施行泪小管吻合术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46眼中有36眼术后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现象;7眼术后泪道冲洗通畅但仍有溢泪;3眼术后泪道冲洗不通畅。结论:伤后适当的处理、及早手术吻合泪小管、预防感染和做好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工作,防止泪小管插入导管脱落和健康宣教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鼻泪管义管植入并下泪小管义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方法:泪道阻塞患者50例60只眼,应用鼻泪管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并下泪小管义管植入术治疗,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7只眼泪道通畅,无泪溢,9只眼泪道欠通畅,泪溢好转,总有效率达93%。结论: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并下泪小管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具有创伤小、手术简便的优点,可以有效的治疗泪道阻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适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25眼)慢性泪囊炎鼻腔吻合术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25眼术后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治愈。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做好术前、术后的宣教与护理,是保证每一例手术成功和取得满意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一平  纪春霞  石芹 《黑龙江医学》2010,34(12):910-911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对43例(51眼)慢性泪囊炎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43例(51眼)中,42例(50眼)手术1次成功,1例手术2次成功。本组40例(47眼)获随访,溢脓、溢泪症状均消失,冲洗泪道通畅。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