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写景类文本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从文本体裁的特点出发,将品析语言、历练表达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从教学写景类文本的困惑迷茫入手,通过观念的更新,重新认识写景类文本的教学价值,更要紧扣语言表达和语言品析,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2.
写景类文本在语文教材占有较大的比重。在教学这类文本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什么、怎么写,更要理解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灵动性描写、规整性表达、纪实性描写和体验性描写等,让学生学习领悟、迁移运用,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写景类文本。教学这类文本,教师要根据文本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深入品读、感悟,并由读到写,体悟文章的内蕴情感,习得写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类文本的表达密码,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教材解读应厘清"深"和"度"两大分野,教材分析阶段或对教师而言,要讲求"深",教材处理阶段或对教学而言,要追求"度"。以写景类文本两个层面的分析为例,透视如何关注文体,聚焦内容与形式的特性,对文本进行深度分析;从把握写景类文本"教什么"的度、"教到什么位置"的度、"怎么教"的度三个层面,阐释如何基于课标和学情的制约筛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遴选教学方法,追求教材处理的适切。唯其明晰两大分野,才可能更准确聚焦一篇课文的主要教育教学价值,更容易明晰课堂教学任务,更恰切地遴选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用理念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就应该充分关注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让学生在深入到文本内核中,从语用的视角体悟文本、悦纳文本,为学生表达素养的提升奠基。以《三亚落日》一文的教学为例,提出要紧扣景象,在概括提炼中向文本学变化,遵循思路,在剔除对比中向文本学想象,前后联系,在深度辨析中向文本学衬托等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写景类文本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类型的文本语言优美、描写细致、想象丰富,是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重要载体。这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之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语言里的风景,而忽视了风景的语言,使得很多学生难以穿越语言走近文本。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原有的禁锢,引领学生读出文本之情,品出语言之味,从而为学生打开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写景状物类文本。教学这一类文本,不仅要与文本对话,更需要与作者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作者信息、揣摩作者用意、体悟作者情韵,使学生和作者进行对话,从而深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初中语文“怀乡”类文本的教学为例,探讨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群文阅读是基于新课标和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单一化和固定化,以一个议题为核心连接多个文本,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运用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课堂,让课堂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写景类文本主要是指写景状物类散文。这类散文把自然山水、人文景观、民俗风貌当做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从而实现唤醒审美感悟、传递作者情意、体察生活美好的散文。这里的景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虚拟景物、人造境不同,写的是真景真物,真社会,真自然。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写景状物类文本占有相当多的篇目,而  相似文献   

10.
批注式阅读可以使学生与文本密切对话,提升阅读教学效果。针对写景状物类文章的特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关键句、修辞处等进行批注,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顺序,把握写作意图,学习表达方法,提升阅读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批注式阅读作为学生阅读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进而达到深化学习效果的目的。对于写景状物类文章的批注,要做到在关键词处批注,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在关键句处批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修辞句处批注,体会独特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郑雪芬 《小学语文》2014,(11):40-43
都说人生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看风景的心情。其实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风景”之中,或是自然之景,或是人文之景,而看风景的角度则决定了一个人活着的姿态:旁观者、欣赏者或占有者。这三种人生境界反映在文学领域,则表现为三种基本文学创作流派:写实派、浪漫派以及象征派。翻’看中国诗歌史,面对同一轮明月,由于看风景的心情与角度不同,杜甫对月怀乡(《月夜》),李白飞天揽月(《将进酒》),王维明月禅心(《竹里馆》),三人留在纸上的明月形态自然也就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3.
《夹竹桃》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它采用朴实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富有张力的写作表现力来展示大师心中的夹竹桃。物我相融,托物言志,是这类文本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抓住语言来感悟季先生的人文情怀,领会他"物我相融"的写作情操。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文本解读一定要有深度,但课堂上教师必须把握好“有深度”的“度”,使课堂上的文本解读“适度”地深入.只有符合学生解读视域的解读才是真正的“有深度”的文本解读.“依靠问题引领,把思维引向深入”“简化教学形式,让语文回归本真”“把准引导力度,让智慧及时开启”与“转换问题视角,使解读视域变得开阔”,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四种行之有效的将文本解读推向“适度”深入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在对《锦瑟》文本的解读上过分依赖所谓的身世,而缺少对文本中文字间的微妙解读,同时也无法体会文字间的彼此关联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特有的情怀,自然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种种解不开的"谜"。究其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缺少必要多元解读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6.
在语用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小学写景类记叙文时,要特别注重语言的积累品味,挖掘言语形式,设计"语用"练习,由扶到放指导学法,找准节点,升华迁移。  相似文献   

17.
麦珏昉 《中国教师》2013,(20):41-43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前,语文教师对文本的阅读,即"文本解读"格外重要。本文旨在结合实例,从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的"文本解读"。一、"文本解读"的相关理论一般而言,"文本解读"大致有三个研究范畴,即作者理论、文本理论和读者理论。本文只探讨前两者。作者理论,即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也就是要追溯作者创作时的本意,并尽可能地将其还原。要根据作者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就要全面、具体地掌握有关作者的资料,并以此作为解读作品的重要依据。文本理论,大致有两  相似文献   

18.
文本生本对话、师本生本对话、生本生本对话,都能够形成文本解读的助推力量。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组织,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解读环节,通过深度发掘,赢得文本阅读的主动权。建立对话机制、精选对话窗口、优化对话形式、延伸对话视野,教师围绕学生推开深度阅读计划,能让文本解读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9.
写景类文本主要是指写景状物类散文。这类散文把自然山水、人文景观、民俗风貌当做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从而实现唤醒审美感悟、传递作者情意、体察生活美好的散文。这里的景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虚拟景物、人造境不同,写的是真景真物,真社会,真自然。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写景状物类文本占有相当多的篇目,而  相似文献   

20.
目前,说明类文本入选教材的数量整体偏少。这样,导致对它的研究不够充分,在教学中出现了忽略表达、淡化文体、忽视语境等问题。要想提高这类文本的教学实效,就要从解读文本、关注人文性和留白训练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