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调查妊娠梅毒患者围产儿结局,探讨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并依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中医医院妇产科2018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324例妊娠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妊娠梅毒患者围产儿结局。根据是否出现母婴传播将其分为传播组(32例)和未传播组(29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梅毒母婴传播的因素并绘制列线图模型,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和区分度分别用ROC曲线和Bootstrap法。结果?324例妊娠梅毒孕妇中,出现先天梅毒患儿32例。足月顺产123例,足月剖宫产180例,早产顺产8例,早产剖宫产8例,死胎2例,死产3例。低出生体质量2例,畸形胎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检孕周、初检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滴度≥1:8、梅毒未治疗、未规范用药、治疗1个疗程均为妊娠梅毒患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妊娠梅毒患者母婴传播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53(95%CI:0.810~0.890)、78.12%、86.99%;经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验证,一致性指数为0.837,校正曲线和标准曲线拟合度较好。结论?初检孕周、初检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滴度≥1:8、梅毒未治疗、未规范用药、治疗1个疗程均为妊娠梅毒患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为临床及早筛选高风险的母婴传播的妊娠梅毒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并验证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针对性预防干预提供有效的参考工具。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21年6月12日至11月30日现场问卷调查泸州市江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来随访的222例HIV/AIDS患者为建模组,调查内容包括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患者健康问卷,基于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HAND风险预测模型,应用R 4.1.2软件进行列线图可视化呈现,并于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采用与前期研究一致的方法收集泸县玉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来随访的95例HIV/AIDS患者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分别通过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Hosmer-Lemeshow(H-L)检验与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与临床实用性。结果 共纳入分析317例HIV/AIDS患者,168例判定为有认知障碍,HAND总体发生率为53.0%。构建的HAND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95%CI:0.936~0.983)与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超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IVF/ICSI-ET妊娠失败风险列线图(列线图模型)。方法 131例拟行IVF/ICSI-ET的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均完成胚胎移植周期,收集其体成分特征变量、实验室检查特征变量及临床病例资料变量等。将131例患者分为训练集91例和验证集40例,采用LASSO回归分析法分析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IVF/ICSI-ET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度、拟合度,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超重/肥胖型PCOS患者IVF/ICSIET妊娠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水合率和胰岛素抵抗(λ分别为-0.186、-0.947、-0.064、-0.290)。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校准曲线及拟合曲线预测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95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130例)和验证组(65例),并根据是否衰弱将建模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组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性曲线(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准确度和临床效益,并使用验证组评估列线图的可行性。结果:195例患者中发生衰弱125例,发生率为64.10%;建模组130例患者中发生衰弱83例,发生率为63.85%;验证组65例患者中发生衰弱42例,发生率为64.62%;衰弱组年龄75岁以上、吞咽障碍病程≥21d、无配肌⒍谰印⒆苑选⒕盟浇喜睢⒑喜⒅ⅰ�3种、服药种类≥3种、肢体运动障碍、抑郁、营养不良、低社会支持水平占比均高于非衰弱组(P<0.05),膳食指导占比低于非衰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均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建模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95%CI:0.780~0.909),灵敏度为78.31%,特异度为85.11%;验证组列线图预测模型AUC为为0.844(95%CI:0.732~0.922),灵敏度为76.19%,特异度为82.61%;建模组校准曲线的一致性指数为0.798,提示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比较接近标准曲线,DCA显示当阈值概率为0~0.9,使用列线图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衰弱风险的净收益更高,且均在验证组得到证实。结论:年龄75岁以上、吞咽障碍病程、独居、自费、经济水平较差、合并症≥3种、服药种类≥3种、肢体运动障碍、抑郁、营养不良、膳食指导、低社会支持水平均是老年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有助于筛选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病人发生心房颤动(AF)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以我院收治的DCM心力衰竭病人27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3∶7比例将病人分为验证组(83例)和建模组(192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F将建模组病人分为AF组(68例)及非AF组(124例)。分析DCM心力衰竭病人发生AF的影响因素并以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L拟合度曲线和决策曲线(DCA)评估该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较长、年龄较大、心功能Ⅳ级、高尿酸血症是DCM心力衰竭病人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绘制H-L拟合度曲线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建模组χ2=6.854,P=0.372;验证组H-L拟合度曲线χ2=6.001,P=0.306。ROC曲线结果显示,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敏感度为77.94%,特异度为77.97%;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敏感度为86....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尿微量白蛋白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和病房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共456例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318例)与验证组(138例)。以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在建模组中,应用LASSO回归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然后采用易侕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验证组数据对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应用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最后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尿酸、空腹血糖、静息心率和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是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建模组ROC曲线AUC值为0.813,95%CI:0.768~0.859,对发生尿微量白蛋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验证组ROC曲线AUC值为0.800,95%CI:0.719~0.871,均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判别能力。校正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688)均提示在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具备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尿酸、空腹血糖、静息心率和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是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尿微量白蛋白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可较为直观、准确地预测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尿微量白蛋白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并验证冠心病病人中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预测模型,探讨西北燥证等因素对新疆地区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构建数据库(654例),并随访1年内MACE发生情况,统计分析病人一般资料和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将所有病人随机分为训练组(457例,70%)和验证组(197例,30%),采用Lasso回归优化筛选出冠心病病人不良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在验证组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鉴别能力,Calibration校准曲线评价其准确性及决策曲线(DCA)分析评价其临床实用性。结果:Lasso回归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以及西北燥证是冠心病病人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将上述4个变量纳入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36[95%CI(0.685,0.788)]和0.713[95%CI(0.631,0.794)],校准曲线提示该模...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合并细菌/真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11日间在我院确诊为危重型COVID-19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22年12月1—28日间收治的127例患者作为建模组,2022年12月29日—2023年1月11日收治的59例作为验证组。根据是否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记录研究对象获得标本培养阳性结果前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并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种数、意识障碍情况、是否使用呼吸机是危重型COVID-19患者发生细菌/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列线图模型,Hosmer-Lemeshouw检验结果显示建模组P=0.459,验证组P=0.982,拟合度较好。ROC曲线显示此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建模组和验证组列线图模型预测危重型COVID-19患者发生细菌/真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941(95%CI:0.899~0.983)、0.843(95%CI:0.728~0.959),决策曲线结果显示此列线图预测模型价值较高。结论?基于危重型COVID-19患者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能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管理危重型COVID-19发生细菌/真菌感染高风险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的预后风险因素,构建一个列线图预后预测模型来预测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方法 基于SEER数据库,对2010年至2015年诊断为胃癌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纳入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根据临床经验及统计学结果纳入危险因素,用于构建胃癌患者的预后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C-index、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临床预测模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 052例胃癌患者。构建了胃癌患者的1年、3年和5年预后预测模型。使用C-index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准确性,训练集中C-index的结果为0.780(95%CI:0.769~0.793),验证集中C-index的结果为0.763(95%CI:0.743~0.783)。通过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训练集ROC曲线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AUC分别为0.844、0.852和0.858。验证集中ROC曲线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AUC分别为0.824、0.829和0.842。训练集及验证集中的校准图也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并在中国心衰中心数据填报平台接受规范管理的958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收治的758例CHF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530例)和内部验证组(228例),2021年1—3月收治的200例CHF患者纳入外部验证组。通过中国心衰中心数据填报平台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HF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ROC曲线分析风险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测效能,并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 958例CHF患者中341例发生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5.6%。建模组530例CHF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不良结局分为发生组(n=177)和未发生组(n=353)。两组年龄、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情况、合并心房颤动情况、合并高脂血症情况、合并低钠血症情况、合并贫血情况、尿酸、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尿素氮、脑钠肽(BN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CABG术后应用IABP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CABG手术的161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ABG术后是否应用IABP将患者分为IABP组(58例)和非IABP组(103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CABG术后应用IABP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IABP应用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T-proBNP(OR=1.288,95%CI:1.063~1.560,P=0.010)升高、术前肌钙蛋白T(TnT)(OR=2.460,95%CI:1.079~5.383,P=0.032)升高、术前LVEF(OR=0.873,95%CI:0.83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88例DILI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数据,根据患者临床转归分为结局良好组(n=146)和不良结局组(n=42)。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ILI患者临床转归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R Studio 4.1. 2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活检诊断DILI、PLT、ChE、Alb、PTA、IgM和IgG与DILI患者不良结局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活检诊断DILI(OR=0.072,95%CI:0.022~0.213,P<0.001)、临床分型(OR=0.4...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究住院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我院药学部收治的190例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 KP)所致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分为CRKP组(n=40)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 CSKP)组(n=150)。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住院患者发生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绘制预测CRKP血流感染的列线图模型。使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H-L)检验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感染前1个月内留置导尿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年龄≥65岁是影响住院患者发生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对列线图进行验证,校准曲线拟合良好,H-L检验χ2 =7.630,P=0.366,AUC为0.817(95% CI:0.739~0.895)。结论?感染前1个月内留置导尿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年龄≥65岁是住院患者发生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住院患者发生CRKP所致血流感染有较好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个体化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重症监护医学数据库(MIMIC-Ⅲ)分析心力衰竭重症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后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从MIMIC-Ⅲ数据库中提取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数据。随机将研究对象(n=8 604)按7∶3分为训练组(n=6 022)和验证组(n=2 582),结局为院内死亡率。对训练组进行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率的预后因素,并据此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校准能力,决策曲线分析(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IC)评估列线图模型的临床疗效。[结果] LASSO-Logistic分析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急性生理评分Ⅲ(APSⅢ)评分和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APSⅡ)是心力衰竭重症患者院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95%CI:0.757~0.792)和0.767(95%CI:0.742~0.793),校准曲线与对角线均高度重合,平均绝对误差为0.009和0.016,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住院并诊断为NVAF患者共325例,其中观察组共123例(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对照组共202例(单纯心房颤动且未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然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n=228)与验证组(n=97)。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应用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建立临床决策曲线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中123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37.8%。NLR(OR=1.48,95%CI:1.18~1.84)、同型半胱氨酸(OR=1.09,95%CI:1.02~1.17)、D-Dimer(OR=1.88,95%CI:(1.28~2.77)、cTnI是否升高(OR=2.05,95%CI:1.02~4.12)、NT-proBNP(OR=1.04,95%CI:1.00~1.09)和LAD(OR=1.10,95%CI:1.04~1.16)是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应用ROC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应用ROC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在建模组中ROC曲线的AUC值为0.88,95%CI::0.834~0.919,灵敏度0.839、特异度0.731、阳性预测值0.646、阴性预测值0.886;在验证组中ROC曲线的AUC值为0.805,95%CI:0.693~0.884,灵敏度0.611、特异度0.742、阳性预测值0.710、阴性预测值0.759,P0.05;说明建立的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和区分度。列线图风险模型校正曲线提示在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具备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NLR、同型半胱氨酸、D-Dimer、cTnI是否升高、NT-proBNP和LAD大小是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能更直观、简洁为NVAF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生微血管浸润(MV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100例ICC患者,其中MVI组24例、非MVI组76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CC患者发生MV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绘制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该模型对MVI的诊断价值。通过rms程序包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两组总胆红素(TBIL)、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肿瘤数量、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IVKA-Ⅱ高水平、肿瘤多发和肿瘤直径较大是I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其建立预测模型,P=(-5.381)+1.521×(PIVKA-Ⅱ)+1.289×(肿瘤数量)+0.271×(肿瘤大小),该模型的AUC为0.74(95%CI:0.65~0.84)。结合以上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能准确预测ICC患者发生MVI的风险。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将其分为未快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7 d,n=68)和快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7 d,n=11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诊疗情况。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软件构建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区分度,采用H-L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拟合情况,采用校准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校准度。结果 未快速康复组与快速康复组年龄、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占比、术前开展肺功能训练者占比、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术前开展肺功能训练、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是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接受PCI术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216例,依照术后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划分为发生组(n=33)和未发生组(n=183)。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资料、术后用药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C反应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 [结果]发生组NLR、PLR、CAR、CHR水平及Gensini评分、血小板聚集率(PAR)明显较未发生组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较未发生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LVEF、PAR、NLR、PLR、CAR、CHR是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模型较为接近,ROC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 [结论]NLR、PLR、CAR、CHR是影响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临床多种参数数据,对接受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a,RP)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构建预测模型识别高危人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并接受放射治疗的NSCLC患者,并进行7∶3随机分为建模组及验证组。在建模组中,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生RP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由验证组患者对预测模型进行效能验证。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校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 Cal)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及临床获益度,使用列线图进行模型可视化。结果 共纳入121例NSCLC患者,其中85例患者为建模组,36例患者为验证组。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周围型病灶,腺癌,GTV>60cm3是发生RP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LH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LHI患者2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3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4~6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影像学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H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R 4.2.1软件包及rms程序包建立LH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计算一致性指数;绘制校准曲线以评估该列线图模型预测LH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对LH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264例LHI患者中预后良好47例(17.8%),预后不良217例(82.2%)。两组年龄、有心房颤动史者占比、有心功能不全史者占比,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